看了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小团圆》。书是今年2月底在香港出版的。据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经买了简体字的版权,不知道能否在内地正常出版。前几日又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许子东说他刚写了一本“张爱玲论”,可是读了《小团圆》后,他感觉心目中的张爱玲被颠覆了。
(一)
《小团圆》初稿完成于1975年,之后作者修改多次,甚至动过要销毁的念头。1992年张爱玲在给她的遗产执行人的信中曾有“《小团圆》小说要销毁”的文字。可是,为什么在她故去十几年后,要出版该书呢?原来张不愿意出版该书与她的遗产执行人宋淇与邝文美夫妇有很大关联。1975年7月张爱玲将写了一半的小说寄给他们征求意见。宋氏夫妇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小说中邵之雍这个人物的敏感性,明眼人一看便知他便是曾经与张爱玲同居,被张称为“无赖人”的胡兰成,他的汉奸身份无庸质疑,而当时他“正在等翻身机会”(见张爱玲给宋氏夫妇的信)。这部书的出版无疑会对他有所帮助。其二,胡在台湾借张炒作自己,写了不少与张亲昵关系的文字,如他看到这个书的出版,显然会更加得意。所以,宋氏夫妇建议张不要轻易出版。但是,我看了他们的通信,对宋氏夫妻提出的修改意见实在不敢苟同,比如把“胡兰成”改成地下工作者,或双重间谍,他到处留情搞女人是为了掩护身份等等,非常可笑,几近是胡说了,就连宋氏夫妇的儿子,也是该书最终出版的策动者宋以朗也认为是“画蛇添足”。幸亏张爱铃没有按他们的要求修改。但是宋氏夫妇毕竟是张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无论有无道理,必然对张产生了影响。
其实张爱玲希望出版这部书的。她在1975年10月16日给宋氏夫妇的信中明确表达过在“港台同时连载”的愿望。这我们可以从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和过程得到验证。1954年胡兰成写了《今生今世》,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与张的情感历程。以至后来研究张爱玲的人都以此为据,引发了张的反感,曾经还有人写信给她要根据胡的话写她的传记,被张谢绝了。所以张爱玲应该是想通过这部小说澄清一些事实,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消除胡的影响,尽管她声称该书“不是打笔墨官司的白皮书”,“不是为了发泄出气”,甚至说小说的内容一半以上与自己的经历“不相干”。(见张爱玲给宋氏夫妻的信)由此可见,张爱玲写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自娱自乐,它至少是对过去一段创伤经历的了断或者反省。正如她在同年7月8日的信中所说:“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还有,我们知道张爱玲从来不改自己的小说,而这部书却是例外。她在十多年间,不断地修改、补充。试想,如果张不想这部书面对世人,为什么还要如此费周折呢?今天,随着当事人(张、胡、宋氏夫妇等)都相继离世,出版这部书也就不应该成为问题了。之余这部书的所谓“颠覆”性、文学价值以及我个人以为非常有趣的地方,我下面慢慢道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