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Scrum冲刺博客
1. 任务安排与感想
| 成员 | 角色定位 | 主要负责任务 | 认领任务 | 明日任务 | 敏捷开发前的感想 |
|---|---|---|---|---|---|
| 王韵清 | 算法开发 | 数据爬取、大模型调用与后端联调 | 1. 负责通知公告、学校系统等页面的爬虫开发。 2. 实现后端 API与大模型接口联调。 3. 以 JSON 格式输出模型结果供前端展示。 |
初步实现基础爬虫脚本,确定和前端对接的接口格式。 | 在进入真正的开发阶段之前,我深刻体会到后端与前端接口规范的重要性。爬虫和大模型 API 的联调涉及较多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在设计阶段就明确数据格式和响应方式。前期文档编写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整个系统的架构,也让我认识到工程化思维的重要性。 |
| 曾钰仪 | 算法开发 | 知识库设计与接口规范制定 | 1. 设计 JSON 知识库的结构化格式。 2. 制定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规范。 3. 拟定数据项字段标准与使用场景。 |
完成知识库架构调研,初步制定数据结构样例。 | 在知识库设计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数据结构的标准化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如果结构不统一,后续的检索和模型调用将变得混乱。敏捷开发的节奏让我意识到提前统一规范的重要性,也让我准备好迎接迭代开发的挑战。 |
| 徐伊彤 | 算法开发 | 数据清洗、结构化存储 | 1. 制定文本清洗规则(正则、多余标签、空白处理)。 2. 编写数据格式化脚本存为 JSON。 3. 设计数据标准化流程。 |
测试部分样例数据清洗效果并优化正则表达式。 | 数据清洗看似简单,但实际处理过程中涉及大量细节和边界情况。通过这一周的调研,我更加理解了数据治理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进入开发前,我希望能把数据标准化流程实现得足够稳健,为知识库构建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
| 吴佳童 | 前端开发 | 前端交互逻辑与接口接入 | 1. 设计前端表单输入交互。 2. 配置路由并完成核心页面跳转。 3. 对接后端 API 并处理流式响应。 |
初始化前端项目结构,问答模式和首页。 | 在前端技术选型与接口调研时,我意识到系统的性能与用户体验与前端处理方式密切相关。通过与算法和后端同学讨论,我更加理解了流式处理和组件化设计的价值。在正式开发前,我已明确核心技术路线,希望确保每个交互细节都符合真实使用场景。 |
| 张洁 | 前端开发 | 前端组件模块化与布局搭建 | 1. 构建前端整体框架与组件库。 2. 完成菜单栏交互与响应式布局。 3. 与 UI 设计同步页面细节。 |
初始化前端项目结构,关于我们弹窗。 | 本周编写文档与原型讨论的过程让我认识到规范写作与组件架构规划的重要性。前端不仅要实现界面,更要保证结构合理、易维护、可扩展。开发前,我希望通过合理的组件规划为后续的快速迭代打好基础。 |
| 李恺凝 | UI/产品设计 | 原型与设计规范制定 | 1. 绘制主页、对话页、通知详情页原型。 2. 制作交互流程图与色彩/字体规范。 3. 规划用户体验与界面逻辑。 |
与前端合作,确定ui优化项 | 在原型设计过程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性。一个好用的产品必须在信息结构与视觉呈现之间做平衡。开发前,我希望确保所有设计规范清晰易懂,使前端能顺利落地交互效果。 |
| 戴军霞 | 项目测试 | 测试计划制定与基础用例设计 | 1. 制定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模板。 2. 规划 Alpha 阶段的可行性测试流程。 |
完成测试框架调研,初步编写功能测试用例模板。 | 在撰写需求文档和设计测试框架时,我意识到测试不仅是找错,更是保障整个系统的质量结构。开发前,我已经明确了测试重点,希望在 Alpha 阶段能尽早介入,减少后期返工成本。 |
2. 整个项目预期的任务量
本项目整体任务量预估如下,以故事点 Story Points 估算:
| 模块 | 任务量(SP) | 内容概述 |
|---|---|---|
| 前端页面开发 | 35 SP | 登录页、首页、对话页、公告详情页、对话接口展示 |
| 后端服务开发 | 35 SP | 爬虫模块、知识库处理、大模型 API 调用、数据清理、结构化构建 |
| 测试与文档 | 15 SP | Alpha阶段测试用例、部署文档与用户说明 |
| 系统集成 | 15 SP | 前后端联调、本地部署、上线前优化 |
总任务量预期:100 SP。
Alpha 阶段完成约 80%-90% 的功能,以最小可用系统为目标交付。
3. 团队期望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团队希望以专业、高效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目标,通过明确的分工协作与规范化的开发流程,构建一个稳定、易用、具备良好用户体验的校园智能信息查询系统。我们期望每位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自负责的领域深入探索、主动沟通、及时复盘,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技术能力与工程化思维。
同时,我们希望团队内部能够保持开放、互助的工作氛围,通过定期同步项目进展、共享学习成果、解决开发中的挑战,使整个团队形成稳定可靠的协作机制。我们也期待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团队能够逐步建立起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开发实现到测试上线的完整项目经验,为之后更复杂的项目奠定基础。
最终,我们期望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课程任务,更是一次让团队每位成员都能有所成长、在协作能力与技术能力上取得突破的实践机会,为未来的软件工程学习和实际开发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