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结算方式太多太杂?票款顺序又不固定?
做企业的人大概率都经历过两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一,客户的结算方式越来越多,填错一次就要返工一次;
第二,票、款、对账顺序五花八门,系统还要求你“严格按顺序走”。
现实是多变的,但旧系统往往是“单线程的”。
这篇文章我想讲清楚的,就是企业面对“结算方式复杂 + 票款流程不固定”时,到底该怎么管理?用什么流程才不会越管越乱?
文章中参考的系统,我已经做成了现成的模板,在这儿放了个入口链接,大家点进去一试便知,自取模板。
一、企业真实痛点 https://s.fanruan.com/gthra
痛点 1:结算方式太多,全靠业务员记,错一次乱一片
先说结算方式。
很多企业最开始只遇到两种情况:现结或赊销。 后来业务扩张,才发现结算方式并不是这么简单。
你看是不是这些场景:
- 大客户:赊销 30 天
- 小分销商:必须现结
- 新客户:全款
- 跨境客户:要预付款(30% 或 100%)
结果就是:
订单越来越多,结算方式越来越杂,业务员记不住,财务改不停。
错一次结算方式可能导致:
- 发货了才发现款没收
- 账期算错,坏账风险高
- 财务和业务对不上数
- 客户和供应商对账扯皮
这些问题表面看像“细节问题”,但实质上都在影响企业现金流。
痛点 2:票、款、对账顺序系统要求“固定”,业务却是“灵活”的
很多企业更苦的是票款流程。很多系统喜欢设固定流程:
对账 → 开票 → 收款(必须按顺序走)
看起来顺,但现实完全不是这样。
比如:
场景 A:海外客户(先款后票)
海外客户风险高,物流慢,很多公司要求:先付全款、再发货、再开票
但旧系统非要求先“对账”,导致:
- 财务没法登记收款
- 业务无法正常走流程
- 最后只能先记到 Excel,等流程结束再补录
还得做两遍,累不累?
场景 B:供应商(先票后付款)
不少供应商要求先开票,再付款。 但旧流程只能:对账 → 开票 → 付款。
于是,又得绕着系统“做假动作”。
场景 C:国内客户(先对账 → 开票 → 收款)
这是最常规的流程。 但当系统只支持这一种流程时,你其他场景就都走不通。
一句话:旧系统要求先对账,但业务场景根本不是那样。
二、企业真正需要是流程自由组合
我一直在企业里总结一个经验:业务的复杂不是问题,问题是系统没办法适配复杂。
要想真的把客户结算方式和票款顺序管理好,必须做到三件事:
- 创建订单可自由选择多种收付款模式
包括:
- 现结
- 赊销(含账期)
- 预收款
- 预收 + 尾款(混合模式)
这意味着业务员不用改系统全局设置,也不要靠记忆判断,订单层面就能处理客户差异化结算方式。
- 客户档案可预设“默认结算方式”
这是最关键的功能之一,也是企业最需要的。
你可以配置:
- 大客户:赊销 30 天
- 新客户:全额现结
- 海外客户:预收款 50%
- 分销商:先款后货
业务员选客户 → 系统自动带出对应结算方式。
为什么重要? 因为这是“源头质量控制”。


3.票款流程必须支持“不同客户不同流程”
你问十个企业,他们的票款顺序几乎都不同:
- 先款后票(海外)
- 先票后款(供应商)
- 先对账 → 开票 → 收款(国内)
- 只收款、不开发票(部分项目型客户)
- 先预收、尾款出货前付清(跨境或风险较高客户)
所以一个成熟系统必须让三张表独立:
- 对账
- 发票
- 收付款
谁先谁后,不再强制。
(1)对账 / 发票 / 收付款三张表完全并行,不强制顺序
系统不阻拦业务,不强制流程。
你可以:
- 收款后再开票
- 开票后再付款
- 对账后再开票
- 直接收预付款,无需对账
适配所有业务实际情况。
(2)系统能自动回写账务状态
这点非常关键。
比如:
- 收款后:系统自动更新应收余额
- 开票后:自动生成应收账款
- 对账后:金额锁定、不可再随意改动
- 收款冲销发票金额:全自动
票款顺序自由,不代表数据乱。 因为系统会自动帮你“收口”。


4.流程必须能自动回写,才能减少混乱
因为票款顺序不固定,如果系统不自动更新数据,业务就乱套了。
比如:
- 收到钱 → 系统自动回写“应收已收”
- 开了票 → 自动挂账
- 对账确认 → 自动锁定应收/应付金额
不用财务再做两次三次重复录入。
三、企业能收获什么?三大价值最明显
当企业把“结算方式自由 + 票款顺序自由”这两件事做好,你会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
价值 1:财务工作量减少 30%-50%
因为:
- 不用补录
- 不用挨个核对 Excel
- 系统自己完成很多“烦人但必要”的动作。
价值 2:应收应付更清晰,坏账风险明显降低
- 每笔钱有来源
- 每张票有对应单据
- 账期自动跟踪
- 坏账会自然减少。
价值 3:业务流畅,不容易出错,协同效率更高
当系统自动带出结算方式、自动适配流程顺序,业务员操作简单很多:
流程变得顺滑,一致性高。
五、结语
企业规模越大,流程越不能靠人记; 客户越多,流程越不能靠人吼。
我接触过不少企业,从年营收 500 万一路做到 5 个亿,其实都经历了一个共同的阶段:能不能把复杂结算方式和票款顺序用系统管起来,而不是让财务每天擦屁股。
真正的管理能力,来自流程设计和系统能力,而不是靠员工经验硬撑。
如果你的企业也遇到这些情况:
- 客户结算方式混乱,靠业务员记忆
- 票款顺序不固定,系统却只支持一种流程
- 跨境业务、预付款业务无法在系统完整落地
- 经常对不上账、对不上款、对不上票
- 财务每天填 Excel 疲于补录
- 系统流程被迫“绕着走”
那么你非常有必要考虑:
使用一套能同时支撑“多结算方式 + 自由票款顺序”的进销存系统。
一套系统统一做三件事:让流程顺、让数据准、让回款稳。
这是每一家成规模企业绕不过去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