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现实的复杂的小说,众多的声色男女,熟悉且陌生的领域,陆地和海底,天堂与地狱,让你拼命地应对、想象、思考、绞尽脑汁,心力焦瘁,绝望地想放弃和逃离。这也是一部天真的充满幻想的小说,这里有世界上最善良最美丽的百合、天仙子、月亮花,还有曼佗罗,为了爱,王子舍弃了王位,女人钟情于迷药,孤独与痴恋,身与灵合二为一。这是一个精神的女儿国,纯粹的让人忘记自我和性别,奋不顾身地坠入其中,甘愿不能自拔。
徐小斌是我非常敬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每一部作品都非同凡响。我一直以为,理性上她是一个悲壮的女性主义者,情感上她又是一位女性心灵抚慰的文学巫师。如果说她之前的小说——《双鱼星座》《迷幻花园》《别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她“痛苦”、“逃离”和“对抗”的阶梯,那么《炼狱之花》则是她一次人生的“超越”,(见徐小斌《炼狱之花》自序)是一次写作的飞翔。前者孤苦阴冷、自怨自“爱”,是对女性身份和命运的自我纠缠和对男权世界的无望的个人化反击,那么,后者却是一次女性的自觉、自省和充满勇气的蜕变,是对享受女性身份和孤独的无怨无悔,是肉体消殒后的精神再生。
传统的女权主义已经成为文学的一头怪兽,从它在中国诞生的那天起就受到男性文学者的嘲笑或虚伪的奉承,于今女性作家们已经开始远离或者自我反省。女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是妄自的怯弱和对自我的限定。文学不应成为现实的性别角斗场,而应当是各自为战的神授的想象界。
《炼狱之花》终于使徐小斌在精神上甩开了男权的镣铐,开始用文字和生命自由而疯狂地舞蹈,而舞伴是她自己和她拥有的孤独以及那些美丽的同伴。以往的敌人,性别的他者,已经变成微不足道的虚幻的看客。
(《炼狱之花》徐小斌著《中国作家》2009年第10期,该书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同时出版)
爱是谋杀:读徐小斌的《别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0d453010004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