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频率和普遍性
是很多人都在骂这个问题,还是只有一个人在骂?
噪音:
只有一个评论提到,这个蓝色按钮太丑了。【🛰:和平本记】
这是主观审美,不是市场需求
结构性痛点:
你在某个社交平台上看到有5个人都在抱怨,价格太贵,在另一个社交平台,又看到三个人在问有没有价格便宜一点的替代品。
如果一个抱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及,那就是结构性的。尤其是跨平台多样本的重复出现。
2、看是刚需还是想要
用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感到痛苦,还是只是随口抱怨?
噪音:
这个产品要是有暗黑模式就好了。
虽然用户想要,但是这个暗黑模式如果没有的话,并不影响他们工作。他们只是随口一说,并不会为此付费
结构性痛点:
用户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做出疯狂举动
比如这个软件不支持批量导出,我只能手动的把这500行数据全部复制出来。
用户为了解决不支持批量导出这个问题,只能手动的把数据全部复制出来。对此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就是结构性的痛点。你如果有一个软件可以帮他解决,那他肯定愿意付费。
3、看支付意愿
你要确定围绕这个痛点抱怨的这些人是你的目标客户吗?
噪音:
很多白嫖用户在抱怨。即便你把产品做出来了,他们也不会付费。
结构性痛点:
商业用户在抱怨。某某软件的企业版太贵了,我们小工作室付不起,要是便宜一半就好了。
这就是商业用户在抱怨,他们有付费意愿,只是觉得现有的方案不合理。【🛰:和平本记】
综上:
当你看到一个差评的时候,问自己三个问题:
1、是很多人都在说吗?
2、他们为了忍受这个问题,正在付出时间或者金钱的代价吗?
3、是有付费意愿的人在抱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