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旧领域内“不自然”或“不可能”的问题,我们必须构想并构建一个更广阔的新领域。自然数宇宙的边界,正是被“减法”这道鸿沟给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在我们的自然数世界里,加法 a + b 和乘法 a * b 是畅通无阻的。无论你挑哪两个自然数,结果永远是一个确定的自然数。我们说自然数对加法和乘法是 “封闭的”。但减法 a - b 呢?
当 a ≥ b 时,一切安好:5 - 3 = 2,结果还是个自然数。但当 a < b 时,比如 3 - 5,我们就遇到了未定义的警报!在自然数的世界里,不存在任何一个成员可以作为这个运算的结果。所以,减法在自然数集上不是一个“全程函数”,它存在定义域缺陷。
怎么解决?数学家们再次施展了他们的“思维黑客”本领。他们从现实世界,比如记账,中偷来了一个绝妙的灵感:欠债。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是,我们不再把数字看作孤立的点,而是看作一个“状态”或一个“差异”。
具体怎么用集合来无中生有呢?一个经典的方法是使用有序对来构造新数:
初步的构想,我们把整数想象成 (自然数a, 自然数b),但这个有序对不代表 a - b 的结果,因为结果可能还不存在,而是代表“a - b”这个概念本身。比如,(5, 3) 就代表 5 - 3。那么,(3, 5) 就代表 3 - 5,也就是我们熟悉的 -2。
问题是,表示法不唯一!(5, 3) 和 (6, 4) 都等于 2。(3, 5) 和 (1, 3) 都等于 -2。
解决方案,引入等价关系!我们宣布:两个有序对 (a, b) 和 (c, d) 是“等价的”,当且仅当 a + d = b + c。检查一下:(5, 3) 和 (6, 4) 等价吗?因为 5 + 4 = 3 + 6 (9=9),所以等价。看,我们没有用减法,只用自然数的加法就定义了这个等价关系!
最后,定义整数! 一个整数,就是所有在这种等价关系下彼此等价的有序对的集合,也就是一个等价类。整数 +2 就是 { (2,0), (3,1), (4,2), (5,3), ... } 这个巨大的集合。 整数 -2 就是 { (0,2), (1,3), (2,4), (3,5), ... } 这个巨大的集合。整数 0 就是 { (0,0), (1,1), (2,2), ... }。
于是,我们成功了! 我们从一个不完美的自然数世界出发,利用有序对和等价关系这两个强大的工具,构建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数学宇宙——整数集 ℤ。在这个新宇宙里,减法终于成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全程函数”。
对减法的追求,正是我们从自然数迈向整数的伟大动力。接下来,当我们想在整数世界里自由地做除法时,我们就会遭遇同样的困境,并再次启程,去构建那个更广阔、更优美的有理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