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读懂对方的暗示
1.1. 杏仁核劫持
1.2. 非语言表达至关重要
1.3. 基准
-
1.3.1. 读懂他人的情绪能大大增强你的交流能力
-
1.3.2. 基准就是在你开始观察的那一刻起,你看到对方所展现的情绪内容
-
1.3.2.1. 不需要了解对方一生的基准
-
1.3.2.2. 仅表示某人在特定时刻展示出的情绪
-
1.3.2.3. 在接近某人的那一刻读懂他的情绪状态,对社会工程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
1.3.3. 识别谎言并非只看对方是否存在某些行为,比如厌恶目光接触或坐立不安。实际上,这主要是看一个人的非语言暗示是如何随着基准变化的,以及它们是怎样与此人的言论相结合的
-
1.3.3.1. 只有把这些非语言暗示也考虑进来时,才能准确地区分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
1.3.4. 了解一个人的肢体语言暗示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我们才能理解此人的情绪内容和对应的解读方式
-
1.3.5. 当心误解
-
1.3.5.1. 人们往往对一些肢体语言有先入为主的误解,而你需要在开始社会工程的历险之前理解并摆脱它们,否则你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假设
-
1.3.5.2. 揉搓、抓挠面部或其他类型的小动作可能表明了人们的内心不适,但有时候这可能只是单纯地因为面部发痒而已,所以你要注意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
1.3.5.3. 把觉得身上冷的人视作自我封闭,将过敏引发的行为误解为说谎,这都不是你想要的吧
-
1.3.5.4. 着重关注基准的变化,再去找那些能表明目标从开心变为不开心(或相反)的变化
1.4. 了解基本规则
-
1.4.1. 规则1:关注情绪是什么,而非情绪为何出现
-
1.4.1.1. 如果不了解所有信息,就不要在“情绪是什么”和“情绪为何出现”之间建立联系
-
1.4.2. 规则2:审视多种元素的组合
-
1.4.2.1. 当你刚开始练习和目标接触时,很容易会在看到一个特定的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后,就以为你能理解交流的内容
-
1.4.2.2. 只关注一条线索是很危险的
-
1.4.2.3. 应该结合语境以及其他肢体语言线索,来解读对方到底说的是什么
-
1.4.2.4. 通过寻找一系列能够相互印证的非语言线索,能够更好地解读对方真正的情绪
-
1.4.3. 规则3:寻找一致性
-
1.4.3.1. 寻找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的一致性
-
1.4.3.2. 如果对方在摇头否认的同时却回答“是”,那就说明他的语言与非语言线索不一致
-
1.4.3.3. 当识别出对方所传达信息不一致时,你应依靠非语言信息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
1.4.3.4. 要仔细审查一系列非语言线索,并找出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不一致的地方
-
1.4.4. 规则4:关注环境
2. 非语言表达基础
2.1. 在开始学习非语言表达之前,你应该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 2.1.1. 适用于所有人,不受特定的文化、性别、种族或宗教的限制
2.2. 理解非语言表达是一项强大的技能,当你能凭借非语言表达引发出目标的情绪时,就说明你已经达到了“超级英雄”的境界了
2.3. 外部刺激通过我们的五感(默认为健全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进入我们的大脑
- 2.3.1. 刺激经过大脑处理后,能产生七种基本情绪:愤怒、恐惧、惊讶、厌恶、轻蔑、悲伤或快乐
2.4. 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2.5. 皮质醇是一种激素,它能够调整体内的多种生化过程,包括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
- 2.5.1. 与身体的压力反应有关,所以也被称为“压力激素”
2.6. 舒适型的非语言表达往往有助于创造幸福感和自信,并激发与之相应的、强烈的化学及生理反应
- 2.6.1. 不适型的非语言表达则会带来压力、焦虑,以及负面的情绪反应
2.7. 必须了解特定的非语言表达如何影响你和你的目标
- 2.7.1. 作为一名职业社会工程人员,你需要影响或操控目标的情绪,不可掉以轻心
2.8. 你的伪装对目标的影响可能时间较短,也可能时间较长,因此必须谨慎地策划你的伪装
2.9. 如果你的伪装给目标带来了恐惧、愤怒、厌恶以及蔑视等强烈的负面情绪,你就很有可能让目标因为认识你而受伤害
-
2.9.1. 了解非语言表达和情绪对目标的深刻影响,有助于你在社会工程任务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情绪
-
2.9.2. 不光情绪能引起非语言表达反应,如果你强行做出某种非语言表达,那么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
2.10. 需要牢记的是,如果你表现出了某种情绪,或者你让目标表现出了某种情绪,那么目标就会真的体会到这种情绪
3. 舒适与不适
3.1. 学会有效交流很重要,而非语言沟通也是交流的一部分
3.2. 在正常交流中,我们的身体和面部所表达的信息会让那些情绪解读者应接不暇
- 3.2.1. 在交流过程中,人的身体和面部会流露大量的情绪信息,而解读它们的工作量也将是压倒性的
3.3. 愤怒
-
3.3.1. 愤怒这种强烈的情绪一直被视作关口情绪,也就是说,愤怒常常会引发其他情绪、感觉或行为
-
3.3.2. 包括说脏话或吵架,并逐步升级到暴力行为
-
3.3.3. 从生理上看,愤怒会让我们紧张,并做好战斗或防守的准备
-
3.3.3.1. 肌肉紧张、下巴紧绷、双拳紧握—这都是准备好战斗或防守的表现
-
3.3.3.2. 当想要实施暴力的人接近你时,你甚至可能会看到他的下巴以一种防守的方式收起,这是为了保护脖颈
-
3.3.4. 蹙眉却不斜视,并且双眼睁大
-
3.3.5. 下巴紧绷
-
3.3.6. 咬紧牙关,而一旦开口,便往往不会说出什么好话
-
3.3.7. 愤怒是一种不适的非语言表达,这也是特别不希望目标产生的情绪
-
3.3.8. 如果在接近对方时过于咄咄逼人,或伪装过于消极,对方往往就会表现出愤怒的迹象
3.4. 厌恶
-
3.4.1. 厌恶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
-
3.4.2. 人物、地点或事物都可能让我们感到厌恶
-
3.4.3. 当我们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厌恶反应之后,这种感觉会长时间地伴随我们
-
3.4.4. 厌恶这种情绪太强烈了,一旦你让目标产生了厌恶心理,事情很可能就无法挽回了
-
3.4.5. 厌恶的表情是一种双边表情,也就是说,脸的两侧都展现出同样的表情
3.5. 轻蔑
-
3.5.1. 轻蔑是一种很独特的情绪,《牛津英语词典》给它的定义是“认为某人毫无价值的感觉“
-
3.5.2. 轻蔑是一种道德优越感
-
3.5.3. 轻蔑的特征是面部的一边向上提起
-
3.5.4. 优越感会让人感到自信
-
3.5.4.1. 自信的感觉有数种外在表现,通常是让自己显得更庞大来占据更多空间
3.6. 恐惧
-
3.6.1. 恐惧有多种功能,比如让我们警惕危险;但当恐惧可控时,它也会让人愉悦
-
3.6.2. 有的人甚至很享受惊吓或恐惧的感觉
-
3.6.3. 对于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人们对于失望、失败和错误决策的恐惧是非常有用的,但通常会避免过度地利用恐惧情绪
-
3.6.4. 双眼圆睁,以便将整个场面尽收眼底
-
3.6.5. 身体紧绷,往往能听到深吸一口气的声音
-
3.6.6. 嘴巴大张,嘴唇向后咧向耳朵,仿佛在说“噫”
-
3.6.7. 恐惧的肢体表现与面部表情相似,感到恐惧时,身体会后撤、紧张、僵硬,并且准备战斗或逃跑
-
3.6.8. 注意一些细微的肢体语言暗示,有助于你了解目标的感受
-
3.6.8.1. 如果你注意到了恐惧的迹象,就可以判断这种恐惧的表现是否恰当,以及你想将其利用到什么程度
3.7. 惊讶
-
3.7.1. 惊讶往往容易和恐惧混淆,因为两者的表现看起来非常相似
-
3.7.2. 人在惊讶时也会像恐惧时那样双眼圆睁,一般会身体僵直,嘴巴也张开,但并不是做出“噫”的形状,而是更像“哦”的形状
-
3.7.3. 惊讶对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
3.7.3.1. 惊讶对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是一种好情绪
-
3.7.3.2. 只要精心地策划和执行,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3.8. 悲伤
-
3.8.1. 悲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
-
3.8.2. 范围很广,从轻度的忧郁到彻底的绝望都可以称为悲伤
-
3.8.3. 注意目标产生的悲伤情绪,然后利用该情绪来诱导出反应
-
3.8.4. 构造出最可能让目标感到悲伤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做出你想要的反应
-
3.8.5. 通过你自己的非语言表达来表现悲伤,从而诱导出对方同情的反应
-
3.8.6. 嘴角下撇
-
3.8.7. 眼睑下垂
-
3.8.8. 眉头提起并皱作一团
-
3.8.9. 悲伤的复杂性使之对社会工程人员极有用处—包括学习如何理解它和表现它
-
3.8.10. 要拿捏好在你伪装中对悲伤的使用方式及其程度
3.9. 快乐
-
3.9.1. 快乐是一种公认的对所有人际互动都有帮助的情绪
-
3.9.2. 当感到快乐、满足、平和或放松时,我们会更容易做出无私的决定,也更容易对那些让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人、场所或事物产生好感
-
3.9.3. 真笑和假笑的一个区别点是眼轮匝肌的活动
-
3.9.4. 需要学会辨别其他预示着快乐的肢体语言
-
3.9.5. 快乐是作为职业社会工程人员常用的情绪之一
-
3.9.5.1. 迎合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创造快乐的好方法,它能引出情绪化的决策。但为确保效果,这种自我意识的迎合必须基于现实、令人信服,而且符合你此时此刻建立起的融洽关系水平
-
3.9.6. 只要在你的社会工程伪装身份下找到创造快乐氛围的方法,你就会收获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