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导入
在数据源将数据库下的物理表导入为数据模型
新建 → 数据库表模型 → 搜索 → 导入目录 一 连接方式(实时连接/只读模式/读写模式)
2.空白模型
使用空白模型定义表结构
新建 → 空白模型
切换到字段列表 → 修改默认表达式(物理字段名、文字字段)
模型属性 → 直接保存(自动生成数据库表,可修改;主键设置为编码)
数据列表 → 修改数据 → 提交数据
字段操作:删除列、新增列
3.数据加工
新建 → 数据加工 → 拖选表 → 右键加工
两表连接:拖一个表到另一个表上方
关联:连接方式、主查询、连接条件
汇总:分组字段、添加汇总方式
列加工:新增字段、列加工步骤(可右键编辑,进行批量处理)
模型输出:设置模型属性
保存加工,进行可视化分析
4.模型属性
1)基本
主键,业务键,数据期类型,数据期字段,最后修改时间,最后修改人,数据校验结果表示,数据校验问题描述,数据校验规则id
2)提取
提取数据,目标数据库表,允许修改表结构,提取方式。重建索引和主键,支持回滚,定时调度,依赖
3)查询
排序字段,禁用查询缓存,过滤条件,默认抽样条件,权限过滤字段
4)高级
启用脚本,隐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