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之名,以为是本堆砌进阶技巧的“武功秘籍”。但通读三分之一后豁然开朗,这本书更像一位历经千帆的技术前辈的箴言集,它不教具体语法,而是直指程序员成长的核心——如何建立职业素养与思维范式,让我对“程序员”的职业认知完成了从“技术执行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蜕变。
书中“DRY原则(不要重复自己)”的论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的枷锁。以往开发时,我常为图省事复制粘贴相似代码,遇到需求变更就逐个修改,不仅效率低下还易遗漏错误。书中尖锐指出:“重复代码是软件腐烂的开始”,并给出了具体解法——通过封装函数、提取公共类将重复逻辑抽象化。我立刻将这个原则应用到手头的管理系统开发中,把表单验证、数据格式化等重复代码封装成工具类,后续修改时只需调整一处,开发效率提升了近30%,也彻底摆脱了“复制粘贴工程师”的困境。
“负责任的程序员”这一章节,更让我警醒职业态度的重要性。书中强调,程序员不能只满足于“代码能跑通”,而要对代码的质量和维护性负责。比如面对遗留系统,不能以“代码太烂”为由敷衍开发,而应主动重构关键模块;提交代码前必须自行测试,避免将问题留给测试人员或线上环境。这让我想起此前参与的一个项目,因急于上线未充分自测,导致线上出现一个简单的字段校验漏洞,虽未造成重大损失,但消耗了团队大量精力排查。如今我严格遵循“提交前自测、上线前复盘”的原则,显著减少了线上问题。
“学习与成长”的理念更让我看清长期发展的路径。书中建议程序员要“定期学习新技术,但不盲目追逐潮流”,并提出“每年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具体目标,目的不是掌握所有技术,而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思维模式拓宽认知边界。我尝试按此方法学习了Python,其简洁的语法和独特的面向对象思想,让我在回头优化Java代码时,能更灵活地运用设计模式,代码的简洁度和可扩展性明显提升。
读至三分之一,《程序员修炼之道》已重塑了我的职业价值观。它让我明白,从“小工”到“专家”的蜕变,不在于掌握多少炫酷技术,而在于是否建立了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负责任的职业态度。后续我将带着“DRY原则”“持续学习”等理念继续研读,期待在后续的团队协作、系统设计等章节中,收获更多让职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