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三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一到大二的学习状态变化,突然发现上学期的我可能是刚高考完的原因,脑海中还深深印刻着高中生上课必须要认真听讲的烙印。虽然上课给带手机,但是一看到老师走进教室,总是下意识地就将手机放进书包里,不让自己有上课玩手机分神的可能,即便是不太重要、与专业学习无关的课程--即大家口中的“水课”,我也常常告诉自己不可以玩手机,一旦形成习惯,那么上课就总会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面,而且刚来大学,陌生的环境处处都透露着神秘,激发着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面对新的课程,新的老师,我全身都充满了干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时学高数和C语言的时候,高中时我数学基础就有点差,所以上课我专注于听老师讲课,生怕漏听知识重点,有不会的地方也是挤出时间尽量能去图书馆查缺补漏,平时能勉强跟上老师进度,期末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有就是C语言,本以为初来大学大家都是零基础、新起点。结果一次偶然的面试才让我知道原来有相当自律的人利用暑假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并提前学习,以至于能够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长学姐面前也能侃侃而谈,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机会。当时的我惊讶于别人的努力,总想加把劲追上他们的步伐,可谓不怕苦不怕累,课外活动也是积极参加,几乎不让自己有休息下来的时间。
时间一晃而过,没想到这么快就来到大二了,大二的专业课程更多也更难了,比如《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还是考研必考。其实我知道,大一下我就有点偷懒的嫌疑了,学习上开始松懈,一些“水课”有时也会拿出手机摸鱼混到下课,本以为这是学期末的通病,等到大二开始就会继续奋发图强了,大二刚开学一个星期我确实保持着认真听课的状态,即使一开始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听得云里雾里的,但由于它们的重要性,只要我一发现自己上课走神就会强制把思绪拉回来,可是慢慢到后面,学习的越来越吃力,在我上课关注到身边人有时会拿出手机开个小差甚至是完全不听课的时候,我也鬼使神差的拿出了手机,然后直接沉浸直到下课。都知道这些课程很重要,但学起来又十分枯燥,所以我感觉现在的学习就是“被迫听”“强迫学”,当然,这必须要进行转变,否则后续学习将彻底无法进行,要想变成主动学,我认为心态上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学习过长时间或是课程太难大多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学习尽量变得有趣起来并且合理利用时间,从而让自己愿意听,主动学,我本来想着上课有时听不进去,那就课下自己找网课学,但我发现完全不可行,抛弃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相当于卸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再想前进半步就难如登天,所以老师上课的内容十分重要,我尽量将注意力都放在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上并接收到大脑中进行理解,发现有些看似很难的内容经过老师的讲解变得很好理解,主要就是不能分心,我相信这慢慢会让我产生学习上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