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函数重载
在现实的代码编写当中,有时候对于同一个功能函数,可能处理的对象类型不同,则需要重新实现一遍这个函数,这样下去就显得代码更加繁多,C++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采用函数重载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一个算术求和的问题,需要自定义一个函数,用来接收传入数据的并求和,但作为独立的一个模块,如何知道调用方,传入什么类型的数据呢?可能是整型数据,当然也可能是浮点类型的数据,还可能是一个整数一个浮点型(还不知道哪一个是整型,哪一个是浮点型),而周全的做法是各种类型的形参的函数都要定义一个,即两个int类型的、两个double类型的、第一个int第二个double的、及第一个double第二个int的,定义四个函数来实现,相应命名为:Add_double_double()、Add_int_double()、Add_int_int()、Add_double_int()等等,尽管起名起得清楚,但让人感觉繁琐。
而C++中函数重载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函数重载即两个或以上的函数,函数名相同,但形参类型或个数不同,编译器根据调用方传入的参数的类型和个数,自动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函数来进行绑定调用,自动实现选择。采用了函数重载,以上加法的例子就可以如下实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d(int a,int b)
{cout<<"(int ,int)\t";return a+b;
}
double add(double a,double b)
{cout<<"(doble ,double)\t";return a+b;
}
double add(double a,int b)
{cout<<"(double ,int)\t";return a+b;
}
double add(int a,double b)
{cout<<"(int ,double)\t";return a+b;
}
int main()
{cout<<add(2,3)<<endl;cout<<add(2.9,15.3)<<endl;cout<<add(10,9.9)<<endl;cout<<add(11.5,5)<<endl;return 0;
}

函数重载,可以处理多种数据类型,虽然是同一个名字,但仍然要分开定义,如果再能让代码精简一些,模板化,就再好不过了!为此,C++提供函数模板这一机制,大大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二、C++函数模板
函数模板,是可以创建一个通用的函数,可以支持多种形参。用关键字template来定义,形式如下:
template<class 类型名1,class 类型名2…>
返回值 函数名(形参表列) //模板参数表
{函数体
}
说明一下,这个一般形式中,第一行的template<class 类型名1,class 类型名2…>是一句声明语句,template是定义模板函数的关键字,尖括号里可以有多个类型,前面都要用class(或者typename来定义)。然后后面跟定义的函数模板,切记中间不可以加其他的语句,不然会报错!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1,class T2>
T1 add(T1 x,T2 y)
{cout<<sizeof(T1)<<","<<sizeof(T2)<<"\t";return x+y;
}
int main()
{cout<<add(10,20)<<endl;;cout<<add(3.14,5.98)<<endl;cout<<add('A',2)<<endl;return 0;
}
这是一个加法函数的模板。具体为,定义一个add的函数模板,里面的变量类型都用T1和T2代替,在主函数中,实际调用了三次这add函数模板,分别三种不同的类型传入,模板函数中的T1和T2类型将根据实际传入的类型变成具体类型,这个化成就叫做模板的实例化。
运行程序,可以看到每次调用的类型T1和T2到底是什么类型,有多大字节,以及求和的结果。运行效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