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引言
- C++对内存的划分如何落实在Linux上
- 自由存储区和堆之间的问题
- 栈
- 常量区
- 静态存储区
- 静态局部变量
- 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全局变量的异同
- macOS系统的测试结果
- 总结
引言
在动态内存的博客中,我提到:

在Linux 内存管理的博客中,我提到:


尽管都有尽可能完全的描述,并且两者大致意思没有冲突。而之所以令我一直感到略有不同,越看越迷糊的原因是:第一张图讲的其实是C++在概念上对内存的划分,第二张图讲的是Linux对虚拟内存进行的划分。 前者是概念上的,也是C++程序在运行时会切实执行的,而后者就是在Linux系统上对前者概念的具象化!下面进行进一步分析。
C++对内存的划分如何落实在Linux上
C++其实将内存划分为两种:动态存储区、静态存储区。
第一张图对动态存储区进行了进一步划分——堆、栈。
而网上其他博客可能还会对动态存储区进行进一步划分——堆、栈、自由存储区。并对静态存储区进行进一步划分——常量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
可谓是五花八门,我们不妨先做个归拢:
自由存储区和堆之间的问题
这篇博客分析地很详细C++ 自由存储区是否等价于堆?,我引用其中一些内容进行分析:
在概念上我们是这样区分两者的:
malloc在堆上分配的内存块,使用free释放内存。new所申请的内存则是在自由存储区上,使用delete来释放。
那么物理上,自由存储区与堆是两块不同的内存区域吗?它们有可能相同吗?
基本上,所有的 C++编译器 默认使用堆来实现自由存储,也即是缺省的全局运算符 new 和 delete 也许会按照 malloc 和 free 的方式来被实现,这时藉由 new 运算符 分配的对象,说它在堆上也对,说它在自由存储区上也正确。 但程序员也可以通过重载操作符,改用其他内存来实现自由存储,例如全局变量做的对象池,这时自由存储区就区别于堆了。
总结:
-
自由存储是C++中通过new与delete动态分配和释放对象的抽象概念,而堆(heap)是C语言和操作系统的术语,是操作系统维护的一块动态分配内存。 -
new所申请的内存区域在C++中称为自由存储区。藉由堆实现的自由存储,可以说new所申请的内存区域在堆上。 -
堆与自由存储区的运作方式不同、访问方式不同,所以应该被当成不一样的东西来使用。
如何落实在Linux上?
C++中的堆自然也就对应Linux中的堆段,而C++中的自由存储区,如果不主动改用其他内存来实现自由存储,那么理应也在堆段上。
而正如上面所言,堆段由程序员进行申请和释放:
int main(){int *pi = new int; // pi指向一个动态分配的、未初始化的无名对象,该对象的地址位于堆上// 而pi的地址位于main函数的栈上
}
栈
C++中的栈自然对应Linux中的栈段,栈段是进程运行之初(从main函数开始)创建的,进程运行时(main函数中)每调用一个函数就会在栈段上申请一段空间作为栈帧,来管理调用函数的相关信息。
void fun(){int j = 2; // 调用fun时,j存在于fun的栈帧上cout << "hello" << endl;
}
int main(){ // 创建栈段int i = 1; // 存在于栈段上fun(); // 创建栈帧
}
常量区
c++ 中,一个 const 不是必需创建内存空间,而在 c 中,一个 const 总是需要一块内存空间。
常量分为全局常量和局部常量:
全局常量
是否要为 const全局变量 分配内存空间,取决于这个全局常量的用途,如果是充当着一个值替换(将一个变量名替换为一个值),那么就不分配内存空间,不过当对这个全局常量取地址或者使用 extern 时,会分配内存,存储在只读数据段,是不能修改的。
因为全局变量在内存中的位置与全局常量一样,只不过没有 read only 属性,因此在这里也就一并提了,全局常量同样被分配到数据段上,但是可以修改。
PS:未初始化 或 初始化为0 的全局变量(包括全局常量)被分配在 .bss 段上,已初始化 的被分配在 数据段 上。
局部常量
- 对于基础数据类型,也就是
const int a = 10这种,编译器会把它放到符号表中,不分配内存,当对其取地址时,会在栈段分配内存。 - 对于基础数据类型,如果用一个变量初始化 局部常量,如果
const int a = b,那么也是会给a在栈段分配内存。 - 对于自定数据类型,比如类对象,那么也会在栈段分配内存。
题外话
c中const默认为外部连接,c++中const默认为内部连接。- 当
c语言两个文件中都有const int a的时候,编译器会报重定义的错误。 - 而在
c++中则不会,因为c++中的const默认是内部连接的。如果想让c++中的const具有外部连接,必须显式声明为extern const int a = 10。
示例
const int lx = 5;
// 没有使用的时候仅保存在符号表
// 使用extern或取地址的时候为其在数据段的只读部分分配内存
// 个人猜测也有可能在代码段的.rodata。
int o = 6;class A
{const int lz = 1; // 在栈段分配内存
public:void put() {cout << &lz << endl;}
};int main() {A a;int x = 2; // 对照main中的变量来确定其他常量的位置// 因为我们确定 x 在栈段上// 因此如果其他常量的地址与 x 的地址类似// 则说明其他常量也在栈段上const int z = 1; // 取地址时,会在栈段分配内存const int y = x; // 取地址时,会在栈段分配内存
}

静态存储区
静态变量分为:全局静态变量、局部静态变量。
而关于它们的存储位置,我在 Linux内存管理 一文中已经说的很详细了,下面的静态变量包括全局静态变量和局部静态变量:

静态局部变量
猜测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
void f(int) {static int i = 0;cout << &i << " " << ++i << endl;
}
void f(double) {static int i = 0;cout << &i << " " << ++i << endl;
}
int main() {f(1);f(1.0);f(1);f(1.0);f(1);
}
答案:

这里证明了静态局部变量的特性:只初始化一次,并且只对定义自己的函数可见。 因此在上面的调用中,并不会出现因为两个静态局部变量名字相同而赋值出错的情况。
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全局变量的异同
- 全局变量在整个工程文件内都有效,静态全局变量只在定义它的文件内有效;
- 静态局部变量只在定义它的函数内有效,且程序仅分配一次内存(只初始化一次),函数返回后,该变量不会消失;
-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如果没有手工初始化,则由编译器初始化为
0。 - 静态局部变量 与 静态全局变量 共享 数据段(或.BSS段)。
macOS系统的测试结果
macOS系统下,测试结果如下: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a = 0;int a1;int a2 = 1;static const int a3 = 2;static int a4 = 2;class A{
public:int b;const int b1 = 1;static const int b2 = 2;static int b3;void put(){cout << "类内变量:" << &b << endl;cout << "类内常量:" << &b1 << endl;}
};const int A::b2;
int A::b3;int main(){int c;const int c1 = 1;static int c2;static const int c3 = 5;cout << "全局常量:" << &a << endl;cout << "全局静态常量:" << &a3 << endl;cout << "类内静态常量:" << &A::b2 << endl;cout << "局部静态常量:" << &c3 << endl;cout << "类内静态变量:" << &A::b3 << endl;cout << "局部静态变量:" << &c2 << endl;cout << "全局变量,未初始化:" << &a1 << endl;cout << "全局变量,已初始化:" << &a2 << endl;cout << "全局静态变量:" << &a4 << endl;cout << "局部变量:" << &c << endl;cout << "局部常量:" << &c1 << endl;A a;a.put();return 0;
}
输出结果:

总结
非静态、非全局的类内、局部变量都在栈上。- 【
全局】 / 【静态(不论局部还是类内)】的常量,都在.bss段上。 - 【
全局】 / 【静态(不论局部还是类内)】的变量,都在数据段中 .bss 段以外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