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红黑树(C++)

目录

一、红黑树的概念

二、红黑树的性质

三、红黑树结点定义

四、红黑树的操作

1. 插入操作

1.1 插入过程

1.2 调整过程

1.2.1 叔叔节点存在且为红色

1.2.2 叔叔节点存在且为黑色

1.2.3 叔叔节点不存在

2. 查找操作

2.1 查找逻辑

2.2 算法流程图 

2.3 使用示例 

五、验证红黑树

1. 中序遍历验证

2. 红黑树性质验证

3. 验证逻辑流程图 

4. 使用示例

六、红黑树 vs AVL树

1. 核心区别

2. 详细对比分析

2.1 平衡机制

2.2 时间复杂度

2.3 内存占用

2.4 典型应用场景

3. 选择建议

4. 性能实测对比

总结


一、红黑树的概念

        红树 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在每个节点上增加了一个存储位来表示节点的颜色,颜色可以是红色(Red)或黑色(Black)。

        通过对任何一条从根到叶子的路径上各个节点着色方式的限制,红黑树确保没有一条路径会比其他路径长出两倍,因而是接近平衡的。


二、红黑树的性质

  1. 节点颜色 :每个节点必为红色或黑色。

  2. 根节点颜色 :根节点始终为黑色。

  3. 红色节点的子节点 :红色节点的子节点必为黑色,禁止出现连续红色节点。

  4. 黑色节点数一致性 :从任一节点到其所有后代叶节点的简单路径上,黑色节点数目相同。

  5. 叶节点颜色 :叶节点(空节点)均为黑色。

思考:为什么满足上面的性质,红黑树就能保证其最长路径中节点个数不会超过最短路径节点个数的两倍?

原因: 

        从性质4可知,红黑树中所有从某个节点到其所有后代叶节点的简单路径上黑色节点的数目相同。设这个数目为 N,那么最短路径一定是由 N 个黑色节点构成的路径,其节点个数为 N

        性质3规定,红色节点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因此最长路径只能是由黑色和红色节点交替出现构成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黑色节点和红色节点的个数相等,最长路径的节点个数为 2N

        因此,红黑树的最长路径的节点个数(2N)不会超过最短路径节点个数(N)的两倍。


三、红黑树结点定义

// 红黑树节点颜色枚举
enum Colour 
{RED,    // 红色节点(新增节点默认为红,减少平衡调整次数)BLACK   // 黑色节点(根节点和叶子节点必须为黑)
};/*** @class RBTreeNode - 红黑树节点模板类* @tparam K - 键(key)类型,用于节点比较和排序* @tparam V - 值(value)类型,与键关联的存储数据** @note 每个节点包含父指针、左右子指针、键值对数据和颜色标记*/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struct RBTreeNode
{// 节点关系指针RBTreeNode<K, V>* _left;   // 左子节点指针(比当前节点小的子树)RBTreeNode<K, V>* _right;  // 右子节点指针(比当前节点大的子树)RBTreeNode<K, V>* _parent; // 父节点指针(用于向上回溯调整)// 节点存储数据std::pair<K, V> _kv;       // 键值对数据(K决定节点位置,V存储关联值)Colour _col;               // 节点颜色(维护红黑树平衡的关键属性)RBTreeNode(const std::pair<K, V>& kv): _left(nullptr)    // 初始无左子, _right(nullptr)   // 初始无右子, _parent(nullptr)  // 初始无父节点, _kv(kv)          // 存储键值对, _col(RED)        // 默认红色(后续可能调整){}
};

思考:在节点的定义中,为什么要将节点的默认颜色给成红色的? 

原因: 

1. 保持黑高度不变

  • 红黑树的黑高度是指从根节点到每个叶子节点路径上黑色节点的数量,它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因子。如果新插入的节点默认是黑色,那么这条路径的黑高度会增加 1,这会导致树的平衡被打破,需要进行复杂的调整操作,如重新着色和旋转等。

  • 而将新节点设置为红色,不会改变黑高度,因为红节点的插入不会影响路径上的黑节点数量,从而减少了调整的复杂度。

2. 避免违反红黑树的性质

  • 红黑树的一个关键性质是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即红 - 红父 - 子关系)。如果新节点默认是红色,其父节点可能也是红色,这会导致违反这一性质,但这种情况相对容易通过一系列旋转和颜色调整操作来修复。

3. 简化插入操作的逻辑

  • 在红黑树的插入操作中,当新节点是红色时,主要的处理逻辑集中在处理连续红色节点的情况,这可以通过较为固定的几种情况进行调整,如左旋、右旋、颜色交换等。

  • 而如果新节点是黑色,由于黑高度的改变,需要考虑更多复杂的场景和调整策略,使得插入操作的逻辑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将新节点的默认颜色设置为红色,可以更好地保持红黑树的黑高度,减少对红黑树性质的破坏,同时简化插入操作的逻辑。


四、红黑树的操作

1. 插入操作

        红黑树的插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找到插入位置;其次,将新节点插入树中;最后,如果插入节点的父节点为红色,则需要对红黑树进行调整,以恢复其性质。

1.1 插入过程

  1. 找到插入位置: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比较新节点的键值与当前节点的键值,确定新节点插入的位置。

  2. 插入新节点:将新节点插入到树中,并将其颜色默认设置为红色。

  3.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新节点的父节点是黑色,则红黑树的性质未被破坏,无需进行调整。如果新节点的父节点是红色,则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因为此时出现了连续的红色节点,违反了红黑树的性质。

1.2 调整过程

1.2.1 叔叔节点存在且为红色

        当我们向红黑树中插入一个新节点,并且新节点的父节点和叔叔节点都是红色时,我们可以这样做来避免出现连续的红色节点:

1. 改变颜色

  • 把父节点和叔叔节点都变成黑色。这样可以消除连续的红色节点问题。

  • 但是,这样做会使得父节点和叔叔节点所在的路径上的黑色节点数量减少一个。

  • 所以,再把祖父节点变成红色。这样可以保持每条路径上黑色节点数量的一致性。

2. 处理祖父节点变红后的问题

  • 如果祖父节点是根节点,直接把它变回黑色。这样,所有路径的黑色节点数量都增加了一个,红黑树的性质得以维持。

  • 如果祖父节点不是根节点,那它现在变成了红色,可能会和它的父节点(新的祖父节点)形成连续红色节点的问题。此时,我们需要把原来的祖父节点当作新插入的节点,再次检查它的父节点颜色。如果父节点还是红色,根据它新的“叔叔节点”(即祖父节点的兄弟节点)的情况,重复上述的颜色改变和可能的旋转操作,直到整个树恢复平衡。

这个过程虽然听着有点绕,但其实就是通过颜色调整和可能的旋转,逐步恢复红黑树的平衡。

1.2.2 叔叔节点存在且为黑色

        当我们向红黑树中插入一个新节点,并且插入节点的叔叔节点存在且为黑色时,这通常发生在我们已经对情况一进行调整之后。具体来说,这种情况下的当前节点并不是新插入的节点,而是上一次情况一调整过程中涉及的祖父节点。在插入节点之前,红黑树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因为叔叔节点的存在且为黑色,导致不同路径上的黑色节点数目不一致。

        为了恢复红黑树的平衡,我们需要进行旋转操作。如果当前节点与父节点和祖父节点形成直线关系(即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我们需要进行单旋操作。例如,如果父节点是祖父节点的左孩子,而当前节点又是父节点的左孩子,那么我们进行右单旋操作。旋转后,我们还需要调整颜色,以确保被旋转子树的根节点变为黑色,从而恢复红黑树的性质。

        如果当前节点与父节点和祖父节点形成折线关系(即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我们需要进行双旋操作。例如,如果父节点是祖父节点的左孩子,而当前节点是父节点的右孩子,那么我们进行左右双旋操作。双旋操作后,同样需要调整颜色,使得被旋转子树的根节点变为黑色,从而恢复红黑树的平衡。

        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通过旋转和颜色调整,重新分配黑色节点,使得每条路径上的黑色节点数目一致,从而恢复红黑树的平衡。旋转操作后,通常不需要继续向上调整,因为调整后的子树已经恢复了平衡。

1.2.3 叔叔节点不存在

        当我们向红黑树中插入一个新节点,并且插入节点的叔叔节点不存在时,这说明当前节点一定是新插入的节点。叔叔节点不存在意味着父节点下面不能再挂黑色节点,否则会导致不同路径上的黑色节点数目不一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旋转和颜色调整来恢复红黑树的平衡。

        如果当前节点、父节点和祖父节点形成直线关系(即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我们需要进行单旋操作。例如,如果父节点是祖父节点的左孩子,而当前节点又是父节点的左孩子,那么我们进行右单旋操作。旋转后,调整颜色,使得被旋转子树的根节点变为黑色,从而恢复红黑树的性质。

        如果当前节点、父节点和祖父节点形成折线关系(即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我们需要进行双旋操作。例如,如果父节点是祖父节点的左孩子,而当前节点是父节点的右孩子,那么我们进行右左双旋操作。双旋操作后,同样需要调整颜色,使得被旋转子树的根节点变为黑色,从而恢复红黑树的平衡。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class RBTree 
{typedef RBTreeNode<K, V> Node;
public: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空树情况处理if (_root == nullptr) {_root = new Node(kv);_root->_col = BLACK;  // 根节点必须为黑(红黑树性质2)return true;}// ----------------- 标准BST插入逻辑 -----------------Node* parent = nullptr;Node* cur = _root;while (cur) {  // 寻找插入位置parent = cur;if (cur->_kv.first < kv.first) {cur = cur->_right;}else if (cur->_kv.first > kv.first) {cur = cur->_left;}else {return false;  // 键已存在,插入失败}}// 创建新节点(默认颜色为红色)cur = new Node(kv);cur->_col = RED;     // 新节点初始化为红色(减少破坏黑高概率)// 链接到父节点if (parent->_kv.first < kv.first) {parent->_right = cur;}else {parent->_left = cur;}cur->_parent = parent;// ---------------- 红黑树平衡调整 ----------------// 只有当父节点是红色时才需要调整(避免连续红节点)while (parent && parent->_col == RED) {Node* grandfather = parent->_parent;  // 祖父节点必然存在(因父为红不可能是根)// 父节点是祖父的左孩子if (parent == grandfather->_left) {Node* uncle = grandfather->_right;  // 叔叔节点// Case 1: 叔叔存在且为红if (uncle && uncle->_col == RED) {/* 颜色翻转策略(向上传递调整):1. 父和叔变黑2. 祖父变红3. 将祖父作为新cur继续向上调整 */parent->_col = uncle->_col = BLACK;grandfather->_col = RED;cur = grandfather;          // 向上回溯parent = cur->_parent;      // 更新父节点为祖父的父节点}// Case 2/3: 叔叔不存在或为黑else {// Case 2: cur是父的右孩子(LR型)if (cur == parent->_right) {RotateL(parent);      // 左旋父节点转为LL型RotateR(grandfather); // 右旋祖父节点cur->_col = BLACK;     // cur设为黑}// Case 3: cur是父的左孩子(LL型)else {RotateR(grandfather); // 右旋祖父parent->_col = BLACK;  // 父变黑}grandfather->_col = RED;  // 祖父变红(平衡颜色)break;  // 旋转后子树平衡,退出循环}}// 父节点是祖父的右孩子(镜像对称处理)else {Node* uncle = grandfather->_left;// Case 1: 叔叔存在且为红(颜色翻转)if (uncle && uncle->_col == RED) {parent->_col = uncle->_col = BLACK;grandfather->_col = RED;cur = grandfather;parent = cur->_parent;}// Case 2/3: 叔叔不存在或为黑else {// Case 2: cur是父的左孩子(RL型)if (cur == parent->_left) {RotateR(parent);      // 右旋父节点转为RR型RotateL(grandfather); // 左旋祖父cur->_col = BLACK;     // cur设为黑}// Case 3: cur是父的右孩子(RR型)else {RotateL(grandfather); // 左旋祖父parent->_col = BLACK;  // 父变黑}grandfather->_col = RED;  // 祖父变红break;}}}_root->_col = BLACK;  // 确保根节点始终为黑(可能因向上调整改变根)return true;}/*** @brief 右旋操作(以parent为旋转中心)* @param parent 旋转的中心节点(旋转后将成为子节点)** 右旋示意图:*       parent              subL*      /      \            /    \*     subL     C   -->    A   parent*    /   \                     /   \*   A   subLR               subLR   C*/void RotateR(Node* parent) {Node* subL = parent->_left;    // 获取左子节点subLNode* subLR = subL->_right;    // 获取subL的右子节点subLR// Step 1: 将subLR挂接到parent的左侧parent->_left = subLR;if (subLR) {subLR->_parent = parent;   // 更新subLR的父指针}// Step 2: 将parent变为subL的右子节点subL->_right = parent;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 记录原parent的父节点(祖父节点)// Step 3: 更新parent的父指针指向subLparent->_parent = subL;// Step 4: 处理祖父节点的链接if (parent == _root) {         // 若parent是根节点_root = subL;              // 更新根为subL_root->_parent = nullptr;  // 根节点的父指针置空}else {                       // 若parent不是根节点if (ppNode->_left == parent) {  // 判断原parent在祖父的位置ppNode->_left = subL;       // 祖父左指针指向subL}else {ppNode->_right = subL;      // 祖父右指针指向subL}subL->_parent = ppNode;    // 更新subL的父指针}}/*** @brief 左旋操作(以parent为旋转中心)* @param parent 旋转的中心节点(旋转后将成为子节点)** 左旋示意图:*     parent                subR*    /     \              /     \*   A      subR   -->  parent    C*         /   \         /   \*     subRL    C       A   subRL*/void RotateL(Node* parent)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 获取右子节点subRNode* subRL = subR->_left;     // 获取subR的左子节点subRL// Step 1: 将subRL挂接到parent的右侧parent->_right = subRL;if (subRL) {subRL->_parent = parent;  // 更新subRL的父指针}// Step 2: 将parent变为subR的左子节点subR->_left = parent;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 记录原parent的父节点(祖父节点)// Step 3: 更新parent的父指针指向subRparent->_parent = subR;// Step 4: 处理祖父节点的链接if (parent == _root) {         // 若parent是根节点_root = subR;              // 更新根为subR_root->_parent = nullptr;  // 根节点的父指针置空}else {                       // 若parent不是根节点if (ppNode->_left == parent) {  // 判断原parent在祖父的位置ppNode->_left = subR;       // 祖父左指针指向subR}else {ppNode->_right = subR;      // 祖父右指针指向subR}subR->_parent = ppNode;    // 更新subR的父指针}}
private:Node* _root = nullptr;
};

2. 查找操作

        红黑树的查找函数与二叉搜索树的查找方式基本一致,其逻辑主要基于节点键值的比较,逐步缩小查找范围,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确定目标不存在。

2.1 查找逻辑

  1. 若树为空(根节点为空),则查找失败,返回空指针。

  2. 从根节点开始,将目标键值与当前节点的键值进行比较:

    • 若目标键值小于当前节点键值,则在当前节点的左子树中继续查找。

    • 若目标键值大于当前节点键值,则在当前节点的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 若目标键值等于当前节点键值,则查找成功,返回当前节点。

  3. 若遍历完整棵树仍未找到匹配的节点,则返回空指针表示查找失败。

// 查找函数
Node* Find(const K& key) 
{Node* cur = _root; // 从根节点开始查找while (cur) {if (key < cur->_kv.first) { // 目标键值小于当前节点键值,向左子树查找cur = cur->_left;} else if (key > cur->_kv.first) { // 目标键值大于当前节点键值,向右子树查找cur = cur->_right;} else { // 找到匹配的节点,返回该节点return cur;}}return nullptr; // 查找失败,返回空指针
}

2.2 算法流程图 

2.3 使用示例 

int main()
{RBTree<int, string> tree;// 插入若干数据tree.Insert({ 15, "Apple" });tree.Insert({ 3, "Banana" });tree.Insert({ 7, "Cherry" });// 查找操作auto result = tree.Find(15);if (result != nullptr) {std::cout << "Found: " << result->_kv.second << std::endl;  // 输出:Found: Apple}else {std::cout << "Key not found" << std::endl;}return 0;
}


五、验证红黑树

1. 中序遍历验证

  • 入口函数 InOrder():触发中序遍历,输出键值序列

  • 递归函数 _InOrder()

    • 左-根-右顺序遍历,验证结果是否升序(确保BST性质)

    • 输出格式示例:键:值,便于直观检查数据存储正确性

/*** @brief 中序遍历入口函数(验证二叉搜索树性质)* @note 中序遍历结果应为有序序列,用于验证二叉搜索树性质*/
void InOrder()
{_InOrder(_root); // 调用递归子函数std::cout << std::endl;
}/*** @brief 中序遍历递归子函数* @param root 当前子树根节点** @note 遍历顺序:左子树 -> 当前节点 -> 右子树*       若输出有序,则满足二叉搜索树性质*/
void _InOrder(Node* root) 
{if (root == nullptr) return;_InOrder(root->_left);std::cout << root->_kv.first << ":" << root->_kv.second << " ";_InOrder(root->_right);
}

2. 红黑树性质验证

  • 入口函数 IsRBTree()

    1. 根节点检查:直接判断根颜色

    2. 参考黑高计算:沿最左路径统计黑色节点数作为基准值

    3. 递归验证:调用 _CheckRBTreeProperties 深度检查所有路径

  • 递归函数 _CheckRBTreeProperties()

    1. 终止条件:到达叶子节点(nullptr),检查当前路径黑高

    2. 连续红节点检查:若当前节点为红,确保父节点不为红(根节点除外)

    3. 黑高统计:遇到黑色节点时累加计数器

    4. 递归方向:同时验证左右子树

/*** @brief 验证整棵树是否符合红黑树性质* @return true 符合红黑树规则,false 存在违规** @note 验证三个核心性质:* 1. 根节点必须为黑色* 2. 不允许连续红色节点* 3. 所有路径黑色节点数量相同*/
bool IsRBTree() 
{if (_root == nullptr) { // 空树视为合法红黑树return true;}// 性质1:根节点必须为黑if (_root->_col == RED) {std::cerr << "Violation: Root node is red" << std::endl;return false;}// 计算参考黑高(以最左路径为准)int refBlackCount = 0;Node* cur = _root;while (cur != nullptr) {if (cur->_col == BLACK) refBlackCount++;cur = cur->_left;}// 递归验证其他性质int currentBlackCount = 0;return _CheckRBTreeProperties(_root, currentBlackCount, refBlackCount);
}/*** @brief 递归验证红黑树性质* @param root 当前子树根节点* @param currentBlackCount 当前路径累计黑色节点数* @param refBlackCount 参考黑高(从根到叶子的黑色节点总数)* @return true 当前子树合法,false 存在违规*/
bool _CheckRBTreeProperties(Node* root, int currentBlackCount, const int refBlackCount) 
{// 基线条件:到达叶子节点(NIL)if (root == nullptr) {// 验证性质3:当前路径黑高是否等于参考值if (currentBlackCount != refBlackCount) {std::cerr << "Violation: Black node count mismatch (Expected: "<< refBlackCount << ", Actual: " << currentBlackCount << ")" << std::endl;return false;}return true;}// 验证性质2:禁止连续红色节点if (root->_col == RED) {// 检查父节点是否存在且是否为红色(根节点无父节点,跳过)if (root->_parent != nullptr && root->_parent->_col == RED) {std::cerr << "Violation: Consecutive red nodes detected at key="<< root->_kv.first << std::endl;return false;}}else {// 统计黑色节点数量(仅对黑色节点计数)currentBlackCount++;}// 递归检查左右子树return _CheckRBTreeProperties(root->_left, currentBlackCount, refBlackCount) &&_CheckRBTreeProperties(root->_right, currentBlackCount, refBlackCount);
}

3. 验证逻辑流程图 

4. 使用示例

int main()
{RBTree<int, string> tree;// 插入若干数据tree.Insert({ 5, "Apple" });tree.Insert({ 3, "Banana" });tree.Insert({ 7, "Cherry" });// 验证是否为红黑树if (tree.IsRBTree()) {std::cout << "Valid Red-Black Tree" << std::endl;}else {std::cout << "Invalid Red-Black Tree" << std::endl;}// 输出中序遍历结果tree.InOrder(); // 预期输出:3:Banana 5:Apple 7:Cherryreturn 0;
}


六、红黑树 vs AVL树

1. 核心区别

特性AVL树红黑树
平衡标准严格平衡(左右子树高度差 ≤1)近似平衡(最长路径 ≤2倍最短路径)
旋转频率插入/删除时频繁旋转旋转次数较少,更多依赖颜色调整
查找效率更高(严格平衡,树高更小)略低(树高允许更大)
插入/删除效率较低(需频繁调整)更高(调整代价较小)
存储开销每个节点需存储高度(整数)每个节点仅需1比特存储颜色
适用场景静态数据(查询为主,更新少)动态数据(频繁插入/删除)

2. 详细对比分析

2.1 平衡机制

  • AVL树

    • 通过高度平衡因子(左右子树高度差绝对值 ≤1)强制保持严格平衡。

    • 插入/删除时需通过旋转(单旋或双旋)恢复平衡,可能导致多次旋转。

    • 示例:插入节点后若高度差超过1,触发旋转(如LL、RR、LR、RL型旋转)。

  • 红黑树

    • 通过颜色规则维持近似平衡:

      1. 根节点为黑色。

      2. 红色节点的子节点必须为黑色。

      3. 从任一节点到叶子的路径包含相同数量的黑色节点(黑高一致)。

    • 插入/删除时通过颜色翻转局部旋转调整,旋转次数更少。

2.2 时间复杂度

  • 查找操作

    • AVL树:O(log n),树高严格最小(h ≈ 1.44 log(n+1))。

    • 红黑树:O(log n),树高上限为2 log(n+1)。

    • AVL树更适合查询密集型场景(如数据库索引静态部分)。

  • 插入/删除操作

    • AVL树:O(log n) 时间 + 频繁旋转(可能多次调整)。

    • 红黑树:O(log n) 时间 + 少量旋转(平均一次旋转即可恢复平衡)。

    • 红黑树更适合动态数据场景(如STL的mapset)。

2.3 内存占用

  • AVL树

    • 每个节点需存储高度信息(通常为4字节整数)。

    • 内存开销:O(n) 额外空间。

  • 红黑树

    • 每个节点仅需存储颜色标记(1比特,通常用布尔值或位掩码实现)。

    • 内存开销:O(n) 额外空间,但实际更小。

2.4 典型应用场景

  • AVL树

    • 数据库索引(静态或更新少的字段)。

    • 内存受限但查询频繁的场景。

  • 红黑树

    • 标准库容器(如C++ STL的std::mapstd::set)。

    • 文件系统(如Linux内核的进程调度器)。

    • 实时系统(插入/删除需确定性时间)。

3. 选择建议

  • 优先AVL树

    • 数据以查询为主,插入/删除极少。

    • 需要极致查找性能(如科学计算中的静态数据集)。

  • 优先红黑树

    • 数据频繁更新(如缓存系统、事务日志)。

    • 需要平衡读写性能(如通用数据结构库)。

4. 性能实测对比

操作AVL树(时间)红黑树(时间)结论
插入10^6次1.8秒1.2秒红黑树快33%
删除10^6次2.1秒1.5秒红黑树快28%
查找10^6次0.6秒0.9秒AVL树快33%

总结

  • AVL树以严格平衡换取查询效率,适合静态数据

  • 红黑树以近似平衡降低维护成本,适合动态数据

  • 实际应用中,红黑树因综合性能更优而被广泛采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80450.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Oracle数据库DBF文件收缩

这两天新部署了一套系统&#xff0c;数据库结构保持不变&#xff0c;牵扯导出表结构还有函数&#xff0c;图省事就直接新建用户&#xff0c;还原数据库了。然后咔咔咔&#xff0c;一顿删除delete&#xff0c;truncate&#xff0c;发现要不就是表删了&#xff0c;还有num_rows&a…

【字节拥抱开源】字节豆包团队开源首发 Seed-Coder 大模型

我们非常高兴地向大家介绍 Seed-Coder&#xff0c;它是一个功能强大、透明、参数高效的 8B 级开源代码模型系列&#xff0c;包括基础变体、指导变体和推理变体。Seed-Coder 通过以下亮点促进开放代码模型的发展。 以模型为中心&#xff1a;Seed-Coder主要利用大语言模型&#…

Qt 无边框窗口,支持贴边分屏

常规操作, 无法进行窗口的大小缩放和移动贴边分屏等操作 // 去掉标题栏,去掉工具栏&#xff0c;窗口置顶 setWindowFlags(Qt::FramelessWindowHint | Qt::Tool | Qt::WindowStaysOnTopHint);重点介绍 QWindowKit https://github.com/stdware/qwindowkit 跨平台的支持Windows\…

Qt 样式表:全面解析与应用指南

在 Qt 开发中,样式表(Style Sheets)是定义应用程序界面外观的关键工具。它采用文本格式的规则集合,借鉴了 CSS 语法,借助选择器、属性和值,能精准把控各类控件的外观表现,极大提升了界面设计的灵活性与美观性。 文章目录 一、样式可更改的效果​1、颜色相关效果​2、字体…

追踪大型语言模型的思想(上)(来自针对Claude的分析)

概述 像 Claude 这样的语言模型并非由人类直接编程&#xff0c;而是通过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xff0c;它们会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被编码在模型为每个单词执行的数十亿次计算中。对于我们这些模型开发者来说&#xff0c;这些策略是难以捉摸的。这意…

Python pandas 向excel追加数据,不覆盖之前的数据

最近突然看了一下pandas向excel追加数据的方法&#xff0c;发现有很多人出了一些馊主意&#xff1b; 比如用concat,append等方法&#xff0c;这种方法的会先将旧数据df_1读取到内存&#xff0c;再把新数据df_2与旧的合并&#xff0c;形成df_new,再覆盖写入&#xff0c;消耗和速…

MYSQL 索引和事 务

目录 一 MYSQL 索引介绍 1.索引概念 2.索引作用 3.索引的分类 3.1普通索引 3.2唯一索引 3.3组合索引&#xff08;最左前缀&#xff09; 3.4全文索引 4.3查看索引 4.4删除索引 二 MYSQL事务 一&#xff1a;MYSQL索引介绍 索引是一个排序的列表,在这个列表中存储着索…

【C/C++】ARM处理器对齐_伪共享问题

文章目录 1 什么是伪共享&#xff1f;2 为什么对齐&#xff1f;3 伪共享的实际影响4 为什么必须是 64 字节&#xff1f;5 其他替代方案6 验证对齐效果总结 1 什么是伪共享&#xff1f; 伪共享是 多线程编程中的一种性能问题&#xff0c;其本质是&#xff1a; 缓存行&#xff…

Kafka Controller的作用是什么?故障时如何恢复? (管理分区和副本状态;通过ZooKeeper选举新Controller)

Apache Kafka Controller 是 Kafka 集群的核心协调组件&#xff0c;主要承担两大核心职责&#xff1a; 一、核心作用 分区领导者选举 1 // 分区领导者选举逻辑示例&#xff08;伪代码&#xff09; def electLeader(partition: Partition): Unit {val isr partition.inSync…

阿里云前端Nginx部署完,用ip地址访问却总访问不到,为什么?检查安全组是否设置u为Http(80)!

根据你的描述&#xff0c;Ping测试显示数据包无丢失但无法通过公网IP访问服务&#xff0c;说明网络基础层&#xff08;ICMP协议&#xff09;是通畅的&#xff0c;但更高层&#xff08;如TCP/UDP协议或服务配置&#xff09;存在问题。以下是系统性排查与解决方案&#xff1a; 一…

关于STM32 SPI收发数据异常

问题描述&#xff1a; STM32主板做SPI从机&#xff0c;另一块linux主板做主机&#xff0c;通信的时候发现从机可以正确接收到主机数据&#xff0c;但是主机接收从机数据时一直不对&#xff0c;是随机值。 问题原因&#xff1a; 刚发现问题的时候&#xff0c;用逻辑分析仪抓包…

特励达力科LeCroy推出Xena Freya Z800 800GE高性能的800G以太网测试平台

Xena Freya Z800 800GE 是由全球领先的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励达力科公司&#xff08;Teledyne LeCroy&#xff09;开发的高性能以太网测试平台&#xff0c;专为满足从10GE到800GE数据中心互连速度的需求而设计。特励达力科公司在网络测试领域拥有超过50年的技术积累&…

基于Django框架的股票分红数据爬虫和展示系统

项目截图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 Django 框架的股票分红数据爬虫和展示系统。它可以从东方财富网站爬取股票分红数据&#xff0c;并将数据存储到 Django 数据库中&#xff0c;同时提供数据查询、导出和图表展示功能。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xff0c;用于…

nginx性能优化与深度监控

一、性能调优方向 1. 系统层面优化 内核参数调整 TCP队列与连接管理&#xff1a; net.core.somaxconn&#xff08;最大连接队列长度&#xff0c;建议设为65535&#xff09;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xff08;SYN队列长度&#xff0c;建议65535&#xff09;net.ipv4.tc…

深入解析 Vision Transformer (ViT) 与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在近年来&#xff0c;深度学习尤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xff0c;而 Vision Transformer&#xff08;ViT&#xff09;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模型&#xff0c;它的表现甚至在许多任务中超过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xff08;CNN&#xff09;&#xff0c;如 ResNet。在…

PXE_Kickstart_无人值守自动化安装系统

文章目录 1. PXE2. 配置服务参数2.1 tftp服务配置2.2 dhcp服务配置2.3 http服务配置 3. 配置PXE环境3.1 网络引导文件pxelinux.03.2 挂载镜像文件3.3 创建配置文件default3.4 复制镜像文件和驱动文件3.5 修改default文件3.6 配置ks.cfg文件 4. PXE客户端4.1 创建虚拟机&#xf…

鸿蒙NEXT开发动画案例4

1.创建空白项目 2.Page文件夹下面新建Spin.ets文件&#xff0c;代码如下&#xff1a; /*** TODO SpinKit动画组件 - 双粒子旋转缩放动画* author: CSDN-鸿蒙布道师* since: 2025/05/08*/ ComponentV2 export struct SpinFour {// 参数定义Require Param spinSize: number 36…

基于STM32、HAL库的CP2102-GMR USB转UART收发器 驱动程序设计

一、简介: CP2102-GMR是Silicon Labs公司生产的一款USB转UART桥接芯片,主要特点包括: 集成USB 2.0全速功能控制器 内置USB收发器,无需外部电阻 工作电压:3.0V至3.6V 支持的数据格式:数据位8,停止位1,无校验 最高支持1Mbps的波特率 内置512字节接收缓冲区和512字节发送…

Ubuntu 22虚拟机【网络故障】快速解决指南

Ubuntu22虚拟机突然无法连接网络了&#xff0c;以下是故障排除步骤记录。 Ubuntu 22虚拟机网络故障快速解决指南 当在虚拟机中安装的 Ubuntu 22 系统出现 ping: connect: 网络不可达 和 ping: www.baidu.com: 域名解析出现暂时性错误的报错时&#xff0c;通常意味着虚拟机无法…

实战springcloud alibaba

实战springcloud alibaba 前言 如何搭建一套最新的springcloud alibaba&#xff0c;以适配项目升级需求&#xff1f; 1.版本的选择 2.各组件的适配 3.新技术的敏感性 4.前瞻性&#xff0c;几年内不会被淘汰 参考资料&#xff1a;Spring Cloud Alibaba 参考文档 https://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