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n01 2025.10.03
前言
在《蓝牙基础(二):蓝牙核心系统架构》中,我们有介绍到蓝牙分层架构设计的核心是:Host(主机)、Controller(控制器)与 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主机控制器接口)。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Host 是大脑,Controller 是身体,HCI 是它们之间的通信通道。
(一)HCI 简介
(1)蓝牙协议栈中的 HCI

Host(主机) :运行在主处理器上(如 MCU、Linux、Windows 等),主要负责上层协议和应用逻辑。
Controller(控制器):Controller 通常集成在一个蓝牙芯片中(有时称为 Bluetooth SoC),负责底层无线通信功能。
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 是 Host 和 Controller 之间的 标准接口协议,它定义了两者如何交换命令、事件和数据。通信方式主要有:UART、USB、SPI、SDIO 等
以 USB 蓝牙适配器为例,插入电脑的那个 USB 蓝牙适配器是 Controller,PC 机系统是 Host,它们通过 USB HCI 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它们对应的软件层次结构图如下:

这里的物理总线,除了 USB 总线,还可以是 SDIO、UART、SPI 等等。
这些总线对 HCI 数据包是透明的传输,也就是说,它不用理解 HCI 的语义,仅仅负责 HCI 包的传输。
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同硬件接口、不同厂商的模块能共用主机栈,而不必改写高层协议
(2) 蓝牙数据流
要将一个用户数据,从一个蓝牙设备发送到另外一个蓝牙设备,数据从应用层用户数据开始,经过主机(Host)、控制器(Controller),最终经由射频(RF)模块发射出去,另一端再反向流回。

-
Host 负责逻辑和协议(决定发什么数据、什么时候发)。 -
Controller 负责时序和无线电(怎么发、用哪个信道、怎么跳频)。 -
HCI 是桥梁(命令/事件/数据的标准接口)。 -
Physical Bus 是管道(USB、UART、SDIO等传输媒介)。
它的完整数据流如下:

如果要对它们进行简化,可以简化成如下流程:
Host Side (PC)
──────────────────────────────────────────
L2CAP / RFCOMM
↓
HCI Library
↓
USB Stack → USB Host Controller →───┐
│
Controller Side (Bluetooth USB Device)
──────────────────────────────────────────
USB Device Controller ← Bluetooth USB Firmware
↓
Bluetooth LM / LC
↓
Bluetooth Radio → Over-the-air → Other Device
可以看到,数据数从 host 到 controller,必须经过 USB 协议栈。当然,如果是使用其它的通信总线,那就是其它总线对应的驱动。
(3) HCI 数据包
HCI 在协议中的位置如下:

通过 USB适配器 + Wireshark 抓取 蓝牙 HCI 数据包,信息如下:

通过 Wireshark 抓取到的蓝牙 HCI 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有抓到 USB、HCI_USB、HCI_CMD、HCI_EVT.. 这些协议的数据。
截图最开始的一串USB数据包,是一个USB枚举流程,以便 Wireshark 识别所有的 USB 设备。
(二) HCI 数据类型
主机与控制器之间通过 HCI 传输层的数据主要有:HCI 命令包、HCI 事件包、HCI 数据包(ACL/ISO/SCO)。
|
|
|
|
|
|---|---|---|---|
| HCI Command Packet | 0x01 |
|
|
| HCI ACL Data Packet | 0x02 |
|
|
| HCI Synchronous Data Packet | 0x03 |
|
|
| HCI Event Packet | 0x04 |
|
|
| HCI ISO Data Packet | 0x05 |
|
|
(1)HCI Command Packet 命令包
数据方向:由 host 发往 controller。
host 通过命令包告诉 controller 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建立连接、设置参数、发射广播等。
数据包格式:
| Packet Indicator (1B) | Opcode (2B) | Parameter Total Length (1B) | Parameters (N bytes) |
-
Packet Indicator:固定为 0x01 -
Opcode:由 OCF(Command Field) + OGF(Group Field) 组成(16bit) -
OGF:命令分组(如 Link Control, Controller & Baseband, etc.) -
OCF:命令具体功能编号 -
Parameter Total Length:参数长度(0~255字节) -
Parameters:命令的具体参数字段
(2)HCI Event Packet 事件包
数据方向:由 controller 发往 host
controller 返回执行命令的结果或状态通知,例如命令完成、设备连接成功、接收到广播等。
数据包格式:
| Packet Indicator (1B) | Event Code (1B) | Parameter Total Length (1B) | Parameters (N bytes) |
-
Packet Indicator:固定为 0x04 -
Event Code:事件类型(如 Command Complete、Disconnection Complete 等) -
Parameter Total Length:参数长度 -
Parameters:具体事件参数
常见事件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3)HCI ACL Data Packet 异步数据包
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异步无连接数据包。用于传输 L2CAP 层 或上层的普通数据,如 ATT、SDP、RFCOMM 等。
数据包格式:
| Packet Indicator (1B) | Handle + PB + BC (2B) | Data Total Length (2B) | Data (N bytes) |
-
Packet Indicator:固定为 0x02 -
Handle (12 bits):连接句柄 -
PB(2 bits):Packet Boundary 标志,指示分片状态 -
BC(2 bits):Broadcast Flag(点对点或广播) -
Data Total Length:数据总长度(最大 65535) -
Data:L2CAP 层数据
(4)HCI Synchronous Data Packet 同步数据包
用于同步语音数据(例如 BR/EDR 语音连接)或其它同步时延敏感数据
用于传输 实时音频 数据(SCO 或 eSCO 链路)。
数据包格式:
| Packet Indicator (1B) | Handle + Packet Status Flag (2B) | Data Total Length (1B) | Data (N bytes) |
-
Packet Indicator:固定为 0x03 -
Handle:连接句柄 -
Packet Status Flag:包状态(如正确接收、数据丢失) -
Data Total Length:数据长度(通常很短,如 60 字节以内) -
Data:音频数据(CVSD, mSBC, etc.)
(5)HCI ISO Data Packet 等时性数据包
为 BLE Isochronous Channels 引入的新类型(自 Bluetooth 5.2 起支持)。
用于 BLE Audio(LE Audio)、广播音频、CIS/BIS 数据传输。
| Packet Indicator (1B) | Handle + PB + TS (2B) | Data Total Length (2B) | ISO Data Load (N bytes) |
-
Packet Indicator:固定为 0x05 -
Handle (12 bits):ISO 链路句柄(与 CIS_ID/BIS_ID 关联) -
PB(2 bits):Packet Boundary 标志 -
TS(1 bit):是否包含时间戳 -
Data Total Length:ISO 数据长度 -
ISO Data Load:包含 ISO Header + Audio/Other Data
(三)HCI 中的 Handle 与 ID(Identifiers)
(1)Handle
在蓝牙协议中,Handle(句柄) 是用来标识一个逻辑连接(logical connection) 的编号。
它是控制器(Controller)为每个连接分配的一个唯一标识符,主机(Host)通过这个 Handle 来引用该连接。
在 HCI 层(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andle 的主要作用包括:
区分不同的连接
-
蓝牙设备可能同时维护多个连接(比如同时连接耳机、手表等)。 -
每个连接都有独立的 Handle,用来区分是哪条链路的数据。
数据传输中的索引
-
在 HCI ACL Data Packet(异步数据包)、Synchronous Data Packet(同步数据包)、ISO Data Packet(ISOchronous包) 中,开头字段就包含了 Handle。 -
控制器根据 Handle 知道这帧数据属于哪个连接。
命令与事件匹配
-
当 Host 发送 HCI 命令(例如 HCI_Disconnect)时,需要提供对应的 Handle。 -
控制器在返回事件(Event)时也会带上这个 Handle,让 Host 知道是哪个连接断开了或状态变化。
Handle 在 HCI 层中的作用
+---------------------------+
| Host (HCI) |
+---------------------------+
|
| HCI Commands / Data
v
+---------------------------+
| Controller (HCI) |
+---------------------------+
| | |
Handle0 Handle1 Handle2
ACL#1 ACL#2 SCO#1
(2)ID(Identifiers)
HCI 的 ID 是在 LE Audio(低功耗音频)或 ISO 数据流 中使用的编号,它不是连接编号,而是音频流编号。
蓝牙里有两种 ISO 流:
CIS(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用于点对点音频,比如耳机左右声道。
BIS(Broadcast Isochronous Stream):用于广播音频,比如一个扬声器广播音乐,多个耳机收听。
对应的 ID 就是:
|
|
|
|
|---|---|---|
| CIG_ID |
|
|
| CIS_ID |
|
|
| BIG_ID |
|
|
| BIS_ID |
|
|
结尾
这里主要介绍了蓝牙的 HCI 模块,下一章将介绍蓝牙的 L2CAP 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