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写项目,太坐牢,今天继续写项目,用ai写,虽然能写出来,但是这是对于小型功能来说,能写,能改小bug,一旦项目的量级上来的,ai也写不出来。
于是这里就引申出了写项目更高级的做法,将大项目拆分成数个独立的小项目,再将这些小项目的功能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出来喂给ai,放在一个软件包里。这样既满足了ai方便生成方便改。又使得项目架构清晰了然。
但是难度是成倍提升,因为对于需求分析,文档设计等一类任务,能做好就相当于项目已经写好的那种。需要很长时间去磨练。
如果纯粹的用AI,不用脑子,那么就是代码的搬运工,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搬运代码,至于这些代码是实现了什么功能,怎么实现的,不去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你这一次能用ai生成这个项目,下一次同样的项目用ai就怎么也生成不了。
这就是ai生成的随机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