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花时间:1h
代码量:0
搏客量:2
所学知识点:今天所学的内容是有关于中级软件设计师备考内容
关于上午题
由于所学知识点比较多,且杂乱,就简单叙述一下,大致是有关于有限自动机,一个叫状态图的认识,刚开始比较蒙b,
因为是先写的题目,发现考的概率还是比较大,所以特意了解了一下,
DFA 与 NFA 的核心区别在于转移确定性和实现难度:DFA 无 ε 转移,转移路径唯一,可直接通过数组存储转移表编程实现;NFA 允许 ε 转移,转移路径不唯一,虽能描述更复杂模式、易手动构建,但需转换为 DFA 才能实际应用。二者识别能力等价,NFA 转 DFA 需通过子集构造法,步骤为:先计算 NFA 初始状态的 ε- 闭包(所有通过 ε 转移能到达的状态集合),作为 DFA 的初始状态;再对每个 DFA 状态(本质是 NFA 的状态子集),遍历所有输入符号,计算 “子集 + 输入” 对应的新 NFA 子集(先求转移后的状态,再求其 ε- 闭包);重复该过程直到无新的 DFA 状态产生,最后标记包含 NFA 接受状态的 DFA 状态为接受状态。
另外今天所学内容就是跟这哔哩哔哩上的一个2小时的视频把下午的所有题型都做了一遍,虽然有代码题目,但是似乎考的挺简单的,可能是主播挑的题目比较简单吧,但总归是把所有题型都做了一遍,自我感觉良好,发现大题里面考的各种uml图,还有各种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还有行为型设计模式都比较重要
一、创建型设计模式
创建型模式的核心是封装对象创建的过程,隐藏对象实例化的细节,让用户无需关注 “如何创建对象”,只需关注 “使用对象”。它通过将对象创建与使用分离,降低系统耦合度,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常见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核心特点是围绕 “创建” 做文章,解决 “创建什么、由谁创建、何时创建” 的问题,比如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工厂模式统一管理对象创建逻辑。
二、结构型设计模式
结构型模式的核心是描述类或对象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的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实现功能复用或扩展,同时保持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它关注类与对象之间的继承、聚合、组合等关系,通过适配、装饰、代理等方式,解决 “如何组合现有类 / 对象形成更强大的结构” 的问题。常见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比如适配器模式解决接口不兼容问题,装饰器模式动态给对象添加额外功能。
三、行为型设计模式
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核心是定义对象之间的交互规则与职责分配,规范对象如何协作完成复杂功能,确保对象之间的通信高效、灵活,同时降低交互耦合度。它关注对象的行为和方法调用顺序,解决 “对象如何交互、职责如何划分” 的问题,强调对象之间的协作逻辑而非自身结构。常见模式包括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等,比如观察者模式实现对象间的一对多通知机制,策略模式让算法可动态切换。
主要就是这些内容,还挺重要的,考的多,一会可以再复习一下,另外今天早上起来做了一套上午题测试了一下,56/75分,虽然说还行,但是其实查了一些题目的答案,总体做了一遍发现考的内容比较杂,有的地方还比较偏,对了一会复习一下计算机网络内容,挺多知识点都忘记了,还是要复习一下,之后可以再测一次完全闭卷的看看。
今天就这么多了,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