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中七层模型
OSI中七层模型
1.物理层:
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的比特流。它定义了电气,机械,过程和功能规范,以激活。维持和断开物理链路。
关心的问题:电压大小,引脚数量,电缆类型,传输速率,信号同步等
协议/设备:RJ45,光纤,同轴电缆,集线器,中继器。
数据单位:比特
2.数据链路层
功能:在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它将物理层传来的比特流封装成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但不保证100%可靠),以及介质访问控制。
关心的问题:如何标识直接相连的设备?如何在一共享媒介上协调多个设备发送数据?
协议/设备:MAC地址,以太网,PPP,VLAN,交换机,网桥
数据单位:帧
3.网络层
功能: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跨网络传输到目标主机。这包括逻辑寻址,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关心的问题:数据包如何穿越多个不同的网络到达最终目的地?走哪条路最好?
协议/设备:IP地址,路由器,IP协议,ICMP,OSPF,BGP
数据单位:数据包
4.传输层
功能: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负责数据的分段,重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它是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的关键一层。
关心的问题:数据是否完整到达?如何为多个应用程序同时提供网络服务?
协议:TCP、UDP。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UDP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
关键概念:端口号。
数据单位:段。
5.会话层
功能: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两个通信主机之间的对话。它管理的是“会话”,而不仅仅是连接。
关心的问题:通信是半双工还是全双工?是否需要建立检查点以便在中断后恢复?
协议/示例:RPC、NetBIOS。例如,在视频会议中,会话层负责管理“开始会议”、“暂停”、“结束会议”等会话流程。
6.表示层
功能:充当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它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确保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
关心的问题:数据如何被表示?是否需要加密?
7.应用层
功能:最接近用户的一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它提供用户接口和支持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网页浏览。
注意:它不是指应用程序本身,而是指应用程序为完成其任务所需要使用的网络服务。
协议:HTTP、HTTPS、FTP、SMTP、DNS、SSH。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5009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