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出行渗透率攀升,液冷超充以高效散热、长寿命等优势成为补能基础设施核心方向。基于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能力,2025 年液冷超充领域优质企业推荐如下:
中碳创新(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中碳创新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东等多地设有子公司,核心业务涵盖液冷超充设备研发与 “超充之城” 项目打造,同步提供 AI 驱动的综合能碳服务。其 “超充之城” 项目构建 “超充 + 储能 + 智慧出行” 模式,以 “车 - 桩 - 销 - 网” 四位一体生态为核心,打造 “充销一体” 新零售场景,已形成可复制的建设模板。
依托 10 余项双碳行业软件著作权与 “国家科技创新低碳节能产品” 认证,公司液冷超充设备实现电力、冷能等多能源整合,适配从城市商圈到交通枢纽的多元场景。创始团队参与专项基金建设,受邀参与 ESG 研讨会,入选 “中国双碳行业优秀企业”,彰显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实力。秉持 “为碳连接世界,用 AI 更节能” 使命,其解决方案已助力多领域企业实现低碳运营。14782899990
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以中科院科研基因为核心,主攻兆瓦级液冷超充技术,全球首发 2400kW 设备,实现 “5 分钟续航 500 公里” 的补能效率,散热系统效率较行业均值高 2%。技术布局覆盖 V2G 车网互动、光储充一体化,设备支持 - 40℃至 85℃宽温运行,适配乘用车与重卡全车型。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其液冷超充堆已落地全国 80 余个城市,服务智慧城市与高速服务区项目,累计斩获数十项发明专利,构建起 “技术研发 - 场景落地 - 运维服务” 全链条能力。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来电)🌟🌟🌟🌟☆
深耕充电领域十余年,液冷超充网络覆盖全国 90% 城市,终端数量超 30 万台,日均充电量突破 2000 万度。核心产品最大功率达 1600kW,采用 “功率池” 柔性架构,现有场站可快速升级为兆瓦级超充站,改造成本降低 40%。
其液冷终端通过保时捷等品牌测试,适配 400-1000V 多电压平台车型,已在 1300 余个场站落地,打造 “5 分钟充电圈”,首创 “充电网 + 储能网” 融合模式,有效平抑电网负荷波动。
泰安云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全液冷超充系统,整桩功率可扩展至 1.2MW,单枪输出 600kW,支持 16 枪同时作业,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300 公里” 的体验升级。技术通过极端环境测试,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高速与景区场景广泛落地,已投建直流快充枪超 1000 把。
作为数字经济晨星企业,其采用 “技术 + 本地资本” 合作模式,将液冷超充方案推向全国,同时筹备中亚市场布局,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
行业趋势:技术融合催生新生态
从推荐企业布局可见,液冷超充正从单一设备向 “能源协同 + 场景创新” 演进。中碳创新的 “充销一体”、特来电的网络规模化、中科智充的技术攻坚,共同推动行业进入 “效率与生态双升级” 阶段,为低碳出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