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身智能
智能并非一个孤立于身体的大脑计算过程,而是源于身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智能、知觉和行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个系统必须拥有“身体”(可以是实体机器人,也可以是虚拟环境中的化身),并通过这个身体感知环境、执行动作并接收反馈,才能发展出真正的智能。
关键要素:
-
具身性: 拥有一个物理的或虚拟的身体。
-
情境性: 身处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
-
感知-行动循环: 智能体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通过执行器作用于环境,并从这个循环中学习和适应。
2. 智能体
核心思想: 智能体是一个能够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行动以实现目标的任何系统。它是一个更广泛、更抽象的概念。
简单来说: 一个“自主决策者”。它接收环境的感知,通过内部模型或策略进行决策,然后行动以影响环境,最终达成其目标。
关键要素:
-
自主性: 能在没有直接干预下控制自己的行动和内部状态。
-
反应性: 能及时感知环境并对其变化做出反应。
-
主动性: 不仅能被动反应,还能主动采取目标导向的行为。
-
社会能力: 能通过某种“语言”与其他智能体或人进行交互。
所有具身智能系统都是智能体,但并非所有智能体都是具身智能。
| 维度 | 智能体 | 具身智能 |
|---|---|---|
| 核心哲学 | 理性决策:关注如何根据感知信息做出最优决策以实现目标。 | 交互生成:智能是在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中“涌现”出来的,而非预先编程。 |
| 身体的重要性 | 可有可无。可以是纯软件(如聊天机器人、游戏AI),也可以有物理身体。 | 必不可少。身体是智能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身体的形态和物理属性直接决定了智能的形态和可能性。 |
| 环境 | 环境可以是任何东西:数据库、棋盘、互联网、物理世界。 | 环境必须是能够与之进行物理(或拟物理)交互的世界。环境是“可操作”的。 |
| 知识与认知 | 知识可以是被预先赋予的(如规则库),或从数据中学习得到的。 | 知识主要是通过感知-行动循环在交互中逐步构建的,是具身的、情境化的。 |
| 研究侧重点 | 决策理论、规划算法、多智能体协作、通信协议。 | 运动控制、 affordance(可供性)学习、多模态感知(视、听、触等)与行动的融合。 |
| 典型例子 | - 无身体:Siri, AlphaGo, 股票交易算法。 - 有身体: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 |
- 物理身体:人,动物,仿生机器人。 - 虚拟身体:在物理模拟引擎中学习技能的AI角色。 |
一个先进的具身智能体,其技术栈会包含传统智能体的所有技术(如强化学习、知识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增加:
-
机器人技术(运动规划、机械控制)
-
多模态感知融合(将视觉、语音、触觉等信息结合)
-
物理仿真(用于在安全、低成本的环境中预训练)
智能体 是一个抽象框架,描述任何能够自主行动的实体。它回答了“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题。
具身智能 是一个具体哲学和范式,强调身体和交互是智能的基础。它回答了“智能如何产生和体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