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材料链路层设备 (答案见原书 P122)

news/2025/10/3 11:34:01/文章来源:https://www.cnblogs.com/wzzkaifa/p/19124419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续)

3.8 内容链路层设备 (答案见原书 P122)
01. 下列网络连接设备都工作在内容链路层的是 ( C )

题目原文

  1. 下列网络连接设备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 ( )
    A. 中继器和集线器
    B. 集线器和网桥
    C. 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D. 集线器和局域网交换机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对常见网络互联设备工作层次的辨析。
  • 正确选项分析 (C. 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 网桥 (Bridge):是早期用于连接两个局域网网段的设备,它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帧,是典型的工作在材料链路层(L2) 的设备。
    • 局域网交换机 (Switch):允许看作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它也借助MAC地址表来实现帧的精确转发,同样工作在资料链路层(L2)
  • 错误选项分析:
    • A, B, D: 都包含了集线器(Hub)。集线器只进行信号的再生和广播,不识别MAC地址,是工作在物理层(L1) 的设备。

02. 下列关于数据链路层设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题目原文
02. 下列关于数据链路层设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交换机将网络划分成多个网段,一个网段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网段的运行
B. 交换机可互连不同的物理层、不同的 MAC 子层及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C. 交换机的每个接口节点所占用的带宽不会基于接口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且整个交换机的总带宽会随着接口节点的增加而增加
D. 利用交换机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 (VLAN), VLAN 行隔离冲突域,但不能隔离广播域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应用交换机分割网络所带来的好处。就是03. 下列 ( D ) 不

题目原文
03. 下列 ( ) 不是使用交换机分割网络所带来的好处。
A. 减少冲突域的范围
B.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了网络的带宽
C. 过滤网段之间的内容
D. 缩小了广播域的范围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利用二层交换机带来的好处。
  • 错误选项分析 (D. 缩小了广播域的范围):
    • 这是错误的。
    • 标准的二层交换机可以有效地隔离冲突域(每个端口一个冲突域),但它不能隔离广播域
    • 当交换机的一个端口收到一个广播帧时,它会向除输入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进行泛洪(Flooding)
    • 因此,连接在同一台二层交换机上的所有设备,仍然属于同一个广播域。要隔离广播域,必须使用路由器VLAN技术。
  • 正确选项分析(是交换机的好处):
    • A: 正确,将一个大的冲突域分割成多个小的冲突域。
    • B: 正确,通过允许多对端口同时通信,总带宽大大增加。
    • C: 正确,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进行过滤和精确转发,只将帧发送到目的端口,而不是广播。

04. 下列不能分割冲突域的设备是 ( A )

题目原文
04. 下列不能分割冲突域的设备是 (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05. 局域网交换机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 A )

题目原文
05. 局域网交换机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 )
A.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C. 物理层和网络层
D. 素材链路层和应用层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与上一章的第6题类似,考察局域网交换机所构建的功能层次。
  • 正确选项分析 (A.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交换机是一个网络互联设备,它必须具备其工作层次及以下所有层次的功能。
    • 信息链路层 (L2):这是交换机的核心工作层。它得解析帧的MAC地址,查询MAC地址表,并进行存储转发
    • 物理层 (L1):交换机必须具备物理层功能,才能接收和发送电信号/光信号
  • 错误选项分析:
    • B: 普通的二层交换机不处理网络层(IP地址)信息。(三层交换机除外,但题目泛指“交换机”)
    • C, D: 描述不准确。

06. 交换机比集线器献出更好的网络性能的原因是 ( A )

(该题答案应为A)

题目原文
06. 交换机比集线器献出更好的网络性能的原因是 ( )
A. 交换机拥护多对用户同时通信
B. 交换机使用差错控制减少出错率
C. 交换机使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大
D. 交换机无须设置,使用更方便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07. 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 ( B )

题目原文
07. 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 ( )
A. 组成一个冲突域,但不是一个广播域
一个冲突域就是B. 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
一个广播域就是C. 既是一个冲突域,又
D. 既不是冲突域,也不是广播域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与第3、5题类似,考察交换机对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作用。
  • 正确选项分析 (B. 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是一个冲突域):
    • 冲突域: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因此,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冲突域中,不是一个冲突域。
    • 广播域:标准的二层交换机不隔离广播域。一个端口收到的广播帧会被泛洪到所有其他端口。因此,连接在同一台(未划分VLAN的)交换机上的所有工作站,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 错误选项分析:
    • A, C, D: 描述均错误。

( C )就是08. 一个 16 接口的集线器的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

题目原文
08. 一个 16 接口的集线器的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 )
A. 16、 1 B. 16、 16 C. 1、 1 D. 1、 16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09. 一个 16 个接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 D )

题目原文
09. 一个 16 个接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 )
A. 1、 1 B. 16、 16 C. 1、 16 D. 16、 1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与上一题形成对比,考察交换机的冲突域和广播域数量。
  • 正确选项分析 (D. 16、 1):
    • 交换机(Switch)是一个内容链路层设备。
    • 冲突域: 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因此,一个16端口的交换机有16个 冲突域。
    • 广播域:标准的二层交换机不隔离广播域。所有端口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因此,广播域的个数是1个
  • 错误选项分析:
    • A, B, C: 数量计算错误。

10. 对于由交换机连接的 10Mb/s 的共享式以太网, 若共有 10 个用户, 则每个用户能够占有的带宽为( C )

(该题题干存在逻辑矛盾,“交换机连接”与“共享式”矛盾)

题目原文(修正逻辑):
10. 对于由交换机连接的 10Mb/s 的以太网, 若共有 10 个用户, 则每个用户能够占有的带宽为 ( )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11) 如下图所示…这 9 台主机和 2 台服务器产生的总吞吐量最大为(①)。若把 3 个系的以太网交换机都换成 100Mb/s 集线器, 则…总吞吐量最大为(②)。若把所有以太网交换机都换成 100Mb/s 集线器, 则…总吞吐量最大为(③)

题目原文
100Mb/s,且图中 9 台主机中的任何一台都可以与任何一台服务器或主机通信。这 9 台主机和 2 台服务器产生的总吞吐量最大为(①)。若把 3 个系的以太网交换机都换成 100Mb/s 集线器, 则这 9 台主机和 2 台服务器产生的总吞吐量最大为(②)。若把所有以太网交换机都换成 100Mb/s 集线器, 则这 9 台主机和 2 台服务器产生的总吞吐量最大为(③)就是(11) 如下图所示,某学院的以太网交换机有 3 个接口分别和 3 个系的以太网相连,另外 3 个接口分别和万维网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以及一个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相连,A、B 和 C 都是 100Mb/s 以太网交换机。假设所有链路的速率都
A. 1100Mb/s, 500Mb/s, 100Mb/s
B. 500Mb/s, 500Mb/s, 100Mb/s
C. 1100Mb/s, 1100Mb/s, 500Mb/s
D. 500Mb/s, 1100Mb/s, 500Mb/s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计算不同网络拓扑下的就是本题核心最大总吞吐量。关键在于理解交换机(Switch)集线器(Hub)在带宽分配上的根本区别。

    • 交换机:每个端口独享带宽,协助多对端口并发通信。总吞吐量是多对通信速率之和。
    • 集线器: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同一时刻只允许一对设备通信。总吞吐量等于其端口速率。
  • 分析 ①:原始全交换机网络

    • 目标:计算9台主机和2台服务器之间的最大总吞吐量。
    • 构造最大并发通信场景:
      • 总共有 9 (主机) + 2 (服务器) = 11 台设备。
      • 为了最大化吞吐量,我们可以构造 floor(11 / 2) = 5 对并发通信,剩下1台设备空闲。
      • 每对通信(如 H1 -> H2)都经过交换机。由于是交换机,这些通信可以并行进行。
      • 每一对通信的速率是 100Mb/s(因为所有链路都是100Mb/s)。
    • 计算最大总吞吐量:
      • 总吞吐量 = 通信对数 * 每对通信的速率
      • 总吞吐量 = 5 * 100Mb/s = 500Mb/s
    • 【答案校对与分析】您提供的答案是A,其第一空为1100Mb/s。我的计算是500Mb/s。这是一个重大差异。
      • 1100Mb/s 是如何得到的?11 * 100Mb/s = 1100Mb/s
      • 这个计算意味着每一台不可能的(有发必有收)。就是设备都在以100Mb/s的速率进行通信。这在点对点通信模型中
      • 另一种可能的模型:假设所有主机和服务器都在向一个无限容量的目标(如路由器)发送数据。
        • 9台主机 + 2台服务器 = 11台设备。
        • 每台设备都有一个连接到交换机的100Mb/s端口。
        • 如果它们同时向路由器发送数据,并且中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足够大,那么总的流出量就是 11 * 100Mb/s = 1100Mb/s
      • 结论:题目中的“总吞吐量”考察的是所有设备同时工作所能产生的流量总和,而不是点对点通信对的数量。按此模型,①的结果是1100Mb/s
  • 分析 ②:3个系内交换机换成集线器

    • 拓扑变化:
      • 一系、二系、三系内部变成了共享式以太网。每个系是一个冲突域,总带宽为100Mb/s。
      • 中心交换机仍然存在,连接着3个系的Hub、2台服务器和路由器。
    • 构造最大并发通信场景:
      • 2台服务器: 它们仍然连接在中心交换机上,可以各自独立地以 100Mb/s 的速率通信。吞吐量贡献: 2 * 100Mb/s = 200Mb/s
      • 3个系:每个系内部是一个100Mb/s的共享网络。在任何时刻,每个系最多与外部通信)。就是只能产生 100Mb/s 的流量(无论是内部通信还
      • 3个系的总吞吐量贡献: 3 * 100Mb/s = 300Mb/s
    • 计算最大总吞吐量:
      • 总吞吐量 = 服务器贡献 + 3个系的贡献
      • 总吞吐量 = 200Mb/s + 300Mb/s = 500Mb/s
    • ②的结果是 500Mb/s
  • 分析 ③:所有交换机都换成集线器

    • 拓扑变化:
      • 整个网络(9台主机 + 2台服务器 + 路由器接口 + …)都连接到了一个或多个级联的集线器上。
      • 根据集线器的特性,所有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冲突域
    • 计算最大总吞吐量:
      • 在一个冲突域内,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对设备在通信。
      • 因此,整个网络的最大总吞吐量就等于单条链路的速率。
      • 总吞吐量 = 100Mb/s
    • ③的结果是 100Mb/s
  • 最终组合答案:

    • ①: 1100Mb/s
    • ②: 500Mb/s
    • ③: 100Mb/s
    • 这与选项A 1100Mb/s, 500Mb/s, 100Mb/s 完全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假设以太网 A 中 80% 的通信量在本局域网内进行…则交换机应放置的局域网是 ( A )

题目原文
12. 假设以太网 A 中 80% 的通信量在本局域网内进行,其余 20% 在本局域网与因特网之间进行,而以太网 B 正好相反。这两个局域网中,一个应用集线器,另一个使用交换机,则交换机应放置的局域网是 ( )
A. 以太网 A
B. 以太网 B
C. 任意以太网
D. 都不合适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13. 在应用以太网交换机的局域网中,以下 ( B ) 是正确的。

题目原文
13. 在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的局域网中,以下 ( ) 是正确的。
A. 局域网中只包含一个冲突域
B. 交换机的多个接口可能并行传输
C. 交换机许可隔离广播域
D. 交换机根据 LLC 目的地址转发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对交换机工作特性的正确认知。
  • 正确选项分析 (B. 交换机的多个接口可以并行传输):
    • 这是交换机相比于集线器的核心性能优势
    •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交换矩阵(或高速背板),它能够同时建立多条点对点的数据通路。
    • 只要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不同,多对端口之间的数据传输就许可并行(并发)进行,从而使交换机的总带宽远大于单个端口的带宽。
  • 错误选项分析:
    • A: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一个局域网如果由交换机组成,会包含就是都多个冲突域。
    • C: 标准的二层交换机不能隔离广播域。隔离广播域需要使用路由器VLAN技术。
    • D: 交换机是根据MAC子层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的。LLC是数据链路层的另一个子层,交换机不关心其内容。

14. 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学习作用是指 ( A )

题目原文
14. 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学习作用是指 ( )
A. 记录帧的源 MAC 地址与该帧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号
B. 记录帧的目的 MAC 地址与该帧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号
C. 记录分组的源 IP 地址与该分组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号
D. 记录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与该分组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号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15. 当以太网交换机某接口收到帧时,若在交换表中未找到目的 MAC 地址,则 ( C )

题目原文
15. 当以太网交换机某接口收到帧时,若在交换表中未找到目的 MAC 地址,则 ( )
A. 将帧发送到特定接口进行 ARP 查询
B. 丢弃该帧
C. 将帧发送到除本接口外的所有接口
D. 将帧发送给 DHCP 服务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交换机在处理目的地址未知的单播帧时的行为。
  • 正确选项分析 (C. 将帧发送到除本接口外的所有接口):
    • 当交换机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查找一个帧的目的MAC地址,但没有找到匹配的条目时,它无法确定该目的主机连接在哪个端口。
    • 在此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帧能够到达目的地(如果它确实存在于网络中),交换机只能采取一种类似于集线器的行为,即泛洪(Flooding)
    • 它会将这个帧复制转发除了接收该帧的那个接口之外的所有其他接口
  • 错误选项分析:
    • A, D: ARP和DHCP是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协议,交换机不执行这些查询。
    • B: 直接丢弃会导致正常通信失败。只有当交换机明确知道目的主机不在某个端口时,才会进行“过滤”(不转发)。

(16) 某以太网如下图所示,假设交换机1和交换机2的交换表初始为空,各主机之间依次进行以下通信: A→B、H→A、E→X、X→E,则关于上述通过信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C )

题目原文
(16) 某以太网如下图所示,假设交换机1和交换机2的交换表初始为空,各主机之间依次进行以下通信: A→B、H→A、E→X、X→E,则关于上述通信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 A→B 时,除 A 外的全部主机都能收到 A 发送的帧
B. 当 H→A 时,仅 A 能收到 H 发送的帧
C. 当 E→X 时,仅 X 能收到 E 发送的帧
D. 当 X→E 时,交换机 2 收不到 X 发送的帧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17)【2009统考真题】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 PDU 地址是 ( A )

题目原文
( )就是(17)【2009统考真题】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应用的 PDU 地址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 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 IP 地址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以太网交换机转发(Forwarding)过滤(Filtering)的工作原理。
  • 正确选项分析 (A. 目的物理地址):
    • 以太网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L2) 的设备。
    •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是帧(Frame)
    • 资料链路层使用的地址是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素材帧时,它的核心任务是决定将这个帧从哪个端口转发出去。这个决策的唯一依据就是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
    • 转发决策过程:
      1. 提取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
      2. 用这个地址去查询内部的MAC地址表
      3. 如果找到匹配的条目,就将帧从该条目记录的端口转发出去。
      4. 如果找不到,则进行泛洪。
  • 错误选项分析:
    • B. 目的 IP 地址: 这是网络层(L3) 的地址,由路由器用来进行转发决策。
    • C. 源物理地址 (源MAC地址):交换机采用源MAC地址来进行自学习,即建立和更新MAC地址表,而不是用于转发决策。
    • D. 源 IP 地址:网络层地址。就是同样

(18)【2013统考真题】对于 100Mb/s 的以太网交换机, 当输出端口无排队, 以直通交换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 (不包括前导码) 时, 引入的转发时延至少是 ( B )

题目原文
(18)【2013统考真题】对于 100Mb/s 的以太网交换机, 当输出端口无排队, 以直通交换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 (不包括前导码) 时, 引入的转发时延至少是 ( )
A. 0μs
B. 0.48μs
C. 5.12μs
D. 121.44μs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19)【2014统考真题】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发送一个资料帧…发送一个确认帧,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B )

题目原文
(19)【2014统考真题】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 主机 00-e1-d5-00-23-a1 向主机 00-e1-d5-00-23-c1 发送一个材料帧, 主机 00-e1-d5-00-23-c1 收到该帧后, 向主机 00-e1-d5-00-23-a1 发送一个确认帧, 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
A. {3} 和 {1}
B. {2,3} 和 {1}
C. {2,3} 和 {1,2}
D. {1,2,3} 和 {1}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核心是模拟交换机(Switch)在连续两次通信过程中的自学习转发行为,要求动态地更新MAC地址表并根据表内容做出正确的转发决策。

  • 第一步:分析初始状态。

    • 拓扑结构:
      • 主机 ...a1 连接在端口 1。
      • 主机 ...b1 连接在端口 2。
      • 主机 ...c1 连接在端口 3。
    • 初始MAC地址表:
      目的地址端口
      ...b12
    • 这意味着交换机已经知道主机...b1在端口2,但还不知道...a1...c1的位置。
  • 第二步:分析第一次通信(数据帧:...a1...c1)。

    1. 帧的进入和自学习:

      • 主机 ...a1 发送数据帧,该帧从交换机的端口 1进入。
      • 交换机检查帧的源MAC地址...a1
      • 交换机执行自学习操作:将 {...a1, 1} 这个条目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 此时MAC地址表变为:
        目的地址端口
        ...b12
        ...a11
    2. 转发决策:

      • 交换机检查帧的目的MAC地址...c1
      • 交换机在当前的MAC地址表中查找 ...c1
      • 查找不到
      • 根据规则,当目的地址未知时,交换机必须进行泛洪(Flooding)
      • 它会将该帧转发到除了源端口(端口1)之外的所有其他端口
      • 转发端口 = {2, 3}
  • 第三步:分析第二次通信(确认帧:...c1...a1)。

    1. 帧的进入和自学习:

      • 主机 ...c1 收到数据帧后,发送确认帧。该帧从交换机的端口 3进入。
      • 交换机检查帧的源MAC地址...c1
      • 交换机执行自学习操作:将 {...c1, 3} 这个条目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 此时MAC地址表变为:
        目的地址端口
        ...b12
        ...a11
        ...c13
    2. 转发决策:

      • 交换机检查帧的目的MAC地址...a1
      • 交换机在当前的MAC地址表中查找 ...a1
      • 查找到条目 {...a1, 1}
      • 根据规则,当目的地址已知时,交换机进行精确转发
      • 它只会将该帧从条目中记录的端口转发出去。
      • 转发端口 = {1}
  • 第四步:组合结论。

    • 对第一个数据帧的转发端口是{2, 3}
    • 对第二个确认帧的转发端口是{1}
    • 这与选项B {2,3} 和 {1} 完全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015统考真题】下列关于交换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题目原文
(20)【2015统考真题】下列关于交换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一种多端口网桥就是A. 以太网交换机本质上
B. 通过交换机互连的一组工作站构成一个冲突域
C. 交换机每个端口所连网络构成一个独立的广播域
D. 以太网交换机可完成采用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互连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21)【2016统考真题】若主机 H2 向主机 H4 发送一个内容帧,主机 H4 向主机 H2 立即发送一个确认帧,则除 H4 外,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该确认帧的主机还有( D )

题目原文
(21)【2016统考真题】若主机 H2 向主机 H4 发送一个内容帧,主机 H4 向主机 H2 立即发送一个确认帧,则除 H4 外,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该确认帧的主机还有( )
A. 仅 H2
B. 仅 H3
C. 仅 H1、H2
D. 仅 H2、H3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追踪确认帧的传播路径,并理解路径上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的不同转发行为。

  • 第一步:分析数据帧(H2 → H4)的路径和交换机的自学习。

    • 路径:H2 → Switch → Hub → H4。
    • 自学习:当资料帧从 H2 发出,进入 Switch 时,Switch 会检查帧的源MAC地址MAC_H2)和入口端口。于是,Switch 的 MAC 地址表中会记录下 {MAC_H2, 对应的端口}。这一步是为后续确认帧的转发做准备。
  • 第二步:分析确认帧(H4 → H2)的传播路径和转发行为。

    1. H4 发送确认帧:

      • 源MAC地址: MAC_H4
      • 目的MAC地址: MAC_H2
    2. 帧到达集线器 (Hub):

      • 确认帧从 H4 发出,先到达 Hub。
      • Hub 的行为:物理层设备,它会将收到的信号就是Hub 广播除输入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
      • 因此,连接在同一个 Hub 上的主机 H3交换机 Switch都会收到该确认帧的信号。
    3. 帧到达交换机 (Switch):

      • 确认帧从 Hub 传到 Switch 的某个端口。
      • Switch 的自学习: Switch 检查到帧的源地址是 MAC_H4,于是在其 MAC 地址表中记录下 {MAC_H4, 连接Hub的端口}
      • Switch 的转发决策:
        • Switch 检查帧的目的地址是 MAC_H2
        • 它会查询自己的 MAC 地址表。根据第一步的自学习,表中已经有了 {MAC_H2, 对应的端口} 这条记录。
        • 因此,Switch 会进行精确转发,只将该确认帧从连接 H2 的那个端口发送出去。
        • 主机 H1路由器 R2连接在 Switch 的其他端口上,它们不会收到这个确认帧。
  • 第三步:总结哪些主机收到了确认帧。

    • H2:作为确认帧的最终目的地,必然会收到。
    • H3:因为和发送方 H4 连接在同一个集线器上,集线器的广播行为导致 H3 也收到了该帧。
    • H1: 因为连接在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并且交换机对该帧进行了精确转发,所以 H1 收不到。
    • R2:同 H1,也收不到。
  • 结论:

    • 除了发送方 H4 之外,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该确认帧的主机还有H2 和 H3
    • 这与选项D 仅 H2、H3 完全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 & 3.8 局域网与数据链路层设备 知识体系与考法总结

这一部分是数据链路层知识的核心应用场景,重点在于将理论(MAC协议、帧)与实践(以太网、WLAN、交换机、Hub)相结合。内容上,以太网是绝对的核心,必须掌握其从共享式到交换式的演进,以及VLAN和WLAN作为其重要扩展和变体的关键特性。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对比是贯穿始终的高频考点。

知识体系梳理

本部分的知识体系可以围绕“一个核心技术:以太网”、“两大关键设备:Hub vs. Switch”和“两大主要扩展:VLAN 与 WLAN”来构建。

一、 一个核心技术:以太网 (IEEE 802.3)

  1. 基本特征与模型:

    • 服务类型: 提供无连接、不可可靠的服务。
    • 协议栈:其标准只定义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
    • 交换技术: 采用分组交换
    • 命名规范 (高频考点):速率-BASE-介质 (如10BaseT -> 10Mb/s, 基带, 双绞线)。
  2. MAC地址 (物理地址):

    • 48位全球唯一地址,固化在**网卡(NIC)**中。
    • 与IP地址的关系:IP地址由ARP协议解析为MAC地址。
  3. 共享式以太网 (历史,但原理重要):

    • 介质:同轴电缆(总线型)或集线器(Hub)(物理星型,逻辑总线型)。
    • 工作模式:半双工
    • MAC协议:CSMA/CD
  4. 交换式以太网 (现代主流):

    • 核心设备:交换机 (Switch)
    • 工作模式:点对点连接,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无需CSMA/CD
    • 兼容性 (高频考点):高速以太网(100M, 1G)保持了与标准以太网完全相同的MAC帧格式,但物理层编码技能不同(放弃曼彻斯特编码)。10GbE及以上只支持全双工

二、 两大关键设备:Hub vs. Switch (必考核心)

这是本章最重要、最频繁的对比。

特性集线器 (Hub)交换机 (Switch)
工作层次物理层 (L1)数据链路层 (L2)
核心功能信号再生广播帧的存储转发自学习过滤
转发依据无(向所有端口广播)目的MAC地址
带宽模式共享总带宽每个端口独享带宽
冲突域所有端口同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广播域所有端口在同一个广播域(无VLAN时)所有端口在同一个广播域
工作模式只能半双工全双工
拓扑物理星型,逻辑总线型物理星型,逻辑也是星型(点对点)

三、 两大重要扩展:VLAN 与 WLAN

  1. VLAN (虚拟局域网):

    • 目的:在物理网络上进行逻辑划分,不受物理位置限制
    • 核心作用 (高频考点):隔离广播域
    • 实现: 基于交换机,通过802.1Q标准在以太网帧中插入4字节的VLAN标签
    • 跨VLAN通信:必须通过三层设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2. WLAN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 核心挑战:无线信道不可靠、隐蔽站/暴露站问题、无法高效进行冲突检测
    • MAC协议:CSMA/CA (带冲突避免) (必考核心):
      • 核心机制:
        1. ACK确认:保证可靠性。
        2. 随机退避:在侦听到信道空闲后,再等待一个随机时间才发送。
        3. 信道预约 (RTS/CTS):可选机制,用于解决隐蔽站问题。
    • 帧间间隔 (IFS) (高频考点):用于优先级控制,间隔越短,优先级越高 (SIFS < PIFS < DIFS)。
    • 802.11帧地址字段 (难点):最多有4个地址字段,其含义由To DS / From DS位决定,用于表示无线链路上的直接收发方和整个数据流的最终源/目的方。
常见考法与例题梳理
  1. Hub vs. Switch 的全方位对比(必考核心)

  2. 以太网标准与特性

  3. VLAN科技

  4. CSMA/CA协议(WLAN)

  5. 802.11帧地址字段(难点)

刻意练习建议
  1. 反复默写“Hub vs. Switch”对比表:这是本章性价比最高的复习内容。能够清晰地辨析两者的区别,就能解除一半以上的题目。

  2. 画拓扑图,模拟帧的传播:

    • 找一个类似例题16、21的混合网络拓扑图。
    • 模拟场景:主机A -> 主机B。
    • 用笔画出路径:帧从A发出,经过Hub时会怎样?(广播)经过Switch时会怎样?(学习源MAC,查找目的MAC,泛洪或转发)。
    • 动态更新MAC地址表:在模拟过程中,随时更新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 该过程能让你将所有零散的知识点(自学习、转发、泛洪、广播域、冲突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完整的认知。
  3. 画出CSMA/CA的完整交互图:

    • 如上一节总结所述,画出包含DIFS, 退避, RTS, SIFS, CTS, SIFS, DATA, SIFS, ACK的完整时序图,并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
  4. 制作“802.11地址字段”规则表:

    • 创建一个表格,行是ToDS, FromDS的四种组合(00, 01, 10, 11)。
    • 地址1, 地址2, 地址3, 地址4。就是列
    • 在表格中填写每种组合下,各个地址字段的含义(DA, SA, RA, TA, BSSID)。
    • 攻克802.11地址难题的利器。就是这张表

以太网、交换机和无线局域网的核心技术和工作原理,从容应对各种综合分析题。就是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梳理和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您将能够全面掌握局域网,特别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2582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for (EmpExpr empExpr : exprList) {}语法糖

for (EmpExpr empExpr : exprList) {循环体}这段代码表示对名为exprList的集合进行遍历,每次循环取出其中的元素作为EmpExpr类型的对象empExpr。 (遍历 exprList 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每次循环将当前元素赋值给 empE…

251003

目录JT-JY6T3S1-1JT-JY6T3S2-2FT-(JY&VOAs) JT-JY6T3S1-1Good morning, id like to open the bank account please. Certainly, if youd like to take a seat , iwill just get some details from you, you wont t…

wordpress建站博客网站建设公司业务跟不上

3D产品配置器能够为企业的客户带来多重好处&#xff0c;提升他们的整体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主要优势分析&#xff1a; 1、 提升购物体验&#xff1a;3D产品配置器通过提供交互式的3D可视化体验&#xff0c;使客户能够从不同角度查看和理解产品&#xff0c;从而提升他们的购物体…

济宁网站建设 果壳科技wordpress制作数据排行榜

引言 什么是分布式锁&#xff1f; 分布式锁是分布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的一种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xff0c;由于存在多个服务实例或节点&#xff0c;它们可能会同时尝试访问或修改同一份数据或资源。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xff0c;就可能导…

怎么做个人网站建设wordpress关闭注册发邮件

目录快捷键文字样式设置&#xff08;字体, 大小, 颜色, 高亮底色&#xff09;内嵌HTML表格定义列表代码块脚注数学公式UML 图:离线写博客常见颜色[TOC](目录)快捷键 - 加粗 Ctrl B - 斜体 Ctrl I - 引用 Ctrl Q- 插入链接 Ctrl L- 插入代码 Ctrl K- 插入图…

1核1g服务器做网站网页生成助手

大家好&#xff0c;这里是深海网络&#xff0c;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新版影视小程序搭建。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新版影视小程序是什么样子的&#xff0c;它有黑夜和白天两种观影模式&#xff0c;而且搜索精准&#xff0c;播放速度快。01第一步&#xff0c;开始正式搭建。新版区小…

深入解析:以CodeBuddy Code为砚,Prompt为丹青,勾勒编程星河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学习项目movie-web:构建本地电影、电视视频中心 - 教程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Rust泛型详解 - 实践

Rust泛型详解 - 实践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

网站建设课程的感想在线考试系统网站开发

算法提高课整理 CSDN个人主页&#xff1a;更好的阅读体验 原题链接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n n 的数组&#xff0c;数组中的第 i i i 个数字表示一个给定股票在第 i i i 天的价格。 设计一个算法来计算你所能获取的最大利润&#xff0c;你最多可以完成 k k k 笔交易…

怎么做自己的购物网站怎么给自己建网站

文章目录树状数组lowbit线段树与树状数组单点修改区间查询区间修改区间求和二维树状数组离线树状数组例题POJ&#xff1a;starsMooFest[SDOI2009]HH的项链Turing TreeCounting SequencesZip-line树状数组 用于快速高效的计算与前缀和相关的信息 lowbit int lowbit( int i ) …

有个做搞笑视频的网站桂林市天气预报15天准确

在开发项目过程中&#xff0c;为了方便调试代码&#xff0c;经常会向stdout中输出一些日志&#xff0c;默认的这些日志就直接显示在了终端中。而一般的应用服务器&#xff0c;第三方库&#xff0c;甚至服务器的一些通告也会在终端中显示&#xff0c;这样就搅乱了我们想要的信息…

番禺 大石网站建设建筑模板制作过程

是什么 官网&#xff1a;Redis cluster specification | Redis 由于数据量过大&#xff0c;单个Master复制集难以承担&#xff0c;因此需要对多个复制集进行集群&#xff0c;形成水平扩展每个复制集只负责存储整个数据集的一部分&#xff0c;这就是Redis的集群&#xff0c;其作…

AT_abc205_e [ABC205E] White and Black Balls

本质上就是将卡特兰数的 \(y = x\) 这条限制线移到了 \(y = x + k\) 这条限制线,格路计数即可。

transformers音频实战01-音频概念 - 教程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做发包业务网站wordpress主题谁的最好

说明 本文根据B站up主唐老狮的课程所学所记 目录 说明本文根据B站up主唐老狮的课程所学所记 UML面向对象七大原则总体实现目标单一职责原则&#xff08;SRP&#xff0c;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xff09;开闭原则&#xff08;OCP&#xff0c;Open-Closed Principle…

网站建设介绍大全杭州网络推广专员

浅谈web应用的负载均衡、集群、高可用(HA)解决方案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fultrastrong/p/7887420.html

Python 自动化导出PDF表格:List、Dictionary、Pandas DataFrame和数据库实例演示 - 指南

Python 自动化导出PDF表格:List、Dictionary、Pandas DataFrame和数据库实例演示 - 指南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

Rust Slint库达成桌面萌宠源码分享(包含拖动、右键菜单效果)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Redis 持久化机制 - 教程

Redis 持久化机制 - 教程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