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 1. 简述
- 2. 操作步骤说明
- 3. 操作命令
1. 简述
2. 操作步骤说明
如果配置了DBconsole,需要删除DBconsole对象。之后完全关闭,再启动到mount状态。 nid 命令支持修改dbid 和 dbname两个值。具体操作见之后示例。
但是在操作之前,需要明确是只需要修改dbid 还是同时修改dbid和dbname. 命令不太相同. 涉及到的数据库相关的文件也不相同。 下面是nid命令的影响范围:
序号 | 涉及文件 | NID操作范围 | NID是否处理 |
---|---|---|---|
1 | Password File | DBNAME | 否 |
2 | Parameter File | DBNAME | 否 |
3 | Data File | DBNAME,DBID | 是 |
4 | Online Redo Log | DBID | 是 |
5 | ArchiveLog | DBID | 是 |
6 | Backup set | DBID | 否 |
7 | Control File | DBNAME,DBID | 是 |
8 | NET File | DBNAME | 否 |
9 | DBConsole | DBNAME,DBID | 否 |
了解不同的修改内容涉及的文件后,我们会知道操作时需要手工处理哪些文件。
比如使用了DBConsole,密码文件,修改DBNAME后,需要重建。如果修改了DBID,需要以resetlogs方式打开数据库。
整体操作步骤:
序号 | 操作内容 | 操作类型 |
---|---|---|
1 | 关闭数据库并启动到mount状态 | |
2 | 修改dbid/dbname | |
3 | 修改密码文件 | 修改dbid |
4 | 重建参数文件、密码文件、调整Net文件、DBConsole | 修改dbname |
5 | open resetlog | 修改dbid |
3. 操作命令
修改DBID
nid target=user/password@tnsname
修改dbname
nid target=user/password@tnsname dbname=newdbname setname=true
修改DBID和DBNAME
nid target=user/password@tnsname dbname=newdbname
Vali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