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d基础

1. 概述

Systemd 是一系列工具的集合,其作用也远远不仅是启动操作系统,它还接管了后台服务、结束、状态查询,以及日志归档、设备管理、电源管理、定时任务等许多职责,并支持通过特定事件(如插入特定 USB 设备)和特定端口数据触发的 On-demand(按需)任务。

Systemd 的后台服务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它是系统中 PID 值为 1 的进程

主要功能:支持并行化任务;同时采用 socket 式与 D-Bus 总线式激活服务;按需启动守护进程(daemon);利用 Linux 的 cgroups 监视进程;支持快照和系统恢复;维护挂载点和自动挂载点;各服务间基于依赖关系进行精密控制。systemd 支持 SysV 和 LSB 初始脚本,可以替代 sysvinit。除此之外,功能还包括日志进程、控制基础系统配置,维护登陆用户列表以及系统账户、运行时目录和设置,可以运行容器和虚拟机,可以简单的管理网络配置、网络时间同步、日志转发和名称解析等。

整体架构

2. Unit

2.1 定义及类型

Systemd 可以管理所有系统资源,不同的资源统称为Unit(单位)。在Systemd的生态圈中,Unit文件统一了过去各种不同系统资源配置格式,例如服务的启/停、定时任务、设备自动挂载、网络配置、虚拟内存配置等。而 Systemd 通过不同的文件后缀来区分这些配置文件。Unit 是 Systemd 管理系统资源的基本单元,可以认为每个系统资源就是一个 Unit,并使用一个 Unit 文件定义。在 Unit 文件中需要包含相应服务的描述、属性以及需要运行的命令。Target 是 Systemd 中用于指定系统资源启动组的方式,相当于 SysV-init 中的运行级别。简单说,Target 就是一个 Unit 组,包含许多相关的 Unit 。启动某个 Target 的时候,Systemd 就会启动里面所有的 Unit。从这个意义上说,Target 这个概念类似于”状态点”,启动某个 Target 就好比启动到某种状态。

12 种 Unit 文件类型:

  • .automount:用于控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相当于 SysV-init 的 autofs 服务
  • .device:对于 /dev 目录下的设备,主要用于定义设备之间的依赖关系
  • .mount:定义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一个挂载点,可以替代过去的 /etc/fstab 配置文件
  • .path:用于监控指定目录或文件的变化,并触发其它 Unit 运行
  • .scope:这种 Unit 文件不是用户创建的,而是 Systemd 运行时产生的,描述一些系统服务的分组信息
  • .service:封装守护进程的启动、停止、重启和重载操作,是最常见的一种 Unit 文件
  • .slice:用于表示一个 CGroup 的树,通常用户不会自己创建这样的 Unit 文件
  • .snapshot:用于表示一个由 systemctl snapshot 命令创建的 Systemd Units 运行状态快照
  • .socket:监控来自于系统或网络的数据消息,用于实现基于数据自动触发服务启动
  • .swap:定义一个用户做虚拟内存的交换分区
  • .target:用于对 Unit 文件进行逻辑分组,引导其它 Unit 的执行。它替代了 SysV-init 运行级别的作用,并提供更灵活的基于特定设备事件的启动方式
  • .timer:用于配置在特定时间触发的任务,替代了 Crontab 的功能

2.2 Systemd 目录

Unit 文件按照 Systemd 约定,应该被放置指定的三个系统目录之一中。这三个目录是有优先级的,如下所示,越靠上的优先级越高。因此,在三个目录中有同名文件的时候,只有优先级最高的目录里的那个文件会被使用。

  • /etc/systemd/system:系统或用户自定义的配置文件
  • /run/systemd/system:软件运行时生成的配置文件
  • /usr/lib/systemd/system:系统或第三方软件安装时添加的配置文件

Systemd 默认从目录 /etc/systemd/system/ 读取配置文件。但是,里面存放的大部分文件都是符号链接,指向目录 /usr/lib/systemd/system/,真正的配置文件存放在那个目录。

systemd 单元名仅能包含 ASCII 字符,下划线和点号和有特殊意义的字符(’@’, ‘-’)。其它字符需要用 C-style “\x2d” 替换。参阅 systemd.unit(5) 和 systemd-escape(1) 。单元文件的语法,可以参考系统已经安装的单元,也可以参考 systemd.service(5) 中的EXAMPLES章节。(在终端中运行:man 5 systemd.unit,man 1 systemd-escape 等查看)

提示: 以 # 开头的注释可能也能用在 unit-files 中,但是只能在新行中使用。不要在 systemd 的参数后面使用行末注释, 否则 unit 将会启动失败。

2.3 Unit文件结构

[Unit]
Description=Hello World
After=docker.service
Requires=docker.service
[Service]
TimeoutStartSec=0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kill busybox1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rm busybox1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pull busybox
ExecStart=/usr/bin/docker run --name busybox1 busybox /bin/ sh -c "while true; do echo Hello World; sleep 1; done"
ExecStop="/usr/bin/docker stop busybox1"
ExecStopPost="/usr/bin/docker rm busybox1"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Systemd 服务的 Unit 文件可以分为三个配置区段:

  • Unit 和 Install 段:所有 Unit 文件通用,用于配置服务(或其它系统资源)的描述、依赖和随系统启动的方式
  • Service 段:服务(Service)类型的 Unit 文件(后缀为 .service)特有的,用于定义服务的具体管理和操作方法

1)Unit 段

  • Description:描述这个 Unit 文件的信息
  • Documentation:指定服务的文档,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文档的 URL 路径
  • Requires:依赖的其它 Unit 列表,列在其中的 Unit 模板会在这个服务启动时的同时被启动。并且,如果其中任意一个服务启动失败,这个服务也会被终止
  • Wants:与 Requires 相似,但只是在被配置的这个 Unit 启动时,触发启动列出的每个 Unit 模块,而不去考虑这些模板启动是否成功
  • After:与 Requires 相似,但是在后面列出的所有模块全部启动完成以后,才会启动当前的服务
  • Before:与 After 相反,在启动指定的任务一个模块之间,都会首先确证当前服务已经运行
  • Binds To:与 Requires 相似,失败时失败,成功时成功,但是在这些模板中有任意一个出现意外结束或重启时,这个服务也会跟着终止或重启
  • Part Of:一个 Bind To 作用的子集,仅在列出的任务模块失败或重启时,终止或重启当前服务,而不会随列出模板的启动而启动
  • OnFailure:当这个模板启动失败时,就会自动启动列出的每个模块
  • Conflicts:与这个模块有冲突的模块,如果列出的模块中有已经在运行的,这个服务就不能启动,反之亦然

2)Install 段

这部分配置的目标模块通常是特定运行目标的 .target 文件,用来使得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这个区段可以包含三种启动约束:

  • WantedBy:和 Unit 段的 Wants 作用相似,只有后面列出的不是服务所依赖的模块,而是依赖当前服务的模块。它的值是一个或多个 Target,当前 Unit 激活时(enable)符号链接会放入 /etc/systemd/system 目录下面以 <Target 名> + .wants 后缀构成的子目录中,如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
  • RequiredBy:和 Unit 段的 Wants 作用相似,只有后面列出的不是服务所依赖的模块,而是依赖当前服务的模块。它的值是一个或多个 Target,当前 Unit 激活时,符号链接会放入 /etc/systemd/system 目录下面以 <Target 名> + .required 后缀构成的子目录中
  • Also:当前 Unit enable/disable 时,同时 enable/disable 的其他 Unit
  • Alias:当前 Unit 可用于启动的别名

3)Service 段

用来 Service 的配置,只有 Service 类型的 Unit 才有这个区块。它的主要字段分为服务生命周期和服务上下文配置两个方面。

(1)服务生命周期控制相关

  • Type:定义启动时的进程行为,它有以下几种值:

        Type=simple:默认值,执行ExecStart指定的命令,启动主进程
        Type=forking:以 fork 方式从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创建后父进程会立即退出
        Type=oneshot:一次性进程,Systemd 会等当前服务退出,再继续往下执行
        Type=dbus:当前服务通过D-Bus启动
        Type=notify:当前服务启动完毕,会通知Systemd,再继续往下执行
        Type=idle:若有其他任务执行完毕,当前服务才会运行

  • RemainAfterExit:值为 true 或 false(默认)。当配置为 true 时,Systemd 只会负责启动服务进程,之后即便服务进程退出了,Systemd 也仍然会认为这个服务还在运行中。这个配置主要是提供给一些并非常驻内存,而是启动注册后立即退出,然后等待消息按需启动的特殊类型服务使用的。
  • ExecStart:启动当前服务的命令
  • ExecStartPre:启动当前服务之前执行的命令
  • ExecStartPos:启动当前服务之后执行的命令
  • ExecReload:重启当前服务时执行的命令
  • ExecStop:停止当前服务时执行的命令
  • ExecStopPost:停止当其服务之后执行的命令
  • RestartSec:自动重启当前服务间隔的秒数
  • Restart:定义何种情况 Systemd 会自动重启当前服务,可能的值包括 always(总是重启)、on-success、on-failure、on-abnormal、on-abort、on-watchdog
  • TimeoutStartSec:启动服务时等待的秒数,这一配置对于使用 Docker 容器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其第一次运行时可能需要下载镜像,严重延时会容易被 Systemd 误判为启动失败杀死。通常,对于这种服务,将此值指定为 0,从而关闭超时检测
  • TimeoutStopSec:停止服务时的等待秒数,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仍然没有停止,Systemd 会使用 SIGKILL 信号强行杀死服务的进程

(2)服务上下文配置相关

  • Environment:为服务指定环境变量
  • EnvironmentFile:指定加载一个包含服务所需的环境变量的列表的文件,文件中的每一行都是一个环境变量的定义
  • Nice:服务的进程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默认为 0。其中 -20 为最高优先级,19 为最低优先级
  • WorkingDirectory:指定服务的工作目录
  • RootDirectory:指定服务进程的根目录(/ 目录)。如果配置了这个参数,服务将无法访问指定目录以外的任何文件
  • User: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
  • Group: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组
  • MountFlags:服务的 Mount Namespace 配置,会影响进程上下文中挂载点的信息,即服务是否会继承主机上已有挂载点,以及如果服务运行执行了挂载或卸载设备的操作,是否会真实地在主机上产生效果。可选值为 shared、slaved 或 private。

        shared:服务与主机共用一个 Mount Namespace,继承主机挂载点,且服务挂载或卸载设备会真实地反映到主机上
        slave:服务使用独立的 Mount Namespace,它会继承主机挂载点,但服务对挂载点的操作只有在自己的 Namespace 内生效,不会反映到主机上
        private:服务使用独立的 Mount Namespace,它在启动时没有任何任何挂载点,服务对挂载点的操作也不会反映到主机上

  • LimitCPU / LimitSTACK / LimitNOFILE / LimitNPROC 等:限制特定服务的系统资源量,例如 CPU、程序堆栈、文件句柄数量、子进程数量等

注意:如果在 ExecStart、ExecStop 等属性中使用了 Linux 命令,则必须要写出完整的绝对路径。对于 ExecStartPre 和 ExecStartPost 辅助命令,若前面有个 “-” 符号,表示忽略这些命令的出错。因为有些 “辅助” 命令本来就不一定成功,比如尝试清空一个文件,但文件可能不存在。

2.4 Unit 文件占位符

在 Unit 文件中,有时会需要使用到一些与运行环境有关的信息,例如节点 ID、运行服务的用户等。这些信息可以使用占位符来表示,然后在实际运行被动态地替换实际的值。

  • %n:完整的 Unit 文件名字,包括 .service 后缀名
  • %p:Unit 模板文件名中 @ 符号之前的部分,不包括 @ 符号
  • %i:Unit 模板文件名中 @ 符号之后的部分,不包括 @ 符号和 .service 后缀名
  • %t:存放系统运行文件的目录,通常是 “run”
  • %u:运行服务的用户,如果 Unit 文件中没有指定,则默认为 root
  • %U:运行服务的用户 ID
  • %h:运行服务的用户 Home 目录,即 %{HOME} 环境变量的值
  • %s:运行服务的用户默认 Shell 类型,即 %{SHELL} 环境变量的值
  • %m:实际运行节点的 Machine ID,对于运行位置每个的服务比较有用
  • %b:Boot ID,这是一个随机数,每个节点各不相同,并且每次节点重启时都会改变
  • %H:实际运行节点的主机名
  • %v:内核版本,即 “uname -r” 命令输出的内容
  • %%:在 Unit 模板文件中表示一个普通的百分号

2.5 Unit 模板

在现实中,往往有一些应用需要被复制多份运行。例如,用于同一个负载均衡器分流的多个服务实例,或者为每个 SSH 连接建立一个独立的 sshd 服务进程。

Unit 模板文件的写法与普通的服务 Unit 文件基本相同,不过 Unit 模板的文件名是以 @ 符号结尾的。通过模板启动服务实例时,需要在其文件名的 @ 字符后面附加一个参数字符串。

样例:apache@.service

  • apache@.service 模板
[Unit]
Description=My Advanced Service Template
After=etcd.service docker.service
[Service]
TimeoutStartSec=0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kill apache%i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rm apache%i
ExecStartPre=/usr/bin/docker pull coreos/apache
ExecStart=/usr/bin/docker run --name apache%i -p %i:80 coreos/apache /usr/sbin/apache2ctl -D FOREGROUND
ExecStartPost=/usr/bin/etcdctl set /domains/example.com/%H:%i running
ExecStop=/usr/bin/docker stop apache1
ExecStopPost=/usr/bin/docker rm apache1
ExecStopPost=/usr/bin/etcdctl rm /domains/example.com/%H:%i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启动 Unit 模板的服务实例

在服务启动时需要在 @ 后面放置一个用于区分服务实例的附加字符参数,通常这个参数用于监控的端口号或控制台 TTY 编译号。

systemctl start apache@8080.service

Systemd 在运行服务时,总是会先尝试找到一个完整匹配的 Unit 文件,如果没有找到,才会尝试选择匹配模板。例如上面的命令,System 首先会在约定的目录下寻找名为 apache@8080.service 的文件,如果没有找到,而文件名中包含 @ 字符,它就会尝试去掉后缀参数匹配模板文件。对于 apache@8080.service,systemd 会找到 apache@.service 模板文件,并通过这个模板文件将服务实例化。

3. 命令工具

3.1 systemctl

systemctl是 Systemd 的主命令,用于管理系统。systemctl命令主要有两大功能:控制systemd系统和管理系统上运行的服务。

通过 systemctl --help 可以查看到所有相关信息。

在 systemctl 参数中添加 -H <用户名>@<主机名> 可以实现对其他机器的远程控制。该功能使用 SSH 连接。

1)常用指令

# 列出正在运行的 Unit
$ systemctl list-units# 列出所有Unit,包括没有找到配置文件的或者启动失败的
$ systemctl list-units --all# 列出所有没有运行的 Unit
$ systemctl list-units --all --state=inactive# 列出所有加载失败的 Unit
$ systemctl list-units --failed# 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类型为 service 的 Unit
$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查看 Unit 配置文件的内容
$ systemctl cat docker.service

查看unit状态:

  • enabled:已建立启动链接
  • disabled:没建立启动链接
  • static:该配置文件没有 [Install] 部分(无法执行),只能作为其他配置文件的依赖
  • masked:该配置文件被禁止建立启动链接
# 显示系统状态
$ systemctl status# 显示单个 Unit 的状态
$ ystemctl status bluetooth.service# 显示远程主机的某个 Unit 的状态
$ systemctl -H root@rhel7.example.com status httpd.service

unit管理:

# 立即启动一个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art apache.service# 立即停止一个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op apache.service# 重启一个服务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service# 杀死一个服务的所有子进程
$ sudo systemctl kill apache.service# 重新加载一个服务的配置文件
$ sudo systemctl reload apache.service# 重载所有修改过的配置文件
$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显示某个 Unit 的所有底层参数
$ systemctl show httpd.service# 显示某个 Unit 的指定属性的值
$ systemctl show -p CPUShares httpd.service# 设置某个 Unit 的指定属性
$ sudo systemctl set-property httpd.service CPUShares=500

查看 Unit 的依赖关系:

# 列出一个 Unit 的所有依赖,默认不会列出 target 类型
$ systemctl list-dependencies nginx.service# 列出一个 Unit 的所有依赖,包括 target 类型
$ systemctl list-dependencies --all nginx.service

3.2 服务的生命周期

当一个新的 Unit 文件被放入 /etc/systemd/system/ 或 /usr/lib/systemd/system/ 目录中时,它是不会被自识识别的。

1)服务的激活

systemctl enable:在 /etc/systemd/system/ 建立服务的符号链接,指向 /usr/lib/systemd/system/ 中

systemctl start:依次启动定义在 Unit 文件中的 ExecStartPre、ExecStart 和 ExecStartPost 命令

2)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systemctl start:依次启动定义在 Unit 文件中的 ExecStartPre、ExecStart 和 ExecStartPost 命令

systemctl stop:依次停止定义在 Unit 文件中的 ExecStopPre、ExecStop 和 ExecStopPost 命令

systemctl restart:重启服务

systemctl kill:立即杀死服务

3)服务的开机启动和取消

systemctl enable:除了激活服务以外,也可以置服务为开机启动

systemctl disable:取消服务的开机启动

4)服务的修改和移除

systemctl daemon-reload:Systemd 会将 Unit 文件的内容写到缓存中,因此当 Unit 文件被更新时,需要告诉 Systemd 重新读取所有的 Unit 文件

systemctl reset-failed:移除标记为丢失的 Unit 文件。在删除 Unit 文件后,由于缓存的关系,即使通过 daemon-reload 更新了缓存,在 list-units 中依然会显示标记为 not-found 的 Unit。

3.3 Target 管理

Target 就是一个 Unit 组,包含许多相关的 Unit 。启动某个 Target 的时候,Systemd 就会启动里面所有的 Unit。

在传统的 SysV-init 启动模式里面,有 RunLevel 的概念,跟 Target 的作用很类似。不同的是,RunLevel 是互斥的,不可能多个 RunLevel 同时启动,但是多个 Target 可以同时启动。

# 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 Target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target# 查看一个 Target 包含的所有 Unit
$ systemctl list-dependencies multi-user.target# 查看启动时的默认 Target
$ systemctl get-default# 设置启动时的默认 Target
$ sudo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切换 Target 时,默认不关闭前一个 Target 启动的进程,systemctl isolate 命令改变这种行为,关闭前一个 Target 里面所有不属于后一个 Target 的进程
$ sudo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Target 与 SysV-init 进程的主要区别:

  • 默认的 RunLevel(在 /etc/inittab 文件设置)现在被默认的 Target 取代,位置是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通常符号链接到graphical.target(图形界面)或者multi-user.target(多用户命令行)。
  • 启动脚本的位置,以前是 /etc/init.d 目录,符号链接到不同的 RunLevel 目录 (比如 /etc/rc3.d、/etc/rc5.d 等),现在则存放在 /lib/systemd/system 和 /etc/systemd/system 目录。
  • 配置文件的位置,以前 init 进程的配置文件是 /etc/inittab,各种服务的配置文件存放在 /etc/sysconfig 目录。现在的配置文件主要存放在 /lib/systemd 目录,在 /etc/systemd 目录里面的修改可以覆盖原始设置。

3.4 日志管理

Systemd 通过其标准日志服务 Journald 提供的配套程序 journalctl 将其管理的所有后台进程打印到 std:out(即控制台)的输出重定向到了日志文件。

Systemd 的日志文件是二进制格式的,必须使用 Journald 提供的 journalctl 来查看,默认不带任何参数时会输出系统和所有后台进程的混合日志。

默认日志最大限制为所在文件系统容量的 10%,可以修改 /etc/systemd/journald.conf 中的 SystemMaxUse 来指定该最大限制。

# 查看所有日志(默认情况下 ,只保存本次启动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查看内核日志(不显示应用日志):--dmesg 或 -k
$ sudo journalctl -k# 查看系统本次启动的日志(其中包括了内核日志和各类系统服务的控制台输出):--system 或 -b
$ sudo journalctl -b
$ sudo journalctl -b -0# 查看上一次启动的日志(需更改设置)
$ sudo journalctl -b -1# 查看指定服务的日志:--unit 或 -u
$ sudo journalctl -u docker.servcie# 查看指定服务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usr/lib/systemd/systemd# 实时滚动显示最新日志
$ sudo journalctl -f# 查看指定时间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since="2012-10-30 18:17:16"
$ sudo journalctl --since "20 min ago"
$ sudo journalctl --since yesterday
$ sudo journalctl --since "2015-01-10" --until "2015-01-11 03:00"
$ sudo journalctl --since 09:00 --until "1 hour ago"# 显示尾部的最新 10 行日志:--lines 或 -n
$ sudo journalctl -n# 显示尾部指定行数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n 20# 将最新的日志显示在前面
$ sudo journalctl -r -u docker.service# 改变输出的格式:--output 或 -o
$ sudo journalctl -r -u docker.service -o json-pretty# 查看指定进程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_PID=1# 查看某个路径的脚本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usr/bin/bash# 查看指定用户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_UID=33 --since today# 查看某个 Unit 的日志
$ sudo journalctl -u nginx.service
$ sudo journalctl -u nginx.service --since today# 实时滚动显示某个 Unit 的最新日志
$ sudo journalctl -u nginx.service -f# 合并显示多个 Unit 的日志
$ journalctl -u nginx.service -u php-fpm.service --since today# 查看指定优先级(及其以上级别)的日志,共有 8 级
# 0: emerg
# 1: alert
# 2: crit
# 3: err
# 4: warning
# 5: notice
# 6: info
# 7: debug
$ sudo journalctl -p err -b# 日志默认分页输出,--no-pager 改为正常的标准输出
$ sudo journalctl --no-pager# 以 JSON 格式(单行)输出
$ sudo journalctl -b -u nginx.service -o json# 以 JSON 格式(多行)输出,可读性更好
$ sudo journalctl -b -u nginx.serviceqq-o json-pretty# 显示日志占据的硬盘空间
$ sudo journalctl --disk-usage# 指定日志文件占据的最大空间
$ sudo journalctl --vacuum-size=1G# 指定日志文件保存多久
$ sudo journalctl --vacuum-time=1years

4. Systemd工具集

  • systemctl:用于检查和控制各种系统服务和资源的状态
  • bootctl:用于查看和管理系统启动分区
  • hostnamectl:用于查看和修改系统的主机名和主机信息
  • journalctl:用于查看系统日志和各类应用服务日志
  • localectl:用于查看和管理系统的地区信息
  • loginctl:用于管理系统已登录用户和 Session 的信息
  • machinectl:用于操作 Systemd 容器
  • timedatectl:用于查看和管理系统的时间和时区信息
  • systemd-analyze 显示此次系统启动时运行每个服务所消耗的时间,可以用于分析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性能瓶颈
  • systemd-ask-password:辅助性工具,用星号屏蔽用户的任意输入,然后返回实际输入的内容
  • systemd-cat:用于将其他命令的输出重定向到系统日志
  • systemd-cgls:递归地显示指定 CGroup 的继承链
  • systemd-cgtop:显示系统当前最耗资源的 CGroup 单元
  • systemd-escape:辅助性工具,用于去除指定字符串中不能作为 Unit 文件名的字符
  • systemd-hwdb:Systemd 的内部工具,用于更新硬件数据库
  • systemd-delta:对比当前系统配置与默认系统配置的差异
  • systemd-detect-virt:显示主机的虚拟化类型
  • systemd-inhibit:用于强制延迟或禁止系统的关闭、睡眠和待机事件
  • systemd-machine-id-setup:Systemd 的内部工具,用于给 Systemd 容器生成 ID
  • systemd-notify:Systemd 的内部工具,用于通知服务的状态变化
  • systemd-nspawn:用于创建 Systemd 容器
  • systemd-path:Systemd 的内部工具,用于显示系统上下文中的各种路径配置
  • systemd-run:用于将任意指定的命令包装成一个临时的后台服务运行
  • systemd-stdio- bridge:Systemd 的内部 工具,用于将程序的标准输入输出重定向到系统总线
  • systemd-tmpfiles:Systemd 的内部工具,用于创建和管理临时文件目录
  • systemd-tty-ask-password-agent:用于响应后台服务进程发出的输入密码请求

具体每个工具的使用,请通过 --help 查看。

5. 应用示例

1)自启动后台服务

[Unit]
Description=The HTTP and reverse proxy server
After=network.target remote-fs.target nss-lookup.target
Wants=network.target[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local/xxxx/xxxx -c /usr/local/xxxx/xxx.ini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Sec=15
KillSignal=SIGQUIT
TimeoutStopSec=5
KillMode=process
PrivateTmp=true
StandardOutput=syslog
StandardError=inherit[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持续更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0581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AI预测3D新模型百十个定位预测+胆码预测+去和尾2025年5月16日第79弹

从今天开始&#xff0c;咱们还是暂时基于旧的模型进行预测&#xff0c;好了&#xff0c;废话不多说&#xff0c;按照老办法&#xff0c;重点8-9码定位&#xff0c;配合三胆下1或下2&#xff0c;杀1-2个和尾&#xff0c;再杀6-8个和值&#xff0c;可以做到100-300注左右。 (1)定…

CentOS高手之路:从进阶实战到企业级优化

一、系统深度优化与性能调优 1. 内核参数调优 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调整内核参数&#xff0c;可显著提升服务器性能。例如&#xff1a;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xff08;快速释放TCP连接&#xff09; vm.swappiness10&#xff08;减少交换分区使用&#xff0…

Docker 无法拉取镜像解决办法

问题 在linux终端中通过 docker pull 命令拉取镜像&#xff0c;报错无法拉取镜像&#xff0c;这是因为 Docker 客户端无法连接到 Docker 镜像仓库&#xff08;Docker Hub&#xff09; 解决方法 1、配置国内可用的 Docker镜像加速器&#xff0c;这些镜像加速器用于提高从Docke…

【Linux】序列化与反序列化、会话与进程组、守护进程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协议其实就是结构化的数据。但是再网络通信中&#xff0c;我们不直接发送结构化的数据给对方。我们一般会将结构化的数据序列化成字符串/字节流&#xff0c;然后通过网络在发送出去。而接收方收到之后&#xff0c;要对收到的字符串/流式数据进行反序列化&…

提权脚本Powerup命令备忘单

1. 获取与加载 从 GitHub 下载&#xff1a;(New-Object Net.WebClient).DownloadFile("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PowerShellMafia/PowerSploit/master/Privesc/PowerUp.ps1", "C:\Temp\PowerUp.ps1")本地加载&#xff1a;Import-Module .\Power…

2025年Ai写PPT工具推荐,这5款Ai工具可以一键生成专业PPT

上个月给客户做产品宣讲时&#xff0c;我对着空白 PPT 页面熬到凌晨一点&#xff0c;光是调整文字排版就改了十几版&#xff0c;最后还是被吐槽 "内容零散没重点"。后来同事分享了几款 ai 写 PPT 工具&#xff0c;试完发现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不用手动写大纲…

部署docker上的redis,idea一直显示Failed to connect to any host resolved for DNS name

参考了https://blog.csdn.net/m0_74216612/article/details/144145127 这篇文章&#xff0c;关闭了centos的防火墙&#xff0c;也修改了redis.conf文件&#xff0c;还是一直显示Failed to connect to any host resolved for DNS name。最终发现是腾讯云服务器那一层防火墙没…

QML元素 - OpacityMask

QML 的 OpacityMask 用于通过遮罩元素的 透明度&#xff08;Alpha 通道&#xff09; 裁剪源元素的可见区域&#xff0c;适用于创建不规则形状的 UI 元素&#xff08;如圆形头像、波浪形进度条&#xff09;或复杂视觉效果。以下是详细使用技巧和常见场景示例&#xff1a; 1. 基本…

麒麟桌面系统文件保险箱快捷访问指南:让重要文件夹一键直达桌面!

往期文章链接&#xff1a;统信操作系统自定义快捷键配置音量调节功能指南 Hello&#xff0c;大家好啊&#xff0c;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上配置文件保险箱内文件夹桌面快捷方式的文章&#xff0c;欢迎大家分享点赞&#xff0c;点个在看和关注吧&#xff01;在日常…

LLM笔记(三)位置编码(1)

位置编码理论与应用 1. 位置编码如何解决置换不变性及其数学表现 在Transformer模型中&#xff0c;自注意力机制&#xff08;Self-Attention&#xff09;具有置换不变性&#xff08;permutation invariance&#xff09;&#xff0c;这意味着对输入序列的词元&#xff08;toke…

在人脸识别项目中ffmpeg有什么作用

在人脸识别项目中&#xff0c;FFmpeg 主要用于处理视频文件或流媒体数据。尽管 FFmpeg 本身并不是直接用于人脸识别的工具&#xff0c;但它通过其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xff0c;在很多方面间接支持了人脸识别任务的执行。以下是 FFmpeg 在人脸识别项目中的几个主要作用&…

问题 | 国内外软件定义卫星最新进展研究

软件定义卫星 **一、国内进展****二、国际进展****三、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软件定义卫星&#xff08;Software-Defined Satellite, SDS&#xff09;作为航天领域的重要技术革新方向&#xff0c;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其核心是通过开放式架构和动态软件配置实现卫星功…

【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注册/登录安全分析报告】

前言 由于网站注册入口容易被黑客攻击&#xff0c;存在如下安全问题&#xff1a; 暴力破解密码&#xff0c;造成用户信息泄露短信盗刷的安全问题&#xff0c;影响业务及导致用户投诉带来经济损失&#xff0c;尤其是后付费客户&#xff0c;风险巨大&#xff0c;造成亏损无底洞…

【Linux专栏】Linux进程间关系和守护进程

文章目录 1、进程间关系1.1 进程组1.2 组长进程 2、会话&#xff1f;2.1 查看会话2.2 创建会话 3、控制终端4、作业控制4.1 前台/后台进程 5、守护进程5.1 如何创建守护进程&#xff1f;5.2 杀掉守护进程 1、进程间关系 主要描述两个名称概念&#xff1a;即进程组和组长进程。…

电商物流管理优化:从网络重构到成本管控的全链路解析

大家好&#xff0c;我是沛哥儿。作为电商行业&#xff0c;我始终认为物流是电商体验的“最后一公里”&#xff0c;更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战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xff0c;如何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实现降本增效&#xff0c;已成为电商企业的必修课。本文将从物流网络的各个环节切入…

ubuntu 更新华为源

1. 备份配置文件 sudo cp -a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2. 修改source.list 文件&#xff0c;将http://archive.ubuntu.com和http://security.ubuntu.com替换成http://repo.huaweicloud.com&#xff0c;可以参考如下命令&#xff1a; # 第一条指令 s…

CS016-4-unity ecs

【37】将系统转换为任务 Converting System to Job 【Unity6】使用DOTS制作RTS游戏|17小时完整版|CodeMonkey|【37】将系统转换为任务 Converting System to Job_哔哩哔哩_bilibili a. 将普通的方法&#xff0c;转化成job。第一个是写一个partial struct xxx&#xff1b;第二…

如何使用 React Hooks 替代类组件的生命周期方法?

文章目录 1. 引言2. useEffect 概述3. 模拟类组件的生命周期方法3.1 模拟 componentDidMount3.2 模拟 componentDidUpdate3.3 模拟 componentWillUnmount 4. 多个 useEffect 的使用5. 注意事项6. 总结 1. 引言 在 React 16.8 版本之前&#xff0c;开发者主要通过类组件&#x…

盒带自编教材《软件工程》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概述 1.1.1 软件的定义 1.1.2 软件的特点 1.1.3 软件的分类 1.1.4 软件的发展 1.2 软件危机 1.2.1 什么是软件危机 1.2.2 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1.3 软件工程 1.3.1 软件工程定义 1.3.2 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1.3.3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原则…

CAN通信协议传输数据,为什么喜欢低位在前高位在后?而RS485则更倾向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AN 通信协议通常采用低位在前&#xff08;小端字节序&#xff09;&#xff0c;而 RS - 485 本身没有固定要求高位在前或低位在后&#xff0c;其数据传输顺序更多取决于具体应用和上层协议。 CAN 通信协议低位在前的原因 硬件设计与实现角度 逻辑电路处理便捷&#xff1a;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