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题 定日镜场的优化设计
更多完整解题可查看B站:不知名数学家小P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 措施。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清洁能源技术[1]。
定日镜是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以下简称塔式电站)收集太阳能的基本组件,其底座由 纵向转轴和水平转轴组成,平面反射镜安装在水平转轴上。纵向转轴的轴线与地面垂直, 可以 控制反射镜的方位角。水平转轴的轴线与地面平行,可以控制反射镜的俯仰角,定日镜及底座 示意图见图 1。两转轴的交点(也是定日镜中心) 离地面的高度称为定日镜的安装高度。塔式 电站利用大量的定日镜组成阵列,称为定日镜场。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汇聚到安装在镜场中吸 收塔顶端上的集热器, 加热其中的导热介质,并将太阳能以热能形式储存起来,再经过热交换 实现由热能向电能的转化。太阳光并非平行光线, 而是具有一定锥形角的一束锥形光线,因此 太阳入射光线经定日镜任意一点的反射光线也是一束锥形光线[2]。定日镜在工作时,控制系统 根据太阳的位置实时控制定日镜的法向,使得太阳中心点发出的光线经定日镜中心反射后指向 集热器中心。集热器中心的离地高度称为吸收塔高度。
现计划在中心位于东经 98.5∘ ,北纬 39.4 ∘ ,海拔 3000 m ,半径 350 m 的圆形区域内建设 一个圆形定日镜场 (图 2) 。以圆形区域中心为原点,正东方向为 X 轴正向,正北方向为 y 轴 正向, 垂直于地面向上方向为 z 轴正向建立坐标系,称为镜场坐标系。
规划的吸收塔高度为 80 m,集热器采用高 8 m、直径 7 m 的圆柱形外表受光式集热器。吸 收塔周围 100 m 范围内不安装定日镜,留出空地建造厂房,用于安装发电、储能、控制等设备。 定日镜的形状为平面矩形,其上下两条边始终平行于地面,这两条边之间的距离称为镜面高度, 镜面左右两条边之间的距离称为镜面宽度,通常镜面宽度不小于镜面高度。镜面边长在 2 m 至 8 m 之间,安装高度在 2 m 至 6 m 之间,安装高度必须保证镜面在绕水平转轴旋转时不会触及 地面。由于维护及清洗车辆行驶的需要,要求相邻定日镜底座中心之间的距离比镜面宽度多 5 m 以上。
为简化计算,本问题中所有“年均”指标的计算时点均为当地时间每月 21 日 9:00、10:30、 12:00 、13:30 、15:00。
问题 1 若将吸收塔建于该圆形定日镜场中心,定日镜尺寸均为 6 m×6 m,安装高度均为4 m,且给定所有定日镜中心的位置(以下简称为定日镜位置,相关数据见附件),请计算该定日镜场的年平均光学效率、年平均输出热功率,以及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光学效率及输出热功率的定义见附录)。请将结果分别按表 1 和表 2 的格式填入表格。
思路:思路是首先为每个月的特定时间点建立了一个太阳角度的框架,然后根据这些角度和镜子的位置计算了效率和输出热功率。最后,将所有这些信息合并,得到了每月和每年的平均值。
Step1:首先读取定日镜的位置数据,为每个镜子计算了它到集热器中心的距离。
Step2:计算太阳角度,使用太阳的赤纬角、时角、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公式计算每个月21日的特定时间点的太阳角度。
Step3:计算辐照度,使用 DNI 的公式为每个时间点计算 DNI。
Step4:效率计算,根据月份对计算平均光学效率、平均余弦效率、平均阴影效率、平均截断效率和平均输出热功率。
Step5:结果汇总,计算年平均值。
问题 2 按设计要求,定日镜场的额定年平均输出热功率(以下简称额定功率)为 60 MW 。 若所有定日镜尺寸及安装高度相同,请设计定日镜场的以下参数: 吸收塔的位置坐标、 定日镜 尺寸、安装高度、定日镜数目、定日镜位置, 使得定日镜场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条件下, 单位镜 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尽量大。请将结果分别按表 1 、2 、3 的格式填入表格,并将吸收塔 的位置坐标、定日镜尺寸、安装高度、位置坐标按模板规定的格式保存到 result2.xlsx 文件中。
整体思路是首先为每月的特定时间点建太阳角度的框架,然后根据这些角度和定日镜的位置计算效率和输出热功率。接着,使用网格搜索方法来找到最优的定日镜数量和大小。最后,保存满足条件的所有组合和最优解的定日镜位置。
Step1:与第一问相同的辅助函数,余弦损失、太阳角度和DNI的辅助函数。
Step2:根据定日镜的位置和面积计算效率和输出热功率。
Step3:定日镜位置计算,计算中心塔周围的定日镜位置。
Step4: 用网格搜索方法,对定日镜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迭代,找到最优解。
Step5: 保存满足条件的所有组合和最优解的定日镜位置。
问题 3 如果定日镜尺寸可以不同, 安装高度也可以不同,额定功率设置同问题 2,请重新 设计定日镜场的各个参数,使得定日镜场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条件下, 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 出热功率尽量大。请将结果分别按表 1 、表 2 和表 3 的格式填入表格, 并将吸收塔的位置坐 标、各定日镜尺寸、安装高度、位置坐标按模板规定的格式保存到 result3.xlsx 文件中。
针对第三题,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定日镜场,同时考虑定日镜的尺寸和安装高度。题目中目标是使得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尽量大。
解题步骤:
Step1:参数初始化,开始时,可以考虑使用与问题2相同的初始值(如定日镜的尺寸和安装高度),因为这是已知的近似解。
Step2:定义一个函数,输入为定日镜的尺寸和安装高度,输出为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在此函数中,使用前面的计算方法(如计算太阳角度、DNI、各种效率等)来得到输出热功率。
Step3:优化方法选择,由于有多个参数需要优化(定日镜尺寸和安装高度),可以考虑使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或其他全局优化算法来解决此问题。这些方法可以处理高维度的搜索空间,并找到全局最优解。
Step4:使用所选的优化方法,逐步调整定日镜的尺寸和安装高度,每次迭代都计算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并将其与前一个最优值进行比较。当达到预定的停止条件(如迭代次数、时间或收敛速度)时,停止优化。
Step4:根据最优解,按照要求的格式填写表1、表2和表3,并保存结果到result3.xlsx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