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电子备课教学案
学年度 第一学期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姓名
教师个人备课情况统计一览表 项目?
精
备
课
二
次
备
课
课
堂
检
测课
后
反
思
交流平台 篇数月份第( )月第( )月第( )月第( )月
备注:为便于自查,此表由教师个人填写,置于备课本首页。
学期教学计划
各 年 度 具 体 要 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4.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教 学 计 划
教
材
分
析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其特色表现为:?
1.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进行整合,在知识安排上,让刚刚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生就开始与网络接触,在后续的课程中,如文字编辑、表格、图片处理等许多单元中都把计算机和网络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网络就是计算机”。在素材选取和信息发布上,能上网尽量上网,体现“网络就是计算机”,力求使学生感受到网络是获取信息的来源,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信息是一体,真正体现什么是信息技术。?
2.操作系统选用了微软Windows,其他应用部分以Microsoft?Office?Word?2003为主,使学生学会利用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表格、图像的处理,以至于网页的浏览,电子邮件的收发都具有特有的长处。?
3.从内容上涉及的面广,但讲授的浅显,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多的了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语言表述上符合小学的年龄特点,避免生僻名词和专用术语;注意了中小学教材的衔接。
学
生
现
状
分
析
(手写)本学期我将担任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共有四个教学班。多数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计算机学习很有兴趣。?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的知识水平、起点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加深计算机知识的难度,提出要求,加强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信心
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Microsoft?Office?2003”各个组件的用法。
?2.使学生掌握“Microsoft?Office?Word?2003”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图片处理、表格修饰)?
3.利用网络素材使学生能够利用“Microsoft?Office?Word?2003”制作电子报。?
4.?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定等良好的习惯。?
5.?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精神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机的使用道德、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强烈的信息意识。
?7.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Microsoft?Office?Word?2003”基本操作: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电子表格编辑、电子表格修饰。?
教学难点:?
能够综合利用Microsoft?Office?Word?2003的各种功能对文字进行编辑。
教
学
措
施
1.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能力,在教学中我将遵循以下原则:(1)实践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量力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启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如任务驱动法教学、情景法教学、小组协助式学习等。?
3.在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