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部类选择题_java内部类详解(附相关面试题)

f827d3b71d1dce10acfa4a8612b28dde.png

说起内部类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又会觉得不熟悉。原因是平时编写代码时可能用到的场景不多,用得最多的是在有事件监听的情况下,并且即使用到也很少去总结内部类的用法。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内部类基础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广泛意义上的内部类一般来说包括这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这四种内部类的用法。

1.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是最普通的内部类,它的定义为位于另一个类的内部,形如下面的形式:class Circle {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drawshape");

}

}

}

这样看起来,类Draw像是类Circle的一个成员,Circle称为外部类。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成员和静态成员)。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1;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System.out.println(count); //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

}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成员内部类拥有和外部类同名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时,会发生隐藏现象,即默认情况下访问的是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同名成员,需要以下面的形式进行访问:外部类.this.成员变量

外部类.this.成员方法

虽然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地访问外部类的成员,而外部类想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却不是这么随心所欲了。在外部类中如果要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先创建一个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通过指向这个对象的引用来访问: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getDrawInstance().drawSahpe(); //必须先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进行访问

}

private Draw getDrawInstance() {

return new Draw();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

}

}

成员内部类是依附外部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要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外部类的对象。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一般方式如下: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方式:

Outter outter = new Outter();

Outter.Inner inner = outter.new Inner(); //必须通过Outter对象来创建

//第二种方式:

Outter.Inner inner1 = outter.getInnerInstance();

}

}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ner inner = null;

public Outter() {

}

public Inner getInnerInstance() {

if(inner == null)

inner = new Inner();

return 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内部类可以拥有private访问权限、protected访问权限、public访问权限及包访问权限。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成员内部类Inner用private修饰,则只能在外部类的内部访问,如果用public修饰,则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如果用protected修饰,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或者继承外部类的情况下访问;如果是默认访问权限,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访问。这一点和外部类有一点不一样,外部类只能被public和包访问两种权限修饰。

2.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它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在于局部内部类的访问仅限于方法内或者该作用域内。class People{

public People() {

}

}

class Man{

public Man(){

}

public People getWoman(){

class Woman extends People{ //局部内部类

int age =0;

}

return new Woman();

}

}

注意,局部内部类就像是方法里面的一个局部变量一样,是不能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以及static修饰符的。

3.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应该是平时我们编写代码时用得最多的,在编写事件监听的代码时使用匿名内部类不但方便,而且使代码更加容易维护。下面这段代码是一段Android事件监听代码: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段代码为两个按钮设置监听器,这里面就使用了匿名内部类。这段代码中的: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就是匿名内部类的使用。代码中需要给按钮设置监听器对象,使用匿名内部类能够在实现父类或者接口中的方法情况下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对象,但是前提是这个父类或者接口必须先存在才能这样使用。当然像下面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的,跟上面使用匿名内部类达到效果相同。private void setListener()

{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1());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2());

}

class Listener1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class Listener2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种写法虽然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是既冗长又难以维护,所以一般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法来编写事件监听代码。同样的,匿名内部类也是不能有访问修饰符和static修饰符的。

匿名内部类是唯一一种没有构造器的类。正因为其没有构造器,所以匿名内部类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大部分匿名内部类用于接口回调。匿名内部类在编译的时候由系统自动起名为Outter$1.class。

一般来说,匿名内部类用于继承其他类或是实现接口,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方法,只是对继承方法的实现或是重写。

4.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也是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的类,只不过在类的前面多了一个关键字static。静态内部类是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类的,这点和类的静态成员属性有点类似,并且它不能使用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或者方法,这点很好理解,因为在没有外部类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如果允许访问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就会产生矛盾,因为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对象。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Inner inner = new Outter.Inner();

}

}

class Outter {

public Outter() {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00574fba5dbb5f9435b83300e52a682e.png

二.深入理解内部类

1.为什么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成员?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成员,那具体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通过反编译字节码文件看看究竟。事实上,编译器在进行编译的时候,会将成员内部类单独编译成一个字节码文件,下面是Outter.java的代码:public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ner inner = null;

public Outter() {

}

public Inner getInnerInstance() {

if(inner == null)

inner = new Inner();

return inner;

}

protected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编译之后,出现了两个字节码文件:

4bca6ea98cdb8a8eb22da8d1a3e378dd.png

反编译Outter$Inner.class文件得到下面信息:E:\Workspace\Test\bin\com\cxh\test2>javap -v Outter$Inner

Compiled from "Outter.java"

public class com.cxh.test2.Outter$Inner extends java.lang.Object

SourceFile: "Outter.java"

InnerClass:

#24= #1 of #22; //Inner=class com/cxh/test2/Outter$Inner of class com/cxh/tes

t2/Outter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0

Constant pool:

const #1 = class #2; // com/cxh/test2/Outter$Inner

const #2 = Asciz com/cxh/test2/Outter$Inner;

const #3 = class #4; // java/lang/Object

const #4 = Asciz java/lang/Object;

const #5 = Asciz this$0;

const #6 = Asciz Lcom/cxh/test2/Outter;;

const #7 = Asciz ;

const #8 = Asciz (Lcom/cxh/test2/Outter;)V;

const #9 = Asciz Code;

const #10 = Field #1.#11; // com/cxh/test2/Outter$Inner.this$0:Lcom/cxh/t

est2/Outter;

const #11 = NameAndType #5:#6;// this$0:Lcom/cxh/test2/Outter;

const #12 = Method #3.#13; // java/lang/Object."":()V

const #13 = NameAndType #7:#14;// "":()V

const #14 = Asciz ()V;

const #15 = Asciz LineNumberTable;

const #16 = Asciz LocalVariableTable;

const #17 = Asciz this;

const #18 = Asciz Lcom/cxh/test2/Outter$Inner;;

const #19 = Asciz SourceFile;

const #20 = Asciz Outter.java;

const #21 = Asciz InnerClasses;

const #22 = class #23; // com/cxh/test2/Outter

const #23 = Asciz com/cxh/test2/Outter;

const #24 = Asciz Inner;

{

final com.cxh.test2.Outter this$0;

public com.cxh.test2.Outter$Inner(com.cxh.test2.Outter);

Code: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2

0: aload_0

1: aload_1

2: putfield #10; //Field this$0:Lcom/cxh/test2/Outter;

5: aload_0

6: invokespecial #12; //Method java/lang/Object."":()V

9: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6: 0

line 18: 9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0 0 this Lcom/cxh/test2/Outter$Inner;

}

第11行到35行是常量池的内容,下面逐一第38行的内容:final com.cxh.test2.Outter this$0;

这行是一个指向外部类对象的指针,看到这里想必大家豁然开朗了。也就是说编译器会默认为成员内部类添加了一个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引用是如何赋初值的呢?下面接着看内部类的构造器:public com.cxh.test2.Outter$Inner(com.cxh.test2.Outter);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在定义的内部类的构造器是无参构造器,编译器还是会默认添加一个参数,该参数的类型为指向外部类对象的一个引用,所以成员内部类中的Outter this&0 指针便指向了外部类对象,因此可以在成员内部类中随意访问外部类的成员。

从这里也间接说明了成员内部类是依赖于外部类的,如果没有创建外部类的对象,则无法对Outter this&0引用进行初始化赋值,也就无法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了。

2.为什么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只能访问局部final变量?

想必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下面这段代码: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void test(final int b) {

final int a = 10;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

}.start();

}

}

这段代码会被编译成两个class文件:Test.class和Test1.class。默认情况下,编译器会为匿名内部类和局部内部类起名为Outter1.class。默认情况下,编译器会为匿名内部类和局部内部类起名为Outterx.class(x为正整数)。

f1065a9ed7c002a76e79027b70690dc8.png

根据上图可知,test方法中的匿名内部类的名字被起为 Test$1。

上段代码中,如果把变量a和b前面的任一个final去掉,这段代码都编译不过。我们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当test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变量a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而此时Thread对象的生命周期很可能还没有结束,那么在Thread的run方法中继续访问变量a就变成不可能了,但是又要实现这样的效果,怎么办呢?Java采用了 复制 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将这段代码的字节码反编译可以得到下面的内容:

86e5de487dff629f2fb7a6931e9d32a0.png

我们看到在run方法中有一条指令:bipush 10

这条指令表示将操作数10压栈,表示使用的是一个本地局部变量。这个过程是在编译期间由编译器默认进行,如果这个变量的值在编译期间可以确定,则编译器默认会在匿名内部类(局部内部类)的常量池中添加一个内容相等的字面量或直接将相应的字节码嵌入到执行字节码中。这样一来,匿名内部类使用的变量是另一个局部变量,只不过值和方法中局部变量的值相等,因此和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完全独立开。

下面再看一个例子: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void test(final int a) {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a);

};

}.start();

}

}

反编译得到:

2b89c0cec5599577ab074b22a3b2b554.png

我们看到匿名内部类Test$1的构造器含有两个参数,一个是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一个是int型变量,很显然,这里是将变量test方法中的形参a以参数的形式传进来对匿名内部类中的拷贝(变量a的拷贝)进行赋值初始化。

也就说如果局部变量的值在编译期间就可以确定,则直接在匿名内部里面创建一个拷贝。如果局部变量的值无法在编译期间确定,则通过构造器传参的方式来对拷贝进行初始化赋值。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run方法中访问的变量a根本就不是test方法中的局部变量a。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前面所说的 生命周期不一致的问题。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在run方法中访问的变量a和test方法中的变量a不是同一个变量,当在run方法中改变变量a的值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对,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性,这样就达不到原本的意图和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编译器就限定必须将变量a限制为final变量,不允许对变量a进行更改(对于引用类型的变量,是不允许指向新的对象),这样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清楚为何 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和形参都必须用final进行限定了。

3.静态内部类有特殊的地方吗?

从前面可以知道,静态内部类是不依赖于外部类的,也就说可以在不创建外部类对象的情况下创建内部类的对象。另外,静态内部类是不持有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的,这个读者可以自己尝试反编译class文件看一下就知道了,是没有Outter this&0引用的。

三.内部类的使用场景和好处

为什么在Java中需要内部类?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点:

1.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的继承一个接口的实现,所以无论外部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接口的)实现,对于内部类都没有影响。内部类使得多继承的解决方案变得完整,

2.方便将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的类组织在一起,又可以对外界隐藏。

3.方便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4.方便编写线程代码

四.常见的与内部类相关的笔试面试题

1.根据注释填写(1),(2),(3)处的代码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初始化Bean1

(1)

bean1.I++;

// 初始化Bean2

(2)

bean2.J++;

//初始化Bean3

(3)

bean3.k++;

}

class Bean1{

public int I = 0;

}

static class Bean2{

public int J = 0;

}

}

class Bean{

class Bean3{

public int k = 0;

}

}

从前面可知,对于成员内部类,必须先产生外部类的实例化对象,才能产生内部类的实例化对象。而静态内部类不用产生外部类的实例化对象即可产生内部类的实例化对象。

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的一般形式为: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xxx = new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一般形式为: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xxx = 外部类对象名.new 内部类类名()

因此,(1),(2),(3)处的代码分别为:Test test = new Test();

Test.Bean1 bean1 = test.new Bean1();Test.Bean2 b2 = new Test.Bean2();Bean bean = new Bean();

Bean.Bean3 bean3 = bean.new Bean3();

2.下面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什么?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 outter = new Outter();

outter.new Inner().print();

}

}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t a = 1;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a = 2;

public void print() {

int a = 3;

System.out.println("局部变量:" + a);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变量:" + this.a);

System.out.println("外部类变量:" + Outter.this.a);

}

}

}3

2

1

最后补充一点知识:关于成员内部类的继承问题。一般来说,内部类是很少用来作为继承用的。但是当用来继承的话,要注意两点:

1)成员内部类的引用方式必须为 Outter.Inner.

2)构造器中必须有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并通过这个引用调用super()。class WithInner {

class Inner{

}

}

class InheritInner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 InheritInner() 是不能通过编译的,一定要加上形参

InheritInner(WithInner wi) {

wi.super(); //必须有这句调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ithInner wi = new WithInner();

InheritInner obj = new InheritInner(wi);

}

}

更多java知识请关注java基础教程栏目。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2915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开源,新的平台之战

近日,OpenDaylight项目的执行总监Neela Jacques在文章《开源的转变:一种新的平台战争》 中提到:开源已经成为软件公司业务战略的关键,是一种新的平台之战。 多年来,开源软件似乎处于技术产业的边缘。而如今&#xff0c…

java下载图片到手机相册_Unity保存图片到Android手机且更新相册

Android 保存图片到设备前言:在许多的应用或游戏中,大多都有保存图片或者截图等等的功能,这篇文档我们的目的是通过 Unity 保存图片,并且调用 Andorid 中的更新相册的原生方法.流程步骤:编写更新相册的 Android 原生接口 -> Unity 编写保存图片逻辑以及调用更新相册 Android…

如何在 Java 中正确使用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 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例

转载自 如何在 Java 中正确使用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 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例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这些在多线程中被经常用到的保留关键字,在实际开发的时候很多时候却并没有被大家重视。本文对这些关键字的使用进行了描述。 在 Java 中…

.NET Core 使用Dapper 操作MySQL

.NET Core 使用Dapper 操作MySQL 数据库, .NET Core 使用Dapper。 目前官方没有出.NET Core MySQL 驱动,但是已经有第三方进行改动封装出.NET Core MySQL Connector 预览版。 Dapper 也已经出了 .NET Core 预览版。 Dapper dot net 是一个轻量型的ORM&a…

Angular 2与TypeScript概览

迄今为止,在创建Web应用方面,AngularJS是当前最为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如今,Angular 2和TypeScript通过一种非常类似于Java 8的语法,使真正面向对象的Web开发成为了主流。 据Google的工程主管Brad Green介绍,有130万…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

转载自 Java 理论与实践 -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 - volatile 变量使用指南Java 语言中的 volatile 变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 “程度较轻的 synchronized”;与 synchronized 块相比,volatile 变量所需的编码较少,并且运行时开销也较少&#xf…

java龟兔赛跑设计思路_JAVA程序设计(09)-----面对对象设计初级应用 龟兔赛跑

1.乌龟和兔子共有属性和方法 做成父类 避免重复代码package com.lovo;/*** 类: 动物* author Abe* 属性: 名字 步距 总距离 睡觉的日子*/public class Animal {protected String name;protected int step;protected int distance;protected int sleepDay…

16年国庆假期期间兼职所悟

2016年9月25日,学校放假了!!! 学校放假11天,10月7号才开学,除了晚上上个夜班之外别的时间都在闲着,这么大的自己感觉闲着真不是滋味,于是开始疯狂的在58上找工作,心里想…

python flask项目过程_Python 开发过程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事先系统了解 python 的具体内容,所以开发过程中基本都是拿 java 的东西往 python 里面套。比如:某个功能用 java 的 ArrayList 可以解决,那 python 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呢?j…

Java 中的双重检查(Double-Check)

转载自 Java 中的双重检查(Double-Check) 在 Effecitve Java 一书的第 48 条中提到了双重检查模式,并指出这种模式在 Java 中通常并不适用。该模式的结构如下所示: public Resource getResource() { if (resource null) { …

使用 Autofac 进行依赖注入

先说下为什么翻译这篇文章,既定的方向是架构,然后为了学习架构就去学习一些架构模式、设计思想。 突然有一天发现依赖注入这种技能。为了使得架构可测试、易维护、可扩展,需要架构设计为松耦合类型,简单的说也就是解耦。为了解耦前…

组合的示例代码 java_java实现Composite组合模式的实例代码

//20210121写在前面:刚期末考试完,考了面向对象,里边儿有23个设计模式,我寻思着考完挨个儿实现一下,本文实现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核心思想类似文件夹的概念,构件树形结构,树形有叶子结点和文件夹结…

Java中的ThreadPoolExecutor类

转载自 Java中的ThreadPoolExecutor类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

webpack 前端构建

一、建立简单的项目目录 1、创建 manager 根目录(作为项目根目录)2、执行 npm init,在根目录manager下自动生成 package.json文件3、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在项目中安装 webpack npm包4、在根目录下 创建 webpack.config.js,所有的…

简析 .NET Core 构成体系

简析 .NET Core 构成体系Roslyn 编译器RyuJIT 编译器CoreCLR & CoreRTCoreFX(.NET Core Libraries).NET Core 代码开发、部署、运行过程总结 前文介绍了.NET Core 在整个.NET 平台所处的地位,以及与.NET Framework的关系(原文链接),本文将详细介绍.N…

判断一个男人穷还是富,只看这几点!

转载至: 来源:甜蜜爸妈手记(wxtm01) 作者:甜甜妈 创业君 导读 千主意万主意,如果不行动,永远就只是个想法而已。好想法要配得上行动才行。 看看他的爱好一个有事业心男人,绝对不…

php制作留言板的题_PHP实现留言板功能实例代码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hp留言板的实现思路,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创建一个存放留言信息的文件名2.获取表单中的数据给一个变量3.判断文件的时候存在4.对文件执行写的操作,在这之前,注意打开文件的时候&#xff0c…

Java线程池,从使用到原理

转载自 Java线程池,从使用到原理线程池的技术背景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创建和销毁对象是很费时间的,因为创建一个对象要获取内存资源或者其它更多资源。在Java中更是如此,虚拟机将试图跟踪每一个对象,以便能够在对象销毁…

聊聊HTTPS和SSL/TLS协议

要说清楚 HTTPS 协议的实现原理,至少需要如下几个背景知识。1. 大致了解几个基本术语(HTTPS、SSL、TLS)的含义2. 大致了解 HTTP 和 TCP 的关系(尤其是“短连接”VS“长连接”)3. 大致了解加密算法的概念(尤…

php事件编程,PHP相应button中onclick事件的案例分析

PHP相应button中onclick事件的案例分析发布时间:2020-11-10 11:28:31来源:亿速云阅读:71作者:小新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PHP相应button中onclick事件的案例分析,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