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词频-逆文档频率

介绍

大家好,博主又来给大家分享知识了。本来博主计划完成稠密向量表示的内容分享后,就开启自然语言处理中文本表示的讲解。可在整理分享资料的时候,博主发现还有个知识点,必须得单独拎出来好好说道说道。

这就是TF-IDF,也就是词频-逆文档频率。它在自然语言处理里堪称“幕后功臣”,在文本表示、文本分类、信息检索等诸多关键任务中,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那么,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TF-IDF

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理解文本数据的含义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核心任务。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在文本表示、文本分类、信息检索、关键词提取等众多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基础概念

词频

Term Frequency, TF。词频衡量的是一个词在一篇文档中出现的频率。直观地说,一个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对该文档的重要性可能越高。例如,在文档“我喜欢苹果,苹果很美味”中,“苹果”这个词出现了两次,相对其他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可能在该文档中具有一定重要性。

其计算公式为:TF_{t,d} = \frac{n_{t,d}}{\sum_{k} n_{k,d}}

其中,TF_{t,d}表示词t在文档d中的词频,n_{t,d}是词t在文档d中出现的次数,\sum_{k} n_{k,d}是文档d中所有词的出现次数总和。

逆文档频率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IDF。逆文档频率反映了一个词在整个文档集合中的普遍重要性。如果一个词在大量文档中都出现,那么它对于区分不同文档的作用就较小。相反,一个只在少数文档中出现的词,对于识别这些特定文档更为关键。

例如,“的”,“是”等常用词在几乎所有文档中都会频繁出现,它们的区分能力较弱。而专业术语如“量子纠缠”,只在特定领域的文档中出现,其区分能力较强。

其计算公式为:IDF_{t} = \log \frac{N}{n_{t}}

其中,IDF_{t}表示词t的逆文档频率,N是文档集合中的文档总数,n_{t}是包含词t的文档数量。

TF-IDF加权

TF-IDF加权综合了词频和逆文档频率,通过将两者相乘得到每个词在文档中的TF-IDF值。

公式为:TF-IDF_{t,d} = TF_{t,d} \times IDF_{t}

TF-IDF值越高,说明该词对当前文档越重要,同时在整个文档集中相对不常见,具有较强的区分性。

代码实现

计算词频(TF)

完整代码
# 从collections模块导入Counter类,用于统计元素出现的次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定义一个名为NLPTextRepresentation的类,用于处理文本表示相关任务
class NLPTextRepresentation:# 类的初始化方法,此处不做任何初始化操作def __init__(self):# pass 语句占位,不进行实际操作pass#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计算文档中每个单词的词频(TF)def compute_tf(self, document):# 将输入的文档按空格分割成单词列表words = document.split()# 使用Counter统计每个单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word_count = Counter(words)# 计算文档中单词的总数total_words = len(words)#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的词频tf_dict = {}# 遍历统计结果中的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次数for word, count in word_count.items():# 计算该单词的词频并存储到字典中tf_dict[word] = count / total_words# 返回存储词频的字典return tf_dict# 当脚本作为主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下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NLPTextRepresentation类的一个实例nlp_text_representation = NLPTextRepresentation()# 定义一个示例文档document = "我喜欢苹果 苹果很美味"# 调用compute_tf方法计算文档中单词的词频tf_result = nlp_text_representation.compute_tf(document)# 打印计算得到的词频结果print(tf_result)
运行结果
{'我喜欢苹果': 0.5, '苹果很美味': 0.5}进程已结束,退出代码为 0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使用split()方法将输入的文档字符串分割成单词列表。然后,利用Counter类统计每个单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

接着,计算文档的总词数,通过遍历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次数,将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除以总词数,得到该单词在文档中的词频,并存储在字典tf_dict中。

最后返回这个字典,其中键为单词,值为对应的词频。

计算逆文档频率(IDF)

完整代码
# 导入math模块,用于使用数学函数,这里主要是为了计算对数
import math# 定义一个名为NLPTextRepresentation的类,用于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表示相关任务
class NLPTextRepresentation:# 类的初始化方法,目前不做任何初始化操作def __init__(self):# 占位语句,不执行任何实际逻辑pass#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计算语料库中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def compute_idf(self, corpus):# 计算语料库中文档的总数total_docs = len(corpus)#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在多少个文档中出现过word_in_doc_count = {}# 遍历语料库中的每一个文档for doc in corpus:# 将当前文档按空格分割成单词,并使用 set 去重words = set(doc.split())# 遍历当前文档中出现的每个唯一单词for word in words:# 如果该单词还未在word_in_doc_count字典中if word not in word_in_doc_count:# 则将该单词添加到字典中,并将其出现文档数初始化为 1word_in_doc_count[word] = 1else:# 否则,将该单词出现的文档数加 1word_in_doc_count[word] += 1#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_dict = {}# 遍历word_in_doc_count字典中的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文档数for word, count in word_in_doc_count.items():# 计算该单词的逆文档频率(使用自然对数),并存储到idf_dict中idf_dict[word] = math.log(total_docs / count)# 返回存储逆文档频率的字典return idf_dict# 当脚本作为主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下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NLPTextRepresentation类的一个实例nlp_text_representation = NLPTextRepresentation()# 定义一个语料库,包含多个文档corpus = ["我喜欢苹果 苹果很美味", "我喜欢香蕉 香蕉很甜",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调用compute_idf方法计算语料库中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_result = nlp_text_representation.compute_idf(corpus)# 打印计算得到的逆文档频率结果print(idf_result)
运行结果
{'我喜欢苹果': 1.0986122886681098, '苹果很美味': 1.0986122886681098, '我喜欢香蕉': 1.0986122886681098, '香蕉很甜': 1.0986122886681098,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1.0986122886681098}进程已结束,退出代码为 0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计算语料库中总的文档数量。然后,遍历语料库中的每一篇文档,将文档中的单词通过set()方法去重,以确保每个单词只被统计一次。

对于每个单词,如果它不在word_in_doc_count字典中,则将其初始值设为 1;如果已经存在,则将其对应的值加 1,这样word_in_doc_count字典记录了每个单词在多少篇文档中出现过。

接下来,通过遍历word_in_doc_count字典,根据逆文档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并存储在idf_dict字典中返回。

计算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

完整代码
# 从collections模块导入Counter类,用于统计元素出现的次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导入math模块,用于使用数学函数,这里主要是为了计算对数
import math# 定义一个名为NLPTextRepresentation的类,用于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表示相关任务
class NLPTextRepresentation:# 类的初始化方法,目前不做任何初始化操作def __init__(self):# 占位语句,不执行任何实际逻辑pass#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计算文档中每个单词的词频(TF)def compute_tf(self, document):# 将输入的文档按空格分割成单词列表words = document.split()# 使用Counter统计每个单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word_count = Counter(words)# 计算文档中单词的总数total_words = len(words)#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的词频tf_dict = {}# 遍历统计结果中的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次数for word, count in word_count.items():# 计算该单词的词频并存储到字典中tf_dict[word] = count / total_words# 返回存储词频的字典return tf_dict#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计算语料库中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def compute_idf(self, corpus):# 计算语料库中文档的总数total_docs = len(corpus)#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在多少个文档中出现过word_in_doc_count = {}# 遍历语料库中的每一个文档for doc in corpus:# 将当前文档按空格分割成单词,并使用set去重words = set(doc.split())# 遍历当前文档中出现的每个唯一单词for word in words:# 如果该单词还未在word_in_doc_count字典中if word not in word_in_doc_count:# 则将该单词添加到字典中,并将其出现文档数初始化为1word_in_doc_count[word] = 1else:# 否则,将该单词出现的文档数加1word_in_doc_count[word] += 1#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_dict = {}# 遍历word_in_doc_count字典中的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文档数for word, count in word_in_doc_count.items():# 计算该单词的逆文档频率(使用自然对数),并存储到idf_dict中idf_dict[word] = math.log(total_docs / count)# 返回存储逆文档频率的字典return idf_dict#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计算语料库中每个文档里单词的TF-IDF值def compute_tfidf(self, corpus):# 初始化一个空列表,用于存储每个文档的TF-IDF结果tfidf_corpus = []# 调用compute_idf方法计算语料库中所有单词的逆文档频率idf = self.compute_idf(corpus)# 遍历语料库中的每一个文档for doc in corpus:# 调用compute_tf方法计算当前文档中每个单词的词频tf = self.compute_tf(doc)#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当前文档中每个单词的TF-IDF值tfidf_doc = {}# 遍历当前文档词频字典中的每个单词for word in tf:# 计算该单词的TF-IDF值并存储到字典中tfidf_doc[word] = tf[word] * idf[word]# 将当前文档的TF-IDF结果添加到tfidf_corpus列表中tfidf_corpus.append(tfidf_doc)# 返回存储所有文档TF-IDF结果的列表return tfidf_corpus# 当脚本作为主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下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NLPTextRepresentation类的一个实例nlp_text_representation = NLPTextRepresentation()# 定义一个包含多个文档的语料库corpus = ["我喜欢苹果 苹果很美味", "我喜欢香蕉 香蕉很甜",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调用compute_tfidf方法计算语料库中每个文档里单词的TF-IDF值tfidf_result = nlp_text_representation.compute_tfidf(corpus)# 遍历计算得到的TF-IDF结果列表for i, doc in enumerate(tfidf_result):# 打印每个文档的TF-IDF计算结果print(f"文档{i + 1}的TF-IDF结果: {doc}")
运行结果
文档1的TF-IDF结果: {'我喜欢苹果': 0.5493061443340549, '苹果很美味': 0.5493061443340549}
文档2的TF-IDF结果: {'我喜欢香蕉': 0.5493061443340549, '香蕉很甜': 0.5493061443340549}
文档3的TF-IDF结果: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1.0986122886681098}进程已结束,退出代码为 0

这段代码首先调用前面定义的compute_idf函数计算整个语料库的逆文档频率。然后,遍历语料库中的每一篇文档,对每篇文档调用compute_tf函数计算词频。

接着,对于每个词,将其在当前文档中的词频乘以其在整个语料库中的逆文档频率,得到该词在当前文档中的TF-IDF值,并存储在tfidf_doc字典中。

最后,将每篇文档的TF-IDF字典结果添加到tfidf_corpus列表中并返回。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将前面计算得到的词频和逆文档频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每篇文档中每个词的TF-IDF值,从而完成TF-IDF加权的计算过程。 

TF-IDF的优点

  • 简单有效:TF-IDF的计算原理直观易懂,实现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模型训练过程,却能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文本分类、信息检索等。
  • 突出关键信息:通过加权计算,能够突出那些在特定文档中频繁出现且在整个文档集中相对不常见的词,这些词往往与文档的主题紧密相关,有助于快速定位文档的核心内容。
  • 可扩展性好:无论是小规模还是大规模的文档集合,TF-IDF都能适用,并且计算资源消耗相对可控。在处理大规模文本数据时,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计算效率。

TF-IDF的缺点

  • 忽略语义信息:TF-IDF只考虑了词的出现频率和文档分布,完全没有涉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汽车”“轿车”在语义上相近,但TF-IDF无法体现这种关系,可能会导致在一些需要语义理解的任务中效果不佳。
  • 依赖文档集合:逆文档频率的计算依赖于整个文档集合,当文档集合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计算IDF值,这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带来不便。
  • 无法处理多义词:对于具有多种含义的词,TF-IDF不能区分其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语义差异,会将其视为同一个词进行计算,可能影响对文本的准确理解。

结论赋能

TF-IDF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经典方法,在文本分析的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对词频和逆文档频率的巧妙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文本处理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其固有的局限性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改进和创新的方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和数据特点,合理选择是否使用TF-IDF,并结合其他技术(如词向量模型等)来弥补其不足,以更好地实现自然语言处理的目标。

结束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对TF-IDF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本次分享能为大家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带来启发和帮助。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能够克服TF-IDF局限性的创新方法涌现。无论是在文本分类、信息检索,还是在文本摘要等领域,TF-IDF都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励着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更高效、更精准的文本处理策略。

那么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最后,博主还是那句话:请大家多去大胆的尝试和使用,成功总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试验出来的,敢于尝试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大家对博主分享的内容感兴趣或有帮助,请点赞和关注。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是博主持续分享的动力🤭,博主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学习到新的知识。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diannao/7205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架构思维:架构的演进之路

文章目录 引言为什么架构思维如此重要架构师的特点软件架构的知识体系如何提升架构思维大型互联网系统架构的演进之路一、大型互联网系统的特点二、系统处理能力提升的两种途径三、大型互联网系统架构演化过程四、总结 引言 在软件开发行业中,有很多技术人可能会问…

DeepSeek-R1-Zero:基于基础模型的强化学习

注:此文章内容均节选自充电了么创始人,CEO兼CTO陈敬雷老师的新书《自然语言处理原理与实战》(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丛书)【陈敬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文章目录 DeepSeek大模型技术系列四DeepSeek大模型技术系列四》DeepSeek-…

Metal学习笔记八:纹理

到目前为止,您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片段函数和着色器为模型添加颜色和细节。另一种选择是使用图像纹理,您将在本章中学习如何操作。更具体地说,您将了解: • UV 坐标:如何展开网格,以便可以对其应用纹理。 •…

Dify使用和入门

第一步:了解 Dify 在开始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 Dify 是什么: Dify 是一个开源的 LLM 应用开发平台,专注于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生产级的生成式 AI 应用。它支持知识库集成、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复杂工作…

threeJS——安装以及三要素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一、安装二、三要素1.场景1.1创建场景1.2向场景添加元素1.3场景属性 2.相机2.1相机特点2.2正交相机2.3空间布局2.4小姐操作 3.渲染器 总结 前言 本章简单介绍前…

毕业项目推荐:基于yolov8/yolo11的野生菌菇检测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

文章目录 概要一、整体资源介绍技术要点功能展示:功能1 支持单张图片识别功能2 支持遍历文件夹识别功能3 支持识别视频文件功能4 支持摄像头识别功能5 支持结果文件导出(xls格式)功能6 支持切换检测到的目标查看 二、数据集三、算法介绍1. YO…

【精华】为什么class在前端开发中不常用?

为什么class在前端开发中不常用? js是一种基于原型的语言。它的对象继承是通过 原型链(prototype chain)实现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 proto 属性指向它的原型。(大多数传统面向对象语言(如 Java、C、Python、…

【六祎 - Note】SQL备忘录;DDL,DML,DQL,DCL

SQL备忘录 from to : 点击访问源地址

阿里云物联网获取设备属性api接口:QueryDevicePropertyData

阿里云物联网接口:QueryDevicePropertyData 说明:调用该接口查询指定设备或数字孪生节点,在指定时间段内,单个属性的数据 比如提取上传到物联网的温度数据 api文档:QueryDevicePropertyData_物联网平台_API文档-阿里…

需求和开发模型

文章目录 什么是需求?用户需求软件需求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的不同 开发模型什么是“模型”?软件的生命周期常见的开发模型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螺旋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敏捷模型 测试模型V 模型W 模型(双 V 模型…

21-发糖果

n 个孩子站成一排。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ratings 表示每个孩子的评分。 你需要按照以下要求,给这些孩子分发糖果: 每个孩子至少分配到 1 个糖果。 相邻两个孩子评分更高的孩子会获得更多的糖果。 请你给每个孩子分发糖果,计算并返回需要准备的 最…

sql深入学习

文章目录 前言知识学习注释的两种形式字符型注入万能密码 布尔盲注报错注入堆叠注入时间盲注二次注入 小技巧 前言 这次学习建立在对数据库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基础的增删改查语句,数字型注入和字符型注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知识&#xf…

利用three.js在Vue项目中展示重构的stl模型文件

一、目的 为了在前端页面展示3d打印机打印过程 二、前期准备 完整模型的stl文件和模型切割成的n个stl文件 models文件夹下的文件就是切割后的stl文件 三、代码 <template><div ref"threeContainer" class"three-container"></div><…

【Eureka 缓存机制】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Eureka server 的缓存机制吧✌️✌️✌️ 一、先来个小剧场&#xff1a;服务发现的"拖延症" 想象你是个外卖小哥&#xff08;客户端&#xff09;&#xff0c;每次接单都要打电话问调度中心&#xff08;Eureka Server&#xff09;&#xff1a;“现在…

Python--内置模块和开发规范(下)

2. 开发规范 2.1 单文件应用 文件结构示例 # 文件注释 import os import jsonDB_PATH "data.json" # 常量放顶部def load_data():"""函数注释&#xff1a;加载数据"""if os.path.exists(DB_PATH):with open(DB_PATH, "r"…

go设计模式

刘&#xff1a;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G411g7h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yreYKE8z 1. 单例模式 2. 简单工厂模式 代码逻辑&#xff1a; 原始&#xff1a;业务逻辑层 —> 基础类模块工厂&#xff1a;业务逻辑层 —> 工厂模块 —> 基础类模块…

搭建数字化生态平台公司:痛点与蚓链解决方案

在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xff0c;数字化生态平台成为众多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拓展业务版图的 “秘密工具”。今天&#xff0c;咱们就一起来聊聊搭建这类平台的公司&#xff0c;看看它们有啥独特之处&#xff0c;又面临哪些难题。 一、面临的痛点 &#xff08;一&#xff0…

标记符号“<”和“>”符号被称为“尖括号”或“角括号”

你提到的“<”和“>”符号被称为“尖括号”或“角括号”。它们常用于编程语言中表示类型参数&#xff08;如泛型&#xff09;、HTML标签&#xff08;如<div>&#xff09;、数学中的不等式&#xff08;如< 5&#xff09;等。 好的&#xff0c;我来用通俗的方式解…

云平台DeepSeek满血版:引领AI推理革新,开启智慧新时代

引言&#xff1a;人工智能的未来——云平台的卓越突破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xff0c;人工智能&#xff08;AI&#xff09;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方方面面。作为AI领域的创新者与领航者&#xff0c;云平台始终走在技术前沿&#xff0c;凭借无穷的热情…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规范化

介绍 大家好&#xff01;很高兴又能在这儿和大家分享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知识了。在上一篇发布于自然语言处理&#xff1a;初识自然语言处理-CSDN博客为大家初步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而这次&#xff0c;我将进一步深入这个领域&#xff0c;和大家聊聊自然语言处理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