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通俗解释
二、专业解析
三、权威参考
智能体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借助执行器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智能实体或系统。
一、通俗解释
智能体就像一台能自己“看、想、动”的智能机器。比如你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它能听懂你说的话(感知环境),自己琢磨怎么回答(做决策),还能帮你定闹钟或放音乐(执行动作)。它不需要人类手把手教,自己就能完成任务。其基本特征如下:
会自己干活:不用人盯着,比如无人车能自己避开障碍物、选路线;
反应快:像打游戏时电脑控制的对手,瞬间就能对你的操作做出反应;
主动找事做:比如扫地机器人发现脏了会自己跑过去打扫,不用你喊;
能学新技能:用久了会更聪明,比如客服机器人回答多了就更懂用户需求;
会合作:多个机器人能组队搬东西,像人类团队一样分工。
二、专业解析
智能体(Agent)是具备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行动执行闭环能力的自治系统。根据FIPA定义,它是“驻留于环境中的实体,通过解析感知数据并执行行动影响环境”,典型如工业机器人(执行精密装配)、医疗诊断系统(分析影像数据)。其特征如下:
自治性(Autonomy):基于内置算法自主决策,例如自动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感知后独立规划路径;
反应性(Reactivity):实时响应环境变化,如电网调度智能体在0.1秒内调整电力分配;
主动性(Proactivity):主动优化目标,如供应链智能体预测库存缺口并触发补货流程;
社会性(Sociality):支持多智能体协作,如无人机蜂群通过通信协议协同执行搜救任务;
进化性(Adaptability):通过强化学习迭代策略,如AlphaGo持续升级棋局应对能力。
三、权威参考
1、Michael Wooldridge(智能体理论研究学者)
定义:
弱定义:智能体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反应性和能动性等基本特性。
强定义: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移动性、通信能力、理性等特性。
2、Franklin & Graesser(学术研究者)
智能体是一个处于环境之中并且作为这个环境一部分的系统,它随时可以感测环境并且执行相应的动作,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的活动规划以应付未来可能感测到的环境变化。
特征:动态规划与环境适应。
3、Hayes-Roth(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学者)
智能智能体能够持续执行三项功能:感知环境中的动态条件;执行动作影响环境条件;进行推理以解释感知信息、求解问题、产生推断和决定动作。
特征:持续感知-推理-行动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