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 Apache Spark:从初识到集群运行原理

深入探索 Apache Spark:从初识到集群运行原理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如同奔涌的河流,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Apache Spark 正是为此而生的强大引擎,它以其卓越的性能、易用性和灵活性,迅速成为大数据处理领域的事实标准。本文将带您逐步认识 Spark,从它的核心概念、主要组件,到如何搭建 Spark 集群、理解其运行架构与原理,最终掌握 Spark 应用程序的提交以及 Spark Shell 的使用。

初识 Spark:下一代大数据处理引擎

Apache Spark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的、内存计算框架。它被设计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够进行批处理、流处理、交互式查询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数据分析任务。相较于传统的 MapReduce 模型,Spark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内存计算能力,这使得它在迭代计算和需要多次访问数据的场景下拥有显著的性能提升。

Spark 的出现并非要完全取代 Hadoop,而是作为 Hadoop 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它可以运行在 Hadoop 的 YARN 集群之上,利用 Hadoop 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 存储数据。同时,Spark 也支持独立部署和运行在其他存储系统上。

Spark 的主要组件:构建强大数据处理能力

Spark 的强大功能源于其精心设计的组件。理解这些组件及其相互作用是深入学习 Spark 的关键。

  1. Spark Core: 这是 Spark 的核心引擎,提供了 Spark 的基本功能。它负责任务调度、内存管理、错误恢复、与存储系统的交互等核心操作。Spark Core 定义了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RDD),这是 Spark 中最基本的数据抽象。

  2. RDD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 RDD 是 Spark 的灵魂。它是一个弹性的、分布式的、数据集

    • 弹性 (Resilient): RDD 中的数据是容错的。当某个节点上的数据丢失时,Spark 可以根据 RDD 的 lineage(血统,记录了 RDD 的创建过程)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
    • 分布式 (Distributed): RDD 中的数据被分片(partitioned)并分布存储在集群的不同节点上,从而可以并行处理。
    • 数据集 (Dataset): RDD 代表着分布式的、只读的数据集合。它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 Java 或 Python 对象。

    RDD 支持两种主要的操作:

    • 转换 (Transformations): 这些操作会从一个或多个已有的 RDD 创建新的 RDD。例如 map, filter, flatMap, groupByKey, reduceByKey, sortByKey 等。转换操作是惰性的(lazy),它们不会立即执行,而是记录下要执行的操作,直到遇到动作操作。
    • 动作 (Actions): 这些操作会对 RDD 执行计算并返回结果给 Driver 程序或将结果写入外部存储系统。例如 count, collect, first, take, reduce, saveAsTextFile 等。动作操作会触发之前定义的所有转换操作的执行。
  3. Spark SQL: Spark SQL 是 Spark 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的组件。它提供了一个称为 DataFrame 的数据抽象,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DataFrame 拥有 Schema 信息,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数据查询和操作。Spark SQL 支持使用 SQL 语句或 DataFrame API 进行数据处理,并且可以与多种数据源(如 Hive, Parquet, JSON, JDBC 等)进行交互。

  4. Spark Streaming: Spark Streaming 允许 Spark 处理实时数据流。它将连续的数据流划分为小的批次,然后使用 Spark Core 的批处理引擎对这些批次进行处理。Spark Streaming 能够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流数据处理。

  5. MLlib (Machine Learning Library): MLlib 是 Spark 的机器学习库,提供了各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分类、回归、聚类、协同过滤、降维等。MLlib 的分布式特性使得它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机器学习任务。

  6. GraphX: GraphX 是 Spark 用于图计算的组件。它提供了一个弹性分布式属性图(Resilient Distributed Property Graph)的抽象,以及一系列用于图分析的算法,如 PageRank、社区发现等。

  7. SparkR: SparkR 是 Apache Spark 中用于 R 语言的接口。它允许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使用熟悉的 R 语言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

搭建 Spark 集群:为大数据处理提供动力

要充分发挥 Spark 的威力,通常需要在一个集群上运行它。Spark 支持多种部署模式,最常见的包括:

  1. Standalone Mode (独立模式): 这是 Spark 自带的简单集群管理器。您需要手动启动 Master 节点和 Worker 节点。Standalone 模式适用于开发、测试和小型生产环境。

    • 配置步骤 (简要)

      1. 下载并解压 Spark 发行版。
      2. 在每个节点上配置 conf/spark-env.sh 文件(例如设置 JAVA_HOME)。
      3. 在 Master 节点上启动 Master 服务:sbin/start-master.sh
      4. 在 Worker 节点上启动 Worker 服务,并连接到 Master:sbin/start-slave.sh spark://<master-ip>:<master-port>
      5. 可以通过 Master 的 Web UI (通常在 http://<master-ip>:8080) 监控集群状态。
  2. YARN (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 Mode: 这是将 Spark 运行在 Hadoop 集群上的常见方式。YARN 是 Hadoop 的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统一管理集群中的计算资源。Spark 可以作为 YARN 的一个应用程序运行,由 YARN 负责资源分配和调度。

    • 配置步骤 (简要)
      1. 确保 Hadoop 集群已经运行,并且 YARN 服务可用。
      2. 配置 Spark 以使用 YARN。通常需要在 conf/spark-defaults.conf 文件中设置 spark.master=yarn
      3. 提交 Spark 应用程序时,Spark 会向 YARN 请求资源。
  3. Mesos Mode: Apache Mesos 也是一个集群管理器,Spark 也可以运行在 Mesos 上。Mesos 提供了更细粒度的资源共享和隔离。

  4. Kubernetes Mode: 近年来,Kubernetes 也成为 Spark 的一种流行部署方式。Kubernetes 提供容器编排和管理能力,可以方便地部署和管理 Spark 集群。

选择哪种部署模式取决于您的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管理需求和对集群的控制程度。在生产环境中,通常推荐使用 YARN 或 Kubernetes 进行资源管理。

Spark 的运行架构与原理:幕后英雄

理解 Spark 的运行架构对于优化应用程序性能至关重要。一个典型的 Spark 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如下:

  1. Driver Program: 这是 Spark 应用程序的入口点。Driver 程序负责:
    • 创建 SparkContext 对象,它是与 Spark 集群通信的入口。
    • 定义 RDD 的转换和动作操作。
    • 将任务(Task)分发给 Worker 节点上的 Executor。
    • 跟踪任务的执行状态。
  2. SparkContext: SparkContext 代表与 Spark 集群的连接。一个 JVM 进程中只能有一个活跃的 SparkContext。它使用集群管理器(例如 Standalone Master、YARN ResourceManager)来分配资源和调度任务。
  3. Cluster Manager: 集群管理器负责在集群中分配资源。Standalone 模式使用 Master 节点作为集群管理器,YARN 模式使用 ResourceManager。
  4. Worker Node: Worker 节点是集群中实际执行任务的节点。每个 Worker 节点上可以运行一个或多个 Executor 进程。
  5. Executor: Executor 是运行在 Worker 节点上的 JVM 进程,负责执行 Driver 程序分配的任务。每个 Executor 包含多个 Task Slot,可以并行执行多个 Task。Executor 还负责将数据存储在内存或磁盘中(称为 Spark 的 Block Manager)。
  6. Task: Task 是 Spark 中最小的执行单元,对应 RDD 的一个 Partition 上的一个操作。

运行原理流程:

  1. 当用户提交一个 Spark 应用程序时,Driver 程序启动并创建 SparkContext。
  2. SparkContext 连接到集群管理器,请求资源(Executor)。
  3. 集群管理器在 Worker 节点上启动 Executor 进程。
  4. Driver 程序根据 RDD 的依赖关系(DAG,有向无环图)构建执行计划。
  5. 执行计划被划分为多个 Stage(阶段),每个 Stage 包含多个 Task。Stage 的划分通常是根据 Shuffle 操作(例如 groupByKey, reduceByKey)进行的。
  6. Driver 程序将 Task 分发给 Executor 执行。
  7. Executor 在分配给自己的数据分区上执行 Task,并将结果返回给 Driver 程序。
  8. 在执行过程中,Executor 可以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以供后续操作快速访问。
  9. 当所有 Task 执行完成后,Driver 程序完成应用程序的执行。

内存管理: Spark 的内存管理是其性能的关键。Executor 会尽可能地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减少磁盘 I/O。Spark 提供了多种内存管理策略来有效地利用内存资源。

容错机制: Spark 的 RDD 具有容错性。当某个 Executor 或 Worker 节点发生故障时,Spark 可以根据 RDD 的 lineage 信息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确保应用程序的可靠性。

Spark 应用程序的提交:让任务跑起来

提交 Spark 应用程序的方式取决于 Spark 的部署模式。最常用的提交脚本是 spark-submit

spark-submit 脚本:

spark-submit 脚本位于 Spark 发行版的 bin 目录下,用于将打包好的 Spark 应用程序提交到集群中运行。其基本语法如下:

Bash

./bin/spark-submit \--class <main-class> \--master <master-url> \--deploy-mode <deploy-mode> \[options] <application-jar> [application-arguments]

常用选项说明:

  • --class <main-class>: 您的应用程序的主类(包含 main 方法的类)的完整名称。

  • --master <master-url>
    

    : Spark 集群的 Master URL。

    • Standalone 模式: spark://<master-ip>:<master-port>
    • YARN 模式: yarnyarn-clientyarn-cluster
    • Mesos 模式: mesos://<mesos-master>:<port>
    • Local 模式 (用于本地测试): locallocal[N] (N 表示使用的线程数)
  • --deploy-mode <deploy-mode>
    

    : 部署模式。

    • client: Driver 程序运行在提交任务的客户端机器上。
    • cluster: Driver 程序运行在集群的 Worker 节点上 (仅适用于 Standalone 和 YARN)。
  • --executor-memory <amount>: 每个 Executor 进程分配的内存大小,例如 1g, 2g

  • --num-executors <number>: 启动的 Executor 进程的数量。

  • --executor-cores <number>: 每个 Executor 进程分配的 CPU 核心数。

  • --driver-memory <amount>: Driver 程序分配的内存大小。

  • --driver-cores <number>: Driver 程序分配的 CPU 核心数。

  • --jars <comma-separated-list>: 需要添加到 Driver 和 Executor 类路径中的额外的 JAR 文件列表。

  • --packages <comma-separated-list>: 需要通过 Maven 坐标下载的依赖包列表。

  • <application-jar>: 包含您的 Spark 应用程序代码的 JAR 文件路径。

  • [application-arguments]: 传递给您的应用程序 main 方法的参数。

示例 (Standalone 模式):

假设您有一个名为 MySparkApp.jar 的应用程序,主类是 com.example.MySparkApp,并且您的 Master 节点 IP 是 192.168.1.100,端口是 7077。您可以这样提交应用程序:

Bash

./bin/spark-submit \--class com.example.MySparkApp \--master spark://192.168.1.100:7077 \MySparkApp.jar arg1 arg2

示例 (YARN 模式):

提交到 YARN 集群通常更简单,只需要指定 --master yarn

Bash

./bin/spark-submit \--class com.example.MySparkApp \--master yarn \--deploy-mode cluster \--executor-memory 2g \--num-executors 3 \MySparkApp.jar input_path output_path

Spark Shell 的使用:交互式探索数据

Spark Shell 是一个强大的交互式工具,允许您以交互方式探索数据和测试 Spark 功能。Spark Shell 支持 Scala 和 Python (PySpark)。

启动 Spark Shell:

  • Scala Shell: 在 Spark 发行版的根目录下执行:./bin/spark-shell
  • Python Shell: 执行:./bin/pyspark

启动后,您将看到一个交互式的 Scala 或 Python 环境,并且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 spark 的 SparkSession 对象 (在旧版本中是 SparkContext)。您可以使用这个对象来操作 RDD 和 DataFrame。

常用 Spark Shell 操作:

  • 创建 RDD:

    Scala

    val lines = spark.sparkContext.textFile("hdfs://path/to/your/file")
    

    Python

    lines = spark.sparkContext.textFile("hdfs://path/to/your/file")
    
  • RDD 转换:

    Scala

    val words = lines.flatMap(line => line.split(" "))
    val wordCounts = words.map(word => (word, 1)).reduceByKey(_ + _)
    

    Python

    words = lines.flatMap(lambda line: line.split(" "))
    wordCounts = words.map(lambda word: (word, 1)).reduceByKey(lambda a, b: a + b)
    
  • RDD 动作:

    Scala

    wordCounts.collect().foreach(println)
    println(wordCounts.count())
    

    Python

    for count in wordCounts.collect():print(count)
    print(wordCounts.count())
    
  • 创建 DataFrame:

    Scala

    val df = spark.read.json("hdfs://path/to/your/json_file")
    df.show()
    df.printSchema()
    df.select("name", "age").filter($"age" > 20).show()
    

    Python

    df = spark.read.json("hdfs://path/to/your/json_file")
    df.show()
    df.printSchema()
    df.select("name", "age").filter(df.age > 20).show()
    
  • 执行 SQL 查询:

    Scala

    df.createOrReplaceTempView("people")
    val result = spark.sql("SELECT name, age FROM people WHERE age > 20")
    result.show()
    

    Python

    df.createOrReplaceTempView("people")
    result = spark.sql("SELECT name, age FROM people WHERE age > 20")
    result.show()
    

Spark Shell 是学习 Spark API、快速测试数据处理逻辑和进行交互式数据分析的绝佳工具。

总结与展望

Apache Spark 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架构,已经成为大数据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初识 Spark 开始,深入探讨了其主要组件、集群搭建、运行架构与原理、应用程序提交以及 Spark Shell 的使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对 Spark 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开始利用 Spark 的强大能力来处理和分析您的数据。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Spark 也在持续演进,不断引入新的特性和优化,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处理需求。掌握 Spark,无疑将为您的数据职业生涯打开更广阔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拥抱 Spark,驾驭数据的力量!

1.请简述 RDD 的三个主要特性(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并解释每个特性的含义。

  • 弹性 (Resilient):RDD 是容错的。这意味着当集群中的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时,Spark 可以根据 RDD 的 lineage(血统,记录了 RDD 的创建过程)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而不需要重新从原始数据源加载,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 分布式 (Distributed):RDD 中的数据被逻辑地分片(partitioned)并分布存储在集群的不同节点上。这种分布式的特性使得 Spark 可以并行地在多个节点上处理数据,从而实现了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处理。
  • 数据集 (Dataset):RDD 代表着一个只读的数据集合。它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 Java 或 Python 对象。RDD 本身并不存储实际的数据,而是存储数据的元信息以及如何从其他 RDD 或数据源转换得到当前 RDD 的指令(lineage)。

2.Spark 中的转换(Transformation)操作为什么是惰性求值的?这样做有什么主要的优势?请举例说明一个转换操作和一个动作操作。

  • 惰性求值 (Lazy Evaluation):转换操作不会立即执行计算,而是仅仅记录下要执行的操作以及这些操作所依赖的 RDD。只有当遇到动作(Action)操作时,Spark 才会触发之前定义的所有转换操作的执行。
  • 主要优势
    • 优化执行计划:Spark 可以根据整个转换链生成优化的执行计划,例如合并多个 map 操作,或者在 filter 操作后尽早地减少数据量,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 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如果一个转换后的 RDD 最终没有被任何动作操作使用,那么相关的计算就不会被执行,节省了计算资源。
    • 支持更复杂的流程:惰性求值允许构建复杂的转换流程,而无需担心中间结果的物化带来的开销。
  • 示例
    • 转换操作 (Transformation)map(func) - 对 RDD 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返回一个新的 RDD。例如,lines.map(line => line.length) 将返回一个包含每行长度的新 RDD。
    • 动作操作 (Action)count() - 返回 RDD 中元素的个数。例如,wordCounts.count() 将返回 wordCounts RDD 中键值对的个数。

3.请详细解释 Spark 运行架构中 Driver Program 和 Executor 的主要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 Driver Program (驱动程序)
    • 创建 SparkContext:是 Spark 应用程序的入口点,负责创建 SparkContext 对象,该对象代表与 Spark 集群的连接。
    • 定义应用程序逻辑:包含用户编写的 Spark 应用程序代码,定义了 RDD 的转换和动作操作。
    • 构建 DAG (有向无环图):将用户定义的 RDD 操作转换为一个逻辑执行计划 DAG。
    • 任务调度 (Task Scheduling):将 DAG 划分为多个 Stage(阶段),并将 Stage 内的任务(Task)分发给 Worker 节点上的 Executor 执行。
    • 跟踪任务状态:监控所有 Executor 上 Task 的执行状态,处理任务的失败和重试。
    • 与集群管理器通信:与集群管理器(如 Standalone Master、YARN ResourceManager)协调资源分配。
  • Executor (执行器)
    • 运行在 Worker 节点上:是运行在集群 Worker 节点上的 JVM 进程。一个 Worker 节点可以启动一个或多个 Executor。
    • 执行 Task:接收 Driver Program 分发的 Task,并在分配给自己的数据分区上执行具体的计算任务。
    • 数据存储 (Block Manager):负责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在内存或磁盘中,供后续 Task 使用。
    • 向 Driver 汇报状态:定期向 Driver Program 汇报 Task 的执行状态(例如,运行中、已完成、失败等)。
  • 交互方式
    1. Driver Program 启动后,向集群管理器请求资源(Executor)。
    2. 集群管理器在 Worker 节点上启动 Executor 进程。
    3. Executor 启动后,会向 Driver Program 注册。
    4. Driver Program 根据应用程序逻辑构建 DAG,并将其划分为 Task。
    5. Driver Program 将 Task 分发给可用的 Executor 执行。
    6. Executor 执行 Task,并定期向 Driver Program 汇报 Task 的执行状态和结果。
    7. Executor 之间可能会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在 Shuffle 阶段)。
    8. 当所有 Task 执行完成后,Driver Program 完成应用程序的执行,并通知集群管理器释放资源。

4.简述一个 Spark 应用程序在 YARN 集群上提交和运行的详细流程,包括资源请求、任务调度和执行等关键步骤。

  1. 用户提交应用程序:用户通过 spark-submit 脚本提交 Spark 应用程序,并指定 --master yarn
  2. Client 或 Cluster 模式:根据 --deploy-mode 的设置,Driver Program 可能运行在提交任务的客户端机器上(client 模式)或 YARN 集群的某个 Application Master 容器中(cluster 模式)。
  3. Application Master 启动:YARN 的 ResourceManager 接收到 Spark 应用程序的提交请求后,会启动一个 Application Master (AM) 容器。在 cluster 模式下,Spark Driver Program 就运行在这个 AM 中。在 client 模式下,AM 主要负责资源协商。
  4. 资源请求:Spark Driver Program (或 AM) 向 ResourceManager 发送资源请求,要求分配 Executor 容器。请求中会包含 Executor 的数量、内存、CPU 核数等要求。
  5. 资源分配:ResourceManager 根据集群资源情况,在合适的 NodeManager 上分配 Executor 容器。
  6. Executor 启动:NodeManager 接收到 ResourceManager 的分配指令后,启动 Executor 容器。
  7. Executor 注册:Executor 启动后,会向 Driver Program 注册,报告自己的可用资源。
  8. 任务调度:Driver Program 根据应用程序的 DAG 图,将任务(Task)划分成不同的 Stage,并将 Task 分发给注册的 Executor 执行。
  9. 任务执行:Executor 在分配给自己的数据分区上执行 Task,并向 Driver Program 汇报任务状态和结果。
  10. 数据本地性优化:Spark 会尽量将 Task 分发给存储有待处理数据的 Executor 所在的节点,以减少数据传输,提高性能。
  11. 应用程序完成:当所有 Task 执行完毕,Driver Program 完成应用程序的执行,并通知 ResourceManager 释放所有申请的资源(包括 AM 和 Executor 容器)。

5.列举至少五个常用的 spark-submit 脚本选项,并详细说明每个选项的作用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这些选项。

  • --class <main-class>:指定应用程序的主类名(包含 main 方法的类)。使用场景:提交任何需要运行的 Spark 应用程序时都必须指定。
  • --master <master-url>:指定 Spark 集群的 Master URL。例如 spark://<host>:<port> (Standalone)、yarn (YARN)。使用场景:告诉 Spark 应用程序要连接哪个 Spark 集群或以何种模式运行(本地、Standalone、YARN 等)。
  • --deploy-mode <deploy-mode>:指定 Driver Program 的部署模式,可以是 clientcluster (适用于 Standalone 和 YARN)。使用场景:决定 Driver Program 运行在提交任务的客户端还是集群的某个 Worker 节点上。cluster 模式更适合生产环境。
  • --executor-memory <amount>:指定每个 Executor 进程分配的内存大小,例如 2g使用场景:根据应用程序的数据量和计算需求调整 Executor 的内存,以避免内存溢出或提高数据缓存效率。
  • --num-executors <number>:指定要启动的 Executor 进程的数量。使用场景:控制应用程序的并行度,增加 Executor 可以提高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但也需要考虑集群的可用资源。
  • --executor-cores <number>:指定每个 Executor 进程分配的 CPU 核心数。使用场景:控制每个 Executor 的并行执行能力。通常需要根据集群的 CPU 资源和应用程序的并发需求进行调整。
  • --driver-memory <amount>:指定 Driver Program 分配的内存大小。使用场景:当 Driver Program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例如 collect() 操作的结果)时,需要增加 Driver 的内存。
  • --jars <comma-separated-list>:指定需要添加到 Driver 和 Executor 类路径中的额外的 JAR 文件列表。使用场景:当应用程序依赖于 Spark 默认不包含的第三方库时,需要通过此选项将这些 JAR 包添加到类路径中。
  • --packages <comma-separated-list>:指定需要通过 Maven 坐标下载的依赖包列表。使用场景:方便地添加常用的 Spark 包(例如 spark-sql-kafka、spark-mllib 等),Spark 会自动从 Maven 仓库下载这些依赖。

6.Spark Shell 有什么主要用途?请详细说明在 Spark Shell 中如何创建一个包含文本数据的 RDD,并使用至少一个转换操作和一个动作操作来分析该数据,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Scala 或 Python 皆可)。

  • 主要用途

    • 交互式数据探索和分析:允许用户以交互的方式输入 Spark 命令,快速查看和分析数据。
    • 快速原型开发和测试:方便用户快速测试 Spark API 和数据处理逻辑,而无需编写完整的应用程序并打包提交。
    • 学习和实验:是学习 Spark API 和功能的便捷工具。
    • 故障排除:可以用于检查 Spark 集群的状态和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
  • 代码示例 (Scala)

    // 启动 Spark Shell 后,SparkSession 对象 'spark' 已经自动创建// 创建一个包含文本数据的 RDD
    val lines = spark.sparkContext.parallelize(Seq("hello world", "spark is awesome", "hello spark"))// 使用转换操作 flatMap 将每行拆分成单词
    val words = lines.flatMap(line => line.split(" "))// 使用转换操作 map 将每个单词映射成 (word, 1) 的键值对
    val wordPairs = words.map(word => (word, 1))// 使用转换操作 reduceByKey 统计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
    val wordCounts = wordPairs.reduceByKey(_ + _)// 使用动作操作 collect 将结果收集到 Driver 端并打印
    wordCounts.collect().foreach(println)// 使用动作操作 count 统计不同单词的个数
    val distinctWordCount = wordCounts.count()
    println(s"Distinct word count: $distinctWordCount")
    
  • 代码示例 (Python)

    # 启动 PySpark Shell 后,SparkSession 对象 'spark' 已经自动创建# 创建一个包含文本数据的 RDD
    lines = spark.sparkContext.parallelize(["hello world", "spark is awesome", "hello spark"])# 使用转换操作 flatMap 将每行拆分成单词
    words = lines.flatMap(lambda line: line.split(" "))# 使用转换操作 map 将每个单词映射成 (word, 1) 的键值对
    wordPairs = words.map(lambda word: (word, 1))# 使用转换操作 reduceByKey 统计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
    wordCounts = wordPairs.reduceByKey(lambda a, b: a + b)# 使用动作操作 collect 将结果收集到 Driver 端并打印
    for count in wordCounts.collect():print(count)# 使用动作操作 count 统计不同单词的个数
    distinctWordCount = wordCounts.count()
    print(f"Distinct word count: {distinctWordCount}")
    

7.请解释 Spark 的内存管理机制为什么对性能至关重要。简述 Spark 中数据缓存(Caching)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

  • 内存管理的重要性:Spark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内存计算能力。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可以极大地减少磁盘 I/O 操作,因为内存的读写速度远高于磁盘。对于迭代计算(如机器学习算法)和需要多次访问相同数据的场景,高效的内存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性能。Spark 尝试尽可能地将 RDD 的分区和中间计算结果缓存在内存中,以便后续操作能够快速访问,避免重复计算和磁盘读写。
  • 数据缓存(Caching)的作用:数据缓存是将 RDD 或 DataFrame 等数据结构存储在集群节点的内存中,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能够快速访问。这对于需要多次使用的中间结果非常有用,可以显著减少计算时间和资源消耗。
  • 如何使用
    • 可以使用 RDD.cache()RDD.persist() 方法将 RDD 缓存到内存中。cache() 默认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MEMORY_ONLY)。
    • persist() 方法允许指定不同的存储级别,例如 MEMORY_AND_DISK(内存不足时溢写到磁盘)、DISK_ONLY 等,以根据内存资源和性能需求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
    • 可以使用 RDD.unpersist() 方法从内存中移除缓存的数据。
    • 对于 DataFrame 和 Dataset,可以使用 .cache().persist() 方法,用法与 RDD 类似。

8.简述 Spark 中 Shuffle 操作的概念和触发条件。为什么 Shuffle 操作通常被认为是性能瓶颈?

  • Shuffle 操作的概念:Shuffle 是 Spark 中一种数据重新分区的机制。当一个操作需要跨多个分区的数据进行聚合或关联时(例如 groupByKey, reduceByKey, join 等),Spark 需要将不同节点上的相关数据重新组织和传输到一起,形成新的分区,这个过程称为 Shuffle。
  • 触发条件:常见的触发 Shuffle 的转换操作包括:
    • groupByKey
    • reduceByKey
    • sortByKey
    • join
    • cogroup
    • repartition
    • partitionBy
  • 被认为是性能瓶颈的原因:
    • 磁盘 I/O:Shuffle 涉及到将中间结果写入磁盘,以及从磁盘读取数据。
    • 网络传输:数据需要在不同的 Executor 节点之间进行网络传输,这会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
    • 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网络传输和磁盘写入过程中,数据需要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这会增加 CPU 的开销。
    • 资源竞争:Shuffle 过程会占用大量的磁盘 I/O、网络带宽和内存资源,可能导致其他任务的资源竞争。 因此,在编写 Spark 应用程序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 Shuffle 操作,或者优化 Shuffle 的过程,例如通过调整分区数、使用 map-side 聚合等策略来提高性能。

QQ_1746454728714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bicheng/8029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场景可视化与数据编辑器:构建数据应用情境​

场景可视化是将数据与特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xff0c;借助数据编辑器对数据进行灵活处理和调整&#xff0c;通过模拟和展示真实场景&#xff0c;使企业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和影响&#xff0c;为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它能够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具…

攻防世界-php伪协议和文件包含

fileinclude 可以看到正常回显里面显示lan参数有cookie值表示为language 然后进行一个判断&#xff0c;如果参数不是等于英语&#xff0c;就加上.php&#xff0c;那我们就可以在前面进行注入一个参数&#xff0c;即flag&#xff0c; payload&#xff1a;COOKIE:languageflag …

手撕LFU

博主介绍&#xff1a;程序喵大人 35- 资深C/C/Rust/Android/iOS客户端开发10年大厂工作经验嵌入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音视频/游戏开发入门级选手《C20高级编程》《C23高级编程》等多本书籍著译者更多原创精品文章&#xff0c;首发gzh&#xff0c;见文末&#x1f447;&#x1f…

火影bug,未保证短时间数据一致性,拿这个例子讲一下Redis

本文只拿这个游戏的bug来举例Redis&#xff0c;如果有不妥的地方&#xff0c;联系我进行删除 描述&#xff1a;今天在高速上打火影&#xff08;有隧道&#xff0c;有时候会卡&#xff09;&#xff0c;发现了个bug&#xff0c;我点了两次-1000的忍玉&#xff08;大概用了1千七百…

KRaft (Kafka 4.0) 集群配置指南(超简单,脱离 ZooKeeper 集群)还包含了简化测试指令的脚本!!!

docker-compose方式部署kafka集群 Kafka 4.0 引入了 KRaft 模式&#xff08;Kafka Raft Metadata Mode&#xff09;&#xff0c;它使 Kafka 集群不再依赖 ZooKeeper 进行元数据管理。KRaft 模式简化了 Kafka 部署和管理&#xff0c;不需要额外配置 ZooKeeper 服务&#xff0c;…

Admyral - 可扩展的GRC工程自动化平台

文章目录 一、关于 Admyral相关链接资源关键特性 二、安装系统要求 三、快速开始1、启动服务 四、核心功能1、自动化即代码2、AI增强工作流3、双向同步编辑器4、工作流监控5、企业级基础设施 五、示例应用六、其他信息许可证遥测说明 一、关于 Admyral Admyral 是一个基于 Pyt…

DDR在PCB布局布线时的注意事项及设计要点

一、布局注意事项 控制器与DDR颗粒的布局 靠近原则&#xff1a;控制器与DDR颗粒应尽量靠近&#xff0c;缩短时钟&#xff08;CLK&#xff09;、地址/控制线&#xff08;CA&#xff09;、数据线&#xff08;DQ/DQS&#xff09;的走线长度&#xff0c;减少信号延迟差异。 分组隔…

计算机网络-LDP工作过程详解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LDP的基础概念&#xff0c;了解了LDP会话的建立、LDP的标签控制等知识&#xff0c;今天来整体过一遍LDP的一个工作过程&#xff0c;后面我们再通过实验深入学习。 一、LDP标签分发 标签分发需要基于基础的路由协议建立LDP会话&#xff0c;激活MPLS和LDP。以…

解构与重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进阶认知之旅

目录 一、自动化测试的介绍 &#xff08;一&#xff09;自动化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xff08;二&#xff09;自动化测试的定义与目标 &#xff08;三&#xff09;自动化测试的适用场景 二、什么是自动化测试框架 &#xff08;一&#xff09;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定义 &#x…

跑不出的循环 | LoveySelf 系列定位

最近开始陷入一轮一轮的循环状态&#xff0c;无奈&#xff0c;只能自我整理一下。23年暑假&#xff0c;在计算机系折腾了一年后&#xff0c;重新打开博客&#xff0c;回想在数学系摸索博客写作的日子&#xff0c;思绪涌上心头&#xff0c;我们决定拾起这份力量。当时觉得 hexo …

Redis最新入门教程

文章目录 Redis最新入门教程1.安装Redis2.连接Redis3.Redis环境变量配置4.入门Redis4.1 Redis的数据结构4.2 Redis的Key4.3 Redis-String4.4 Redis-Hash4.5 Redis-List4.6 Redis-Set4.7 Redis-Zset 5.在Java中使用Redis6.缓存雪崩、击穿、穿透6.1 缓存雪崩6.2 缓冲击穿6.3 缓冲…

一文读懂Python之requests模块(36)

一、requests模块简介 requests模块是python中原生的一款基于网络请求的模块&#xff0c;功能强大&#xff0c;简单便捷且高效 &#xff0c;该模块可以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xff0c;主要包括指定url、发起请求、获取响应数据和持久化存储&#xff0c;包括 GET、POST、PUT、…

WPF之布局流程

文章目录 1. 概述2. 布局元素的边界框3. 布局系统原理3.1 布局流程时序图 4. 测量阶段(Measure Phase)4.1 测量过程4.2 MeasureOverride方法 5. 排列阶段(Arrange Phase)5.1 排列过程5.2 ArrangeOverride方法 6. 渲染阶段(Render Phase)7. 布局事件7.1 主要布局事件7.2 布局事件…

uniapp|获取当前用户定位、与系统设定位置计算相隔米数、实现打卡签到(可自定义设定位置、位置有效范围米数)

基于UniApp阐述移动应用开发中定位功能的实现全流程,涵盖实时定位获取、动态距离计算与自定义位置、有效范围设定等功能。文章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与适配方案,适用于社交签到、课堂教室打卡等场景。 目录 引言定位功能在移动应用中的价值(社交、导航、O2O等场景)UniApp跨平台…

Yii2.0 模型规则(rules)详解

一、基本语法结构 public function rules() {return [// 规则1[[attribute1, attribute2], validator, options > value, ...],// 规则2[attribute, validator, options > value, ...],// 规则3...]; }二、规则类型分类 1、核心验证器&#xff08;内置验证器&#xff0…

数据结构(三)——栈和队列

一、栈和队列的定义和特点 栈&#xff1a;受约束的线性表&#xff0c;只允许栈顶元素入栈和出栈 对栈来说&#xff0c;表尾端称为栈顶&#xff0c;表头端称为栈底&#xff0c;不含元素的空表称为空栈 先进后出&#xff0c;后进先出 队列&#xff1a;受约束的线性表&#xff0…

SQL Server 存储过程开发三层结构规范

以下是《SQL Server 存储过程开发三层结构规范》的正式文档结构&#xff0c;适用于企业级数据库应用开发场景&#xff0c;有助于团队协作、代码审查与自动化运维&#xff1a; &#x1f4d8; SQL Server 存储过程开发三层结构规范 一、架构设计总览 三层结构简介 层级命名约定…

接上篇,解决FramePack启动报错:“httpx.ReadError: [WinError 10054] 远程主机强迫关闭了一个现有的连接。“的问题

#工作记录 FramePack部署&#xff08;从PyCharm解释器创建和使用开始&#xff09;保姆级教程-CSDN博客 上篇我们记录到FramePack从克隆到启动调试的保姆级教程&#xff0c;关于启动时会报以下错误的问题&#xff0c;已作出解决&#xff1a; 报错摘录&#xff1a; (.venv) PS F…

ping_test_parallel.sh 并行网络扫描脚本

并行网络扫描脚本分析&#xff1a;提高网络探测效率 引言脚本概述核心代码分析颜色定义与初始化并行处理机制并行执行与进程控制结果处理与统计 技术亮点性能分析结论附录&#xff1a;完整脚本 引言 在网络管理和运维过程中&#xff0c;快速检测网段内主机的在线状态是一项常见…

leetcode 3342. 到达最后一个房间的最少时间 II 中等

有一个地窖&#xff0c;地窖中有 n x m 个房间&#xff0c;它们呈网格状排布。 给你一个大小为 n x m 的二维数组 moveTime &#xff0c;其中 moveTime[i][j] 表示在这个时刻 以后 你才可以 开始 往这个房间 移动 。你在时刻 t 0 时从房间 (0, 0) 出发&#xff0c;每次可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