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i的World Imagery Wayback是一个专注于提供历史卫星影像的在线平台,由全球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供商Esri开发。该平台整合了多源卫星影像数据,允许用户回溯特定区域在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变化,支持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理环境变迁研究。以下是其主要特点与功能:
1. 覆盖范围与数据来源
-
全球覆盖:收录了自2014年以来的卫星影像数据,覆盖全球大部分区域。
-
数据质量:影像主要来自Maxar等商业卫星公司,分辨率较高,适合专业分析与可视化。
2. 核心功能
-
时间轴回溯:用户可通过时间轴选择特定年份或日期的影像,查看同一区域的历史变化。例如,可对比某地2010年与202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
-
卷帘视图(Swipe Tool):支持将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并排显示,通过滑动工具直观对比差异,便于分析城市扩张、自然灾害影响等。
-
动态GIF生成:可选取多个时间点的影像生成动态GIF,展示时间维度上的连续变化。
3. 应用场景
-
环境监测:追踪森林覆盖变化、冰川消融等长期生态问题。
-
城市规划:分析城市发展历程,辅助土地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
灾害评估:对比灾前灾后影像,评估洪水、地震等灾害的影响范围。
4. 使用方式
-
网页端访问:直接通过链接 World Imagery Wayback 在线查看,无需注册。
“这里推荐使用WMTS服务结合网站在线查看配合使用,在线找到研究区确定有效的更新年份,然后在WMTS服务里调用对应有效更新年份的数据”
-
集成到GIS软件:在ArcGIS中通过添加WMTS服务的方式加载历史影像,支持与矢量数据叠加分析。
5. 注意事项
-
影像时效性:部分区域的更新频率较低,且早期数据(如2014年前)可能缺失。
-
时间标签问题:平台显示的版本号可能与实际拍摄日期不一致,需结合其他工具(如Google Earth)交叉验证。
与其他平台的对比
与Google Earth的历史影像功能相比,World Imagery Wayback的优势在于更专注于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的集成(如卷帘视图和GIF生成),但其分辨率可能略低,且数据覆盖起始时间较晚。
通过上述功能,World Imagery Wayback为研究人员、规划师及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时光机”,帮助挖掘地理空间数据背后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