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网络推广公司哈尔滨网络建设网络优化
web/
2025/10/4 9:11:24/
文章来源:
河北网络推广公司,哈尔滨网络建设网络优化,无锡设计公司有哪些,wordpress签到积分主题除了前一节讨论的拉电阻基本使用方法外#xff0c;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高电平的电压阈值#xff0c;以便于前后级信号相匹配#xff0c;比如#xff0c;TTL逻辑电平驱动CMOS逻辑电平时#xff0c;我们通常会添加一个上拉电阻R1#xff0c;如下图所示#xff1a;But Why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高电平的电压阈值以便于前后级信号相匹配比如TTL逻辑电平驱动CMOS逻辑电平时我们通常会添加一个上拉电阻R1如下图所示But Why 我们先来看看TTL电平标准图与CMOS电平标准图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TTL逻辑输出的低电平最大值VOLMAX(0.4V)小于CMOS逻辑输入低电平最大值VILMAX(0.3×VCC1.5V)因此TTL低电平驱动CMOS逻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TTL逻辑输出的高电平最小值VOHMIN(2.4V)却低于CMOS逻辑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VIHMIN(0.7×VCC3.5V)换言之CMOS逻辑可能不能够识别TTL逻辑高电平(注意“可能”这两个字)。那为什么添加上拉电阻后就能够使TTL逻辑可靠驱动CMOS逻辑呢我们看看TTL逻辑电路的输出结构如下图的所示(下图来自TI公司六反相器7404数据手册)事实上所有TTL逻辑输出结构都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2输入与门(下图来自TI公司四个两输入与门7408数据手册)。如下图所示2输入或门(下图来自TI公司四个两输入或门7432数据手册)。其它TTL逻辑输出结构也是类似的此处不再赘述。TTL逻辑输出为高电平时内部状态如下图所示按照TTL电平标准输出高电平VOH至少2.4V(VOHMIN2.4V)换言之这个输出电压也可能高于或低于CMOS高电平输入识别阈值最小值3.5V(不可靠)而添加上拉电阻后的TTL逻辑电路状态如下图所示由于上拉电阻R4的存在使得三极管Q3与二极管D2都处于截止状态因此输出电平被上拉至5V高电平妥妥地超过了CMOS逻辑高电平判断阈值的最小值( 3.5V)这样CMOS逻辑电路就能够可靠地进行高电平判断。但是反过来CMOS逻辑电平能够可靠地驱动TTL逻辑电平读者可自行对照两者的逻辑电平标准图就真相大白了。 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单片机引脚的高电平驱动能力。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任何单片机的IO引脚的驱动电流都是有限的(比如STM32单片机引脚的驱动能力为25mA)如下图所示3.3V单片机IO引脚最大可以驱动约132欧姆的电阻(负载)如果驱动的电阻小于132欧姆输出高电平“H”就因电流驱动能力不足而使得输出电压下降这时我们可以添加一个上拉电阻如下图所示100欧姆负载需要约33mA的驱动电流但单片机IO引脚只有25mA可以提供额外的8mA将由3.3V直流电源通过上拉电阻R1提供。在高速数字设计电路中信号的传输路径可用传输线来表征一般差分传输线阻抗约100欧姆左右单端传输线的阻抗约为50欧姆左右如果接收端的输入阻抗与传输线阻抗不匹配(匹配就是相等的意思)则会引起信号反射如下图所示事实上大多数接收端的输入阻抗远大于传输线阻抗将传输线出来的信号直接与接收端对接必定将产生反射从而引起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问题因此我们通常都会使用各种端接手段进行阻抗的匹配添加下拉电阻就是其中一个手段如下图所示也可以使用上下拉电阻配合的方式进行阻抗的匹配(远端戴维南端接)如下图所示如果读者有过DDRII SDRAM的应用经验会发现其中有一个VTT电压如下图所示VTT就是端接电压(termination voltage)它通常是VDDQ的一半。差分传输线的端接原理也是相似的至于更多细节方面可参考系列文章《高速数字逻辑电平标准之SSTL》及《高速PCB设计之端接》此处不再赘述。我们在说某个电阻是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时候它其实还同时有限制电流的能力只不过在使用拉电阻过程中上拉或下拉的功能占主导地位也因此而得名你可以把端接电阻称为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但你总不会称其为限流电阻吧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web/8670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