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站服务器建设方法上海站群优化
web/
2025/10/2 18:45:27/
文章来源:
企业网站服务器建设方法,上海站群优化,江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开发工程师薪酬待遇1. 转帖别人的内容 来源#xff1a;https://www.2cto.com/net/201112/114937.html 2. 本地用IPV6单播地址 (包括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和 站点本地单播地址) 2.1 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规定了链路本地和站点本地两种类型的本地使用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用在单链路上#xff0c; 而…1. 转帖别人的内容 来源https://www.2cto.com/net/201112/114937.html 2. 本地用IPV6单播地址 (包括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和 站点本地单播地址) 2.1 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规定了链路本地和站点本地两种类型的本地使用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用在单链路上 而站点本地地址用在单站点上。 链路本地地址格式表示如下 注意此地址就是以FE80::x:x:x:x开头的IPV6地址 设计链路本地地址的目的是为了用于诸如自动地址配置、邻居发现或无路由器存在的单链路的寻址。 路由器不能将带有链路本地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任何包转发到其他链路上去。 2.2 站点本地地址具有下面的地址格式 16进制表示为 FEC0::X:X:X:X:X 站点本地地址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用于无需全球前缀的站点内部寻址。路由器不应转发站点外具有站点本地源或 目的地址的任何包 然后查看自己机器 单播地址能自动寻找。 接口地址的换算方法 IPv6 接口标识IPv6 地址的最后 64 位是对于 IPv6 地址的 64 位前缀而言唯一的接口标识。确定接口标识的方法如下 RFC 2373 声明所有使用前缀 001 到 111 的单播地址必须使用由“扩展唯一标识 (EUI) - 64”地址派生的 64 位接口标识。 RFC 3041 描述了随时间变化而随机生成的接口标识以提供某种程度的匿名。 将在有状态的地址自动配置例如通过 DHCPv6过程中指派接口标识。DHCPv6 标准目前正在定义中。用于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产品和 Windows XP 的 IPv6 协议不支持有状态地址配置或 DHCPv6。 手动配置的接口标识。 基于 EUI-64 的IPv6 接口标识(Interface ID)64 位 EUI 64 地址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定义的。将 EUI-64 地址指派给网络适配器或从 IEEE802 地址派生得到该地址。在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过程以及接口下生成的Link-local链路本地地址的过程中一般是根据EUI-64规则来生成接口ID部分也就是IPv6地址128位长度中的后64位部分。IEEE 802 地址用于网络适配器的传统接口标识可使用称为 IEEE 802 地址的 48 位地址。此地址由 24 位公司 ID也称为制造商 ID和 24 位扩展 ID也称为底板 ID组成。公司 ID唯一指派给每个网络适配器的制造商和底板 ID在装配时唯一指派给每个网络适配器的组合即可生成全局唯一的 48 位地址。这个 48 位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媒体访问控制 (MAC) 地址。IEEE 802 地址中的已定义位如下 全局/本地 (U/L) U/L 位是第一个字节的第七位用于确定该地址是全局管理的还是本地管理的。如果将 U/L 位设置为 0那么通过分配唯一的公司 IDIEEE 已对地址进行了管理。如果 U/L 位被设置为 1则地址是本地管理的。网络管理员已覆盖制造地址并指定其他地址。个人/组 (I/G) I/G 位是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用来确定地址是个人地址单播还是组地址多播。设置为 0 时地址是单播地址。设置为 1 时地址是多播地址。对于典型的 802.x 网络适配器地址U/L 和 I/G 位均设置为 0对应于全局管理的单播 MAC 地址。 IEEE EUI-64 地址IEEE EUI-64 地址代表网络接口寻址的新标准。公司 ID 仍然是 24 位长度但扩展 ID 是 40 位从而为网络适配器制造商创建了更大的地址空间。EUI-64 地址使用 U/L 和 I/G 位的方式与 IEEE 802 地址相同。将 IEEE 802 的MAC地址映射到 EUI-64 地址要从 IEEE 802 的MAC地址创建 EUI-64 地址则 16 位的 11111111 11111110 (0xFFFE) 将被插入到公司 ID 和扩展 ID 之间的 IEEE 802 地址中。如下图中所示将 EUI-64 地址映射到 IPv6 接口标识要获取用于 IPv6 单播地址的 64 位接口标识EUI-64 地址中的 U/L 位将进行求反如果是 1则被设置为 0如果是 0则被设置为 1。如下图中所示IEEE 802 地址转换示例主机 A 的以太网 MAC 地址是 00-AA-00-3F-2A-1C。首先通过在第三个和第四个字节之间插入 FF-FE 将其转换为 EUI-64 格式其结果是 00-AA-00-FF-FE-3F-2A-1C。然后对 U/L 位第一个字节中的第七位求反。第一个字节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0000。将第七位求反后变为 00000010 (0x02)。最后的结果是 02-AA-00-FF-FE-3F-2A-1C当转换为冒号十六进制符号时成为接口标识 2AA:FF:FE3F:2A1C。结果是对应于 MAC 地址 00-AA-00-3F-2A-1C 的网络适配器的链接本地地址是 FE80::2AA:FF:FE3F:2A1C。注意 对 U/L 位求反时如果 EUI-64 地址是全局管理的则第一个字节将加 0x2而如果 EUI-64 地址是本地管理的则从第一个字节减去 0x2。 在路由器设备上查看该接口的网卡MAC地址 Router# show interface f0/0Fast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Hardware is Gt96k FE, address is 0012.7feb.6b40 (bia 0012.7feb.6b40) 复制代码 我们再查看根据该地址与EUI-64生成的链路本地地址与全球单播地址 Router(config)# interface f0/0Router(config-if)# ipv6 address 2001:db8::/64 eui-64Router(config-if)# do show ipv6 interface f0/0Fast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IPv6 is enabled, link-local address is FE80::212:7FFF:FEEB:6B40 [TEN] No Virtual link-local address(es): Global unicast address(es): 2001:DB8::212:7FFF:FEEB:6B40, subnet is 2001:DB8::/64 [EUI/TEN] 复制代码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以太网接口的接口标识Interface Identifier是基于EUI-6464-bit extended unique identifier标识的。而该网卡的EUI-64标识是由网卡内建的48位IEEE802地址扩展的。下面先介绍EUI-64的构造方法。以太网地址的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部分即前3个字节构成EUI-64的company_id部分即前3字节EUI的第四、第五个字节是固定的16进制值FFFE。以太网地址的最后3个字节构成EUI-64的最后3个字节。接口标识是通过将EUI-64的“全球/本地”Universal/Local位取反得到的。该位是EUI-64的第一个字节的次低位。由于网卡的内建地址是全球统一管理分配的因此得到的标识也是全球唯一的。IEEE802或者EUI-64地址的该位为0而全球唯一的IPv6接口标识的该位为1。例如一块网卡的MAC地址为34-56-78-9A-BC-DE那么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应该为36-56-78-FF-FE-9A-BC-DE。对于手工设置的或者软件设置的网卡地址不应该用来构造接口标识。如果一定要使用这类地址来构造接口标识那么应该在“U/L”位上反映出该地址是否全球唯一。用来对一块以太网卡进行无状态自动配置的IPv6地址前缀IPv6 address prefix的长度必须是64位。Link-Local Address以太网卡的IPv6 Link-Local Address是通过该接口的接口标识来构造的。构造方法是最高的10位为“1111111010”之后的54位为全0最后64位为该接口的接口标识。例如接口标识为36-56-78-FF-FE-9A-BC-DE那么对应的IPv6 Link-Local Address为FE80::3656:78FF:FE9A:BCDE。临时地址接口标识在当今基于 IPv4 的 Internet 中通常 Internet 用户连接到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ISP)并通过使用点对点协议 (PPP) 和 Internet 协议控制协议 (IPCP) 获取 IPv4 地址。用户每次连接时可能获得不同的 IPv4 地址。因此根据 IP 地址很难跟踪用户在 Internet 上的通信。对于基于 IPv6 的拨号连接通过路由器发现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建立连接之后将给用户指派一个 64 位前缀。如果接口标识总是基于 EUI-64 地址从静态 IEEE 802 地址派生得到就可以标识指定节点的通信而不用考虑其前缀从而轻松跟踪指定用户及其使用 Internet 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提供某种程度的匿名在 RFC 3041 中描述了一种备用的 IPv6 接口标识它是随机生成的并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初始接口标识通过使用随机数字来生成。对于不能存储历史信息以便生成将来的接口标识的 IPv6 系统每次初始化 IPv6 协议时都将随机地生成一个新的接口标识。对于有存储能力的 IPv6 系统将存储历史值在初始化 IPv6 协议时通过以下进程创建新的接口标识 从存储区中检索历史值并根据适配器的 EUI-64 地址附加接口标识。 对步骤 1 中的数量计算“消息摘要 5 (MD5)”单向加密哈希。 将步骤 2 中计算的 MD5 哈希的最后 64 位另存为用于下次接口标识计算的历史值。 提取步骤 2 中计算的 MD5 哈希的前 64 位并将第七位设置为 0。第七位对应于 U/L 位当设置为 0 时表示本地管理接口标识。其结果即为该接口标识。 根据此随机接口标识得到的 IPv6 地址就称为临时地址。临时地址是为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公用地址前缀生成的。临时地址用于降低下列有效生存期和首选生存期的值 生存期包括在收到的“路由器公告”消息中的“前缀信息”选项中。 有效生存期的本地默认值是 1 周首选生存期的本地默认值是 1 天。 临时地址的有效生存期过期之后将生成新的接口标识和临时地址。默认情况下 Windows Server 2003 的 IPv6 协议不会为全局地址前缀创建临时地址。可以使用 netsh interface ipv6 set privacy stateenabled 命令修改此默认设置。而Windows XP既有公共public全局地址又有临时temporary全局地址因为公共全局地址的接口标识部分是根据用户网卡的硬件地址演化生成可能会暴露用户隐私而临时全局地址的接口标识部分是随机生成的且有时效限制可以避免用户隐私泄漏。所以实际进行IPv6网络连接时用到的是临时全局地址。IEEE相关标准与RFC文档也许大家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插入0xFFFE而且是插入IEEE 802的MAC地址中间而地址还要进行U/L位的计算等或者您是IPv6的协议栈开发人员、科研人员可能对相关标准比较感兴趣那么大家可直接参考IEEE 上的文档GUIDELINES FOR 64-BIT GLOBAL IDENTIFIER (EUI-64) REGISTRATION AUTHORITY:http://standards.ieee.org/regauth/oui/tutorials/EUI64.html同时最初是在RFC 2373中进行相关定义但后续RFC 2373又被RFC 3513所废除而IPv6的逐步发展中RFC 3513又再次被RFC 4291所废除。因此目前最新的规范大家可查阅RFC4291,可适当了解各个RFC之间的继承关系可能部分书籍与资料也有所介绍相关的RFC编号但随着IETF对相关协议的更新与完善协议标准相关最新的文档编号也是有所变化的也是IPv6相关开发或研究人员需要注意的。http://www.rfc-editor.org/rfc/rfc4291.txt同时在RFC 5952中也对RFC4291进行了部分更新http://www.rfc-editor.org/rfc/rfc5952.txt 来源: http://www.ipv6bbs.cn/thread-210-1-1.html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inanxiaolaohu/p/9770368.html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web/8576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