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
GaN的再结晶特性 :GaN在离子撞击区域具有较高的再结晶倾向,这导致其形成永久损伤的阈值较高。在所有研究的电子能量损失 regime 下,GaN都表现出这种倾向,但在电子能量损失增加时,其效率会降低,尤其是在材料发生解离并形成N₂气泡时。
-
能量损失阈值 :文章提出了形成不连续和连续离子迹的电子能量损失阈值,并讨论了超过一定阈值后N₂气泡形成的可能。基于模拟和实验结果,建议在低于25nm的区域假设15keV nm⁻¹为形成永久损伤的阈值,在浅层区域,模拟预测溅射显著且再结晶效率降低,表面处的阈值低于15keV nm⁻¹。
-
表面对损伤的影响 :在GaN表面附近,由于空洞和坑的形成,再结晶受到阻碍。TTM-MD模型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轨迹形态,包括深层区域的不连续性和浅层区域的空洞形成,以及能量损失阈值的差异。
-
模型验证 :T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