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官网网站医院网站建设思路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官网网站,医院网站建设思路,网站建设合同违约金细节,百度云网站开发怎样开网站1.OSI 七层模型#xff1f;
OSI 七层模型#xff1a;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层模型#xff1a;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
应用层是由网络应用程序使用的#xff0c;是离用户最近的一层
应用层通过…1.OSI 七层模型
OSI 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
应用层是由网络应用程序使用的是离用户最近的一层
应用层通过各种协议为网络应用提供服务常见协议如下
FTP - 文件传输协议HTTP/S - 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SMTP - 邮件发送协议用于与邮件服务器建立通信并处理电子邮件的发送操作POP3 - 邮件接收协议用于与邮件服务器建立通信并且从服务器中检索邮件Telnet 与虚拟段之间的通信协议
表示层
表示层从应用层接收数据这些数据以字符和数字的形式出现表示层将这些字符和数据转成二进制
在传输数据之前表示层将原始数据进行压缩可以加快传输并且保证完整性数据传输前的数据加密
在发送端数据在表示层会被加密在接收端数据在表示层会进行解密操作
会话层
会话层用于建立连接、管理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会话之前服务端会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并且授权
传输层
传输层通过分段、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来控制通信的可靠性
网络层
网络层将从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段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不同网络的另一台计算机中
网络层的数据单元成为数据包
网络层的功能是逻辑寻址、路由、路径确定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从网络层接收数据包数据包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 IP 地址
逻辑寻址在网络层已经完成即添加了 IP 地址形成 IP 数据包
物理寻址在数据链路层中完成在 IP 数据包中添加发送方和接收方计算机的物理地址从而形成一个数据帧
MAC 地址是由计算机制造商嵌入到计算机中的是唯一的
物理层
物理层将二进制序列转成信号在本地戒指铜缆、光纤、无线信号上传输
2.发送邮件属于哪一层基于什么协议
利用 E-mail 收发电子邮件需要设置 POP3 服务器和 SMTP 服务器的地址
用户要从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箱中获取自己的电子邮件就需要通过邮件服务提供商的POP3邮件服务器来帮助完成。
发送邮件即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属于应用层SMTP、POP3 都是基于 TCP/IP 的应用层协议
3.各层协议了解吗
网络层协议
IP 协议ICMP 协议ARP 协议RARP 协议
传输层协议
TCP 协议UDP 协议
应用层协议
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RSTP
4.TCP 和 UDP 的区别
当网络出现拥塞时TCP 能够减少向网络诸如数据的速率和数量缓解拥塞
UDP 没有拥塞控制会导致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会丢包但是如果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就需要使用 UDP 而不是 HTTP
TCP
面向连接可靠传输可以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一对一面向字节流
UDP
无连接不可靠传输支持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面向报文
5.流量控制是什么
流量控制让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实际接收能力来控制发送的数据量
接收方每次收到数据包时在发送确认报文的时候告诉发送方自己的缓冲区还有多少时空闲的那么当发送方收到之后就会调整自己的发送窗口的大小
那么当接收方缓存满了之后发送方该什么时候去继续发送数据呢
可以让接收方处理完数据之后发送通知给发送方表示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但是如果这个通知存在丢失的风险因此我们也可以让发送方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询问接收方是否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接收窗口大小固定吗
在现在的 TCP 中接收窗口的大小是会动态调整的
一般情况下接收窗口 发送窗口
6.TCP 的四种拥塞控制算法
名词解释
cwnd 拥塞窗口
swnd 发送窗口
rwnd 接收窗口
ssthresh慢启动门限
慢开始
连接建立完成后初始 cwnd 1表示发送方可以传输 1 个报文段
当发送方接收到 1 个 ACK 应答后表示接收方已经成功接收报文于是发送方 cwnd 1表示发送方可以传输 2 个报文段
当发送方接收到 2 个 ACK 应答后 cwnd 2表示发送方可以传输 4 个报文段
当发送方接收到 4 个 ACK 应答后 cwnd 4表示发送方可以传输 8 个报文段
在慢开始中发送方可以发送的包的数量是指数级的增长
拥塞避免
当 cwnd ssthresh 时就会使用拥塞避免算法一般来说 ssthresh 65535字节
此时接收方每接收到一个 ACK 时cwnd 就会增加 1/cwnd
即假设 ssthresh8那么当接收方收到 8 个 ACK 时每次确认增加 1/8 个 cwnd当 8 个 ACK 全部收到之后一共可以增加 1 个 cwnd于是下一次接受方可以发送 9 个数据包
在拥塞避免中发送方可以发送的包的数量是线性增长
拥塞发生
当发送方可以发送包的数量一直增长网络就会慢慢进入拥塞的状态于是会出现丢包现象那么此时发送方就需要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当触发了重传机制就会使用拥塞发生算法
重传机制分为两种
超时重传快速重传
当发生超时重传时此时会更新 ssthresh 和 cwnd 的值 ssthreshcwnd/2cwnd1cwnd恢复为初始化的值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拥塞窗口一下子变为初始值发送方发送数据速率突然下降很多那么又会从慢开始再进入到拥塞避免阶段这期间发送速率太慢会导致网络卡顿
当发生快重传时即接收方发现丢了一个中间包的时候发送 3 个前一个包的 ACK 那么就触发了快速重传不需要等待超时再重传
此时更新 ssthresh 和 cwnd 的值cwnd cwnd / 2ssthresh cwnd会进入到快速恢复算法
快速恢复
快速恢复和快速重传一般会同时使用在快速恢复算法中先让 cwnd ssthresh 3之后发送端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如果再收到重复的 ACK令 cwnd 1如果收到新数据的 ACK 后令 cwnd ssthresh
为什么收到重复的 ACKcwnd 反而增加呢
收到重复的 ACK 表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接收端还没有收到因此让 cwnd 1 有快速重传机制的存在那么客户端如果一直触发 快速重传 那么就一直增加 cwnd从而将丢失的数据包尽快发送给接收端
参考小林 TCP 讲解
7.有了流量控制为什么还需要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发送方速率避免接收端没有缓存接收数据
但是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共享的环境那么传输的数据包丢失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接收方没有缓存而是网络不稳定或者网络因为其他主机之间的通信而变得拥堵
那么此时就不能只根据接收方的缓存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了因此需要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就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整个网络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8837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