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互联网(Internet):它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特定的互连网,它是指当下全球最大的、最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特定的的互连网,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
一、互联网的组成部分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看,互联网可以分成两部分: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的。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用来连接各个边缘部分,使其能够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的。
二、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1. 边缘部分的定义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是指连接到互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边缘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与核心网络进行交互,提供用户访问互联网的能力。
2. 边缘设备的类型
- 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通过这些设备访问互联网。
-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负责数据的转发和管理,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流动。
3.端系统
端系统是指在网络中直接与用户交互的设备,它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组成。通常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端系统可以是用户的计算机,智能手机,服务器等。
- 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差别:
- 小的端系统:普通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网络摄像头等。
- 大的端系统: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或服务器。
- 端系统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单位、或某个 ISP。
4.互联网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4.1 客户—服务器方式(Client/Server方式,简称C/S方式)
客户和服务器
1. 基本概念
-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是发起请求的设备或程序,通常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应用程序。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服务或资源。注意区分:客户端有时候会直接称为客户,此时它表示的不是人
- 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设备或程序,通常是运行在强大计算机上的软件。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处理这些请求,然后返回相应的数据或服务。
-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这里的双向指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给对方发信息,客户端发请求,服务器回应请求)
2. 工作流程
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工作流程通常如下:
- 请求发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例如,浏览器请求网页)。
- 数据传输:请求通过客户端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发送到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在核心部分,数据包经过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最终到达目标服务器。
- 服务器处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准备响应数据。
- 响应返回:服务器将响应数据通过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发送回客户端。数据包同样经过多个网络设备,最终到达客户端。
3. 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客户-服务器方式:
例子:访问网页
- 客户端: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www.example.com”。
- 请求:浏览器(客户端)向“www.example.com”的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请求获取该网页的内容。
- 服务器:网站的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查找所请求的网页内容(如HTML文件、图片等)。
- 响应:服务器将网页内容发送回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数据后,将其渲染为用户可以查看的网页。
4. 特点
(1)对于客户端
-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端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因此,客户端必须知道服务器的地址
-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2)对于服务器
- 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端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 系统启动后服务器就会一直运行,被动地接收来自各地的客户端的通信请求,故服务器不需要知道客户端的地址
-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3)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的通信关系建立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5. 应用场景
客户-服务器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服务中,包括:
- Web服务:如浏览网页、在线购物等。
- 电子邮件:如使用邮件客户端(如Outlook)发送和接收邮件。
- 文件共享:如使用FTP服务器上传和下载文件。
6. 总结
客户-服务器方式是一种高效的网络架构,允许多个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4.2 对等连接方式(Peer to Peer方式,简称P2P方式)
1.基本概念
- 对等体(Peer):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对等体能够自主地与其他对等体进行通信,共享资源和提供服务。
- 对等网络(P2P Network):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节点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中心服务器,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并且可以直接相互通信。
- 注意:
- 中心服务器是属于互联网边缘部分的,对等连接方式的通信还是需要经过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的。
- (1)中心服务器通常位于互联网的边缘部分,它们为客户端提供各种服务,如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存储服务等。(2)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中,中心服务器是一个重要的组件,它存储数据并提供对这些数据的访问。(3)中心服务器可以是一个数据中心的一部分,该数据中心可能包含大量的服务器,用于处理大量的网络请求。
- (1)对等连接方式(P2P)不需要中心服务器来直接参与文件的传输,但仍然需要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作为通信的介质。(2)在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直接通信,但这些通信仍然依赖于互联网的核心网络设施,如路由器和交换机,来传输数据包。(3)P2P网络中的节点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进行路由和转发。(4)即使P2P网络不依赖于中心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混合型P2P网络,中心服务器可以用来维护节点列表、辅助节点发现和初始化连接。
2.工作流程
对等连接模型的工作流程通常如下:
- 节点发现:对等体首先需要找到其他对等体的存在。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广播消息、使用已知节点列表或专门的跟踪服务器。
- 直接通信:一旦对等体发现了其他对等体,它们就可以直接建立通信连接。这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不同,传统模型中客户端总是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
- 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对等体之间可以直接共享文件、处理器周期或其他资源,而不需要一个中央协调者。
3.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对等连接方式:
- 例子:文件共享
- 对等体 A 想要下载一个文件,它会搜索网络中是否有其他对等体拥有该文件。
- 一旦找到了拥有该文件的对等体 B,A 会直接从 B 下载文件,而不是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下载。
- 同时,B 也可以从 A 或其他对等体下载文件,或者将自己的文件共享给其他对等体。
4.特点
- 对等体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每个节点都可以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 网络的去中心化使得对等网络更加健壮,不容易因为单个节点的故障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 对等网络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因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而不是集中在少数几个服务器上。
5.应用场景
对等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中,包括:
- 文件共享:如 BitTorrent 协议,用于大规模的文件分发。
- 即时通讯:如 Skype,利用对等网络进行语音和视频通话。
- 分布式计算:如 SETI@home 项目,利用全球志愿者的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
6.总结
对等连接方式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允许节点之间直接通信和资源共享。这种方式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和资源利用率,但也带来了安全性和管理上的挑战。
三、网络交换技术
1.网路交换技术
1.1定义
网络交换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特定的交换机制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数据的分割、传输路径的选择、数据的转发和重组等步骤。网络交换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减少延迟、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1.2 网络交换技术有以下几种:
- 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 报文交换
- 虚拟电路交换
- 多协议标签交换
此处只展开介绍前三种。
2.电路交换
更详细直接点这里上面的标题链接即可
3.分组交换
更详细直接点这里上面的标题链接即可
4.报文交换
更详细直接点这里上面的标题链接即可
四、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多个网络和路由器组成的。这些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确保数据能够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互联网的核心架构包括了不同的自治系统(AS)和多个路由器,它们一起确保数据能够高效、稳定地流动。下面是对这一概念的进一步解释:
-
网络的组成: 互联网实际上是由多个不同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s,AS)组成的,每个自治系统可能代表一个组织、服务提供商或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每个自治系统都有自己的网络和设备,用于管理数据的传输。每个网络本身又由各种设备(如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组成。
-
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在互联网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网络之间的“中介”,负责确定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最佳路径。路由器使用路由表和路由协议(如BGP——边界网关协议)来动态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
全球互联: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系统。无论你身处何地,借助路由器和这些跨越全球的网络,你的数据可以迅速传输到世界各地。路由器确保数据包能够从源头网络准确地传送到目标网络。
-
数据流动: 在互联网中,数据是以包(packet)的形式进行传输的,这些包会通过多个路由器跨越多个网络,到达最终目的地。每一个路由器都可能处理多个网络之间的连接,确保数据能根据当前网络状态和最佳路径进行动态选择。
因此,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独立的网络(它们可能位于不同地区或由不同机构运营)和这些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建立的连接所组成的。通过这种复杂的网络和路由器的配合,互联网能够高效、稳定地传输数据,保证全球范围内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