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123的电路应用场景
- **1. 引脚功能示例**
- **2. 核心功能**
- **(1)单稳态触发器**
- **(2)双独立通道**
- **(3)灵活触发方式**
- **3. 工作原理**
- **4. 典型应用场景**
- **(1)定时与延时控制**
- **(2)脉冲信号生成**
- **(3)保护与故障处理**
- **(4)多谐振荡器**
- ** 5. 74HC123的电路应用示例-保护电机**
- **电路关键配置**
- **工作原理**
- **6. 设计注意事项**
- **7. 与其他器件的对比**
- **总结**
74HC123 是一款 双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Dual Retriggerable Monostable Multivibrator),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外部电阻(R)和电容(C)调节输出脉冲宽度,并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生成可控的单稳态脉冲。以下是其功能的详细解析:
1. 引脚功能示例
引脚 | 功能 | 说明 |
---|---|---|
A1/A2 | 负边沿触发输入 | 接收外部触发信号(低电平跳变)。 |
B1/B2 | 正边沿触发输入 | 接收外部触发信号(高电平跳变)。 |
nRD1/nRD2 | 直接复位输入 | 低电平有效,强制终止当前脉冲输出。 |
Q1/Q2 | 输出信号 | 输出单稳态脉冲(低电平或高电平,取决于触发模式)。 |
CEXT1/CEXT2 | 外部电容连接 | 与 REXT 引脚配合,设定脉冲宽度。 |
REXT/CEXT1/REXT/CEXT2 | 外部电阻/电容连接 | 与 CEXT 引脚配合,设定脉冲宽度(T=0.693×R×C)。 |
2. 核心功能
(1)单稳态触发器
- 脉冲宽度调节:通过外接电阻(R)和电容(C)设定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T=0.693×R×C)。
- 可重触发:在输出脉冲期间,若再次接收到触发信号,脉冲宽度会重新开始计时(延长输出时间)。
- 直接复位:通过复位引脚(nRD)强制终止当前脉冲输出,立即将输出拉低。
(2)双独立通道
- 内部包含两个完全独立的单稳态触发器,可分别配置为不同的触发模式(正边沿触发或负边沿触发)。
- 每个通道均可独立控制,适用于需要多路定时或延时控制的场景。
(3)灵活触发方式
- 正边沿触发(B输入):当输入信号从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时触发。
- 负边沿触发(A输入):当输入信号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触发。
- 施密特触发输入:增强抗噪声能力,适应慢速输入信号。
3. 工作原理
-
正常触发流程:
- 当触发信号(A或B)满足条件(边沿变化)时,触发器进入暂稳态,输出引脚(Q)变为低电平(或高电平,取决于配置)。
- 外部RC网络开始充电,经过设定时间后,触发器自动恢复到稳态,输出返回初始状态。
-
可重触发特性:
- 在输出脉冲期间,若再次触发,脉冲宽度会从当前时刻重新计算(延长输出时间)。
- 适用于需要动态调整脉冲宽度的场景(如延时控制、信号展宽)。
-
直接复位:
- 通过复位引脚(nRD)输入低电平,可立即终止当前脉冲输出,强制输出为低电平。
4. 典型应用场景
(1)定时与延时控制
- 工业控制:保护电机驱动电路,防止程序异常导致电机过载。
- 消费电子:LED 调光或风扇控制,确保系统故障时自动关闭。
- 物联网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作为硬件级保护机制。
(2)脉冲信号生成
- 通信系统:生成时钟信号或数据同步脉冲。
- 传感器接口:为传感器提供精确的触发信号。
(3)保护与故障处理
- 异常保护:当单片机程序异常时,通过复位引脚(nRD)强制输出低电平,切断后级电路供电。
- 看门狗电路:配合看门狗芯片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异常时触发复位。
(4)多谐振荡器
- 通过反馈电路设计多谐振荡器,生成方波或周期性脉冲信号。
** 5. 74HC123的电路应用示例-保护电机**
电路关键配置
引脚 | 功能 | 连接信号 |
---|---|---|
1A (Input1) | 触发输入(MPWR_TRIG) | 单片机脉冲输出 |
1RST (Input3) | 复位输入(MPWR_CTRL) | 单片机控制信号 |
1Q (Output13) | 输出信号 | 后级电路(高/低电平) |
工作原理
-
正常运行:
MPWR_TRIG
输入负脉冲,MPWR_CTRL
为高电平。- 74HC123被触发,输出引脚13(1Q)产生高电平脉冲。
- 脉冲宽度由外部RC网络决定,公式:T=0.693×R×C。
-
异常处理:
- 单片机程序跑飞时,
MPWR_TRIG
停止输出脉冲或MPWR_CTRL
被拉低。 - 74HC123不再触发,输出引脚13(1Q)自动拉低,切断后级电路供电。
- 单片机程序跑飞时,
6. 设计注意事项
-
RC 网络选择:
- 脉冲宽度公式:T=0.693×R×C。
- 电阻范围:通常在 1kΩ1MΩ;电容范围:10pF10μF。
- 避免使用过大的电容,防止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精度下降。
-
电源与地线:
- 电源电压需稳定(3.0V~6.0V),建议加去耦电容(0.1μF)。
- 地线布局需短且宽,减少噪声干扰。
-
输入信号处理:
- 施密特触发输入适应慢速信号,但需确保上升/下降时间符合要求。
- 未使用的输入引脚应接高电平或低电平,防止浮空导致误触发。
-
异常保护设计:
- 配合看门狗电路,当单片机异常时通过 nRD 引脚强制复位。
- 在 Q 输出端加限流电阻,保护后级电路。
7. 与其他器件的对比
特性 | 74HC123 | 74LS123(TTL工艺) |
---|---|---|
工艺 | CMOS | TTL |
功耗 | 极低(典型 1μA) | 较高(典型 100μA) |
工作电压 | 3.0V~6.0V | 5V(固定) |
抗干扰能力 | 强(施密特触发输入) | 一般 |
脉冲宽度调节 | 通过 R/C 精确调节 | 通过 R/C 调节 |
总结
74HC123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稳态触发器芯片,广泛应用于 定时控制、异常保护、脉冲信号生成 等场景。其双通道设计、灵活的触发方式和低功耗特性,使其成为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关键组件。通过合理配置外部 RC 网络和触发逻辑,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