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任务到线程池
template<class F, class... Args>
auto ThreadPool::enqueue(F&& f, Args&&... args) -> std::future<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 {using return_type = 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std::future<return_type> res = task->get_future();{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if(stop) {throw std::runtime_error("enqueue on stopped ThreadPool");}tasks.emplace([task]() { (*task)(); });}condition.notify_one();return res;
}
基础知识点包括:右值、右值引用、完美转发、智能指针、Lambda表达式、可调用对象包装器function<void()>、绑定器bind、future、packaged_task
问题1:函数名(F&& f, Args&&… args) 这里的形参是啥意思?
在 ThreadPool::enqueue 这个函数的入参部分:
template <class F, class... Args>
auto ThreadPool::enqueue(F&& f, Args&&... args) -> std::future<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
F&& f, Args&&... args 采用了一种 完美转发(Perfect Forwarding) 机制,主要是为了高效地传递参数,并保持参数的值类别(左值/右值)属性。
1. F&& f
- 这里
F&&是一个 通用引用(Universal Reference),用于接收任何类型的可调用对象(callable object),包括:- 函数指针
- Lambda 表达式
std::function- 具有
operator()的仿函数(functor) - 绑定的成员函数
std::bind
F&&作为通用引用,不仅能接受左值(Lvalue),还能接受右值(Rvalue),并且能保留参数的原始类别。
2. Args&&... args
Args...是 可变模板参数(variadic template parameter),表示可以接受多个参数。Args&&...也是通用引用,它的作用是:- 可以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
- 完美转发(Perfect Forwarding):如果
args是左值,则保持左值;如果args是右值,则保持右值
3. 为什么要这样写?
主要是为了 提高泛型代码的效率,并 避免不必要的拷贝。
如果直接使用:
template <class F, class... Args>
auto ThreadPool::enqueue(F f, Args... args) -> std::future<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
那么:
F f会导致可调用对象(如 lambda)被拷贝,而不是以原始形式传递。Args... args会导致所有参数都被拷贝或切片(slicing),而不是以正确的引用形式传递。
使用 F&& f, Args&&... args 的 完美转发,可以:
- 传递左值时,保留左值属性,避免不必要的拷贝。
- 传递右值时,移动而不是拷贝,提高效率。
- 允许传递任意类型的参数,使
enqueue适用于各种可调用对象。
问题2:理解 std::result_of<F(Args…)>::type
std::result_of<F(Args...)>::type 是 C++11/14 中用于推导可调用对象 F 以 Args... 作为参数调用后的返回类型的工具。
然而,这个特性在 C++17 被弃用,在 C++20 被移除,并由 std::invoke_result_t<F, Args...> 取代。
1️⃣ 基本概念
std::result_of<F(Args...)>::type 解析 F 作为函数、函数指针、lambda 表达式或可调用对象,在传入 Args... 参数后,它的返回值是什么。
通俗解释:
- 如果
F(Args...)是一个可调用表达式,那么std::result_of<F(Args...)>::type就是它的返回值类型。
问题3: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 std::forward(args)…))如何理解?
解析 std::make_shared 在 std::packaged_task 中的用法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
1. 代码结构拆解
std::make_shared<T>(...):<>里是 要创建的对象类型:这里是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里是 构造函数参数:这里是std::bind(...)的返回值
2. std::packaged_task 介绍
std::packaged_task 是 C++11 引入的 任务封装类,用于异步任务执行。它封装一个可调用对象(函数、lambda 表达式等),并允许获取其执行结果。
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 task(func);
- 作用:将
func绑定到task,稍后可以执行task()来调用func,并通过std::future获取结果。 - 适用场景:
- 异步任务执行(如
std::thread、std::async) - 任务队列(线程池)
- 异步任务执行(如
3. std::bind 介绍
std::bind 用于绑定函数和参数,返回一个可调用对象。
std::bind(f, args...)
- 作用:
- 预绑定
f的参数args... - 返回一个可调用对象(类似
lambda) - 适用于回调函数和延迟执行
- 预绑定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nctional>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int main() {auto bound_func = std::bind(add, 10, 20);std::cout << bound_func() << std::endl; // 输出 30
}
4. 为什么要用 std::forward?
在 enqueue 函数中使用 std::forward 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完美转发(Perfect Forwarding),确保参数 f 和 args... 能够保持它们原本的值类别(左值或右值),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拷贝或移动,提高程序的性能。
详细解析:
1. F&& f 和 Args&&... args 是 万能引用(Universal References)
F&&和Args&&...并不是普通的右值引用,而是模板参数推导下的万能引用。- 当
f和args...被传入时,它们可能是左值(lvalue)或者右值(rvalue)。 - 如果直接传递这些参数,不加
std::forward,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拷贝或移动,影响性能。
2. 为什么需要 std::forward?
-
在
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这部分代码中:std::forward<F>(f)确保f被正确地转发:- 如果
f是左值,则std::forward<F>(f)也是左值。 - 如果
f是右值,则std::forward<F>(f)也是右值(即std::move(f))。
- 如果
std::forward<Args>(args)...也是同理,保证每个参数args...都按照它原本的类别传递。
-
如果不使用
std::forward:std::bind(f, args...)会导致所有参数都被按值拷贝,或者被错误地转换为左值,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5. 代码运行流程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
执行步骤
-
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绑定
f和args...,返回一个可调用对象
- 绑定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 创建一个
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用绑定的函数进行初始化 std::make_shared进行 一次性分配内存(包括控制块+对象),提高效率
- 创建一个
-
返回一个
std::shared_ptr<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 用
task->operator()()执行任务 - 用
task->get_future()获取任务结果
- 用
问题4:如何理解tasks.emplace(task { (*task)(); })?
在这段代码中,tasks.emplace([task]() { (*task)(); }) 是一个关键操作,它将一个可调用对象(lambda 表达式)加入到 tasks 队列中。我们可以拆解它的逻辑来理解它的作用。
1. 理解 tasks
tasks 是一个任务队列,通常是 std::queue<std::function<void()>> 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需要执行的任务。
std::queue<std::function<void()>> tasks;
因为 std::function<void()> 能够存储任意的可调用对象(如函数、lambda、函数对象等),所以我们可以把需要执行的任务封装进 std::function<void()>,然后存入队列。
2. 理解 task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
共享智能指针shared_ptr 是一个模板类
// shared_ptr<T> 类模板中,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构造函数, 语法格式如下:
std::shared_ptr<T> 智能指针名字(创建堆内存);
std::make_shared 是 C++11 标准引入的一个函数模板,用于创建 std::shared_ptr 对象。
这里的 task 是一个 std::shared_ptr<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类型的对象,其中 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 封装了一个可调用对象(比如函数、lambda、成员函数等),当 (*task)() 被调用时,它会执行 f(args...),并将结果存入一个 std::future 供外部使用。
3. 为什么要使用智能指针?
在这段代码中,使用 智能指针 (shared_ptr) 主要是为了 管理任务的生命周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确保任务 (packaged_task) 的生命周期
在 addTask 函数中,任务 (packaged_task<returntype()>) 被封装到一个 shared_ptr 里:
auto task = make_shared<packaged_task<returntype()>> (bind(forward<F>(f), forward<Args>(args)...));
然后,它被存入任务队列: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task)(); });
这里之所以使用 shared_ptr,主要是为了 确保 task 在队列中仍然有效,即:
task可能会在queue_Tasksqueue中等待执行,而addTask可能已经执行完毕并返回。- 如果
task是 局部变量,那么在addTask结束时,它会被销毁,导致 悬空指针或未定义行为。 shared_ptr允许task在多个地方安全共享,即使addTask结束,task仍然存在,直到任务真正执行完毕。
2. 避免 packaged_task 的拷贝
packaged_task 不允许拷贝,因为它内部维护了一个 future,拷贝可能导致 future 的所有权问题。
因此,shared_ptr 允许 在多个地方(任务队列和执行线程)安全传递 task,而无需拷贝。
所以,如果直接使用packaged_task<returntype()> task(bind(forward<F>(f), forward<Args>(args)...));是不行的,packaged_task类型的task不能拷贝,所以只能用智能指针来管理task。
3. 线程安全,避免悬空任务
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可能会在不同线程中执行: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task)(); });
- 任务
task可能会在 多个线程之间传递,如果没有shared_ptr,就需要手动管理其生命周期,容易导致 内存泄漏或悬空指针。 shared_ptr让任务对象在最后一个线程执行完毕后才会被销毁,确保 线程安全。
4. 简化资源管理,避免 new/delete
如果不使用 shared_ptr,可能需要手动 new 一个 packaged_task,然后在任务执行完后手动 delete,容易出错:
packaged_task<returntype()>* task = new packaged_task<returntype()>(bind(...));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task)(); delete task; });
这样管理资源容易导致:
- 内存泄漏(忘记
delete)。 - 悬空指针(
delete过早执行)。 - 代码可读性降低。
使用 shared_ptr 让 C++ 自动管理 packaged_task,避免手动 new/delete 的复杂性。
总结
使用 shared_ptr 管理 packaged_task 的生命周期,带来的好处有:
- 保证任务的生命周期:即使
addTask结束,任务仍然有效,直到被执行完毕。 - 避免
packaged_task的拷贝问题:确保future正确管理。 - 线程安全: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可能在多个线程中共享,
shared_ptr确保不会提前销毁。 - 避免手动
new/delete,减少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代码健壮性。
4. 为什么要用Lambda包装std::shared_ptr<std::packaged_task<returntype()>>类型的task?
1. 直接传入 task 会导致类型不匹配
线程池的任务队列 queue_Tasksqueue 是:
queue<function<void(void)>> queue_Tasksqueue;
即,任务队列存储的是 std::function<void()> 类型的可调用对象。
而 task 的类型是:
std::shared_ptr<std::packaged_task<returntype()>>
问题:
shared_ptr<packaged_task<returntype()>>不能隐式转换为std::function<void()>。std::function<void()>需要一个 可调用对象(比如函数、Lambda),但shared_ptr本身不是可调用对象。
如果你尝试这样做: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 编译错误
编译器会报错,因为 queue_Tasksqueue.emplace() 需要一个 std::function<void()>,但 shared_ptr<packaged_task<returntype()>> 不是一个可调用对象。
2. 为什么用 lambda 可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用 Lambda 将 task 变成一个可调用对象: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
Lambda 的作用:
- 捕获
task(shared_ptr),保证task在任务队列中仍然有效,不会被提前销毁。 - 使
task变成一个可调用对象,因为(*task)();相当于task->operator()(),执行packaged_task任务。
这样,Lambda 的类型就变成了 std::function<void()>,可以安全地存入 queue_Tasksqueue。
3. 用 std::bind 也可以
除了 Lambda,你也可以用 std::bind:
queue_Tasksqueue.emplace(std::bind(&std::packaged_task<returntype()>::operator(), task));
但 Lambda 更直观,而且 std::bind 可能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额外的拷贝,因此 Lambda 是最佳选择。
4. 总结
| 写法 | 是否可行 | 原因 |
|---|---|---|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 错误 | shared_ptr<packaged_task> 不是可调用对象,不能隐式转换为 std::function<void()> |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 | ✅ 正确 | Lambda 让 task 变成可调用对象,并确保生命周期管理 |
queue_Tasksqueue.emplace(std::bind(&std::packaged_task<returntype()>::operator(), task)); | ✅ 正确 | std::bind 也可以包装 task,但不如 Lambda 直观 |
核心结论
shared_ptr<packaged_task>不是可调用对象,不能直接存入std::function<void()>。- Lambda 让
task变成可调用对象,并确保其生命周期正确管理。 std::bind也能解决问题,但 Lambda 更直观。
所以,使用: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
是最安全、最直观的解决方案。🚀
在 ThreadPool::addTask(function<void()>) 这个函数中,不能使用 引用 (const function<void()>& task) 主要是因为 任务需要被存入队列并在稍后执行,而 std::function<void()> 可能会封装临时对象(如 Lambda)。然而,对于 packaged_task,情况有所不同。
5. 既然packaged_task 不能被拷贝,那可以用引用传递吗?
1. packaged_task 不能直接用引用
在 ThreadPool::addTask(F&& f, Args&&... args) 这个 模板方法 中:
template<typename F, typename... Args>
future<typename result_of<F(Args...)>::type> addTask(F&& f, Args&&... args)
{using returntype = typename result_of<F(Args...)>::type;// `packaged_task` 绑定函数和参数auto task = make_shared<packaged_task<returntype()>> (bind(forward<F>(f), forward<Args>(args)...));future<returntype> res = task->get_future();mutex_queuemutex.lock();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mutex_queuemutex.unlock();cv_ConditionVariable.notify_one();return res;
}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 shared_ptr<packaged_task<returntype()>>,为什么 不能用引用(packaged_task<returntype()>&)呢?
(1) packaged_task 不能被拷贝
std::packaged_task 不能被拷贝,因为它内部包含 std::future,拷贝会导致 future 结果管理混乱。所以,如果尝试这样做: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直接存入队列
会编译失败,因为 packaged_task 没有拷贝构造函数。
(2) 不能直接使用引用
如果 task 以 引用 (packaged_task<returntype()>&) 传递,而不是 shared_ptr:
packaged_task<returntype()> task(bind(forward<F>(f), forward<Args>(args)...));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
那么:
task是局部变量,在addTask结束时会被销毁。- 但任务队列
queue_Tasksqueue里存储的 Lambda 可能会在task被销毁后才执行,导致 悬空引用,程序崩溃。
(3) 为什么 shared_ptr 可以解决问题
auto task = make_shared<packaged_task<returntype()>> (bind(forward<F>(f), forward<Args>(args)...));
queue_Tasksqueue.emplace([task]() { (*task)(); });
这里使用 shared_ptr 解决了问题:
shared_ptr允许task在队列和执行线程之间共享生命周期。- 只有当任务被执行完毕且
shared_ptr计数归零时,packaged_task才会被销毁,避免了悬空指针问题。
2. function<void()> 和 packaged_task 的区别
| 类型 | 可拷贝 | 适合用 shared_ptr 吗? | 适合用引用吗? |
|---|---|---|---|
std::function<void()> | ✅ 可以拷贝 | ❌ 不需要,它本身就是拷贝管理 | ❌ 不能用引用,可能封装临时对象 |
std::packaged_task<R()> | ❌ 不能拷贝 | ✅ 需要 shared_ptr 管理生命周期 | ❌ 不能用引用,可能被提前销毁 |
3. 总结
-
为什么
std::function<void()>不能用引用 (&task)?- 任务可能是 临时对象(如 Lambda)。
- 任务需要 拷贝存入队列,引用会导致悬空引用。
-
为什么
std::packaged_task<R()>需要shared_ptr?packaged_task不能拷贝,但需要跨线程传递。shared_ptr确保task在队列里存活到执行,防止悬空指针。
因此,在 ThreadPool 里:
std::function<void()>使用值传递,因为它可以安全拷贝。std::packaged_task<R()>使用shared_ptr,避免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直接使用引用 (&) 会导致线程安全问题或悬空指针,因此不适合在这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