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 (第4版) 》笔记-Chapter2-HTML 中的 JavaScript

二、HTML 中的 JavaScript
  1. 将 JavaScript 插入 HTML 的主要方法是使用<script>元素。

  2. <script>元素有下列 8 个属性。

    • async:可选。表示应该立即开始下载脚本,但不能阻止其他页面动作,比如下载资源或等待其他脚本加载。只对外部脚本文件有效。
    • charset:可选。使用 src 属性指定的代码字符集。这个属性很少使用,因为大多数浏览器不在乎它的值。
    • crossorigin:可选。配置相关请求的CORS(跨源资源共享)设置。默认不使用CORS。crossorigin="anonymous"配置文件请求不必设置凭据标志。crossorigin="use-credentials"设置凭据标志,意味着出站请求会包含凭据。
    • defer:可选。表示脚本可以延迟到文档完全被解析和显示之后再执行。只对外部脚本文件有效。在 IE7 及更早的版本中,对行内脚本也可以指定这个属性。
    • integrity:可选。允许比对接收到的资源和指定的加密签名以验证子资源完整性(SRI,Subresource Integrity)。如果接收到的资源的签名与这个属性指定的签名不匹配,则页面会报错,脚本不会执行。这个属性可以用于确保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不会提供恶意内容。
    • language:废弃。最初用于表示代码块中的脚本语言(如"JavaScript"、“JavaScript 1.2"或"VBScript”)。大多数浏览器都会忽略这个属性,不应该再使用它。
    • src:可选。表示包含要执行的代码的外部文件。
    • type:可选。代替 language,表示代码块中脚本语言的内容类型(也称 MIME 类型)。按照惯例,这个值始终都是"text/javascript",尽管"text/javascript"和"text/ecmascript"都已经废弃了。JavaScript 文件的 MIME 类型通常是"application/x-javascript",不过给 type 属性这个值有可能导致脚本被忽略。在非 IE 的浏览器中有效的其他值还有"application/javascript"和"application/ecmascript"。如果这个值是 module,则代码会被当成 ES6 模块,而且只有这时候代码中才能出现 import 和 export 关键字。
  3. 使用<script>的方式有两种:通过它直接在网页中嵌入 JavaScript 代码,以及通过它在网页中包含外部 JavaScript 文件。

  4. 要嵌入行内 JavaScript 代码,直接把代码放在<script>元素中就行:

    <script> function sayHi() { console.log("Hi!"); } 
    </script><script> function sayScript() { console.log("<\/script>"); } 
    </script>
    
    • 包含在<script>内的代码会被从上到下解释。
    • 在上面的例子中,被解释的是一个函数定义,并且该函数会被保存在解释器环境中。在<script>元素中的代码被计算完成之前,页面的其余内容不会被加载,也不会被显示。
    • 在使用行内 JavaScript 代码时,要注意代码中不能出现字符串</script>。想避免这个问题,只需要转义字符“\”即可。
  5. 要包含外部文件中的 JavaScript,就必须使用 src 属性。这个属性的值是一个 URL,指向包含 JavaScript 代码的文件。

    <script src="example.js"></script>
    
    • 与解释行内 JavaScript 一样,在解释外部 JavaScript 文件时,页面也会阻塞。(阻塞时间也包含下载文件的时间。)
    • 在 XHTML 文档中,可以忽略结束标签。
      <script src="example.js"/>
      
      • 以上语法不能在 HTML 文件中使用,因为它是无效的 HTML,有些浏览器不能正常处理,比如 IE。
    • 使用了 src 属性的<script>元素不应该再在<script></script>标签中再包含其他 JavaScript 代码。如果两者都提供的话,则浏览器只会下载并执行脚本文件,从而忽略行内代码。
    • \<script\>元素的一个最为强大、同时也备受争议的特性是,它可以包含来自外部域的 JavaScript 文件。
      <script src="http://www.somewhere.com/afile.js"></script>
      
      • \<img\>元素很像,<script>元素的 src 属性可以是一个完整的 URL,而且这个 URL 指向的资源可以跟包含它的 HTML 页面不在同一个域中。
      • 浏览器在解析这个资源时,会向 src 属性指定的路径发送一个 GET 请求,以取得相应资源,假定是一个 JavaScript 文件。这个初始的请求不受浏览器同源策略限制,但返回并被执行的 JavaScript 则受限制。当然,这个请求仍然受父页面 HTTP/HTTPS 协议的限制。
    • 来自外部域的代码会被当成加载它的页面的一部分来加载和解释。这个能力可以让我们通过不同的域分发 JavaScript。
    • 在包含外部域的 JavaScript 文件时,要确保该域是自己所有的,或者该域是一个可信的来源。<script>标签的 integrity 属性是防范这种问题的一个武器,但这个属性也不是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 不管包含的是什么代码,浏览器都会按照<script>在页面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解释它们,前提是它们没有使用 defer 和 async 属性。第二个<script>元素的代码必须在第一个<script>元素的代码解释完毕才能开始解释,第三个则必须等第二个解释完,以此类推。
  6. 按照惯例,外部 JavaScript 文件的扩展名是.js。这不是必需的,因为浏览器不会检查所包含 JavaScript 文件的扩展名。这就为使用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动态生成 JavaScript 代码,或者在浏览器中将 JavaScript扩展语言(如TypeScript,或React的 JSX)转译为JavaScript提供了可能性。不过要注意,服务器经常会根据文件扩展来确定响应的正确 MIME 类型。如果不打算使用.js 扩展名,一定要确保服务器能返回正确的 MIME 类型。

  7. 过去,所有<script>元素都被放在页面的<head>标签内。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 HTML Page</title> <script src="example1.js"></script> <script src="example2.js"></script> </head> <body> <!-- 这里是页面内容 --> </body> 
    </html>
    
    •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把外部的 CSS 和 JavaScript 文件都集中放到一起。不过,把所有 JavaScript 文件都放在<head>里,也就意味着必须把所有 JavaScript 代码都下载、解析和解释完成后,才能开始渲染页面(页面在浏览器解析到<body>的起始标签时开始渲染)。对于需要很多 JavaScript 的页面,这会导致页面渲染的明显延迟,在此期间浏览器窗口完全空白。
  8.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代 Web 应用程序通常将所有 JavaScript 引用放在<body>元素中的页面内容后面。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 HTML Page</title> </head> <body> <!-- 这里是页面内容 --> <script src="example1.js"></script> <script src="example2.js"></script> </body> 
    </html>
    
    • 这样一来,页面会在处理 JavaScript 代码之前完全渲染页面。用户会感觉页面加载更快了,因为浏览器显示空白页面的时间短了。
  9. HTML 4.01 为<script>元素定义了一个叫 defer 的属性。这个属性表示脚本在执行的时候不会改变页面的结构。也就是说,脚本会被延迟到整个页面都解析完毕后再运行。因此,在<script>元素上设置 defer 属性,相当于告诉浏览器立即下载,但延迟执行。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 HTML Page</title> <script defer src="example1.js"></script> <script defer src="example2.js"></script> </head> <body> <!-- 这里是页面内容 --> </body> 
    </html>
    
    • 虽然这个例子中的<script>元素包含在页面的<head>中,但它们会在浏览器解析到结束的</html>标签后才会执行。HTML5 规范要求脚本应该按照它们出现的顺序执行,因此第一个推迟的脚本会在第二个推迟的脚本之前执行,而且两者都会在 DOMContentLoaded 事件之前执行(关于事件,请参考第 17 章)。不过在实际当中,推迟执行的脚本不一定总会按顺序执行或者在 DOMContentLoaded 事件之前执行,因此最好只包含一个这样的脚本。
    • defer 属性只对外部脚本文件才有效。这是 HTML5 中明确规定的,因此支持 HTML5 的浏览器会忽略行内脚本的 defer 属性。IE4~7 展示出的都是旧的行为,IE8 及更高版本则支持 HTML5 定义的行为。
    • 对 defer 属性的支持是从 IE4、Firefox 3.5、Safari 5 和 Chrome 7 开始的。其他所有浏览器则会忽略这个属性,按照通常的做法来处理脚本。考虑到这一点,还是把要推迟执行的脚本放在页面底部比较好。
    • 对于 XHTML 文档,指定 defer 属性时应该写成 defer=“defer”。
  10. HTML5 为<script>元素定义了 async 属性。从改变脚本处理方式上看,async 属性与 defer 类似。当然,它们两者也都只适用于外部脚本,都会告诉浏览器立即开始下载。不过,与 defer 不同的是,标记为 async 的脚本并不保证能按照它们出现的次序执行。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 HTML Page</title> <script async src="example1.js"></script> <script async src="example2.js"></script> </head> <body> <!-- 这里是页面内容 --> </body> 
    </html>
    
    • 在这个例子中,第二个脚本可能先于第一个脚本执行。因此,重点在于它们之间没有依赖关系。给脚本添加 async 属性的目的是告诉浏览器,不必等脚本下载和执行完后再加载页面,同样也不必等到该异步脚本下载和执行后再加载其他脚本。正因为如此,异步脚本不应该在加载期间修改 DOM。
    • 异步脚本保证会在页面的 load 事件前执行,但可能会在 DOMContentLoaded(参见第 17 章)之前或之后。Firefox 3.6、Safari 5 和 Chrome 7 支持异步脚本。使用 async 也会告诉页面你不会使用document.write,不过好的 Web 开发实践根本就不推荐使用这个方法。
    • 对于 XHTML 文档,指定 async 属性时应该写成 async=“async”。
    • 读者笔记:来自GPT3.5-load 事件在页面的所有资源(包括图片、CSS、JavaScript、嵌入的内容等)都已经加载完成后触发。与 load 事件不同的是,DOMContentLoaded 事件在页面的所有 DOM 解析完成后触发,不需要等待其他资源的加载完成。
  11. 动态加载脚本

    • 除了<script>标签,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加载脚本。因为 JavaScript 可以使用 DOM API,所以通过向 DOM 中动态添加 script 元素同样可以加载指定的脚本。只要创建一个 script 元素并将其添加到 DOM 即可。
      le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gibberish.js';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le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gibberish.js'; 
      script.async = false;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 在把 HTMLElement 元素添加到 DOM 且执行到这段代码之前不会发送请求。
      • 默认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创建的<script>元素是以异步方式加载的,相当于添加了 async 属性。不过这样做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createElement()方法,但不是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async 属性。因此,如果要统一动态脚本的加载行为,可以明确将其设置为同步加载。
      • 以这种方式获取的资源对浏览器预加载器是不可见的。这会严重影响它们在资源获取队列中的优先级。根据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以及怎么使用,这种方式可能会严重影响性能。要想让预加载器知道这些动态请求文件的存在,可以在文档头部显式声明它们:
        <link rel="preload" href="gibberish.js">
        
  12. 可扩展超文本标记语言(XHTML,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将 HTML 作为 XML 的应用重新包装的结果。与 HTML 不同,在 XHTML 中使用 JavaScript 必须指定 type 属性且值为 text/javascript,HTML 中则可以没有这个属性。(XHTML 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 在 XHTML 中编写代码的规则比 HTML 中严格,这会影响使用<script>元素嵌入 JavaScript 代码。下面的代码块虽然在 HTML 中有效,但在 XHML 中是无效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compare(a, b) {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less than B"); } else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greater than B"); } else { console.log("A is equal to B"); } } 
      </script>
      
      • 在 HTML 中,解析<script>元素会应用特殊规则。XHTML 中则没有这些规则。这意味着 a < b 语句中的小于号(<)会被解释成一个标签的开始,并且由于作为标签开始的小于号后面不能有空格,这会导致语法错误。
    • 在 XHTML(及 XML)中,CDATA 块表示文档中可以包含任意文本的区块,其内容不作为标签来解析,因此可以在其中包含任意字符,包括小于号,并且不会引发语法错误。使用 CDATA 的格式如下:
      // 写法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CDATA[ function compare(a, b) {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less than B"); } else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greater than B"); } else { console.log("A is equal to B"); } } 
      ]]></script>// 写法2: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DATA[ function compare(a, b) {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less than B"); } else if (a > b) { console.log("A is greater than B"); } else { console.log("A is equal to B"); } } //]]> 
      </script>
      
      • 在兼容 XHTML 的浏览器中,上面的写法1这样能解决问题。但在不支持 CDATA 块的非 XHTML 兼容浏览器中则不行。为此,CDATA 标记必须使用 JavaScript 注释来抵消。下面的写法2适用于所有现代浏览器。
      • XHTML 模式会在页面的 MIME 类型被指定为"application/xhtml+xml"时触发。并不是所有浏览器都支持以这种方式送达的 XHTML。
  13. 虽然可以直接在 HTML 文件中嵌入 JavaScript 代码,但通常认为最佳实践是尽可能将 JavaScript 代码放在外部文件中。不过这个最佳实践并不是明确的强制性规则。推荐使用外部文件的理由如下。

    • 可维护性。JavaScript 代码如果分散到很多 HTML 页面,会导致维护困难。而用一个目录保存所有 JavaScript 文件,则更容易维护,这样开发者就可以独立于使用它们的 HTML 页面来编辑代码。
    • 缓存。浏览器会根据特定的设置缓存所有外部链接的 JavaScript 文件,这意味着如果两个页面都用到同一个文件,则该文件只需下载一次。这最终意味着页面加载更快。
    • 适应未来。通过把 JavaScript 放到外部文件中,就不必考虑用 XHTML 或前面提到的注释黑科技。包含外部 JavaScript 文件的语法在 HTML 和 XHTML 中是一样的。
  14. 在配置浏览器请求外部文件时,要重点考虑的一点是它们会占用多少带宽。在 SPDY/HTTP2 中,预请求的消耗已显著降低,以轻量、独立 JavaScript 组件形式向客户端送达脚本更具优势。

    • 在初次请求时,如果浏览器支持 SPDY/HTTP2,就可以从同一个地方取得一批文件,并将它们逐个放到浏览器缓存中。从浏览器角度看,通过 SPDY/HTTP2 获取所有这些独立的资源与获取一个大JavaScript 文件的延迟差不多。
    • 在第二个页面请求时,由于你已经把应用程序切割成了轻量可缓存的文件,第二个页面也依赖的某些组件此时已经存在于浏览器缓存中了。
    • 当然,这里假设浏览器支持 SPDY/HTTP2,只有比较新的浏览器才满足。如果你还想支持那些比较老的浏览器,可能还是用一个大文件更合适。
  15. 文档模式

    • IE5.5 发明了文档模式的概念,即可以使用 doctype 切换文档模式。最初的文档模式有两种:混杂模式(quirks mode)和标准模式(standards mode)。前者让 IE 像 IE5 一样(支持一些非标准的特性),后者让 IE 具有兼容标准的行为。虽然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只体现在通过 CSS 渲染的内容方面,但对 JavaScript 也有一些关联影响,或称为副作用。
    • IE 初次支持文档模式切换以后,其他浏览器也跟着实现了。随着浏览器的普遍实现,又出现了第三种文档模式:准标准模式(almost standards mode)。这种模式下的浏览器支持很多标准的特性,但是没有标准规定得那么严格。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图片元素周围的空白(在表格中使用图片时最明显)。
    • 混杂模式在所有浏览器中都以省略文档开头的 doctype 声明作为开关。这种约定并不合理,因为混杂模式在不同浏览器中的差异非常大,不使用黑科技基本上就没有浏览器一致性可言。
    • 标准模式通过下列几种文档类型声明开启:
      <!-- HTML 4.01 Stric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 XHTML 1.0 Stric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 HTML5 --> 
      <!DOCTYPE html>
      
    • 准标准模式通过过渡性文档类型(Transitional)和框架集文档类型(Frameset)来触发:
      <!-- HTML 4.01 Transitional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 HTML 4.01 Framese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html4/frameset.dtd"> <!-- XHTML 1.0 Transitional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XHTML 1.0 Framese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
      
      • 准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非常接近,很少需要区分。人们在说到“标准模式”时,可能指其中任何一个。而对文档模式的检测(本书后面会讨论)也不会区分它们。本书后面所说的标准模式,指的就是除混杂模式以外的模式。
  16. <noscript>元素被用于给不支持 JavaScript 的浏览器提供替代内容。

    • <noscript>元素可以包含任何可以出现在<body>中的 HTML 元素,<script>除外。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浏览器将显示包含在<noscript>中的内容:
      •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 浏览器对脚本的支持被关闭。
    • 任何一个条件被满足,包含在<noscript>中的内容就会被渲染。否则,浏览器不会渲染<noscript>中的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 HTML Page</title> <script defer="defer" src="example1.js"></script> <script defer="defer" src="example2.js"></script> </head> <body> <noscript> <p>This page requires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p> </noscript> </body> 
      </html>
      
      • 这个例子是在脚本不可用时让浏览器显示一段话。如果浏览器支持脚本,则用户永远不会看到它。
  17. 本章总结

    • JavaScript 是通过<script>元素插入到 HTML 页面中的。这个元素可用于把 JavaScript 代码嵌入到 HTML 页面中,跟其他标记混合在一起,也可用于引入保存在外部文件中的 JavaScript。
    • 要包含外部 JavaScript 文件,必须将 src 属性设置为要包含文件的 URL。文件可以跟网页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位于完全不同的域。
    • 所有<script>元素会依照它们在网页中出现的次序被解释。在不使用 defer 和 async 属性的情况下,包含在<script>元素中的代码必须严格按次序解释。
    • 对不推迟执行的脚本,浏览器必须解释完位于<script>元素中的代码,然后才能继续渲染页面的剩余部分。为此,通常应该把<script>元素放到页面末尾,介于主内容之后及</body>标签之前。
    • 可以使用 defer 属性把脚本推迟到文档渲染完毕后再执行。推迟的脚本原则上按照它们被列出的次序执行。
    • 可以使用 async 属性表示脚本不需要等待其他脚本,同时也不阻塞文档渲染,即异步加载。异步脚本不能保证按照它们在页面中出现的次序执行。
    • 通过使用<noscript>元素,可以指定在浏览器不支持脚本时显示的内容。如果浏览器支持并启用脚本,则<noscript>元素中的任何内容都不会被渲染。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6929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数据分析系列--⑦RapidMiner模型评价(基于泰坦尼克号案例含数据集)

一、前提 二、模型评估 1.改造⑥ 2.Cross Validation算子说明 2.1Cross Validation 的作用 2.1.1 模型评估 2.1.2 减少过拟合 2.1.3 数据利用 2.2 Cross Validation 的工作原理 2.2.1 数据分割 2.2.2 迭代训练与测试 ​​​​​​​ 2.2.3 结果汇总 ​​​​​​​ …

Deepseek-v3 / Dify api接入飞书机器人go程序

准备工作 开通了接收消息权限的飞书机器人&#xff0c;例如我希望用户跟飞书机器人私聊&#xff0c;就需要开通这个权限&#xff1a;读取用户发给机器人的单聊消息 im:message.p2p_msg:readonly准备好飞书机器人的API key 和Secretdeepseek-v3的api keysecret&#xff1a;http…

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力扣17)

这道题注意两个点。一是根据题目所给的键盘布局进行数字到英文字符串的映射&#xff0c;这一步可以用二维数组实现。二是这道题在递归的时候不需要缩小范围&#xff0c;这与之前写的组合题目有所不同。此题并不是在一个集合中不断递归遍历&#xff0c;而是递归另一个集合&#…

红黑树原理及C语言实现

目录 一、原理 二、操作示例 三、应用场景 四、C语言实现红黑树 五、代码说明 六、红黑树和AVL树对比 一、原理 熟悉红黑树之前&#xff0c;我们需要了解二叉树与二叉查找树概念&#xff0c;参见前述相关文章&#xff1a;二叉查找树BST详解及其C语言实现-CSDN博客 红黑…

DeepSeek V2报告阅读

概况 MoE架构&#xff0c;236B参数&#xff0c;每个token激活参数21B&#xff0c;支持128K上下文。采用了包括多头潜在注意力&#xff08;MLA&#xff09;和DeepSeekMoE在内的创新架构。MLA通过将KV缓存显著压缩成潜在向量来保证高效的推理&#xff0c;而DeepSeekMoE通过稀疏计…

TCP服务器与客户端搭建

一、思维导图 二、给代码添加链表 【serv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

【自动化测试】使用Python selenium类库模拟手人工操作网页

使用Python selenium类库模拟手人工操作网页 背景准备工作安装Python版本安装selenium类库下载selenium驱动配置本地环境变量 自动化脚本输出页面表单自动化填充相关代码 背景 待操作网页必须使用IE浏览器登录访问用户本地只有edge浏览器&#xff0c;通过edge浏览器IE模式访问…

如何通过Davinci Configurator来新增一个BswM仲裁规则

本文框架 前言1.增加一个Mode Declaration Group2.增加一个Mode Request RPorts3.与操作Port的SWC连线4.新建一个Expression5.新建ActionList6.将表达式新建或加进现有Rule内7.生成BswM及Rte模块代码8.在代码中调用RTE接口前言 在Autosar模式管理系列介绍01-BswM文章中,我们对…

智慧交通: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xff0c;交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交通状况&#xff0c;智慧交通系统应运而生&#xff0c;其中数据可视化技术成为了提升交通管理效率的关键一环。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山海鲸可视化软件来优化交通管理&#xff0c;并展示其在智…

Android Studio:如何利用Application操作全局变量

目录 一、全局变量是什么 二、如何把输入的信息存储到全局变量 2.1 MainApplication类 2.2 XML文件 三、全局变量读取 四、修改manifest ​编辑 五、效果展示 一、全局变量是什么 全局变量是指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可访问的变量&#xff0c;它的作用范围不限于某个…

DeepSeek模型构建与训练

在完成数据预处理之后,下一步就是构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DeepSeek提供了简洁而强大的API,使得模型构建和训练变得非常直观。无论是简单的全连接网络,还是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DeepSeek都能轻松应对。本文将带你一步步构建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并…

Chrome 浏览器 支持多账号登录和管理的浏览器容器解决方案

根据搜索结果&#xff0c;目前没有直接提到名为“chrometable”的浏览器容器或插件。不过&#xff0c;从功能描述来看&#xff0c;您可能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支持多账号登录和管理的浏览器容器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xff1a; 1. 使用 Docker 容器化部署 Chrome …

UdpServer

Udp服务端&#xff1a;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Net.Sockets;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IO; using …

Kafka 可靠性探究—副本刨析

Kafka 的多副本机制提升了数据容灾能力。 副本通常分为数据副本与服务副本。数据副本是指在不同的节点上持久化同一份数据&#xff1b;服务副本指多个节点提供同样的服务&#xff0c;每个节点都有能力接收来自外部的请求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 副本刨析 1.1 相关概念 AR&…

智能化转型2.0:从“工具应用”到“价值重构”

过去几年&#xff0c;“智能化”从一个模糊的概念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2024年&#xff0c;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的爆发式落地&#xff0c;中国企业正式迈入智能化转型的2.0时代。这一阶段的核心特征是从单一场景的“工具应用”转向全链条的“价值重构”&…

Unity Dots学习

ISystem和SystemBase的区别 Archetype和Chunk 相同组件的实体放在一起&#xff0c;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存块&#xff08;Chunk&#xff09; Chunk有一个大小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124181/article/details/103716338 如果批量操作的entity都是同一个chunk下的效率会更…

【1】高并发导出场景下,服务器性能瓶颈优化

高并发导出场景下&#xff0c;服务器性能瓶颈通常出现在 CPU、内存、磁盘 I/O 或网络带宽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xff0c;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xff1a; 1. 优化导出逻辑 减少计算复杂度&#xff1a;检查导出逻辑中是否存在不必要的计算或重复操作&#xff0c;…

使用 Axios 获取用户数据并渲染——个人信息设置

目录 1. HTML 部分&#xff08;前端页面结构&#xff09; HTML 结构解析&#xff1a; 2. JavaScript 部分&#xff08;信息渲染逻辑&#xff09; JavaScript 解析&#xff1a; 3. 完整流程 4. 总结 5. 适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 Axios 从服务器获取用户信息&#xff0…

能否通过蓝牙建立TCP/IP连接来传输数据

前言&#xff1a;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时&#xff0c;产生了一个疑问&#xff1a;能否通过蓝牙建立TCP/IP连接来传输数据 查阅了一些文章&#xff0c;可以得出结论&#xff1a;不行 下面是我截取的两篇个人认可的文章的回答&#xff1a; 文章一&#xff1a;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

C06S02-Docker网络和资源限制

一、Docker网络模式 1. 桥接模式 Docker的默认网络模式&#xff0c;工作在第二层&#xff0c;也就是数据链路层。 启动Docker的时候会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虚拟的网桥&#xff0c;工作方式类似于交换机。创建容器的时候&#xff0c;会分配一个和网桥相同网段的IP地址给容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