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程:【C语言数据结构】第2章:线性表(1)--定义ADT

news/2025/10/31 19:34:38/文章来源:https://www.cnblogs.com/gccbuaa/p/19181099

每日一句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乾坤已定,我定扭转乾坤。


目录

每日一句

一.线性表定义

1.线性表的逻辑特征

元素同质性

结构有限性

序偶关系(一对一的线性链)

2.线性表的形式化定义

3.线性表的实例解析

生活实例:

编程实例:

二.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1.ADT的核心思想:“接口与实现分离”

2.线性表ADT的三要素:数据对象、数据关系、操作

3.线性表的核心操作详解

4.ADT的扩展操作与可扩展性

1.遍历操作(Traverse)

2.合并操作(Merge)

3.拆分操作(Split)

4.排序操作(Sort)

总结


一.线性表定义

线性表是由 n ( n ≥ 0 )个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1.线性表的逻辑特征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基础的线性结构,其逻辑特征可从“元素特性”“结构有限性”“元素间关系”三个维度精准刻画:

元素同质性

线性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必须属于同一数据对象。例如“学生信息表”中,每条记录(包含学号、姓名、成绩等字段)都属于“学生”这一数据对象,不会混入其他类型(如教师信息)。这种同质性保证了对表中元素的操作(如查找、修改)能基于统一的类型规则执行。

结构有限性

线性表包含的数据元素数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线性表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不存在“无限延伸”的情况。比如“全体自然数序列”不是线性表(因元素无限),但“班级30名学生的学号序列”是线性表(元素数量有限)。

序偶关系(一对一的线性链)

若线性表非空(元素个数 ( n > 0 )),则存在唯一的“首元素”(无直接前驱,是线性链的起点)和唯一的“尾元素”(无直接后继,是线性链的终点)
对于中间元素(位置 ( 1 < i < n ) 的元素 ( a_i )),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前一个元素 ( a_{i-1} ))和一个直接后继(后一个元素 ( a_{i+1}))

这种“一对一”的序偶关系,使线性表的元素呈“链条”状串联,这是它与树形结构(一对多,如文件夹与子文件夹的包含关系)、图形结构(多对多,如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关注关系)的本质区别——线性表的逻辑关系是“一条线”,而非“一棵树”或“一张网”。

2.线性表的形式化定义

从数学角度,线性表可严格形式化表示为:

[ L = (a_1, a_2, \dots, a_{i-1}, a_i, a_{i+1}, \dots, a_n) ]
其中:

( n ) 是线性表的长度(即元素个数)。当 ( n = 0 ) 时,线性表称为空表(无任何元素);

( a_1 ) 是首元素(表头元素),无直接前驱;( a_n ) 是尾元素(表尾元素),无直接后继;

对任意 ( 1 < i < n ),元素 ( a_i ) 的直接前驱为 ( a_{i-1} ),直接后继为 ( a_{i+1} )。

这种定义为线性表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提供了清晰逻辑依据:“在第 ( i ) 个位置插入元素”时,需保证新元素的前驱是 ( a_{i-1} )、后继是原 ( a_i );“删除第 ( i ) 个元素”时,需让 ( a_{i-1} ) 的后继指向原 ( a_{i+1} ),以此维持“一对一”的链状关系。

3.线性表的实例解析

线性表的实例在生活与编程中随处可见,通过具体例子能更直观理解其逻辑特征:

生活实例

编程实例

这些实例验证了线性表“元素同质性、结构有限性、序偶关系”的核心逻辑,也让抽象定义更具体可感。

二.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1.ADT的核心思想:“接口与实现分离”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ADT)是数据结构的核心抽象思想,本质是:只定义“数据结构要做什么”,不关心“具体怎么做”

类比生活中的“洗衣机”:使用时只需知道“按启动键能洗衣服”“按模式键切换洗涤模式”(这是“接口”),无需了解内部电机、齿轮的协作(这是“实现”)。

对于线性表,ADT规定“线性表应支持哪些操作”(如初始化、插入、删除),但不规定操作是用“顺序表(数组)”还是“链表(指针)”实现。这种“接口与实现分离”的思想,让数据结构设计更灵活——同一种ADT可有多种物理实现(如顺序表、链表),且使用者无需关注底层细节。

2.线性表ADT的三要素:数据对象、数据关系、操作

ADT由“数据对象”“数据关系”“基本操作”三要素组成,结合线性表具体分析:

数据对象(Data)

、线性表的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例如“学生信息线性表”的数据对象是“全体学生记录”(每条记录含学号、姓名、年龄等字段);“整数线性表”的数据对象是“全体整数”。

数据关系(Relation)

线性表的数据关系是序偶关系的集合,形式化表示为:
[ R = { \langle a_1, a_2 \rangle, \langle a_2, a_3 \rangle, \dots, \langle a_{n-1}, a_n \rangle } ]
其中 ( \langle x, y \rangle ) 表示“( x ) 是 ( y ) 的直接前驱,( y ) 是 ( x ) 的直接后继”,保证元素间“一对一”的线性链结构。

基本操作(Operation)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是对数据元素“增、删、改、查”的抽象定义,每个操作需明确前置条件(操作执行前的状态)、后置条件(操作执行后的状态)和功能描述

3.线性表的核心操作详解

线性表的核心操作涵盖“初始化、销毁、清空、判空、长度、查找、插入、删除”等,以下为详细解析(结合前置/后置条件、时间复杂度):

操作名功能描述前置条件后置条件顺序表时间复杂度链表时间复杂度
InitList(L)初始化线性表,构造空表线性表 ( L ) 被初始化为空表( O(1) )( O(1) )
DestroyList(L)销毁线性表,释放所有资源线性表 ( L ) 已存在线性表 ( L ) 被销毁,内存全释放( O(1) )(静态);( O(n) )(动态)( O(n) )
ClearList(L)清空线性表,使其成为空表线性表 ( L ) 已存在线性表 ( L ) 变为空表,长度为0( O(1) )(改长度即可)( O(n) )(需遍历删节点)
EmptyList(L)判断表是否为空(空表返回TRUE,否则FALSE线性表 ( L ) 已存在无(仅返回判断结果)( O(1) )(判长度是否为0)( O(1) )(判头节点后继是否NULL
ListLength(L)返回表的元素个数(长度)线性表 ( L ) 已存在无(仅返回长度值)( O(1) )(直接读长度属性)( O(n) )(需遍历计数)
Locate(L, y)按值查找:找值为y的元素,成功返位置(从1开始),失败返0线性表 ( L ) 已存在,y 是合法元素值无(返回查找结果)( O(n) )(遍历数组)( O(n) )(遍历链表)
GetData(L, i)按位查找:返第i个元素的值(i非法则终止程序)线性表 ( L ) 已存在,( 1 \leq i \leq \text{ListLength}(L) )无(返回第i个元素值)( O(1) )(下标直接访问)( O(n) )(遍历到第i个节点)
InsList(L, i, y)插入:在第i位插入y,表长加1线性表 ( L ) 已存在,( 1 \leq i \leq \text{ListLength}(L)+1 )表长加1,第i位为y,原第i及之后元素后移( O(n) )(移动元素)( O(n) )(遍历到第i-1个节点)
DelList(L, i, y)删除:删第i个元素,值存入y,表长减1线性表 ( L ) 已存在,( 1 \leq i \leq \text{ListLength}(L) )表长减1,被删值存入y,原第i+1及之后元素前移( O(n) )(移动元素)( O(n) )(遍历到第i-1个节点)

这些操作的设计逻辑围绕“维护序偶关系”展开:插入时保证新元素的前驱、后继正确,删除时修复被删元素的前后连接。时间复杂度的差异,源于存储结构(顺序表“连续存储” vs 链表“离散存储+指针”)——顺序表随机访问快,但插入删除需移动元素;链表插入删除快,但随机访问需遍历。

4.ADT的扩展操作与可扩展性

除核心操作外,线性表ADT可根据需求扩展更多操作,体现“可扩展性”:

1.遍历操作(Traverse)

按顺序访问所有元素,执行特定操作(如打印、求和)。示例代码(伪代码):

void TraverseList(LinearList L, void (*visit)(ElemType)) {for (int i = 1; i <= ListLength(L); i++) {ElemType e;GetData(L, i, &e);visit(e); // 对每个元素执行visit操作}
}

visit为函数指针,定义对元素的操作,如void Print(ElemType e) { printf("%d ", e); }

2.合并操作(Merge)

将两个线性表 ( LA )、( LB ) 合并为 ( LC ),需处理去重、排序。例如,若 ( LA )、( LB ) 为递增有序表,合并后 ( LC ) 也递增:

void MergeList(LinearList LA, LinearList LB, LinearList *LC) {InitList(LC);int i = 1, j = 1, k = 0;ElemType a, b;// 同时遍历LA和LB,取较小元素插入LCwhile (i <= ListLength(LA) && j <= ListLength(LB)) {GetData(LA, i, &a);GetData(LB, j, &b);if (a <= b) {InsList(LC, ++k, a);i++;} else {InsList(LC, ++k, b);j++;}}// 处理LA剩余元素while (i <= ListLength(LA)) {GetData(LA, i, &a);InsList(LC, ++k, a);i++;}// 处理LB剩余元素while (j <= ListLength(LB)) {GetData(LB, j, &b);InsList(LC, ++k, b);j++;}
}

3.拆分操作(Split)

将一个线性表按条件拆分为多个子表。如将整数表拆分为“奇数子表”和“偶数子表”(参考2.6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拆分逻辑)。

4.排序操作(Sort)

对元素按规则排序(如升序、降序),可基于冒泡、插入等算法实现。

总结

线性表的ADT是对“线性结构”的逻辑层抽象,通过“数据对象、数据关系、基本操作”三要素,定义了线性表“能做什么”,却不限制“怎么做”。这种抽象性让线性表的设计与实现解耦——后续学习的顺序表链表,都是ADT的具体物理实现,会因存储结构不同在操作效率(时间复杂度)上有差异,但都遵循ADT的接口规范。

理解ADT“接口与实现分离”的核心思想,是掌握“数据结构为何能灵活适配不同场景”的关键;而线性表作为ADT的入门案例,其“序偶关系”与“核心操作”的逻辑,也为后续学习栈、队列、树等复杂数据结构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5215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论道】前端动画总结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西洲曲》 最近在做某项目首页,甲方要求要有动效,不得不捡起当年在AI部练就的css技能,索性做个总结,以便归纳自己在交互与动效的经验。 前端岗是用户与产品的一道桥梁,既是UI在htm…

软件构建,藏在细节里的“工程思维”

如果说编程入门时,我学的是“如何写出一行能执行的代码”,那《代码大全2》教会我的,就是“如何用工程思维构建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这本书厚达千页,却没有一句废话,从需求分析到代码调试,从团队协作到项目维护…

从“会编码”到“懂开发”,一场开发者的认知升级

在编程这条路上,我曾以为“技术栈越新、代码写得越快”就是优秀开发者的标准。直到读完《代码大全2》,才发现自己一直停留在“会编码”的层面,而这本书,恰好为我打开了“懂开发”的大门。它不只是一本编码技巧手册…

Mac版4K Video Downloader Plus Pro v1.5.2安装教程|dmg文件下载后拖拽到应用程序教程

Mac版4K Video Downloader Plus Pro v1.5.2安装教程|dmg文件下载后拖拽到应用程序教程​ 一款 ​Mac 专用​ 的视频下载工具,支持从 ​YouTube、抖音、B站、Facebook 等主流平台​ 高速下载视频、音频,还能下载 ​4…

《代码大全》的读后感

在软件开发领域摸爬滚打三年后,我曾陷入一种 “技能停滞” 的困境 —— 能熟练使用主流框架实现需求,却总在项目迭代中频繁遭遇代码臃肿、bug 频发的问题,始终无法突破 “合格开发者” 到 “优秀开发者” 的壁垒。直…

把coarse粗调音高转换成频率的数学公式

把coarse粗调音高转换成频率的数学公式频率倍数 = 2^(coarse/12)

思科vManage漏洞分析:四漏洞链实现未授权远程代码执行

本文详细分析了Cisco Viptela vManage中的四个安全漏洞,包括SSRF+任意文件写入、未授权文件读取+目录遍历、命令注入和权限提升漏洞,攻击者可通过组合利用这些漏洞实现未授权的远程代码执行并获取root权限。SD-PWN —…

Java流程控制练习——打印三角形及debug调试

Java流程控制练习——打印三角形及debug调试练习————用*号打印三角形 public class test_demo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打印一个5行的三角形for (int i = 1; i <=5; i++) {for (int j = 5; j>…

CH585驱动CH271播放音频

前言: 本文提供CH585通过双路PWM驱动271芯片,进而实现驱动音频。相较单路PWM,优点在于不需要调节RC电路,且外围简单。 操作指令: ①通过ffmpeg命令行工具将wav格式文件转换为sbc格式文件,转换成的文件需手动将.s…

10.31 —— (VP)2023icpc济南

这把打得中规中矩,前期一道签到题出得有点慢了;最后一道铜牌题关键思路是对的,但还是做法有问题超时了。 \(D\) 纯签到 \(J\):每一次考虑排好一整个前缀,那么每次操作至少会让前缀长度加 \(2\),只需要选择 当前已…

MIM + PEFT + MLP + Q

零样本学习------稳健的语义特征能力----富含语义信息的训练数据集----使用SOS数据集(主要关注语义重要区域内的低频特征) 密集预测任务-----处理高频细节--------擅长密集预测的与训练模型----使用COS模型(善于识别…

《程序员修炼之道 - 从小工到专家》阅读笔记2

3 石头汤与煮青蛙 两个方面,一还是软件的熵当中的含义,喜欢书里面的这段话:大多数的项目的拖 延都是一天一天发生的,系统一个特性一个特性的偏离其规范.一个又一个的补丁被打 到某段代码上,直到最初的代码一点没有留下…

《程序员修炼之道 - 从小工到专家》阅读笔记3

5 你的知识资产 关于学习的一个章节,提到了不少如何学习,把学习知识作为投资一样看待,分析的也 很在理.自认为在这方面还是赶上了书中的要求,不然也不会看到这本书了_,学习是 一个过程,不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当然我们不…

《程序员修炼之道 - 从小工到专家》阅读笔记1

1.我的源码让猫给吃了 不要寻找借口,从自身找原因 2.软件的熵 一句话: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初期就要做好规范,不要因为是poc这样的前提而放松对代码的规范,现在的项目就有这种问题,初期的时候有人认为(自…

Java流程控制——break,continue,goto

Java流程控制——break,continue,gotobreak,continue语句在任何循环语句的主体部分,都可以使用break语句控制循环流程。 break用于强制退出循环,不执行循环中剩余的语句。(在switch中也使用) continue语句用于在循…

读《代码大全2》第三部分有感

《代码大全2》第三部分“变量”,看似聚焦于软件开发中最基础的“变量”概念,却以极致的细节与深度,打破了我对“变量只是存储数据的容器”的浅层认知。这部分从变量使用的常规问题、命名规则,到基本与不常见数据类…

A Histor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阅读心得(1)

https://gregorygundersen.com/blog/2025/10/01/large-language-models/ 为什么要word embedding? 如果不对词汇进行embedding,而是直接基于词语去统计自然语言数据的话,会出现数据稀疏的问题(data sparsity)。因为…

20232324 2025-2026-1 《网络与系统攻防技术》实验四实验报告

20232324 2025-2026-1 《网络与系统攻防技术》实验四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1.1实验目标通过实操掌握恶意代码分析、逆向工程及网络取证的核心方法,理解恶意代码的特性、反分析技术与攻击逻辑,明晰僵尸网络机制及 IRC 协…

【Python 基础】第 2 期:环境搭建

在开始编写 Python 代码前,还需要搭建 Python 的开发环境。电脑是没办法直接读懂 Python 代码的,而是需要一个解释器,实时把代码翻译成字节码,字节码再转换成 0 和 1,电脑就能读懂了。 Python 的运行过程就是翻译…

revit api 对话框taskdialog 和maindialog

revit api 对话框taskdialog 和maindialogpublic Autodesk.Revit.UI.Result Execute(ExternalCommandData commandData,ref string message, Autodesk.Revit.DB.ElementSet elements) {Application app = command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