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 Wi-Fi 信道
先总结一下,目前 WLAN 协议繁多甚至有点混乱,加之各国法规不同限制不同,甚至有些协议专为国家定制(例如802.11j), 导致很多频段使用并不是很明朗,目前中国大陆能够明确可以正常使用的 Wi-Fi 信道为:
2.4G  1~13  (2402MHz - 2482MHz)
5G 36~64 (5170MHz - 5330MHz)
5G 149~165 (5735MHz - 5835MHz)
请注意,本文只着重考察了 Wi-Fi 相关频段使用,尤其是中国大陆相关的。
WiFi 名字
WiFi 是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严格来说应该写作:Wi-Fi,早先 Wi-Fi 技术不同代直接使用标准名,例如802.11n,802.11ac,这种名字不用说普通用户就连网络工程从业者也是深恶痛绝,2024年10月 Wi-Fi 联盟正式简化了技术标准名称,用户更易区分的 Wi-Fi 4/5/6命名体系:
Wi-Fi 4:对应 802.11n 标准
Wi-Fi 5:对应 802.11ac 标准
Wi-Fi 6:对应 802.11ax 标准
Wi-Fi 7:对应 802.11be 标准
有些人会把前几代 Wi-Fi a/b/g叫做 Wi-Fi 1/2/3,其实这并不是官方的命名,严格来说只存在Wi-Fi 4/5/6/7,但顺延这种叫法我感觉没什么问题。
频段号
IEEE 给不同的频率标记了信道号,IEEE 一开始规划了完整的信道映射,间隔 5 MHz。
信道号换算公式:
频率 (MHz) = 5000 + 5 × 信道号
Wi-Fi 协议里的信道号为什么“跳着的不连续”?
IEEE 802.11 标准没有要求每 5 MHz 定义一个信道,也没有规定信道的映射(对信道编号),而是规定 每个信道带宽为 20 MHz,并且各信道中心频率间隔 20 MHz(也就是相邻信道间隔 4×5 MHz);所以标准定义的信道序列是:
36 (5180 MHz) 40 (5200 MHz) 44 (5220 MHz) 48 (5240 MHz)...
在 Wi-Fi 协议中只选用36作为标准信道,代表原先36-39所占用的频宽,频段编号(映射)由 IEEE 划分,与 Wi-Fi 协议是独立的,先有前者再有的后者, Wi-Fi 只是无线网络中的一种,这些信道号是人为挑选作为 Wi-Fi 协议的标准信道。
802.11b(纯2.4G协议) 用的 DSSS 调制模式为 22MHz,后续协议(802.11n/ax/be)为 OFDM/OFDMA,频宽为20Mhz;2.4GHz频段其实还有16.25Mhz和33.75MHz两种频宽,但很少使用。

U-NII
U-NII(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划分的无需许可证的无线频段,主要用于Wi-Fi设备等,Wi-Fi 在各国普及后基本都是基于这些频段进行或小规模修剪。
DFS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要求设备检测雷达信号并自动避让(延迟发射或切换信道)。
TP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要求设备自动调节发射功率以减少干扰。
LPI (Low Power Indoor):仅限室内使用,最大 EIRP ≤ 30 dBm。
VLP (Very Low Power):允许便携或室外低功率使用(EIRP ≤ 14 dBm)。
国家法规
工信部于2021年发布的 Wi-Fi 相关频段的通知,下面截图取自附件一



中国大陆 Wi-Fi 频段

802.11AC wave2 每信道最大 160 MHz(可为连续 160 MHz 或两个 80 MHz 非连续段);
其他协议
5.9 GHz (802.11p)
860/900 MHz (802.11ah)
2.4 GHz (802.11b/g/n/ax/be)
3.65 GHz (802.11y)
4.9–5.0 GHz (802.11j) WLAN
5 GHz (802.11a/h/n/ac/ax/be)
5.9 GHz (802.11p)
6 GHz (802.11ax and 802.11be)
45 GHz (802.11aj)
60 GHz (802.11ad/aj/ay)802.11p ──────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车联网
802.11ad ───── 60 GHz, 7 Gbps, WiGig 短距
802.11ay ───── 60 GHz, 20 Gbps, WiGig 增强
802.11aj ───── 45/60 GHz, 中国 mmWave
802.11ah ───── 900 MHz, 347 Mbps, IoT / 远距
802.11y ────── 3.65 GHz, 美国 WISP
802.11h ────── DFS/TPC, 欧洲 5 GHz
802.11j ────── 日本 4.9-5 GHz
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https://www.ecfr.gov/current/title-47/chapter-I/subchapter-A/part-15/subpart-E
https://helpfiles.keysight.com/csg/n7617/Content/Main/802.11ac Channelization.htm
https://www.etsi.org/deliver/etsi_en/301800_301899/301893/02.01.01_60/en_301893v020101p.pdf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articles/000005725/wireless/legacy-intel-wireless-produc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