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血脉偾(fen四声)张:形容情绪极度激动、兴奋,导致血液流动加速,血管膨胀的感觉。
- 如椽(chuan二声)巨笔:像椽子一样巨大的笔。形容宏大的写作气魄、杰出的写作才能,或指影响力深远的文章/作品。【东晋文人王珣(xun二声)梦见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巨大的笔授予他。醒来后,他告诉他人:“此当有大手笔事。” 不久,晋孝武帝驾崩,所有哀册、讣(fu四声)告等重大文件果然都交由王珣起草。——《晋书·王珣传》】
诗词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不要做,不必。
歧路:岔路,古人常在此送别,因此指分手的路口。
【我们在这分手的岔路口上,可不要像那些感情脆弱的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而伤心哭泣,让泪水打湿了手中的巾帕。】
-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季子:这里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字季子)。苏秦早年出身寒微,曾身穿黑貂裘裘衣游说列国,最终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辛弃疾借此自喻。
【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英雄,身着华美的黑色貂裘,单枪匹马,纵横于万军之中,英姿飒爽,豪情万丈,充满了为国效力的雄心与自信。】
-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an四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ing一声)上白沙看不见。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这是古代的一种春节习俗。古人认为桃木有辟邪驱鬼的功效。在春节时,人们会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shēn shū)”、“郁垒(yù lǜ)”两位神仙的名字,或者画出他们的画像,悬挂于大门左右,用以祈福灭灾。这便是春联的前身。
新桃、旧符:指新的和旧的桃符。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国:指的是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南北朝时期)。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这首曲子是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史称陈后主) 在位时创作的宫廷艳曲。陈后主沉迷声色,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攻破陈朝都城建康(即南京,秦淮河所在的城市),陈朝灭亡,陈叔宝也成了亡国之君。因此,《玉树后庭花》在后世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的代名词,象征着统治者的奢靡享乐和国家的衰亡。
-
愿君多采撷(xie二声),此物最相思。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楼梦》
红豆:又名“相思子”,天然就与相思之情绑定。
【战国时期,有一位男子被征召去戍守边关,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妻子因思念过度,在村外的一棵树下终日哭泣,最后泪尽而亡,化作了那棵树结出的红色豆子。从此,这种红豆就被称为“相思子”。——东汉时期的《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解】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