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深入理解Golang并发模型与CSP理论
Golang 在设计上另辟蹊径,其并发哲学的核心信条是:“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而要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 (Do not communicate by sharing memory; instead, share memory by communicating.) 这一理念源自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 CSP)理论。
共享消息模型
在共享消息模型(Show Message Model)中,线程或进程通过消息的发送与接收来实现通信与协同。这一模型的最大亮点在于,它能有效规避数据竞争及其他并发问题。原因在于,每个线程或进程都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无需借助锁或其他同步机制。
该模型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消息的发送与接收是异步进行的。这意味着,一个线程或进程在发出消息后,无需等待接收方处理,即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这种异步特性极大地提升了并发性能,因为线程或进程不会因等待消息收发而陷入阻塞。
在该模型中,开发者的角色从“卫兵”转变为“流程设计师”或“编舞家”。他的核心任务不再是保护数据,而是设计高效、无误的数据流管道。通过精心编排数据在进程或线程间的流动顺序,隐式地构建了操作间的因果关系。
程序的确定性,并非来自于对资源的加锁,而是源于消息传递所建立的自然时序。这种模型将并发的复杂性从“管理状态”转移到了“编排通信”,使得并发逻辑更清晰,也更易于推理。
通信顺序进程
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CSP)是 Tony Hoare 在 1978 年提出的一种描述并发系统交互的模式,它正是Golang并发模型的灵感源泉。该模型强调通过通信来协调进程之间的交互,而不是共享数据。
CSP模型,包含进程(Process)和通道(Channel)两个概念。
1)进程:进程是并发系统中的基本执行单元。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执行流,并且通过通信进行交互。
2)通道:通道是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媒介。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进程可以向通道发送消息或从通道接收消息。
当进程向通道中发送消息,如果通道已满,则发送操作会阻塞,直到通道有足够的空间;当进程从通道中接收消息,如果通道为空,则接收操作会阻塞,直到通道中有消息可用。
CSP模型的关键特性是,进程的执行不会受到其他进程的直接影响,进程间的交互仅通过通道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实现。这意味着进程的内部状态对其他进程是不可见的,从而降低了并发编程的复杂性。
Golang通过轻量级的Goroutine和通信机制Channel,实现了CSP模型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消息传递而非共享内存实现并发控制。
1)Goroutine:Goroutine 是Golang的轻量级协程。创建一个新的 Goroutine 非常简单,只需在函数调用前加上关键字 go。由于 Goroutine 的创建和切换成本非常低,所以在 Golang中可以创建大量的 Goroutine 来处理并发任务。
// 通过关键字go,创建一个Goroutine并执行异步函数
go func() {
// todo
}()
2)Channel:Channel提供了一种在 Goroutine 之间进行通信的机制。可以从一个Goroutine将数据发送到 Channel,然后另一个 Goroutine 中从 Channel 接收这个数据。
在Golang中,Goroutine代表并发的实体,它们各自独立地执行任务;而Channel则用于在Goroutine之间传递消息,协调它们之间的工作。
未完待续很高兴与你相遇!如果你喜欢本文内容,记得关注哦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poemyang,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poemyang/p/19139419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3643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