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站参考住房城乡与建设厅网站首页
news/
2025/10/7 7:12:30/
文章来源:
国外网站参考,住房城乡与建设厅网站首页,类似wordpress的工具,国外做电子元器件在哪个网站压缩方式是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的核心技术#xff0c;压缩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像的质量、压缩比、传输效率、传输速度等性能#xff0c;它是评价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性能优劣的重要一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xff0c;相继推出了许多压缩编码标准…压缩方式是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的核心技术压缩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像的质量、压缩比、传输效率、传输速度等性能它是评价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性能优劣的重要一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相继推出了许多压缩编码标准目前主要有JPEG/M-JPEG、H.261/H.263和MPEG等标准。 1、JPEG/M-JPEG ①、JPEG是一种静止图像的压缩标准它是一种标准的帧内压缩编码方式。当硬件处理速度足够快时JPEG能用于实时动图像的视频压缩。在画面变动较小的情况下能提供相当不错的图像质量传输速度快使用相当安全缺点是数据量较大。 ②、M-JPEG源于JPEG压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帧内JPEG压缩压缩图像质量较好在画面变动情况下无马赛克但是由于这种压缩本身技术限制无法做到大比例压缩录像时每小时约1-2GB空间网络传输时需要2M带宽所以无论录像或网络发送传输都将耗费大量的硬盘容量和带宽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录像的需求不大实用于视频图像的网络传输。 2、H.261/H.263 ①、H.261标准通常称为P*64H.261对全色彩、实时传输动图像可以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算法由帧内压缩加前后帧间压缩编码组合而成以提供视频压缩和解压缩的快速处理。由于在帧间压缩算法中只预测到后1帧所以在延续时间上比较有优势但图像质量难以做到很高的清晰度无法实现大压缩比和变速率录像等。 ②、H.263的基本编码方法与H.261是相同的均为混合编码方法但H.263为适应极低码率的传输在编码的各个环节上作了改进如以省码字来提高编码图像的质量此外H.263还吸取了MPEG的双向运动预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帧间编码的预测精度一般说在低码率时采用H.263只要一半的速率可获得和H.261相当的图像质量。 3、MPEG MPEG是压缩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视音频编码标准它采用了帧间压缩仅存储连续帧之间有差别的地方 从而达到较大的压缩比。MPEG现有MPEG—1、MPEG—2和MPEG—4三个版本以适应于不同带宽和图像质量的要求。 ①、MPEG—1的视频压缩算法依赖于两个基本技术一是基于16*16像素*行块的运动补偿二是基于变换域的压缩技术来减少空域冗余度压缩比相比M-JPEG要高对运动不激烈的视频信号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但当运动激烈时图像会产生马赛克现象。 MPEG-1以1.5Mbps的数据率传输视音频信号MPEG-1在视频图像质量方面相当于VHS录像机的图像质量视频录像的清晰度的彩色模式≥240TVL,两路立体声伴音的质量接近CD的声音质量。 MPEG-1是前后帧多帧预测的压缩算法具有很大的压缩灵活性能变速率压缩视频可视不同的录像环境设置不同的压缩质量从每小时80MB至400MB不等但数据量和带宽还是比较大。 ②、MPEG-2它是获得更高分辨率720*572提供广播级的视音频编码标准。MPEG-2作为MPEG-1的兼容扩展它支持隔行扫描的视频格式和许多高级性能包括支持多层次的可调视频编码适合多种质量如多种速率和多种分辨率的场合。它适用于运动变化较大要求图像质量很高的实时图像。对每秒30帧、720*572分辨率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数据率可达3-10Mbps。由于数据量太大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录像的需求。 ③、MPEG-4是为移动通信设备在Internet网实时传输视音频信号而制定的低速率、高压缩比的视音频编码标准。 MPEG-4标准是面向对象的压缩方式不是像MPEG-1和MPEG-2那样简单地将图像分为一些像块而是根据图像的内容其中的对象物体、人物、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 MPEG-4支持MPEG-1、MPEG-2中大多数功能提供不同的视频标准源格式、码率、帧频下矩形图形图像的有效编码。 总之MPEG-4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①、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②、MPEG-4比其他算法提供更好的压缩比最高达2001 ③、MPEG-4在提供高压缩比的同时对数据的损失很小。所以MPEG-4的应用能大幅度的降低录像存储容量获得较高的录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长时间实时录像的需求同时具备在低带宽上优良的网络传输能力。 4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 部分。1998年1月份开始草案征集1999年9月完成第一个草案2001年5月制定了其测试模式TML-82002年6月的 JVT第5次会议通过了H.264的FCD板。目前该标准还在开发之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正式通过。 H.264和以前的标准一样也是DPCM加变换编码的混合编码模式。但它采用“回归基本”的简洁设计不用众多的选项获得比H.263好得多的压缩性能加强了对各种信道的适应能力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有利于对误码和丢包的处理应用目标范围较宽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传输存储场合的需求它的基本系统是开放的使用无需版权。 在技术上H.264标准中有多个闪光之处如统一的VLC符号编码高精度、多模式的位移估计基于4×4块的整数变换、分层的编码语法等。这些措施使得H.264算法具有很的高编码效率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能够比H.263节约50左右的码率。H.264的码流结构网络适应性强增加了差错恢复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IP和无线网络的应用。 其实现在多数的什么H.264都是H.263通过改进后的算法是压缩率变的小了点如果是从单个画面清晰度比较MPEG4有优势从动作连贯性上的清晰度H.264有优势
算法还需改进啊 比如虽然都是h264但效果还是有差距啊 发扬国内克隆优势多克隆点老外的算法技术来吧。 高清晰大存储量 小存储量“不清楚 真正解决瓶颈问题才是关键啊。 什么时候监控摄像机效果达到普通家用相机水平存储量和现在cif差不多。 那时候监控主要防卫目的才真正实现了。 现在高清1028*1024等分辨率上去了人、物等拍清楚了但存储动不动就磁盘阵列柜造价高。 标准720*576等分辨率很一般人、物等一半情况拍不清楚拍清楚还得多加摄像机和选择合适的安装点和角度镜头搭配存储也不低多数也要磁盘阵列柜造价也不低。 最低标准352*288等分辨率差人、物80%拍不清楚要拍清楚完全要靠多加摄像机和选择合适的安装点角度镜头搭配很关键。 存储量低一般不需要磁盘阵列柜造价低。 上面技术现在不能解决那只能用球机靠类似行为识别等军转民算法解决了比如入口看到人或者车自动拉近到合适的焦距点自动截图保存等等类似这些算法技术。但这类算法民用市场技术也很一般啊。 总的来说视频监控技术没发展到理想的阶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得继续努力啊呵呵。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3007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