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网站制作教程步骤wordpress登陆后查看
news/
2025/9/24 12:18:01/
文章来源:
音乐网站制作教程步骤,wordpress登陆后查看,软件定制公司排名,连云港权威网站优化服务李宗盛有首歌的歌词里写到#xff1a;「工作是容易的#xff0c;赚钱是困难的」。乍一听感觉有点矛盾#xff0c;工作的一个重要结果不就是赚钱么#xff0c;为什么工作容易赚钱却难#xff1f;但仔细一想就恍然其中想表达的意思了。 工作的本质是出售劳动价值#xff0c… 李宗盛有首歌的歌词里写到「工作是容易的赚钱是困难的」。乍一听感觉有点矛盾工作的一个重要结果不就是赚钱么为什么工作容易赚钱却难但仔细一想就恍然其中想表达的意思了。 工作的本质是出售劳动价值通过工作赚到的钱是对劳动价值的价格度量也即劳动的市场价格。而劳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可能折价也可能溢价但总不会偏离价值本身太远。所以歌词里的意思可能是你随便找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可能还算容易但想赚很多钱这可就困难了。而不同劳动种类的市场价格差异也是巨大的我想先从一些典型的不同劳动种类群体来谈谈他们的工作与赚钱。 农民工 最新的数字显示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达到 3 亿参考[1]这代表了一个很大的工作群体。而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一些这个群体的人所以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工作并赚钱的。 过去的十来年城市房地产业的大发展吸纳了一大部分农民工他们吃住干活都在工地上年龄跨度从十多岁到五六十岁。干一天活算一天报酬所以算是个日薪制的工作吧。而不同的工种之间的每日报酬也不同一些年老的农民工只能干些简单且没那么重体力的活所以日薪自然低些大概在 100 元附近吧。而一些重体力和高风险如高空户外的活就需要年轻人而日薪也相应更高可能有两、三百不等。干一天算一天钱对确实只是算计算的算。每天并拿不到钱平时只发点伙食费够吃饭而已剩下的工资需要年底春节前夕一次性结算发放。所以每到年底总有些农民工欠薪讨薪的事件也正是源于此类行业规则的不合理埋下的隐患。 农民工付出的劳动价值的本质正是他们的体力和时间时间是有极限的无非就是干满一年 365 天而体力也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所以农民工里年龄过了一定阶段的老年人日薪就是比年轻人低而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除了风险溢价外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技能和经验溢价。确实可能有些工种是有一定技能要求的但多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很快熟能生巧的技能而经验在此类工作内容里也是无处沉淀的自然也带不来额外的溢价。这正是体力劳动者面临的现实人只要不懒惰通过出售体力是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养活一家人的但还想要赚更多钱实际就困难重重了。 像农民工这样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总是没那么稳定的。在房地产行业红火的日子出现的民工荒自然带来价格的上涨而近年房地产不那么景气后农民工连找活做都困难了。也就是在行业不景气时连工作都没那么容易了农民进城找不到工只能回农村在农村可以种田但一样还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养点鸡鸭猪鹅也会受瘟疫疾病的影响。而且显然的事实是在农村无论种田还是养家禽都比进城务工赚的钱少的多要不哪来 3 亿的农民工呢。 今天房地产不那么景气了而互联网带来的电商新行业还处于上升期。这也带动了一个旧行业的大变化那就是快递业。也有不少农民工进入这行相比建筑工地而言工作待遇和环境都提高了不少。至少工资可以按时地拿到正规点的快递公司还会按规定买上五险一金冬夏天还有额外的高低温津贴而且多劳一般都是多得的。也许处于上升快递行业的农民工们工作还是容易的只是还要赚更多钱则困难而处于衰退房地产业的农民工们则工作已是不易何谈赚钱呢。 程序员 虽然程序员们喜欢自嘲为码农或码工但程序员的工作与农民工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很多程序员将自己的工作比作搬砖暗示重复而无趣。但此搬砖相比农民工的真搬砖其中的本质差别在于程序员即使搬砖也是积累经验的而经验是会带来溢价的。 即便你再觉得程序员的搬砖多么无趣但我们看看实际国内的程序员也不过在几百万人数参考[2]相比真搬砖的农民工数量差了两个量级。这里面的制约是什么呢在去年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互联网席卷全行业时每个公司似乎都已万事俱备只差一个程序员了。真相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的培养周期实际比我们想象得要长得多。不少人通过参加编程培训机构的短期3到6月不等培训入行实际初期能赚到的钱可能还真不如农民工在工地上搬砖的水平。虽然我司办公楼对面就有一个北大青鸟培训但我对这类培训入行的程序员的市场平均价格还是不太清楚只是凭感觉觉得可能并不高。 就好像我有好些同事十年前他们还算是从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程序员这行当时的程序员薪资也就 1k 左右而那时我机械的同学去深圳富士康干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每月还有 1.8k 呢。十年下来程序员的起薪水平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涨了很多而不同级别、背景和经验的程序员之间的薪酬跨度也足够大年薪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最近五年我都有连续参加校园招聘感受很明显得是校招一年比一年起薪高导致五年前进来的学生工作三年后拿到的薪酬反而没有两年前刚招的学生高出现了薪酬倒挂的现象。这就是由行业的火热发展导致的供需失衡引发了市场价格涨幅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年度涨薪机制。现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如 BAT 等还会给一些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发出 Special Offer年薪通常在 50万这个年薪我想甚至很可能超过大部分工作了十年的老程序员。 为什么不同程序员的价值体现出来的价格差异如此之大这里除了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差别之外也就还有行业背景的因素。程序员写程序的能力是很难单独变现的程序附着在软件之上而软件附着在具体的行业之上。所以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十年的程序员和在外包 IT 公司十年的程序员知识、技能、经验的差距也许没有一倍但收入上可能就有数倍的差距额外的部分我理解就是程序附着的行业价值链之间的差距。就像 2000 年 PC 互联网兴起时一个会写 HTML 的程序员就能月入上万而 2010 年移动互联网崛起时移动开发相关的程序员缺口很大一年经验的移动端程序员薪酬能超过五年其他领域的程序员。 所以程序员在你赚到的工资中你得分清哪些是来自行业发展的趋势力量哪些是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所耗费时间的折现值。吴军博士在他的书《浪潮之巅》中提出的技术行业和公司发展的浪潮规律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如果你是有幸处在这样的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数年间站上了浪潮之巅那么也许你就是为数不多的赚到钱的程序员了。浪潮不常有总是浪潮退去我们才发现原来浪潮已来过一边遗憾的慨叹一边又充满期望的等待下一次浪潮。 其实如果对钱的追求没有达到需要财务自由的程度程序员只需要持续努力地积累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能实现不断的增值达到一个小康中产的水平。有些人在程序员的道路上中途放弃了会有一些理由比如觉得太累也没有什么编程的天赋。关于天赋网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以我们的努力程度还完全没到拼天赋的阶段」。郝培强之前写过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参考[3]关于他的前妻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女生正是通过北大青鸟培训变身程序员努力奋斗数年最后挣到年薪 40 万。所以也许持续的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吧大部分人并不俱备这需要克服我们与生俱来的懒惰。 管理者 想必很多程序员进入这行时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当程序员老了写不动代码了可以考虑转管理。这个说法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上老程序员们拼体力加班没有年轻人强拼精力人到中年家庭和工作各方面需要平衡的因素更多也不如年轻人更专注那么只剩下拼经验了在这点上老程序员占优势。而且貌似经验这种东西在管理岗位上更易于发挥更大作用。 对这类主观的想法不想做正确与否的评论只是引发点思考。这里提点客观的方面一般管理岗总是有限的100 个程序员中可能只有 5 个管理岗的位置。而管理者的工作也分为两类这个在梁宁那篇《看清自己的职场宿命》文中有过比较清晰的定义(参考[4])中低级别的管理偏于「任务管理」侧重于将分配的任务及指标拆解成动作安排动作序列配置风险配比团队人员保证完成任务达成指标这个级别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执行力。 而高级别的管理者则属于「战略管理」根据战略决策安排任务优先级配置资源、鼓舞士气保证方向。梁宁在其文中总结对于战略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心力」就是无止尽的操心能力。文中写道「资源永远有限战略常常在变兄弟都是亲的永远没人满意。」就是这一级别管理者面对的永恒命题。 而关于「心力」让我们最好理解的就是在你有了孩子后是不是感觉突然就多了很多事要操心奶粉喝什么空气也不好摔了怎么办病了怎么办社会也差劲抢小孩的也多了最近连疫苗也沦陷了。教育会不会输在起跑线学区房买不买钢琴学不学奥数学不学唐诗背不背母语还说不清就开始考虑英语该什么时候学每个父母都为孩子提前操了很多心但很多时候这心很可能还白操了有时方法没用对还会扭曲孩子的成长属于费尽心力还未讨得好。管理者其实也面临类似问题不仅要操心还得好好权衡选择这心要怎么操才合适。 这么一看管理者实际并不像我们简单想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躺着就把钱挣了的。若无足够的心力和操控心力的智力与技巧还是算了吧即便机缘上位恐怕也未必能够持久。曾经有个程序员老在公司内部论坛吐槽管理太差后来把他提为研发部一把手大意就是 「you can you up」。我那年刚入职该公司后来吃过当年的团年饭后我再没见过这位程序员了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到了「战略管理」级别的管理者通常年薪都是不错的从百万到千万级。为什么值那么多钱是因为技能逆天智力超群心力无穷么而且这个级别的人通常来说工作经验都会比较丰富也不会太年轻了。我揣摩了下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岗位和人的双重稀缺性共同导致的市场定价。这个级别的管理者都是决策者越高位的管理者的一个决策失误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但人是无法避免犯错的所以我们只能设法找到决策正确概率更高的人。这里越多经历和经验的人可能犯过的决策失误越多而每犯一次错误吸取的教训让他下次犯错的概率更小。 这个理论我感觉还是有效的这个世界上有个数亿人参与的决策游戏那就是股市。这个是一个越早参与越有利的事因为你一定会犯错。早期挣钱少犯点错损失也小。但每犯一次错都减少了下次犯错的机率对有自省能力的人而言若是等工作了十来年攒了一大笔钱听说牛市来了想去股市捞一笔很可能一次错误就被洗白了恩去年的股灾网上各种传说洗白了不少中产。 所以若你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却还没有进入管理者的序列那么很可能的原因是岗位暂无空缺吧。关于管理者大概就写这么多毕竟我也不是管理者只是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去描述了下我的认知仅作参考。 … 三类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群体分别主要依赖「体力」、「智力」和「心力」来工作和赚钱。若只想赚点钱求个生存温饱甚或小康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还不算太困难难的是若想摆脱钱的束缚与困扰就需要赚更多的钱。 参考 [1] 新华网. 透视2016年春运新变化3亿农民工的“城”与“乡”. 2016.02 [2] IDC. 全球有1850万程序员 中国占10%. 2014.01 [3] tinyfool. 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 2015.10 [4] 梁宁. 腾讯的职级系统——看清自己的职场宿命. 2014.08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瞬息之间」一切都变了。觉得不错可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ehe520/p/6147580.html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1569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