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单片机创建 - I2C 总线

news/2025/9/21 21:58:56/文章来源:https://www.cnblogs.com/tlnshuju/p/19104257

STM32 单片机创建 - I2C 总线

2025-09-21 21:55  tlnshuju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

一、IIC(I2C) 线的作用

UART总线
PC端(CPU)        开发板(STM32U575RIT6)
IIC总线
主控芯片(STM32U575RIT6)        传感器驱动芯片(SHT20/SI7006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二、I2C 总线的概念

图 1 I2C 总线示意图
图 2 多主机多从机模式示意图

I2C 总线也称为 IIC 总线,中文名:集成电路总线

  I2C 总线由飞利浦公司设计,是串行、同步、半双工总线

I2C 总线硬件连接为:2 根线I2C_SCL 时钟线I2C_SDA 数据线,都为双向,如图 1 所示,SCL 时钟线和 SDA 数据线都会 外接一个上拉电阻

        I2C 总线的通信速率:

                低速:100 kbps       

                中速:400 kbps       

                高速:3.4 Mbps

        I2C 总线的应用场景:传感器、OLED 屏……

I2C 总线支持主从机模式 (Master / Slaver),支持多主机多从机的模式,一般使用单主机多从机

                发送器: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

                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的设备

主机:主动发起数据通信 或者 主动结束数据通信的设备

                从机:被动发起数据通信 或者 被动结束数据通信的设备

每个挂载在 I2C 总线上的设备,都有一个自己唯一的 7 位设备地址7 位从机地址


三、I2C 总线的硬件连接

3.1 硬件连接

图 3 I2C 总线硬件连接示意图

I2C 总线有 2 根线   --->  I2C_SCL 时钟线I2C_SDA 数据线

  1. SCL 时钟线:用于将挂载在 I2C 总线上的设备的时钟进行同步
  2. SDA 数据线:用于挂载在 I2C 总线上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I2C 总线的 SCL 时钟线和 SDA 数据线都外接一个上拉电阻

作用:

  1. I2C 总线在没用进行数据通信,即 I2C 总线处于空闲的状态时,SCL 时钟线和 SDA 数据线处于高电平状态
  2. 外接上拉电阻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稳定电路减少 I2C 总线传输数据的损耗

3.2 单主机多从机的模式

主机:STM32U575RIT6


从机 1:E2PROM        ---        0x10

从机 2:A / D 模数转换器        ---        0x20

从机 3:时钟日历        ---        0x30

从机 4:空气温湿度传感器SHT20        ---        0x40

1)问题

        主机想要获取从机 4 的数据(主机和从机 4 进行数据通信),由于存在 4 个从机设备,主机如何找到从机 4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2)解释

  1. 每个挂载在 I2C 总线上的设备,都有自己的一个唯一的 7 位设备地址(7 位从机地址)
  2. 主机会向挂载在 I2C 总线上的每个从机设备发送想要通信的从机的设备地址
  3. 每个从机都获取到主机发送的从机地址,和自己的从机地址作比较,如果相等就进行通信,不相等就不通信
  4. 7 位从机地址不是理论上的内存地址(不占用内存空间),只是一个标识符(数字、ID 号)

3.3 多主机多从机的模式

主机 1:STM32U575RIT6        ---        0x01

主机 2:STM32MP157AAA        ---        0x02


从机 1:E2PROM        ---        0x10

从机 2:A/D模数转换器        ---        0x20

从机 3:时钟日历        ---        0x30

从机 4:空气温湿度传感器SHT20        ---        0x40

1)举例

直接编程控制 U5,U5 先给 MP157A 发送数据(命令:让 MP157A 回复数据),当 MP157A 收到命令后,又会回复数据给 U5

主机:STM32U575RIT6

从机:STM32MP157AAA

  1. STM32U575RIT6 -> STM32MP157AAA (U5 是发送器,MP157A 是接收器)
  2. STM32MP157AAA -> STM32U575RIT6 (MP157A 是发送器,U5 是接收器)

主机和从机都可以担任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角色,只是区别在于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

3.3 空气温湿度实验

直接编程控制 -> STM32U575RIT6

获取空气温湿度数据 -> SHT20 / SI7006

通过IIC总线发送命令
STM32U575RIT6 ---------------------> SHT20/SI7006
通过IIC总线发送空气温湿度数值                    UART总线
SHT20/SI7006  ------------------------------> STM32U575RIT6 -------------> PC端的串口工具

四、I2C 总线的时序图

时序图:随着时钟线的变化顺序,数据线也产生对应变化 / 操作的图

4.1 起时信号与终止信号的时序图

图 4 起时信号与终止信号时序图

如图所示:

起始信号(S):当 SCL 时钟信号处于高电平期间,SDA 数据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 产生一个下降沿信号时,标志着一次 IIC 总线通信的开始;

终止信号(P):当 SCL 时钟信号处于高电平期间,SDA 数据线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 产生一个上升沿信号时,标志着一次 IIC 总线通信的结束。

注意:

  1. 当产生一个起时信号后,IIC 总线处于占用状态,此时,IIC 总线的 SLC 时钟线处于低电平状态
  2. 当产生一个终止信号后,IIC 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IIC 总线的 SLC 时钟线处于高电平状态
  3. 起时信号和终止信号只能由主机产生

4.2 数据传输信号的时序图

图 5 数据传输信号时序图

如上图所示,为数据传输信号时序图:

  1. 数据接收信号:当 SCL 时钟线处于高电平状态时,SDA 数据线上的数据要求稳定,不允许发生变化,此时接收器从 IIC 总线上读取数据;
  2. 数据发送信号:当 SCL 时钟线处于低电平状态时,SDA 数据线上的数据允许发生变化,此时发送器可以向 IIC 总线上发送数据。

IIC 总线传输数据时,数据的最小单位为字节8 位

时钟周期:一个高电平 + 一个低电平组成的时钟信号的时间

想要完成一次最小单位的数据收发需要 8 个时钟周期

4.3 应答信号 / 非应答信号的时序图

图 6 应答信号时序图

如图所示:

        主机每 1 个时钟周期向 I2C 总线上传输 1 bit 的数据,I2C 总线的最小传输单位为字节(8 bit)

I2C 总线每完成一次最小单位的数据传输(需要 8 个时钟周期),接收器在第 9 个时钟周期需要向发送器回复一个应答 /非应答信号

  • 应答信号(1 bit)0
  • 非应答信号(1 bit)1

存在 2 种情况:

1. 主机发,从机收
        主机:发送器

        从机:接收器

当主机发送完 1 个字节(8 位)的数据后:

        主机:接收器

        从机:发送器

        从机回复应答信号


2. 主机收,从机发

        主机:接收器

        从机:发送器

当从机发送完 1 个字节(8 位)的数据后:
        主机:发送器

        从机:接收器

        主机回复应答信号

4.4 寻址信号(一种特殊的数据传输信号

图 7 寻址信号数据位

寻址信号:主机发送的用于寻找需要通信的从机的地址信号

  1. 寻址信号一定由主机发送,必须跟在起时信号后
  2. 从机地址是 7 位,而 I2C 总线最小传输单位为 8 位,需要添加 1 位,才可以发送
  3. 添加的 1 位是 R / W 位:

                W(0):写标志位,代表主机向 IIC 总线上写入数据

                R(1):读标志位,代表主机要从 IIC 总线上读取数据

主机想要找到0x40的从机 -----> 主机想要IIC总线上的SDA数据线发送0x40 -------> 寻址信号最低位需要为W(0)

从机的设备地址为:0x40

主机发,从机收:寻址信号 -> (0x40 << 1) | 0

主机收,从机发:寻址信号 -> (0x40 << 1) | 1

五、IIC 总线的协议格式

IIC 总线协议的组成:起时信号、终止信号、寻址信号、数据传输信号、应答 / 非应答信号

5.1 主机向从机发送 1 个字节数据的协议格式

图 8 主机向从机发送 1 个字节数据协议格式

首先主机发送一个起时信号后,紧接着发送一个 7 位从机地址和 1 个 W(0)组合的 8 位寻址信号,收到 1 bit 对应从机的 ACK 信号,再接着发送一个 8 位的寄存器地址寻问从机是否有对应地址寄存器,若有,则从机发送一个 ACK 信号,接着主机再发送 8 位的实际数据,从机接收到后发送一个 ACK 信号,接着由主机发送一个上升沿终止信号结束此次 I2C 通信。

5.2 主机向从机发送多个字节数据的协议格式

1)寄存器地址连续

图 9 主机向从机发送多个字节数据协议格式(寄存器地址连续)

    与发送单个数据不同的是,在发送完第 1 个 8 位实际数据后,在收到从机的 ACK 后,主机会继续发送下一个 8 位数据,数据自动存入 REG + 1 的寄存器中,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主机发送一个上升沿终止信号结束此次 I2C 通信。

2)寄存器地址不连续

图 10 主机向从机发送多个字节数据协议格式(寄存器地址不连续)

当寄存器地址不连续时,由于要存的新的 8 位寄存器地址是特殊的数据,跟在寻址信号后,而寻址信号必须在起时信号后,所以要存入新寄存器的话,必须先发送终止信号,随后重新发送起始信号、寻址信号以及新的 8 位寄存器地址。

5.3 主机从从机读取一个字节数据的协议格式

图 11 主机从从机读取一个字节数据协议格式

主机从从机读取数据时,为什么要读写转换,即先写后读,不能直接读?

  1. 首先主机要先找到从机,向每个从机发送 7 位从机地址,既是发送,就是要先写;
  2. 主机找到从机后,要询问从机是否有可用的寄存器地址空间,把 8 位寄存器地址发送给从机,从机判断;
  3. 只有找到了从机,并且确认寄存器地址存在,才开始从从机中读取数据。

使用 IIC 总线读取数据时,为什么主机结束通信前要给从机发送一个 NACK 非应答信号?

        这是由主机和从机的特性决定

  • 主机主动发起数据通信或者主动结束数据通信的设备,具备主动性
  • 从机被动接收数据通信或者被动结束数据通信的设备,具备被动性

如果从机开始给主机发送数据,不让从机停止发送,他会一直发送,就需要主机给从机发送一个NACK信号,告诉从机结束发送。

5.4 主机从从机读取多个字节数据的协议格式

图 12 主机从从机读取多个字节数据协议格式

六、分析电路图

6.1 查找引脚

1)找到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SHT20 / SI7006 芯片进行 IIC 总线通信的引脚?

图 13

I2C1_SCL        --->        PB6

I2C1_SDA        --->        PB7


七、分析芯片手册(SHT20 / SI7006)

7.1 查找手册的目的

1)查找信息

  1. SHT20 / SI7006 从机的从机地址
  2. 存储空气温度数据和空气湿度数值的寄存器地址
  3. 知道当前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支持的检测精度
  4. 将空气温湿度模拟量和空气温湿度数字量转换的公式
  5.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环境范围

7.2 框图分析

1)总体框图

图 14 总体框图

2)使用 IIC 外设控制器框图

图 15 使用 IIC 外设控制器框图

3)GPIO引脚直接模拟IIC总线协议的时序

图 16 GPIO 引脚直接模拟 IIC 总线协议时序框图

7.3 手册分析

图 17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特性
图 18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误差
图 19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电器规格

1)7 位设备地址和读写标志位

图 20 设备地址
图 21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协议格式

2)8 位寄存器地址

图 22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 8 位寄存器地址

hold master:保持主机占用模式(单主机模式)
no hold master:不保持主机占用模式(多主机模式)

存储空气温度数字量的寄存器        ---        0xE3
存储空气湿度数字量的寄存器        ---        0xE5

3)测量精度设置

图 23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的设置

向用户寄存器中的第 7 和第 0 位写入 0b00
指定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为 12 位的数据
指定空气温度的测量结果为 14 位的数据

4)温湿度测量并转化需要的时间

图 24 SHT20 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时间

5)温湿度数字量和模拟量转换公式

图 25 湿度数字量和模拟量转换公式

图 26 温度数字量和模拟量转换公式


八、CubeMX 工程配置

图 27 选择芯片 STMU575RIT6
        打开 STM32CubeMX,点击创建新工程,如上图所示,找到 STM32U575RIT6 芯片,双击或者点击右上角的按钮开始工程。
图 28 配置引脚 PB6、PB7
        单击 PB6 和 PB7 引脚,分别配置为 I2C1_SCL 和 I2C1_SDA 模式,左侧找到 I2C,选择为 I2C ,下方设置表示:标准速率模式100 kHz 速率使用 7 位从机地址
图 29 配置引脚 PA9、PA10
        为了将获取到的温湿度数据显示出来,需要同过 UART 总线显示到串口终端上,需要配置 PA9 和 PA10 分别为 USART1_TX 和 USART1_RX 模式,左侧找到 USART1,选择模式为 Asynchronous,可选择设置速率为 9600 Bit / s 以及数据位个数和是否有校验位,一般设置为 8N1 格式。
图 30 打开串行烧录模式

    左侧找到 DEBUG,选择 Serial Wire,即打开串行烧录模式。

点击,设置时钟频率:

图 31 设置工程路径

如图所示设置工程名字和选择编辑器 MDK-ARM。

图 32 生成工程代码
        如图所示选择和勾选相关选项后,点击  直接生成代码。

九、Keil 工程

9.1 API 接口

图 33 函数接口

1)主机发送函数 HAL_I2C_Master_Transmit

HAL_StatusTypeDef HAL_I2C_Master_Transmit(I2C_HandleTypeDef *hi2c, uint16_t DevAddress,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 uint32_t Timeout)
功能:

        HAL 库提供的用于主机向 I2C 总线上发送数据的函数(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

参数:

        hi2c:i2c1 外设控制器的句柄对象

DevAddress写权限寻址信号7 位从机地址 + W

        pData:要发送的数据

        Size: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单位位字节

        Timeout:超时检测时间,当前函数最大支持的阻塞时间,单位为 ms

返回值:

        执行成功,返回 HAL_OK ( 0 )

        执行失败,返回错误码

返回值 HAL_StatusTypeDef 枚举类型如下:

typedef enum
{
HAL_OK       = 0x00,
HAL_ERROR    = 0x01,
HAL_BUSY     = 0x02,
HAL_TIMEOUT  = 0x03
} HAL_StatusTypeDef;

2)主机接收函数 HAL_I2C_Master_Receive

HAL_StatusTypeDef HAL_I2C_Slave_Receive(I2C_HandleTypeDef *hi2c,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
uint32_t Timeout)
功能:

HAL 提供的用于主机从 I2C 总线上读取数据的函数(主机从从机读取数据)

参数:

        hi2c:i2c 外设控制器的句柄对象

DevAddress读权限寻址信号7 位从机地址 + R

        pData:要读取的数据(被读取的数据所在的存储器地址)

        Size:要读取的数据大小(被读取的数据所在寄存器的容器大小)

        Timeout:超时检测时间,当前函数执行的最大阻塞时间,单位是 ms

返回值:

        执行成功,返回 HAL_OK ( 0 )

        执行失败,返回错误码

9.2 添加 sht20.c 和 sht20.h 文件

        我们需要去封装函数去完成 找到从机温湿度传感器并从中获取温湿度数据 和 将温湿度数据的模拟量转换为模拟量并在串口终端显示

在当前工程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比如 BSP_SHT20,便于后续管理自己的代码文件,在 BSP_SHT20 目录下创建 sht20.c 和 sht.h 文件。

图 34

        点击如图所示位置,打开如下添加新文件夹到工程的窗口:

图 35 添加文件夹

        按如图方式点击并输入和我们所创文件夹名字相同的名字,点击 Add Files 将 .c 和 .h 文件加入进来。

图 36

在 sht.c 文件中包含 sht.h 文件,并编译一遍,就可以在左侧展开 sht.c 看到 sht.h 文件打开并编辑。

注意:

如果main.c 文件包含 sht.h 文件时找不到文件,需要添加设置编译器包含路径:

点击,选择 C / C++,按下图设置

图 37 设置编译器包含路径

9.3 代码

1)sht20.h

#ifndef __SHT20_H
#define __SHT20_H
#include "stdint.h"
#include "i2c.h"
//STH20从机7位地址
#define SHT20_ADDRESS 0x40
//写权限寻址信号
#define SHT20_ADDRESS_W	((SHT20_ADDRESS << 1)|0)
//读权限寻址信号
#define SHT20_ADDRESS_R	((SHT20_ADDRESS << 1)|1)
//温度数据寄存器地址
#define TEMP_CMD 0xE3
//湿度数据寄存器地址
#define HUM_CMD 0xE5
//温湿度数据获取函数
uint32_t SHT20_Get_Data(uint8_t register_t);
//串口显示函数
void SHT20_Digital_to_Analog(uint16_t temp_digital,uint16_t hum_digital);
#endif

2)sht20.c

#include "sht20.h"
#include "main.h"
/*
*函数:SHT20_Get_Data
*功能:获取SHT20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数字量)
*参数:空气温度数据寄存器的地址/空气湿度数据寄存器的地址
*返回值:获取到的SHT20传感器的值
*/
uint32_t SHT20_Get_Data(uint8_t register_t)
{
uint16_t data;
uint8_t buf[2]={0x00, 0x00};
//主机发送写权限寻址信号+8位寄存器地址
HAL_I2C_Master_Transmit(&hi2c1, SHT20_ADDRESS_W, ®ister_t, 1, 5);
//主机发送写权限寻址信号和8位寄存器地址后,开始读取数据
HAL_I2C_Master_Receive(&hi2c1, SHT20_ADDRESS_R, buf, 2, 100);
data=(buf[0]=30)
{
HAL_GPIO_WritePin(GPIOC,GPIO_PIN_7,GPIO_PIN_SET);
}
else if(tem_analog=70)
{
HAL_GPIO_WritePin(GPIOC,GPIO_PIN_13,GPIO_PIN_SET);
}
else if(hum_analog<70)
{
HAL_GPIO_WritePin(GPIOC,GPIO_PIN_13,GPIO_PIN_RESET);
}
}

3)main.h

/* USER CODE BEGIN Header */
/**
******************************************************************************
* @file           : main.h
* @brief          : Header for main.c file.
*                   This file contains the common defines of the application.
******************************************************************************
* @attention
*
* Copyright (c) 2025 STMicroelectronics.
* All rights reserved.
*
* This software is licensed under terms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LICENSE file
* in the root directory of this software component.
* If no LICENSE file comes with this software, it is provided AS-IS.
*
******************************************************************************
*/
/* USER CODE END Header */
/* Define to prevent recursive inclusion -------------------------------------*/
#ifndef __MAIN_H
#define __MAIN_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Includes ------------------------------------------------------------------*/
#include "stm32u5xx_hal.h"
/* Private includes ----------------------------------------------------------*/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include "stdio.h"
/* USER CODE END Includes */
/* Exported types ------------------------------------------------------------*/
/* USER CODE BEGIN ET */
/* USER CODE END ET */
/* Exported constants --------------------------------------------------------*/
/* USER CODE BEGIN EC */
/* USER CODE END EC */
/* Exported macro ------------------------------------------------------------*/
/* USER CODE BEGIN EM */
/* USER CODE END EM */
/* Exported functions prototypes ---------------------------------------------*/
void Error_Handler(void);
/* USER CODE BEGIN EFP */
/* USER CODE END EFP */
/* Private defines -----------------------------------------------------------*/
/* USER CODE BEGIN Private defines */
/* USER CODE END Private defines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 __MAIN_H */

4)main.c

/* USER CODE BEGIN Header */
/**
******************************************************************************
* @file           : main.c
* @brief          : Main program body
******************************************************************************
* @attention
*
* Copyright (c) 2025 STMicroelectronics.
* All rights reserved.
*
* This software is licensed under terms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LICENSE file
* in the root directory of this software component.
* If no LICENSE file comes with this software, it is provided AS-IS.
*
******************************************************************************
*/
/* USER CODE END Header */
/* Includes ------------------------------------------------------------------*/
#include "main.h"
#include "i2c.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gpio.h"
/* Private includes ----------------------------------------------------------*/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include "sht20.h"
/* USER CODE END Includes */
/* Private typedef -----------------------------------------------------------*/
/* USER CODE BEGIN PTD */
/* USER CODE END PTD */
/* Private define ------------------------------------------------------------*/
/* USER CODE BEGIN PD */
/* USER CODE END PD */
/* Private macro -------------------------------------------------------------*/
/* USER CODE BEGIN PM */
/* USER CODE END PM */
/* Private variables ---------------------------------------------------------*/
/* USER CODE BEGIN PV */
int fputc(int ch, FILE* stream)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ch, 1, 5);
return ch;
}
/* USER CODE END PV */
/* Private function prototypes -----------------------------------------------*/
void SystemClock_Config(void);
static void SystemPower_Config(void);
/* USER CODE BEGIN PFP */
/* USER CODE END PFP */
/* Private user code ---------------------------------------------------------*/
/* USER CODE BEGIN 0 */
/* USER CODE END 0 */
/**
* @brief  The application entry point.
* @retval int
*/
int main(void)
{
/* USER CODE BEGIN 1 */
/* USER CODE END 1 */
/* MCU Configuration--------------------------------------------------------*/
/* Reset of all peripherals, Initializes the Flash interface and the Systick. */
HAL_Init();
/* USER CODE BEGIN Init */
/* USER CODE END Init */
/* Configure the system clock */
SystemClock_Config();
/* Configure the System Power */
SystemPower_Config();
/* USER CODE BEGIN SysInit */
/* USER CODE END SysInit */
/* Initialize all configured peripherals */
MX_GPIO_Init();
MX_I2C1_Init();
MX_USART1_UART_Init();
/* USER CODE BEGIN 2 */
uint16_t temp,hum;
/* USER CODE END 2 */
/* Infinite loop */
/* USER CODE BEGIN WHILE */
while (1)
{
temp=SHT20_Get_Data(TEMP_CMD);
hum=SHT20_Get_Data(HUM_CMD);
SHT20_Digital_to_Analog(temp,hum);
/* USER CODE END WHILE */
/* USER CODE BEGIN 3 */
}
/* USER CODE END 3 */
}
/**
* @brief System Clock Configuration
* @retval None
*/
void SystemClock_Config(void)
{
RCC_OscInitTypeDef RCC_OscInitStruct = {0};
RCC_ClkInitTypeDef RCC_ClkInitStruct = {0};
/** Configure the main internal regulator output voltage
*/
if (HAL_PWREx_ControlVoltageScaling(PWR_REGULATOR_VOLTAGE_SCALE1)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 Initializes the CPU, AHB and APB buses clocks
*/
RCC_OscInitStruct.OscillatorType = RCC_OSCILLATORTYPE_MSI;
RCC_OscInitStruct.MSIState = RCC_MSI_ON;
RCC_OscInitStruct.MSICalibrationValue = RCC_MSICALIBRATION_DEFAULT;
RCC_OscInitStruct.MSIClockRange = RCC_MSIRANGE_0;
RCC_OscInitStruct.PLL.PLLState = RCC_PLL_ON;
RCC_OscInitStruct.PLL.PLLSource = RCC_PLLSOURCE_MSI;
RCC_OscInitStruct.PLL.PLLMBOOST = RCC_PLLMBOOST_DIV4;
RCC_OscInitStruct.PLL.PLLM = 3;
RCC_OscInitStruct.PLL.PLLN = 10;
RCC_OscInitStruct.PLL.PLLP = 2;
RCC_OscInitStruct.PLL.PLLQ = 2;
RCC_OscInitStruct.PLL.PLLR = 1;
RCC_OscInitStruct.PLL.PLLRGE = RCC_PLLVCIRANGE_1;
RCC_OscInitStruct.PLL.PLLFRACN = 0;
if (HAL_RCC_OscConfig(&RCC_OscInitStruct)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 Initializes the CPU, AHB and APB buses clocks
*/
RCC_ClkInitStruct.ClockType = RCC_CLOCKTYPE_HCLK|RCC_CLOCKTYPE_SYSCLK
|RCC_CLOCKTYPE_PCLK1|RCC_CLOCKTYPE_PCLK2
|RCC_CLOCKTYPE_PCLK3;
RCC_ClkInitStruct.SYSCLKSource = RCC_SYSCLKSOURCE_PLLCLK;
RCC_ClkInitStruct.AHBCLKDivider = RCC_SYSCLK_DIV1;
RCC_ClkInitStruct.APB1CLKDivider = RCC_HCLK_DIV1;
RCC_ClkInitStruct.APB2CLKDivider = RCC_HCLK_DIV1;
RCC_ClkInitStruct.APB3CLKDivider = RCC_HCLK_DIV1;
if (HAL_RCC_ClockConfig(&RCC_ClkInitStruct, FLASH_LATENCY_4)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
/**
* @brief Power Configuration
* @retval None
*/
static void SystemPower_Config(void)
{
/*
* Disable the internal Pull-Up in Dead Battery pins of UCPD peripheral
*/
HAL_PWREx_DisableUCPDDeadBattery();
/* USER CODE BEGIN PWR */
/* USER CODE END PWR */
}
/* USER CODE BEGIN 4 */
/* USER CODE END 4 */
/**
* @brief  This function is executed in case of error occurrence.
* @retval None
*/
void Error_Handler(void)
{
/* USER CODE BEGIN Error_Handler_Debug */
/* User can add his own implementation to report the HAL error return state */
__disable_irq();
while (1)
{
}
/* USER CODE END Error_Handler_Debug */
}
#ifdef  USE_FULL_ASSERT
/**
* @brief  Reports the name of the source file and the source line number
*         where the assert_param error has occurred.
* @param  file: pointer to the source file name
* @param  line: assert_param error line source number
* @retval None
*/
void assert_failed(uint8_t *file, uint32_t line)
{
/* USER CODE BEGIN 6 */
/* User can add his own implementation to report the file name and line number,
ex: printf("Wrong parameters value: file %s on line %d\r\n", file, line) */
/* USER CODE END 6 */
}
#endif /* USE_FULL_ASSERT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90908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线性结构之链表预备知识typedef[基于郝斌课程]

typedef:是c语言的一个关键字,用于给已知数据类型取一个别名 例如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此时 uint8 也就是 unsigned char 与define的区别:typedef只可用于对数据类型进行取新名字,define无此限制 typedef由…

Excel滚动表格表头不见了,来回翻动很麻烦,Excel如何固定显示表头?

Windows 系统 冻结首行表头:选中第二行,按下 Ctrl + Shift + F,然后松开按键,再按 F 键,就能冻结首行,让表头始终显示。 冻结首列表头:选中第二列,按下 Ctrl + Shift + F,松开后按 C 键 ,即可冻结首列。 冻结…

asfp导入framework搭建环境

修改大内存,必须要32GB及以上 先关闭正在使用的 swapfile # 查看当前挂载的交换分区/文件 sudo swapon --show# 若显示有 /swapfile,执行以下命令关闭 sudo swapoff /swapfile# 创建新的 swapfile(以 16GB 为例,根…

赛前训练2 连通性问题

以下,斜体表示注意点,粗体表示技巧点。 A spfa 最长路、环具有特殊性质考虑缩点。 容易发现环上的点可以通过跑很多次直到点权全部为 \(0\),于是缩点跑 spfa 最长路即可。实现B 必经边考虑割边,割边考虑边双。 我们…

用 【C# + WinUI3 + 图像动画】 来理解:高数 - 函数 - 初等函数 - 行人-

我记性差,记不住数学公式,希望通过图像化来加深视觉记忆,转化为数学“感觉” “直觉”,在需要的时候,能够 “想到” 类似的场景。通过 C# + WinUI3,对 函数的分类、基本初等函数 进行了学习,图像中眼花缭乱的感…

ansible语句

when判断就是符合条件的话,就可以执行这个模块的内容了默认的when判断,识别变量名,不需要{{}}来引用变量,但是如果是值的话,就需要双引号或者单引号才行vars:name: rhel9when: name # 不需要引号when: "test…

Window 连接 Ubuntu远程桌面

打开Ubuntu远程桌面配置自动登录 编辑 GDM 配置文件(适用于 GNOME 桌面) sudo nano /etc/gdm3/custom.conf [daemon] AutomaticLoginEnable = true AutomaticLogin = 你的用户名 # 替换为实际用户名固定远程密码 创…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天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面试题 02.07. 链表相交、142.环形链表II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思路:一次移动两个单位,然后交换两个节点,感觉不难。 注意的点:注意交换节点时候的顺序。/***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type ListNode struct {* Val int* Next *L…

提高杂题

初赛结束了,开始加训复赛。 来自 misaka16172 大手子的推荐。%%% 这里是题单链接:link CF1153E Serval and Snake *2200 交互,思维,二分 首先非常困难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到当回答为奇数时,说明有恰好一个端点(头尾…

【比赛记录】2025CSP-S模拟赛51

A B C D Sum Rank100 9 54 - 163 11/24A. 算术 列个表格:\(a_i\to\)\(a_j\downarrow\) \(\le0\) \(1\) \(>1\)\(\le0\) ❎ ✅ ✅\(1\) ✅ ✅ ✅\(>1\) ✅ ✅ ❎记录当前 \(=1\)、\(>1\)、\(\ge1\) 的数量即可…

完整教程:【前端面试题✨】Vue篇(一)

完整教程:【前端面试题✨】Vue篇(一)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

Android 源码解析 之 MediaPlayer

Android 源码解析 之 MediaPlayerAndroid 源码解析 之 MediaPlayer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工具方法获取视频或者音频时长。 internal fun getDuration(context: Context, uri: Uri): Int {val mediaPlayer: MediaPlayer? =…

STM32初始化串口重定向后printf调试信息不输出的难题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算法随笔(一) - 实践

pre { white-space: pre !important; word-wrap: normal !important; overflow-x: auto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font-family: "Consolas", "Monaco", "Courier New", …

some

https://www.cnblogs.com/binomial-kimi/p/19104225##666 888 888 888 666 114514

5. 二叉树

2 题目二2.1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搜索二叉树(中序遍历判断是否升序 / 模板套用)2.2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宽度优先遍历)2.3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满二叉树!!! 树型 DP 问题 !!! 2.4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平衡二叉树(形…

fastapi-langgraph

fastapi-langgraph https://github.com/fanqingsong/fastapi-langgraphFastAPI LangGraph Agent TemplateA production-ready FastAPI template for building AI agent applications with LangGraph integration. This…

学python的第7天

学python的第7天列表类型的内置方法 1.用途:多个装备、多个爱好、多门课程,甚至是多个女朋友 2.定义:[]内可以有多个任意类型的值,逗号分隔元素 # my_girl_friend = list([jason,tank,sean]) my_girl_friend = [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