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p()
是 Python 字符串的一个方法,用于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 \t
、换行符 \n
等)。
为什么要在 input()
后加 .strip()
?
- 用户在输入时,可能会不小心在开头或结尾输入空格,例如:
" John"
(前面有空格)"John "
(后面有空格)" John "
(前后都有空格)
- 如果不处理,程序会认为
" John"
和"John"
是两个不同的用户名,导致验证失败。 - 使用
.strip()
可以自动去除这些多余的空格,使输入更规范。
示例对比
不加 strip()
的情况
username = input() # 用户输入 " John"(前面有空格)
if username in users: # 检查的是 " John",而不是 "John"print("用户名存在")
else:print("用户名不存在") # 会输出这个,因为字典里没有 " John"
输出:
用户名不存在
(但实际上用户想输入的是 "John"
,只是不小心加了空格)
加 strip()
的情况
username = input().strip() # 用户输入 " John" → 自动变成 "John"
if username in users: # 检查的是 "John"print("用户名存在") # 正确匹配
else:print("用户名不存在")
输出:
用户名存在
(程序自动去除了多余的空格,验证成功)
总结
strip()
的作用: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使输入更准确。- 在登录验证等场景特别有用,避免因用户输入的空格导致验证失败。
- 如果用户名或密码中间有空格(如
"Tom Jerry"
),strip()
不会去除,只会处理开头和结尾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