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编专利或委托他人编专利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吗?
自己编专利或委托他人编专利属于学术不端吗?
5月4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受到网友的广泛议论。
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宫肌瘤男性患者”引发质疑。
据报道,上述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在线公开时间为2017年11月29日,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静。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5月5日,记者致电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核实相关信息。齐鲁医学的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已经关注到了该事件,正在调查中,有调查结果后会向公众发布。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月5日发布情况说明称,5日上午,医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专利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吗?会被人举报吗?
专利代理行业存在不少编专利的现象。
为什么不叫写专利呢?
编专利,这里作狭义理解,一般是指无材料的完全编写或有材料的部分编写。前者是指在没有技术交底书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编写人的经验,编造出一份专利文件;在后者情形下,有初步交底材料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编造和扩展,形成一份完善的专利申请文件。
专利代写不等于专利编写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专利代写是指有交底材料的专利撰写。专利代写与专利编写虽有不同,但有时候,二者的界线也是比较模糊的。如果代写过程中,加一些凭空编造的内容,就变成了专利编写。
编写的专利能授权吗?
由于审查员并没有机会或资源对编写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只要逻辑上行得通,数据没有明显的纰漏,且符合专利授权条件,编写的专利也是可以授权的。
但是,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领域,由于编写人或代写人对这个领域不熟悉,或者编写人疏忽,在编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不符合逻辑或者违背常识的专利申请内容,导致整篇专利申请文件逻辑不能自洽或者是数据存在明显漏洞。
例如,本文提到的论文中提及: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这里存在明显的常识错误。我怀疑这篇论文也是作者找人代为编写的。作为一个熟悉本领域的专业人士,如果自己撰写的论文,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明显的专业上的纰漏。作者收到编写稿后,没有仔细检查论文的内容。期刊发表前,审稿人员也没有发现这处明显错误,最终造成目前的窘境。
按照上文的定义,编专利的行为通过伪造专利申请内容而形成专利申请文件,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具体来说,如果编写的专利用于学术研究或学术成果申报,违背学术诚信原则,可视为学术不端。“4+4”董小姐博士的论文涉嫌抄袭他人的发明专利?
学术不端的类型
学术不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剽窃: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伪造数据:虚构或篡改实验数据。
篡改数据:修改实验结果以符合预期结论。
不当署名:在未参与研究的情况下署名。
一稿多投:将同一篇文章投稿给多个期刊。
重复发表:在不同期刊上发表内容重复的文章。
违背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违反伦理规范。
伪造评审意见:伪造评审专家的意见。
在专利申请或专利代理领域,主要涉及伪造数据和篡改数据这两种行为。
人才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诱因。长期以来,学术成果始终是评估高校教师工作表现的核心指标,也是职称晋升与学术荣誉申报的必备条件。少数教师对科研并无兴趣,却因职称职务晋升、课题项目结题、评优评先等需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
在科研院校,学生为了完成学业任务或教师为了获取学术荣誉而自行编写或找人编写专利,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涉及学术不端。
编专利的后果
编写的专利由于没有实际的技术内容,往往需借鉴他人已有的成果,容易存在逻辑漏洞,从而更容易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哪些申请容易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
如果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通知书,撤回专利申请后,一般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即使专利编写质量高,逻辑严谨,后期也获得了授权,但编专利本身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不值得提倡。
编专利被举报学术不端的风险
近几年,在专利代理行业偶有传出因提交非正常申请而被处罚的专利申请人、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处罚的手段主要包括:标记为非正常申请人、限制提交申请、吊销执业证、停止专利代理服务、吊销专利代理资质等。如果通过编专利来套取政府资金,还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因论文抄袭而被举报学术不端的案例时有发生,不过,我还没有听说过因编写专利而被举报学术不端的案例。
埋下的雷,总有被引爆的风险。会不会被举报,全看运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