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安装centos 7.6 操作系统
- 1、下载centos 7.6 操作系统镜像文件
- 2、安装centos 7.6操作系统
- 3、配置centos 7.6 操作系统
- 3.1、配置静态IP地址 和 dns
- 3.2、查看磁盘分区
- 3.3、查看系统版本
 
1、下载centos 7.6 操作系统镜像文件
这里选择 2018年10月发布的 7.6 版本
 官方下载链接 https://vault.centos.org/7.6.1810/isos/x86_64/
第一种是HTTP下载。
 第二种是torrent 通过torrent下载一般会更快。

文件名:CentOS-7-x86_64-DVD-1810.iso
 SHA256:6d44331cc4f6c506c7bbe9feb8468fad6c51a88ca1393ca6b8b486ea04bec3c1
2、安装centos 7.6操作系统



Anolis OS 8.8 默认搭载的内核版本是 5.10.134-13.an8。因此选择 其他Linux 5.x 内核 64位


磁盘100G

自定义硬件



开启虚拟机

选择 Install Anolis OS 8 然后按回车键



选择操作系统默认语言

选择kernel Selection

默认选择 5.10.134(ANCK) 即可

选择 Software Selection

选择Root Password


选择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新挂载点将使用以下分区方案(N): 选择LVM

磁盘100G,进行以下分区策略
| 挂载点 | 分区名称 | 分区大小 | 分区文件系统 | 设备类型 | 
|---|---|---|---|---|
| / | 根分区 | 50G | ext4 | LVM | 
| /home | home分区 | 20G | ext4 | LVM | 
| SWAP | SWAP分区 | 15G | SWAP | LVM | 
| /var | var分区 | 14G | ext4 | LVM | 
| /boot | boot分区 | 1G | ext4 | Stand Partition | 
| biosboot | biosboot分区 | 2M | BIOS Boot | Stand Partition | 
点击左下角 + 创建根分区


选择文件系统是 EXT4

然后点击 左下角 + 创建 第二个分区 /home


然后点击 左下角 + 创建 第三个分区 SWAP


然后点击 左下角 + 创建 第四个分区 /var


然后点击 左下角 + 创建 第五个分区 /boot


然后点击 左下角 + 创建 第六个分区 biosboot

添加biosboot时 遇到剩余空间不足2M的情况 导致无法添加biosboot分区


解决方法是 先缩小/var分区 到13G 这样就预留出来了1G


添加完成biosboot后,再把剩余所有空间分配给/var

剩余1023M 空间再次分配给 /var分区
注意页面左下角会显示 当前剩余 可用空间

再次更新 /var分区大小 剩余所有空间分配给 /var分区
下拉页面 点击更新设置 即可更新/var分区的大小


至此 分区创建完成
 点击左上角 的 完成


点击 Begin Installation

最开始就是创建自定义的 LVM分区

等待安装完成 just a moment


出现如下界面 即为安装完成 然后点击Reboot System


点击license



登录成功 壁纸酷毙了

3、配置centos 7.6 操作系统
3.1、配置静态IP地址 和 dns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bak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①BOOTPROTO=dhcp 改为 BOOTPROTO=static
 ONBOOT=no 改为 ONBOOT=yes
 ②插入以下内容
IPADDR=192.168.2.155  #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掩码
GATEWAY=192.168.2.2   #网关
DNS1=192.168.2.2      #首选DNS
DNS2=114.114.114.114  #备选DNS
网卡配置文件参考下述改动过程
 更改前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3
UUID=25fa4dcd-5fca-47c0-a335-c3acb7b4abed
DEVICE=ens33
ONBOOT=no
更改后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3
UUID=25fa4dcd-5fca-47c0-a335-c3acb7b4abed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ADDR=192.168.2.155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2.2
DNS1=192.168.2.2
DNS2=114.114.114.114更改完成后网络服务使得更改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service
重启网络服务后ip地址和网关生效

3.2、查看磁盘分区
 df -lTh

3.3、查看系统版本
cat /etc/*release

查看内核版本 gcc版本 glibc版本
 内核版本是5.10 gcc版本是 8.5.0 glibc版本是2.28

查看软件源
 
获取软件源元数据
yum makecache

至此配置完成,可以愉快地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