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概念
RAID,英文全称为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中文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这项技术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安全性更好的磁盘阵列,把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然后利用分散读写技术来提升磁盘阵列整体的性能,同时把多个重要数据的副本同步到不同的物理设备上,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效果。
缺点是:磁盘利用率低。
其中几种分类:
RAID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数据分条(Data Stripping)技术。RAID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其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RAID1称为磁盘镜像(mirroring),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RAID10又称RAID0+1,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之外,每个盘都有自己的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
RAID5作为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5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中访问效率不错。
vmware创建硬盘
查看《Linux学习之分区挂载》中的VMWare 16虚拟机添加一块硬盘部分,再创建3块硬盘。创建完成之后,如下图:

进行分区
《Linux学习之分区挂载》中也有分区和格式化的介绍。
sudo fdisk /dev/sdc开始对/dev/sdc分区,按n、p、Enter、Enter、w。

sudo fdisk /dev/sdb开始对/dev/sdc分区,按n、p、Enter、Enter、w。

sudo fdisk /dev/sdd开始对/dev/sdc分区,按n、p、Enter、Enter、w。

sudo fdisk -l /dev/sd[bcd]?看一下上边分区效果。

创建RAID
sudo mdadm -C /dev/md0 -a yes -l1 -n2 /dev/sd[b,c]1创建RAID
-C表示创建,/dev/md0是RAID设备名称,
-a yes表示全部同意,相当于rm -rf 文件中的rf
-l1表示级别是RAID1
-n2表示有两块硬盘
/dev/sd[b,c]1表示/dev/sdb1和/dev/sdd1两块磁盘

sudo mdadm -D /dev/md0看一下刚刚创建的/dev/md0。

sudo mkfs.ext4 /dev/md0进行ext4格式化。

sudo echo DEVICE /dev/sd[b,c]1 >> /etc/mdadm.conf和sudo mdadm -Evs >> /etc/mdadm.conf把相关信息写到/etc/mdadm.conf,下次开机就可以创建RAID。

此文章为8月Day 29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Linux 实战技能 100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