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 Rime 引擎/框架的安装,并安装了基础输入方案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始 DIY 了。毕竟,Rime 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定制性强。
但是,在我们 DIY 前,我们需要先做些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需要先理顺一下 Rime 的各配置文档分别在哪里,他们之间是如何生效的,他们打补丁的次序是什么样的。如果这都不先搞明白的话,后期进行 DIY, 必然的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配置文档/路径
总体来说,Rime的配置文件存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 程序文件夹, 一个是 用户文件夹。
程序文件夹
顾名思义,程序文件夹 即是 Rime 主程序所在的文件夹。该文件夹路径下有一 data 子文件夹,其中主要存放了 Rime 各项配置及各项输入方案配置的原始配置文档,这些配置文件以 yaml 文档的形式存在。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直接右键输入法图标后打开程序文件夹,如下👇:
 
在 Ubuntu 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搜索 rime-data 文件夹来找到 程序文件夹, 如下👇:
find / -type d -name rime-data 2>null

用户文件夹
顾名思义,用户文件夹 即是 Rime 用来承载用户自定义功能或者自定义配置的文件夹。用户文件夹中,用户自定义的配置以 custom.yaml 文档的形式存在,例如我们在  Rime/中州韵 安装教程 中所用到的 default.custom.yaml 文档。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直接右键输入法图标后打开用户文件夹,如下👇:
 
在 Ubuntu 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搜索 rime 文件夹来找到 用户文件夹, 如下👇:
find / -type d -name rime 2>null

配置文件生效原理
现在,我们知道 Rime 输入法存在两个文件夹, 一个 程序文件夹, 一个 用户文件夹。那么,这两个文件夹里的内容,具体是如何相互起作用的呢?这就需要了解 Rime 打补丁的原理了。请移驾 小狼毫 (Rime)配置打补丁原理。
请务必确保对 Rime 配置打补丁的原理已经理解,在接下来的配置教程中,会大量在 用户文件夹 内进行修改化配置,所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小结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各位理解 Rime 配置结构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