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 1、报志愿,选大学
- 中国大学的档次
- 报志愿的整体思路
- 不同分数线的报志愿建议
- 超出一本分数线100分以上
- 超过一本分数线50分左右到100分
- 刚刚超过一本分数线不到50分
- 二本分数线超很多,但刚好没上一本分数线
- 刚上二本分数线的
- 三本分数线
- 专科分数线
- 选择大学的一些坑
- 2、拿到录取通知书后
- 3、大学生活
- 自我定位
- 考证
- 考研 or 找工作
- 4、大学毕业后
前言
转眼之间,我已经毕业5年了,这些年时常有亲戚朋友问我,高考完怎么报志愿,怎么规划大学生活,慢慢的,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东西,在这里分享一下,希望对看到的人有帮助。
1、报志愿,选大学
报志愿,俗称第二次高考,重要程度可想而知,而很多人却在报志愿上折了腰。
下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成绩的一些建议。
中国大学的档次
清华北大独一档
985、211
普通一本和个别二本牛逼专业
普通二本
普通三本
专科
报志愿的整体思路
首先说下结果导向,就是我们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能有结果导向的思想。
简单的说,你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以后对自己有什么规划,这些都应该是报志愿之前想明白的事情。
有的人,一心想去大城市,梦想的地方
有的人,一心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师,警,医),最稳定,有地位
有的人,毕业进国企,求稳定,有关系
有的人,毕业做生意,想致富
有的人,毕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
。。。
不管怎么样,每个人的路从大学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分界线。若干年后你就会发现,你之前的同学们,有人财富自由,有人位高权重,也有人温饱线徘徊,也有人低三下四,但大部分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颗螺丝钉,为了自己的小家努力的工作着。
不同分数线的报志愿建议
超出一本分数线100分以上
这个分数线,如果能上清华北大,就尽量去,服从调剂也要去。
如果去不了清北,估计剩下的绝大部分985、211就可以随便挑了,这时候就不要太在意学校了,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没有很喜欢的专业,或者对专业不了解,那就选热门的专业。
这个分数线的人,以后绝大部分人都是社会精英,学习能力也特别强,所以我首先建议是将来考研,我总感觉高考能考这么高的人,不考研就浪费了,人才就应该继续培养,去研究更加牛逼的东西。
超过一本分数线50分左右到100分
这个分数线段,有的人能上985、211,有的人上不了。
所以建议仔细研究各个985、211学校,这个分数线,上985、211就是最赚的。
如果感觉上不了985、211的,退而求其次,去一线城市的普通一本大学。
这个分数线的人,也是首先建议毕业考研。
刚刚超过一本分数线不到50分
这个分数线,还是有很多一本学校可以考虑,但这些普通学校的名气已经一般了,所以优先选择专业,当然,大学的地理位置也应该考虑。
这个分数线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别报考到二本学校去了,虽然很多二本学校想个别专业的录取分,已经超过一本分数线了,但个人还是不建议去,除非你特别喜欢那个专业。
学校的位置方面,能去一线城市去一线,要不就去省会城市。
二本分数线超很多,但刚好没上一本分数线
这个分数线,如果是你高考失常了,如果不甘心,想考个好大学的,可以选择复读。
已经复读一年,还考这个分数线的,建议不要复读了。
但高考失常,也分不同类型,如果你是因为高考紧张而发挥失常,建议不要复读了。因为复读的第二次高考,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比第一次高考还紧张。所以复读成绩不如第一次的,也是比比皆是。
学校的位置方面,也是尽量去省会城市。
刚上二本分数线的
这个分数线,其实挺尴尬的,不上不下。
我们都知道,三本学校的学费,是比较贵的。
所以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的,那就二本三本无所谓了,可以挑个好专业,有些三本学校,各种软硬件配置甚至比大部分二本学校还要高。
如果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建议只选二本学校,可以是外地的,专业可以一般点,但千万不要报冷门专业(比如考古专业)。
学校的位置方面,任然是省会城市优先
三本分数线
这个分数线,也要考虑经济问题。
如果家庭不是特别困难,咬咬牙就上个三本吧,或者复读一年也行,前提是学习态度要端正起来,要更努力。
考起本科,就千万不要去专科学校。因为毕业的时候,本科和专科还是有点差别的。
而且,毕业后的一些考试,有些岗位就是本科可以报考,专科就不行。
所以,慎重考虑。
专科分数线
这个分数线,我倒是不建议复读了,建议好好的选个学校,这个是专业最优先,然后地理位置优先,不要选到太偏的地方,然后也尽量是大城市里,这样的话机会还是很多的。
选择大学的一些坑
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地理位置,我一直很强调地理位置,因为大学真的不仅仅是学习,更要面向社会。如果你的大学太过偏僻,会有很多弊端。
而且,有些学校有很多校区,千万要查清楚,大学四年是在哪个校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会在哪个校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还有招生办的电话,多问,多查。
2、拿到录取通知书后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意味着你之前的寒窗苦读,终于开花了,有没有结果还另说,但至少可以和高中生活告一段落了。
基本上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到你大一开学报到,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首先建议去考驾照。不要想着说以后大学考,或者工作后再考。听我一句劝,先考驾照。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去旅游,越远越好,去的城市越发达越好,当然,现在全球疫情这么,还是不建议去国外,不过国内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或者,不要旅行了,安安静静的在家陪陪父母,因为这个暑假,有可能是部分人最后一次能这么长时间和父母在一起了。
还有,可以乘着这个时间,学习一个专业技能,比如学一个乐器。相信我,这个技能会让你终生受用。
最后,感情方面,要自己开窍了。基本上高中毕业都是十七八的年龄了,这个年龄段谈恋爱,已经不算早恋了。这里并不是建议立马去谈恋爱,但最起码要认识到这一点,有些之前不能做,家里不让做的事情,现在都可以了。
3、大学生活
自我定位
大一多参加学校活动,可以选择加入一个学生会,或者一个社团,或者班级干部,但不要为了加而加,一定要喜欢,并且可以为之投入精力的。
如果你想加入学生会,尽量以大三成为学生会主席为目标,最次也得是个学生会部长。否则你入学生会,大概率就是路人甲,陪跑的命。
如果你想加入一个社团,一般社团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那你最起码的目标是可以在这个社团中成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人,否则,你又是路人甲,陪跑的命。
如果你想当班干部,尽量去当班长,因为我大学是当了四年的班长,所以相信我,这个绝对值。
当然,如果你比较宁静,不想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安安静静的去学习,去社会实践,去尽可能的吸收你大学所在的这座城市的精华,慢慢的融入,理解。
考证
再说说考证,大学生涯中,除了毕业证学位证以及一些本专业的必考证书外,英语四级证书就是最重要的,一般大学四年制,你最起码有6次考四级的机会,至少过一次,最好是第一次过,而且第一次是最好过的,因为很有可能你高中学的那点蹩脚英语,还没有忘干净,四级并不是很难,坚持每天看看四级单词,稍微注意下,就能过。
考研 or 找工作
这个问题,很多人犯了错。
我身边有不止一个的同学,都在这里跌了一跤。
大部分人的考研节奏是从大三开始的。这时候至少有一半人是会开始备考的,但还是有很多人都是陪跑的,因为这些备考的人中,平时并不怎么学,等到大四一开始,就转头去找工作了。然而,又会有一部分人,在毕业后的两年内,辞掉工作,又去考研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说这样有点伤。
我的建议是,考研还是以985、211的研究生院为目标,如果你觉得你能考上这些研究生院,而且还能学的动,那就赶紧去学,最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好好学足够了。但是如果你的计划报考院校不是985或者211,那么我觉得你就要仔细考虑下了,因为研究生学历固然要比本科学历吃香,但你要考虑如果这个研究生院很一般的话,值不值得你花将近4年时间(大四,研一二三)去获取。
4、大学毕业后
这个没什么说的,我还没混明白呢。
只不过有一点要说说,那就是真的是百分之八十的人,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学的专业无关,以前我不信,现在真的是信了。